1. 首页 > 娱乐生活

道尹楼

道尹楼

道尹楼

道尹楼位于州政府北侧,是清朝延吉边务督办公署遗址,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有青砖瓦房221间,其中古雅端庄的公署楼最为壮观,东西长20.8米,南北宽18.6米,为青砖黛瓦、重檐飞翘的二层楼房,四周有回廊,距楼墙1.7米处有22根红漆圆木柱。1914年改为延吉道尹公署后称道尹楼,这是延吉市唯一保存下来的清代建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你知道周渭祠门楼为何又叫“蜜蜂楼”吗?

周渭,字得臣,恭城路口村人。出生于残唐五代之时。他家境贫寒,幼丧父母,在叔伯抚养下勤奋读书,善诗能文;为人急公好义,具有胆略识才,后来在北宋做监察御史,终其一生,是封建社会的一位正直不阿,廉洁奉公的清官。他的事迹,在《宋史》《平乐府志》以及清光绪十五年版,民国二十六年版的《恭城县志》均有记载。

周渭祠是纪念周渭的庙宇,庙址在恭城镇兴隆街,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重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现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渭祠的门楼,是全庙建筑的精华所在,面阔三间,分明间,左右次间和梢间。木构架是在四根立柱上端,用两横梁和横枋牵间成一间。再在两梁之上架层叠梁架以木桁,桁通一间之左右两端,从梁架顶上脊瓜柱上逐级降落,至前后枋上为止,瓦坡曲线即由此而定。桁上楔椽,排比并列,以承望板;望板以上始铺瓦作,这是构架制骨干最简单的做法。遵循这一原理,门楼按梁架檩数分配,结构属“九架前后廊”,屋顶两层结构都是歇山式。

门楼最独特壮观的造型艺术是它的斗拱。屋面的顶层和下层之间都饰有斗拱,这是中国古建筑中独有的构件特征之一,即为求减少桁与翘相交处的剪力,故在翘头加横的曲木拱。在拱之两端与翘相交处,用斗形木块垫托于上下两层共和翘之间,使曲木与斗形木块结合在一起,用以支撑伸出的檐,谓之斗拱。斗拱的作用是使房檐的重量逐次集中下来,直到柱的上面。门楼斗拱用于檐下带有装饰性,“一斗三升”是最简单的形式,其名称很多,结构复杂各异。

周渭祠门楼上的斗拱每组分为坐斗,交互斗,鸳鸯交手斗,其中鸳鸯交手斗是少见的。该斗始于“一斗三升”,以坐斗为基础,交互斗垂直于坐斗,坐斗的两侧是鸳鸯交手斗,与另外两组鸳鸯交手斗相接;下层交互斗又与上层交互斗相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远望像蜜蜂窝。每当风过门楼,则有嗡嗡轰鸣之声发出,百姓谓之为“蜜蜂楼”。此楼还有一妙处,鸟儿蝠兽不敢在此“安营扎寨”,对保护门楼,利好多多。

“ 蜜蜂楼”采用全木杠杆结构,不用一件铁件。它以多根坚实木料互相串联吻衔,飞檐挑远,是清式营造法的典型,但为清式建筑中所罕见,充分体现了恭城人在建筑艺术上的聪明才智。周渭祠堪称中华民族建筑史上的瑰宝。 正是:

一代清官御史郎,庙宇门楼展辉煌;

貌如蜂窝传千古,蜂蜜济世寓周郎。

风物 | 达文士楼:五大道小洋楼中的“老大哥”

马场道121号,东邻天津外国语大学(昔日天津工商学院旧址)、南靠照耀里小区围墙的坐标点,有一幢浅黄色水泥砂浆墙面、瓦楞铁屋顶的西班牙风格小洋楼,名为“达文士楼”。小楼墙面上与装饰花纹连成一体、清晰可见“1905”四个阿拉伯数字,表明它建成的年份——1905年。它是五大道上保存至今几百幢小洋楼中的“老大哥”——年纪最大的一幢,今年112岁。

1903年五大道开始开发建设

用英国“花园城市”理念造就华北宜居区

1903年1月14日,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英国驻天津总领事金璋签署协议,在原有英租界的基础上,墙子河(今南京路)以外“英租界推广界”正式确立,这一区域,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五大道。

推广界的地块,最初是一片沼泽泥塘。这怎么盖房子呢?英租界工部局与海河工程局签订了工程合同,由后者负责疏浚海河,用海河之泥填平墙子河外这块开洼地。海河工程局采取围埝筑池的方法,在某一区域内四周筑起土埝,中间呈池状。挖泥船在海河内深挖淤泥,用水泵经几公里长的地下管道抽送到推广界,注入池中。淤泥在池中沉淀,待水分蒸发渗透逐渐消失后,沼泽地便高了起来。一个池子填平,施工者又在临近筑好另一个池子继续注入河泥,循环往复。

吹泥填平工程每年以20万到25万土方的速度持续推进,两年后达到40万土方,但即使这样,填平整个推广界,也耗用了整整5年时间。

在天津的欧美商人纷纷看好墙外推广界的前景。1901年3月22日,美国人丁家立发起成立英商先农公司,利顺德大饭店的股东、英商总会会长狄金生,开平矿务局工程师胡佛(后任美国总统),天津都统衙门秘书长田夏礼等七人共筹集股份105股,每股纹银一千两,公司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开发推广界的房地产项目。

先农公司的第一单生意,是高价出售了过去他们囤积的英租界海大道(今大沽北路营口道至开封道段)的一部分土地,又用这笔资金以每亩200—500两白银的低价,购买了墙子河外即将吹泥填平的几百亩坑洼荒地。十年后,推广界地价涨到每亩3000两。这单生意让先农公司大捞了一票。

早期英租界的房屋,除了公共建筑之外,主要是西方传统的砖木结构住宅,设计图纸来自于香港和印度,房子四周一般都设计一圈拱券结构的回廊。而墙外推广界则整体参照了当时英国城市学家、风景规划与设计师埃比尼泽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念进行规划建造,远离城中心,修建花园和林荫道,铺设最先进的排水、排污系统。正是因为城市建设理念与当时世界最高水平接轨,推广界开发后,很快成为华北最适宜居住的住宅区。

1905年马场道盖起了第一幢小洋楼

最初房主是位德国武官

墙外推广界的吹泥填平工程持续了5年。在进行到第二年的时候,1905年,马场道上第一幢小洋楼建成,这就是我们说的这幢达文士楼。

但是,达文士楼最初并不叫这个名字。这幢小楼最早是一名德国武官的寓所。据说当年楼前有花园,栽种着海棠、藤萝,侧面有一个小网球场。实木大门上雕刻着欧式花纹图案,楼内一层有60平方米的大客厅、饭厅、备餐室、厨房和卫生间;二层是卧室、书房和卫生间。壁炉上方、楼梯栏杆装饰有外文图案的族徽,形状是欧洲中世纪的盾牌,似乎是日耳曼人独有的标志。

这位德国武官的身份比较模糊。德国商人曾在天津前后开设了36家洋行,开辟了从德国驶往天津及天津与大连、烟台、青岛之间的航线。西门子洋行的电气设备,德孚洋行的颜料及化工产品,德国产的照相机、望远镜、胶卷、电影放映机、阿司匹林,都通过德国轮船公司源源不断运到天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天津人的日常生活。当时在天津的德国人并不多,这位武官能住上马场道的小洋楼,估计也有生意上的投资。

当德国在一战中战败的消息传到天津,1917年3月16日,民国政府特派直隶交涉员黄荣良与直隶全省警务处处长杨以德前往德国驻津领事署、德租界工部局办理接收德租界事宜。第二天,天津德租界被正式收回,改名为天津特别行政区第一区。

德租界成为天津九国租界中最早被收回的一个,只存在了22年。天津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一群兴奋的英国人跑到德租界,推倒了德国公园里的“德国铜人儿”雕塑,将它拖到英国俱乐部的院子里,砸了个稀巴烂。但这件事好像和天津人没什么关系,爱围观的老百姓感到惊讶不已——洋人怎么自己打起来了?

做毛皮生意的达文士买下小楼

后来转手卖给了俄国牙医

那位德国武官在回国之前,把小楼卖给了英国人汤姆斯达文士。达文士是英租界达文波道(今建设路)一家洋行的老板,主要经营毛皮生意。有人说,达文士的毛皮生意做得不大,所以在天津洋行的历史资料里查不到关于他的记载。但是,当年能在马场道拥有独栋别墅的,生意肯定做得不错。

英租界推广界的建筑主要分三类,一类是独栋小洋楼,另一类是联排别墅,第三类是公寓式大楼。显然,能住独栋小洋楼的,一定是最富有的一批人,是当时天津真正的上流社会阶层。

那时西北地区是牛羊马等家畜的主产区,高林、仁记、新泰兴等十家天津的外资洋行,在宁夏石嘴山设立分庄收购牧区毛皮,每年低价收购皮百万张、毛千万公斤,通过河运、驼运送到天津,从天津港装船出口,运到欧洲各国的工厂后,再制作成绒毯、皮衣、皮件等物,高价销往世界各地,其中也包括中国。从这一资料看,做毛皮进出口洋行的达文士,生意做得不会太小。

汤姆斯达文士在1947年去世,他的夫人把小楼卖给了一个白俄牙医,自己带着孩子回了英国。自此之后,小楼改成了家庭私人牙科诊所,丈夫是牙医,妻子是护士,总有人来这儿拔牙,小楼热闹起来。再后来,牙医去世,护士老了,生活拮据的她,经常去马场道上的犹太公会吃盒饭。1956年,老太太去了瑞士,达文士楼改成普通民居,住进几户干部家庭。

小洋楼变成普通百姓杂居小楼

走进来竟然像一次探险

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小楼前面那排小平房的尖顶被震坏了。过去那里是仆人居住的房子和厨房。房管站的工人从平房上拆下好多木料,尖顶变成了平顶。过去小楼门前有三级台阶,马场道不断被垫高后,院子变成洼地,居民们又把院子垫起来,三级台阶也被埋了起来。

达文士楼与马场道之间隔着一条绿荫走廊。如今,正因为这条走廊和它前面繁茂的树木,让这幢造型别致的小洋楼变得不那么显眼,因此未被经常粉饰一新,也少有游人打扰,平添了厚重的历史感。

穿过绿荫走廊,再经过一个破旧的前院,眼前就是达文士楼。一楼的住户养了一条黑狗,陌生人靠近,黑狗就汪汪汪叫个不停。围着小楼转一圈,看到四周堆满旧家具、锅碗瓢盆、旧自行车等生活杂物,窗户与墙体外檐、屋顶的格局样貌都已经非常陈旧,或许从未经过大修大改。与五大道其他居民区的静谧安详相比,来到这里竟有几分探险的味道。

小楼西北角的附楼不久前新开了一家名叫“卫”的杂货店,对面的平房是一家存在有些年头儿的翻译社。杂货店时尚而又怀旧,里面尽是些店主多年搜集的老物件——天津老城里的原版砖雕、老火柴盒、麦乳精罐子、各所学校的老校徽、花瓶座钟缝纫机……让这个杂货店成为穿越到旧日时光的一个入口。这种时尚信息的注入,不知道是否会改变达文士楼的命运。

达文士楼最多时住过9户人家。楼道里靠墙安放着几个煤气灶,墙面被油烟熏得发黑,窗玻璃上也积满油垢,楼内愈发显得昏暗。房子一直没有暖气,冬天还得靠烧蜂窝煤炉子取暖。后来稍微有点儿经济实力的老住户都搬走了,实际居住在这里的只剩下三四户房主,其他都是出租户。幸运的是,这幢五大道上历史最久的小楼一直还都在那儿,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

(作者简介:何玉新,资深媒体人。著有《天津往事——藏在旧时光里的秘密地图》。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自媒体“天津往事”。)

责任编辑:王鹏程

本文源自洋楼人文生活分享家《风物》杂志秋季刊,转载请注明出处。您可在先农大院各商家、先农大院展览馆、民园西里各商家、庆王府、五大道各联盟商家等数十个点位免费取阅。

游洋楼 | 大理道39-47单号楼名人旧居交汇

这处联排小楼建于上世纪20年代中期

建筑为二层,局部三层

红瓦坡顶,上探烟囱,屋顶出檐

部分坡顶设有老虎窗

墙面兼用硫缸砖清水砖墙与细卵石抹灰

部分还作水泥抹灰

外观色调与材质分明

简约美观

大理道39号与41号是一座连体别墅

现合并成为一家

41号为这处洋楼的正门

不仅建筑外观精美

小楼内部装潢也很考究

房屋内部宽敞明亮

采用菲律宾原产的木制地板、门窗与楼梯

还配有巴洛克式的壁炉

该建筑为砖混结构、二层楼房。红瓦坡顶,外檐清水墙面。主入口位于建筑立面正中,前筑石制台阶。木门上带有铁制雕花。室内为木地板、楼梯。整座建筑造型简洁大方。

据资料显示,大理道39-47单号楼原为訾玉甫房产

訾玉甫曾是永发顺木行的经理

其故居位于大理道37号

而依傍37号的这处联排楼里也曾住过不少名人

39号

张伯苓旧居

(拍摄于2009年)

1950年张伯苓夫妇从北京回到天津,与三子张锡祚全家同住大理道39号。

张伯苓从北洋水师退役回到天津后转而兴办教育,从传授“新学”的家馆开始,此后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知名事迹如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等南开系列学校。因创办新式教育,张伯苓被尊称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同时他也是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最早倡导者,曾提出“奥运三问”,而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奥运三问”,即“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它是中国奥运梦的开端,也是中国第一次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呼唤。

39号

张纪正、刘必娣旧居

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张纪正与其夫人陈必娣于1940年起曾在此居住。

张纪正,山东潍坊人。1931年至1937年在协和医学院担任院医师、副教授。曾在1933年长城喜峰口等地从事抗日救护工作。1937年赴美深造,擅长胸外科。1940年回国,任协和医学院外科主任。著述颇多,在医学界德高望重。

张纪正曾在战乱年代来到天津,与同仁共创天和医院;并在1941年成功地进行了我国,甚至也是亚洲的首例“左全肺切除术”,被誉为“亚洲第一刀”。上世纪50年代,张纪正组建了天津市第一结核病防治所并担任院长。同时他也是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以及天津市政协第五至七届常委。

陈必娣,原名Betty Chandler,加拿大人,7岁时随全家移居美国。1936年曾到中国岭南大学进行交换学习。因在美国结识了张纪正,随后在1940年,义无反顾地跟随丈夫来到中国,在天津定居。不但在中国长期从事翻译和教学工作,还加入了中国国籍。自1983年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历任第六至十届政协委员。

大理道45号,拍摄于2009年↓

↑大理道47号,拍摄于2009年

另据资料显示

大理道45号为冯玉祥秘书

刘某(其子名刘匡生)居所

而43和47号曾经住客的信息

像大多数小洋楼一样

已经无从考据

然而这处联排楼无论是从建筑设计上

还是已知的旧居信息上

都称得上是这条街道的一处靓丽风景

吸引着往来游人驻足欣赏

感怀历史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19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