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后太平遗址群

后太平遗址群,位于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东辽河右岸,以太平遗址和后太平墓地为中心,包括白牛墓地和大金山、西山湾子、七棵树、盘山、黄土坑、孤家子、东岗仕家、东贤良、勃山屯等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的古人类墓地和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太平遗址群

中文名:后太平遗址群

地点: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

遗物:蚌器、玉石器等各类遗物1500余件

历史意义:研究整个辽河流域

地理位置:经123;124,纬43

级别批次: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文号:国发〔2013〕13号)

批准单位:国务院

时代:新石器时代 商至战国

编号:7-0106-1-106

平山惊现太行山最大日军堡垒群遗址

编者按:为纪念“七七”抗战爆发八十周年,河北敬业集团和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共同策划了大型摄影活动“寻找侵华日军平山堡垒群”,并将历时一个月、六上王母观山所拍摄的1000多张珍贵照片遴选部分编成画册。追寻历史,是一种责任,回顾历史,是为了不被忘记。本期推送内容平山惊现侵华日军堡垒群,敬请关注!

迪山北北顶堡垒群航拍图。这是河北省现存最大规模的侵华日军堡垒群,占地1.2万平方米。

王母观山堡垒群

一、北顶魔鬼盘踞的地方

北顶是王母观山向西南行约十华里的一处重要的山脉,此处三面环山、地形险要。东接王母观、西望宅北、北临九龙、南向平原。日寇在这里修建了仅次于湾子北山的碉堡群,也是包围、围困、威胁、进攻我宅北根据地的据点。在两年的时间内,敌人在这里制造了很多惨案 ,屠杀我无辜百姓和抗日人员 ,仅修建碉堡射杀死、累死、冻死的民夫就达 600人。北顶是一个人间魔窟。北顶附近村庄的群众,在当地党组织的带领下,与敌人进行了顽强不懈的斗争。

迪山北北顶,盘踞在山坡坐北朝南的日军战地营房,在此可以瞭望20公里以外南甸地区的丘陵和平原。

亲历者说

霍普,又名霍来锁,90岁,平山县陈家院人,抗战期间曾为晋察冀军区四分区游击队队员,后加入5团,任3营9连5班班长。老人口述:数十次去迪山北北顶堡垒和黄巾寨堡垒周边埋地雷和往日军的水源地泼大粪,与日本鬼子展开不间断的斗争。

亲历者说

杨尚忠,男,89岁,平山县迪山北村人,曾在迪山北北顶堡垒服过劳役。老人在堡垒遗址现场讲述了日军的残暴,老人口述:“堡垒周边的山坡上经常看到被折磨而死的民夫尸体,日本鬼子经常在后山背的平台上杀人,尸体直接扔下悬崖,附近村的很多村干部都被抓到北顶碉堡上杀死。我一个叔叔参加八路军,回家探亲连同本家其他三人被抓到碉堡上用刺刀刺死,摔到悬崖下尸骸无存。

亲历者说

抗战老兵李银君口述:日本鬼子在离我家滚龙沟村七八里地的王母观山上修了炮楼,对瓦口川唯一一条路进行了严密封锁。因我村住着晋察冀日报社,就成了鬼子“扫荡”和进攻的目标。鬼子先后十多次对我们这里进行“扫荡”,进村后烧、杀、抢掠,赶走牲口五十多头,烧坏房子 100多间,我家的房子曾两次被烧。抓走了李双春、李黑小等十多人,最后都死在了外地。枪杀了民兵李魁元、李常香等二十多人。每次日本鬼子来“扫荡”,人们都到山上避难,躲进山洞里,白天不敢露面,晚上回家拿点东西,我小时候曾在寺南沟狐子庙北坡住过山洞。

亲历者说

指角沟村 82岁的康兵庆老人清楚地记得,他 8岁那年秋天,住在北顶碉堡的日本鬼子天不亮偷袭他们村。把他和奶奶、大奶奶都捉住了,鬼子逼问八路军的粮食在哪儿,他说不知道。鬼子就用烧红的木炭烙他的大腿,他不说,鬼子又抱起他往火堆里扔,还是打入碉堡内部的八路救了他。后来奶奶告诉他,那人是在他家住过的报社人员叫高岗。至今康兵庆腿上还留着被鬼子残害的足有一尺长的伤疤。

二、北山不能让敌人安生

藤龙山西顶至马鞍岭3000米长的山脊上现存5座日军堡垒和 1处日军中队司令部旧址,始建成于1943年。当时日军推行“蚕食”政策,在太行山东部滹沱河北岸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修建了一道治安封锁线。这道封锁线,南起黄巾寨,北经王母山,东过藤龙山,秋山到鲁柏山。全线30座堡垒,其中藤龙山8座,驻扎日军司令部,管辖全线堡垒群。日军中队部旧址坐落在马鞍岭东南小山凹,有3座堡垒在西、北、东3个山头互成犄角形成防卫。旧址共有中队部、机要室、医务室、军械库、被服库、粮库、士兵宿舍、翻译官宿舍、情报班宿舍办公室、民夫宿舍、浴室、伙房等建筑109间。另有地牢、杀人坑、水塘、操场等各1处,现存水泥、石头建筑3排28间。1939年9月,自敌人建成碉堡后,我当地的抗日军民就和他们进行了顽强地斗争,袭击碉堡、割电线、破坏交通,使敌人不得安宁,我周边村的损失也很大,很多游击组员和群众牺牲。

抹不去的罪证。王母观山北山坐落在山崖的日军4号堡垒。

王母观山北山山顶3号碉堡遗址

亲历者说

张庆录,男,87岁,平山县湾子村人。曾在北山堡垒服苦役多年,受尽屈辱,目睹了同胞被害的惨状,从此心中埋下了挥之不去的梦魇。

亲历者说

营盘村89岁的老人余栓祥清楚地记得,他15岁那年被村里派工到藤龙山顶给鬼子修碉堡,鬼子逼迫他们到九岭村的观音堂拆老百姓的房子用来修碉堡。他人小背不动大的木头,有一个叫“三不老”的汉奸非常凶狠,这个“三不老”就用棍子打他,鬼子用枪托打他的屁股,打得他几天下不了炕。

亲历者说

东王坡村民高起华口述:“王母观北山堡垒上的日本鬼子经常下山到东、西王坡村抓村民服劳役,许多村民被抓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三、黄巾寨六百冤魂

王母观山上共建有堡垒三座,据不完全统计,第一组五座,惨死民夫五百五十余人;第二组五座,惨死民夫六百余人;第三组十座,惨死民夫六百余人;日军为修建这三组堡垒,共残杀我同胞一千八百余人。当时老百姓都说,日军的堡垒群,是用我同胞的尸骨堆起来的。

修黄巾寨碉堡时,被抓来的民夫,在日寇刺刀逼迫下,上山建堡垒、修公路。山高坡陡路难行,从山下往山上背石运料,往返一趟,20余里。每人负重不下百余斤,活儿重吃不饱,每天每人四两玉米面粥,有时也不能保证,这些民夫都是秋天穿单衣或夹衣被抓来的。入冬后,衣服磨烂,不能遮体,寒风凛冽钻心刺骨。在零下十五六度的隆冬,身无棉衣,肚里无食,一个个冻得浑身青紫。为了御寒,民夫们就将装水泥的草袋子或纸袋裹在身上当衣穿,可怜破草袋也缺的很,十人中也不过三四人可以穿上,不几天又被磨烂。谁干活稍有怠慢,日军就用枪托、棍棒毒打,轻者皮开肉绽,重者气绝身亡。每天遭杀戮、冻饿而死的不下四五十人,仅黄巾寨一处就死亡 600人。

黄巾寨日军堡垒遗址

民夫们经受不了冻饿劳累和蹂躏之苦,有些身强力壮的中青年,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也要逃出魔掌。日寇为防止民夫逃跑,加强警戒,各处布满岗哨。凡逃跑被抓回来的都被刀劈身亡;迫不及者就开枪打死。冷泉、湾子、樊土沟一带的村里村外、山上、山下尸横遍野;许多地方死尸成堆,任凭狼吃雀啄,惨状百出,不堪入目。

黄巾寨日军堡垒遗址

亲历者说

闫庄村村民刘振海讲述:1944年5月15日,驻黄巾寨的日本鬼子又一次偷袭了我们村的连峪和马圈,把全村的老百姓集中起来追问八路军的下落,乡亲们面对敌人的刺刀和机关枪守口如瓶。敌人恼羞成怒,一次就用刺刀挑了 18个 15岁以上的男人。面对日本鬼子残暴,我们从未怕过。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天一黑,小鬼子就不敢下炮楼了。

亲历者说

至今指角沟83岁的老人康文祥清楚地记得,他9岁那年,从碉堡上下来的鬼子,曾三番五次地偷袭他家。他父亲叫康金泰,是村支书。有一天天不亮,鬼子把他父亲捉住,五花大绑地后仰着绑在木板上,用火炭活生生地从胸脯上慢慢烙死。那一次被鬼子打死的还有村里 5个人。

迪山北北顶堡垒群北侧的“抛人台”,当年失去劳动能力、生病的民夫及八路军战俘,经常被日军杀害,从这里扔下百丈深的山崖。

枪刺寒,群山咽,烂衣衫,狼哭狗嚎,一千雄鬼奇冤,命系王母观;

负重石,北风寒,棍棒打,夜夜哀号,三大魔窟地獄,此仇不报非好汉。

——为修建黄冷湾三大碉堡群遇难同胞作 张志平

为侵略者立证 为后来者印鉴

——《寻找侵华日军平山堡垒群》序(摘录)

……2015年,志平先生担任总策划的纪录片《平山记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挖出了沉淀半个多世纪鲜为人知、可歌可泣的军民抗战事迹及英雄人物。自己观看多遍,非常感动。为了凝聚企业精神,我派人到河北方圆电子出版社订购了1000盘光盘,发至班组,组织观看,并在《敬业报》上出版专刊,刊登观后感。我还组织了200人的高管团队到迪山北北顶日军的碉堡群遗址集体观看,增强现场感。午饭大铁锅炖菜,大海碗饮水,回忆平山的光荣历史,讨论敬业的发展,团结凝聚干部员工的意志和力量,为企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2010年敬业集团的钢铁产能达到1000万吨以后,向多元化发展,购买了南甸地区庄子河以北、迪山北北顶以南的十万亩荒山,以备开发。拥有偌大山场,我心情澎拜,逐一登上每个山顶。不料每登一山顶都有塌了屋顶的石墙建筑,当地老人告之这是日军碉堡。在南北十公里长的山脉中竟有四处日军碉堡群,这些堡垒群是日军侵略中国,进攻晋察冀边区的据点。山下五公里便是晋察冀军区聂荣臻的司令部,真险!看了这些碉堡,感慨万千,在中国的土地上日寇竟如此猖獗,真是令人愤慨!幸好历史留下了这个活证据,我下决心修复这些碉堡,记录日军罪行,警示国人。于是投资5000万元开通了一条二十公里长的盘山公路,直通日军迪山北北顶碉堡群。在当地老人的指点下,按着历史的原貌,把多年倒塌的石墙砌了起来,并逐建筑挂牌,写明当时的用途。北顶碉堡群在海拔1000米的山顶上,东西建筑随山势延绵3公里,当时盘踞着200多名日伪军,先后抓来5000多名劳工修建碉堡,1800人被折磨致死或残杀。

修复工程结束时,我邀请熟知平山革命历史的志平先生前来指导,他看后也很感慨,如此好的爱国主义教材,还不赶紧宣传国人?当即决定用摄影摄像的形式把日寇的罪行拍摄下来编辑成册,永留世间。于是,他组织李君放等十几名摄影工作者踏平荆棘,艰难拍摄,还动用了无人机来助阵,经过五六个月的紧张工作,终于完成拍摄并编辑成书,并拍摄了一部10分钟的短纪录片。

李赶坡

二〇一七年元月二十日

铭记历史 面向未来

2016年,由河北敬业集团和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寻找侵华日军平山堡垒群”大型摄影活动,邀请了10余位知名摄影家历时一个月,六上王母观拍摄了1000多张珍贵的素材图片。随着《平山记忆》摄制组和摄影家们的脚步,平山县王母观山地区的迪山北北顶、王母观北山、黄巾寨的三处堡垒群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向人们“诉说”着侵华日军在平山犯下的滔天罪行。在活动中,每个人都有很多难忘的经历。寻找每一个线索,核对每一个数字,拍摄每一个镜头,采访每一个当事人,都使我们心灵受到震撼!这不仅是在记录历史,也是摄影者心灵净化和升华的过程。

摄影者说

李君放,自由摄影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河北省艺术摄影家学会副主席,《平山老兵》作者,2013年度河北省摄影十杰,2016年度河北省首届文艺贡献奖获得者。

辛七天,纪录片、广告导演,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员。从事影视工作16年,微电影《惊蛰》获得“善美石家庄”微电影大赛金奖,公益广告作品多次获得河北新闻一等奖。

李君放:黄巾寨堡垒在我出生的村庄陈家院村东南方向的最高峰,村里人俗称南堡垒,北顶堡垒在我村的东北方向最高山峰,俗称北堡垒,我小时候就是听着“过鬼子”的故事长大的,陈家院惨案杀害老百姓 47人,我爷爷躲在猪窝里逃了一条命。

辛七天:我们在王母观山顶峰进行拍摄,看到的是保存完整,规模之大的日军堡垒群,让我为之震撼,一种莫名的压抑感涌上心头,那场战争的硝烟虽已消失,但依稀能感受到平山人民英勇抗敌的无畏精神。

摄影者说

郭勇,无人机航拍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

杨振勇,自由摄影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郭勇:从空中看侵华日军的堡垒,像趴在中华大地肌肤上的一条条疤痕,丑陋而且突兀。这些疤痕遗留在这里,那是历史在大地上刻下的痕迹,不会因时光流逝而变淡。这些堡垒,纵然没人去书写,也不会因为时光的远去而消失。这段历史是实实在在的,能够触摸到,因而感同身受。

杨振勇: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在平山县有保存如此完整的日本鬼子侵华的罪证,当这些兵营及堡垒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有满腔的愤怒,也有耻辱感,我很愿意拿起我手中相机,去记录下日本侵略我们的这些罪证,去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些耻辱,让我们的后代记住落后就会挨打。

摄影者说

肖建国,平山县孟堡村人。现为河北省艺术摄影家学会理事、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冶金报》特约通讯员、《河北新闻网》特约通讯员、河北敬业集团摄影记者。

李峰,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鹿泉区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河北摄影十杰。

肖建国:2016年8月,我有幸参与了以“平山日军堡垒群”为专题的摄影及采访工作,……每拍摄一座碉堡,我的眼神总流露出仇恨,每听到当事人一句哭诉,我便会心痛。我愿将我拍摄的影像留给后人,让他们永远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激发爱国热情。

李峰:在拍摄过程中进入我镜头中的一幅幅影像,是日本帝国主义侵我中华,占我国土的铁证。这些堡垒完整的保存使我们可以重温历史,提醒我们勿忘国耻、更能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并激励我们前行。

2016年9月18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和“九一八”事变85周年,由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牵头主办,日本宫崎县日中友好恳谈会、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晋察冀边区研究会、西柏坡纪念馆、河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举办的《反思历史,面向未来》——摄影展在河北师范大学开幕,其中展示了日军平山碉堡的调研情况,引起了极大关注和反响,全国和河北各大媒体都给予了报道。

《河北日报》2016年9月19日专版

继大型文献纪录片《平山记忆》和纪录片《寻找侵华日军平山堡垒群》之后,由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和河北敬业集团共同策划出版了画册《寻找侵华日军平山堡垒群》。

“回忆战争是为了反对战争,回望历史是为了继续前进”是这本书编写的初衷。

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各方的积极协助和多位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张志平负责统稿;省社科院黄军毅参与了编辑;张军锋、李君放负责画册的统筹;平山县党史研究室的郄新龙撰写了专题报告;中山国管理处主任王振海撰写了《太行祖山王母观》的介绍文章;刘军增先生提出了修改意见;《晋察冀日报》研究专家张风录采访了部分当事人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藤龙山旅游公司的王青书经理提供了部分照片;发改委印刷厂的韩爱平厂长和设计师薛娟精心设计,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协助。希望本画册出版以后,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鼓劲出力!

摄影者说

陈林,建筑工程师,退休前任河北某企业总工程师。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纽约摄影学院特聘讲师,尼康石家庄俱乐部讲师,佳能石家庄俱乐部讲师。

曹辉,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艺术摄影家学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陈林:在拍摄的过程中我真的被那些碉堡群震撼了,在海拔千米的山顶修建如此规模的碉堡群在当年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是何等的艰难,当年的百姓是用怎样的艰辛和屈辱完成的这些工程啊。这些堡垒群在警示我们历史不能忘记!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

曹辉:行走在这些残存的碉堡工事中,忽然感觉到脊背发冷,虽然天蓝草碧,柔风拂面,但风过树移,松涛阵阵,远处深谷间似有不死的魂魄穿行驻足,那是先辈们关注并且牵挂着今天在这片土地上的生长不息的子孙后代们。

摄影者说

郭晓军,自由摄影师。

张文硕,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曾担任河北长城网、新浪河北摄影记者,现为独立摄影师。

郭晓军:夏末,随影友赴平山迪山北北顶、王母观北山、黄巾寨三处日军堡垒遗址进行了拍摄。三处堡垒相互呼应成了一个完整的堡垒群。每一处堡垒都有碉堡、战壕、营房、仓库、军械库、办公室、伙房、杀人坑等设施遗址组成。由于遗址位处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平日鲜有人迹,所以得以保留。遗址保留完整,实属少见。

张文硕:中华文明五千年史册,每页都谱写着爱国主义的辉煌。此次拍摄日寇堡垒遗址,那一条条战壕和一座座碉堡,无一不是日军侵华的罪证。

附录一:

抗战时期日军堡垒在平山县的分布概况

(摘录)

日军在平山县碉堡分布图

调查:县党研室 张志平 郄新龙 绘图:薛娟

一、日伪军在城东区的驻扎情况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寇长驱直入。同年12月18日,侵华日军从获鹿和井陉两路出发侵占了平山城。

日军进城后,司令部设在孔庙……在城墙上的各城门房、城角及新东门魁星阁、后城堡、西南角门,修筑了十二个防御碉堡或堡垒。1938年,日军又在城内城隍庙处建大堡垒一个……在城外水碾村、义羊村修筑了堡垒……此后,又在平山城至黄壁庄间修通一条一丈多宽,一丈多深的大封锁沟,切断了建屏县与我根据地的联系。

……1941年秋,敌人在此(蒲吾)修筑了东、西两大堡垒。……同时,还在义羊村西岗坡,修建了堡垒……平山城、蒲吾、黄壁庄三个据点,控制了平石公路和整个城东区。公路、铁路、封锁沟,把城东区划成了许多小块,使之成了堡垒林立,公路、铁路、沟壕纵横的日寇占领区。

日军在平山的司令部

二、日军占领温塘镇和回舍镇

驻平山城之敌,为使平山城附近一带变为其外围巩固区,联合驻井陉日军,于 1938年 10月 6日(农历八月十三)占领了城西四十华里的温塘镇。……日军为加强戒备,巩固其据点,在温塘河西岸、村西北山坡上,村东及村东南角等处设立了炮楼。……

温塘据点,距平山县城四十华里,敌人补给线长,经常遭我四分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民兵游击队的围困打击……被迫于 1940年 2月 13日(农历正月初六)全部撤往回舍和井陉贾庄煤矿。温塘镇又回到了人民手中。

八路军五团炮轰炸孟耳庄日军堡垒(1944年河北平山)资料提供:胡江峰

东回舍镇是平山城通往温塘镇的必经之路,也是平山通往井陉的咽喉之地。……日军为了保证对温塘之敌物资、弹药的供应,于1939年10月24日(农历九月十二日),占领了东回舍镇,在东回舍镇设了据点。……

为巩固、扩大占领区,严格控制回舍镇,由日军中队长长久宝亲自指挥,从东回舍镇和附近村庄派工、抓伕,在东回舍镇东北角修筑堡垒,堡垒修成后,长久宝调走。高田接任中队长后,东回舍堡垒除留下一个日军小队和部分伪警备队、伪警察外,其余敌人由高田带领到白塔坡修筑堡垒一座。白坡塔堡垒修成后,又迁至孟耳庄,修筑了孟耳庄堡垒和孟耳庄村北山头上的双石洞堡垒。从1940年开始到1942年底,日军先后在东回舍镇,西回舍、孟耳庄、南水、北水、田兴、大吾、近掌、王母、王平、南贾壁、西冶等二十八处修筑堡垒二十八座。……除以上堡垒外,各处还建有许多小岗楼。总之,堡垒林立,岗楼叠起,遍布全区。……

拆掉回舍鬼子炮楼(1944年河北平山) 资料提供:胡江峰

三、日寇“蚕食”南甸区

南甸区是平山县东大门,遭受日寇洗劫最厉害,修建碉堡最多的地区。早在1937年 10月 7日(农历九月初四),日本侵略军就从灵寿县侵入到南甸区的青炭、王坡等地进行烧杀抢掠。

1942年 2月,日本侵略军“蚕食”了两河区,并在秘家岸、胡家町、西李坡、庄沟、西林山顶、对角垴(西林山脚下)、北七汲、西岳村,胡村南山、单杨村,康家村、蒲北等地修建了北七汲据点和 18个碉堡。……日寇步步进逼,于 1943年3月11日(农历二月初六)又一举侵占了南甸镇。这样,在一月之内就“蚕食”了南甸区的四分之三,计四十七个行政村,面积约 140余平方公里。

遍布在满山坡的日军战地营房

日军占领南甸镇后,四处抓伕,在镇上修起了三个大碉堡和很多平房,供敌人大队部居住,常驻日军 34人。此外,又在耿白雁、马圈、王陈庄、河岸头(觉石院村南),觉石院、北策城、堂堂铺(西王坡村北)、娘娘山(东王坡村东),谷青炭、二青炭、贾青炭(村东界牌岭),雀城岭(孔家庄村东安里村西),西相公庄等地修建堡垒 16个。……8月中旬,日军为弥补其兵力不足,又调来伪治安军一个中队驻扎在北白雁,并在村里修建了两个大碉堡,强占民房百余间。……

迪山北北顶东堡垒入口

1943年秋季大“扫荡”,敌人“蚕食”南甸区后,便开始抓民夫,拆民房建据点修堡垒。敌人为扩大对南甸区的“蚕食”与占领,在“蚕食”北顶、黄巾寨的同时,又“蚕食”了郭苏区东部的十几个村庄,将其前沿阵地推进到奉良河以东尚家湾一带。又在楼子涧、王家窑、中石殿、马湾修建了一个据点和四个堡垒。……至此,南甸区 190平方公里的土地,已全部被日军所“蚕食”。共计修建据点五个,堡垒三十四个。加之两河区、郭苏区东部修建的据点和堡垒,敌人在滹沱河北岸,奉良河以东地区共修建据点七个,堡垒五十一个。……

附录二:

太行祖山王母观(摘录)

王母观山的景观景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一是奇石,有展翅飞翔的鹰嘴石,伏卧不动的金鸡石,岿然矗立的金刚石,层级分明的千页经书;有探身而出、悬空半挂的清凉崖,有光滑圆润、水波清澈的王母娘娘洗脸盆……二是洞深,主要有深不见底的朝阳洞,有夏天向外冒凉风、冬天向外冒暖风的风洞。三是泉清,知名的有马泉、甘泉、玄女泉、王母井等,这些泉井旱不竭、涝不盈,古往今来供应着山上众多的僧道和群众用水。特别是马泉,现在还浇灌着山下的数百亩良田。四是雨奇,当地群众有句“王母观带帽,非下雨没闹儿”的谚语,意思是只要看见王母观山顶出现了浓云,周围村庄一定会下雨。这是因为独特的山势地形所形成的独特的地形雨、小气候。据当地老者讲述,在王母观山半腰的狮子坪,每隔六七天就要下场雨,人们称之为为王母娘娘的“浇花雨”。

……抗日战争时期,王母观山地区是我党领导的坚强的根据地,这里的群众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和日军进行了殊死的斗争。1943年,日寇在王母观山修建了3个大堡垒群,对我根据地进行骚扰和进攻,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王母观山大惨案”。王母观山是平山的母亲山,也是见证红色历史的英雄山!

(作者:王振海,中山国管理处主任)

撰稿:张志平、郄新龙、肖建国

摄影:李君放团队、辛七天团队

资料提供:平山党史研究室

视频提供:长城全媒体集团

联合编辑: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爱平山网、中山国微信公众号

重大发现!建平太平庄马鞍桥山遗址发掘现场,揭秘红山文化聚落址!

本文综合:辽沈晚报、中国新闻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视频来自: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揭秘红山文化聚落址建平马鞍桥山遗址发掘现场》

马鞍桥山遗址现已清理房址8座、灰坑24个、沟1条,出土遗物主要为陶、石器。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王琦 摄

每天“刮方”8小时 发掘5000年前人类生活遗迹

夜晚,石台沟村格外宁静,村部内却灯火通明,五名考古队员正在整理近一段时间的材料,在其西南方向不足1公里的山坡上,就是今年新启动的发掘项目马鞍桥山遗址。

3个多月前,辽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一支考古队就驻扎于此,对马鞍桥山遗址进行解剖性发掘,现已清理房址3座、灰坑15个、沟1条,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并且有典型的红山文化特征。

对此,省文物部门表示,马鞍桥山遗址是目前发现的紧邻牛河梁遗址的一处大型聚落址,这将填补牛河梁遗址考古未发掘聚落址的缺憾。日前,本报记者跟随考古队员进入发掘现场,揭开马鞍桥山遗址的神秘面纱。

4个月时间走遍建平

发现马鞍桥山遗址

立冬之后,天气转凉,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的考古发掘工作一般会在冬季来临前结束,马鞍桥山遗址是目前省内为数不多仍在进行考古发掘的项目。“现在我们的发掘工作也要接近尾声了。”历经3个多月的风吹日晒,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樊圣英皮肤黝黑。

红山文化最初于上世纪初在内蒙古被发现并被命名,其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则是辽宁朝阳的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成为我省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史前考古学文化。

去年,省文物部门进行了“大凌河中上游地区红山文化遗存考古调查”,樊圣英作为其中一员在奔波于朝阳市建平、凌源、喀左地区,寻找着红山文化的蛛丝马迹。樊圣英说,仅走访建平县就大概用了4个月的时间,终于在建平县太平庄镇石台沟村六家村民组南约800米的一道小山梁上,当地俗称“马鞍桥山”,取得了重大发现。

据当地村民描述,石台沟村附近的农田中,大雨之后时常可以发现一些陶器碎片。樊圣英表示,根据经验大概确定一定的范围,通过实地走访确实发现农田中有石器、陶器碎片的踪迹。此前,牛河梁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表示,红山文化遗址一般都位于小山丘上,多是向阳的一面,类似的经验,也可以让调查工作更有的放矢。

今年8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启动了对马鞍桥山遗址的发掘工作,目前,省文物部门将其定义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一处聚落址。

事实上,在牛河梁遗址区域内经过发掘的遗址多为墓葬遗存,仅在牛河梁第一地点发现大型的礼仪性建筑遗存如女神庙遗址,但并未对其进行全面的揭露,该遗址是目前发现的紧邻牛河梁遗址的一处大型聚落址,这将填补牛河梁遗址考古未发掘聚落址的缺憾。

马鞍桥山遗址的发现也将丰富牛河梁遗址群的内涵,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牛河梁遗址的性质和功能,进而也为探讨红山文化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动力提供新线索。

考古生活条件艰苦

供水限量每天只有两桶

“发掘现场常驻的考古队员一共5个,包括我在内。”樊圣英是队中的现场负责人,驻扎在石台沟村,除了现场清理、照相、绘图,遗址考古队的发掘工作也离不开完备的后勤保障,樊圣英告诉记者,这就像过日子一样,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生活系统。

中午11时30分许,一辆载满考古队员的越野吉普车从发掘现场缓缓驶入村部,从8月开始,樊圣英等人就租住于此,这里也就成为了考古队员的临时营地。

由于村部没有自来水,水源供应靠的是大型的塑料水桶,水桶底部有一个简易的开关,方便考古队员们使用,水源供应是限量的,每天只有两大桶水,会在午休时间进行补给。下山的考古队员们虽然裤子和鞋上满是尘土,但也只是洗洗手。

“村部今年刚刚翻新过,这里的条件可以说是很不错了。”樊圣英说,在从业15年的时间里,很多时候居住条件要比在石台沟艰苦得多。

进入村部内,东侧第二个小屋就是樊圣英的临时住处,进门处的柜子里放满了关于红山文化的书籍,东侧是一个单人的铁床,在窗边还有一张方桌,上面散落着笔记本电脑充电器,一台电暖器是屋子内唯一的取暖设施。

每天考古队员们往返于村部和发掘现场至少两个来回,室外作业最大的考验还是天气,发掘项目启动之初正值最炎热的夏季,“朝阳地区的温度比较高,最高时能达到38℃左右。”樊圣英说,夏季的时候,考古队员们就每天早开工一小时,晚上晚结束一小时,避开最炎热的时段,以防发生意外。

“对于这些我们早就习惯了,要是受不了的话,早就放弃不干了。”在樊圣英看来,这些早已成为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天8小时“刮方”

马鞍桥山位于老哈河东岸低山丘陵的山坡台地上,简单休整之后,下午1时许,考古队员们向山上进发,路程不远,但需要走一条山路,表面坑洼不平,仅能容纳一辆车通行,车辆行驶之处会卷起阵阵尘土。

考古现场已经用铁丝网进行了隔离,周边是种植玉米、高粱、谷物的农田。樊圣英介绍,马鞍桥山遗址经初步调查可知其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米,此次发掘面积仅有1000平方米,属于解剖性发掘。

目前,马鞍桥山遗址发掘部分已经被分为大大小小的探方,在考古发掘之前,考古工作者会使用专业仪器,按照经纬度,正南正北地将发掘区域分成网格,每个网格间留有约1米宽距离,方便现场工作人员在现场行走,这一过程业内成为“布方”。

樊圣英解释,不同探方内出土的文物会进行标注,“布方”过程方便文物的坐标确定,为还原遗址的各项数据打下基础。“布方”过程结束之后就是“开方”对探访内进行发掘,粗略的挖掘之后就是“刮方”。

“刮方”的过程及其枯燥,仅凭5名考古队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很多当地的村民参与其中。工作人员最常使用的工具是手铲,这个工具类似于瓦匠使用的小铲子,以约5厘米的深度对探方内进行发掘,就像“刮”土一样,一层层地进行发掘。

每天上午4个小时,下午4个小时,“刮方”的工作不断地重复,“大部分时候都是等待,一铲下去能出现什么是不可预料的,有发现还是很兴奋的。”但更多时候他们还是机械地重复着挖掘动作。

房址内发现灰坑

今年27岁的李建霖来自建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是考古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马鞍桥山也是他迄今为止参与过最大的发掘项目。当日下午,他正在发掘现场东北角的探方内对发掘出的陶器碎片进行清理。

这属于更细致的发掘工作,除了手铲之外,李建霖会用到另外两种考古发掘最常用的工具——刷子和竹签,为了保证文物的最原始状态,需要用竹签一点点剔出周围覆盖的泥土,再用刷子逐步清理。“这次的考古发掘跟着老师们也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李建霖说。

樊圣英介绍,李建霖所在的探方内是一处房址,其内部可以看到建房所用的柱洞,还有一处灰坑,类似于现在的灶台,有使用火的痕迹。此外,在探方内还有一些骨骼残骸和贝壳,“很显然这里有人类生活的痕迹。”

除了积累的经验之外,现场发掘时可以通过土壤颜色的变化来发现遗迹,樊圣英解释说,土壤发生过扰动颜色就会变深,视觉上会有明显的区别。例如一些灰坑,有草木灰沉积,颜色会呈灰白色。在发掘现场,记者注意到灰坑附近的土壤明显比其他区域的土壤坚硬。

樊圣英表示,另有一些形式较小的房址,功能可能类似于仓房,其中还发现有部分人骨,很有可能是后迁入其中的,“这其中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只能靠发掘。”

考古是历史的一个分支学科,通过考古发掘复原过往的一些客观事实,然而客观事实究竟能够反映出什么样的想法和思想,还有待考古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我们在现场发掘其实就是收集各种信息的过程,全面丰富的信息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更多的佐证。”樊圣英说。

将用测绘科技揭示整个马鞍桥山遗址

目前,本年度的发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马鞍桥山遗址现已清理房址8座、灰坑24个、沟1条,出土遗物主要为陶、石器,其中陶器以夹砂黑陶为主,器形以筒形罐为主,泥质红陶钵次之。

樊圣英表示,目前发现的彩陶钵上面有彩绘的黑色的平行线纹,另外就是夹砂陶筒型罐上有刻画的之字纹,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红山纹饰。

天色渐晚,考古队员们乘车返回村部,在樊圣英居住房间的旁边就是陈列此次出土器物的仓库,散落的石器、骨骼碎片等都分装在不同的袋子中,标注清相关信息后摆放在储物篮里。

晚上,考古队员们除了收集整理相关材料,还会修复一些出土陶器,仓库中成列陶器大多呈筒形,或大或小,完整的相对较少,大部分都由考古队员拼接后,复原其外观。

破碎的陶器碎片如同一块块拼图,有些过于零碎拼接起来难度较大,“这项工作有时候也看状态,不太复杂的碎片,很快就可以拼好。”樊圣英也介绍了一些拼接复原的小窍门,以筒形器为例,先找到它的口或者是底,从两头拼起,再根据拼好位置的缺口寻找相应的碎片,可以大大降低工作难度。

樊圣英表示,这一批出土的文物年代至少在5000年以前,具体的年代还需要通过测年技术进行最终确认。

近两年半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把建平、喀左、凌源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址的分布基本摸清,经统计,截至目前,已发现了416处红山文化遗址。

“近期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将会结束,为最大限度保护马鞍桥山遗址,我们还将对发掘的部分区域进行回填。”樊圣英说,相对整个马鞍桥山遗址来说,此次发掘远远不能充分地、全面地揭示整个遗址的分布情况,以及其与周边相邻遗址的关系,还需要文物部门借助先进的测绘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王琦

陕西太平遗址考古取得新进展!

9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专题报告会,会上发布了陕西太平遗址的考古最新成果。

太平遗址年代距今约4150年-3700年前

太平遗址考古工作发掘面积2600平方米,考古人员已经发掘出大量陶器、石器、动物骨骼、玉器等。

通过近半年的考古发掘可以确认,太平遗址是一处大型的客省庄二期文化环壕聚落遗址,年代约为距今4150年到3700年前左右,太平遗址的文化内涵已经出现了以礼制为核心的早期文明特征,奠定了关中盆地中部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都城文明的史前基础。

来源|央视新闻《新闻直播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558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