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博物馆日来了!

国际博物馆日

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载体,博物馆让我们有机会获得视觉与心灵的双重洗礼。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 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

博物馆日来了!

随着当下对生态文明的日益重视,自然资源相关博物馆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小编整理了中国地质博物馆、国家海洋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中国地图文化馆等自然资源主题相关博物馆,集中体现博物馆在自然资源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精彩纷呈。

01

中国地质博物馆

走进精彩纷呈的地学世界

中国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16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个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作为自然资源部直属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地质标本典藏和陈列展览、地学及自然资源知识的科学普及、自然资源科普基地管理与业务指导、国家古生物化石保护统筹管理等。中国地质博物馆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5000多平米,馆藏地质标本22万余件(套),涵盖地学各个领域。目前在北京房山、河北承德、辽宁本溪、辽宁宜州、黑龙江嘉荫、江苏常州、江苏东海、江西南昌、山东烟台、河南西峡、湖北黄冈、贵州黄果树设有12家分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目前共设有4个基本陈列和3个临时展厅。独具特色的陈列内容,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揭示地球宝藏奥秘,展望美好生活未来,让观众在浓郁的科学氛围中,轻松步入精彩纷呈的地学世界。

北京人头盖骨模型(原品在抗日战争中丢失,该藏品为最早的复制品)

博物馆珍贵藏品——富金矿矿石狗头金

1.地球厅

以地球动力为主线,介绍了在内外动力作用下所发生的重要地质作用。东展线介绍内动力地质作用,以板块运动、褶皱断裂、火山、地震等地质作用为重点,西展线以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主要介绍了水和风的地质作用。地球厅内设报告厅,时常开展地博讲堂等特色活动。

2.矿物岩石厅

汇集了近千件矿物珍品及典型岩石标本。观众通过参与、欣赏展厅的展品,可了解自然界中矿物岩石的成因,原始产出情况、自然界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矿物岩石、代表性矿物岩石的感官特征及可供人们使用的特性。观众在欣赏各种精美奇特的矿物岩石展品时,通过交互式展览和虚拟展出部分,可以对一些矿物岩石展品的探索性操作,获得相关知识。

3.宝石厅

曾荣膺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以展示宝石、玉石、有机宝石、贵金属等材料及其成品为主线,并融入宝石鉴定、宝石鉴赏、宝石琢型、宝石评价、宝石成因、宝石微观世界、宝石分布、宝石开采、宝石加工、首饰镶嵌、人工改善宝石与人工宝石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宝石文化等知识点和兴趣点。

4.史前生物厅

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向观众介绍生物的发展过程和各地质时期常见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发生、进化和灭亡的过程。陈列了叠层石、中国澄江动物群、杯椎鱼龙、中国安琪龙、翼龙化石。

水晶王

除基本展览外,中国地质博物馆每年还会举办形式多样的临时展览。“中华玉雕精品展”“中国矿物精品展”“世界矿物精品展”等专题展览已举办数届,展示国内外形态各异的矿物宝石,提高公众矿物晶体鉴赏能力,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围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举办了“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成果展”“守护远古的生命——海外追索及国际交流化石展”“‘一带一路’国家矿物宝石与邮票展”等,题材新颖、富有特色。目前,“百年历程——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专题展”在四楼展出,分为五个主题:关怀与鼓舞,科学启航,地质巨擘,先行保障和自然瑰宝五个部分,集中展示100年来中国地质博物馆为近代中国自然科学的启航、地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地质找矿成果及自然资源成果宣传所作的贡献,并特别展示了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典藏精品标本。

中华龙鸟

02

国家海洋博物馆

感受海洋自然历史的时空变迁

国家海洋博物馆是由自然资源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定位为集收藏、展示、研究与教育于一体的我国唯一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座落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展示面积2.3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洋博物馆。国家海洋博物馆于2014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2019年5月1日启动试运行,对公众开放。

鱼龙化石

国家海洋博物馆建筑主体3层局部4层,分为六大展区,包括:海洋自然展区、中华海洋文明展区、海洋互动展区、宣教中心区、海洋生态展区、高端合作及临时展览区,同时设有博物馆商店、餐厅、咖啡厅、影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国家海洋博物馆以地球、海洋、生命、人类以及相互依存共生的系统展示,揭示人海和谐的真谛,引导社会公众更加了解海洋、热爱海洋和保护海洋。

大王乌贼塑化标本

经过几年的努力,国家海洋博物馆征集展藏品较为丰富、类型多样,有门类齐全、保存完好、见证地球早期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寒武纪澄江生物群系列化石;有个体较大、保存精美、具有极高展出及科研价值的短吻贫齿龙化石;有化石含量极高、头部完整保存,极为稀少的白垩世晚期蛇颈龙化石骨架;也有见证古海洋地质变迁与中生代爬行动物演化的沧龙骨架;有目前世界上最完整的一套中国海域无脊椎动物标本、有极其罕见的怀孕双髻鲨塑化标本、有国内唯一一件,总长约830cm的大王乌贼塑化标本等。还有胎体薄如蛋壳,制作技艺极高,对于研究早期东部沿海地区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的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镂孔杯;有象征我国古代南越先民舟船文化,见证南越文化与东南亚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交往历史的汉代羽人划舟纹铜鼓;有长874厘米、存世仅有、弥足珍贵的大清国台湾府海陆布防全图,它展示了甲午战争前中央政府在台湾军事布防及台湾地区为捍卫国家主权而构建的海防安全体系。

怀孕的白真鲨标本

除此之外,为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直观生动的开展国防、海防教育、增强青少年爱海、护海意识和海防观念,国家海洋博物馆打造首个户外军事展场:在海洋博物馆南湾栈桥旁展出2014年8月刚退出现役,艇长62.8米、曾先后圆满完成中越北部湾巡逻、博鳌论坛安保及总部、海军、舰队组织的演习演练等重大任务的752导护艇。南湾栈桥下停靠着一艘法属波利尼西亚人自行建造的传统双体木质帆船——大溪地自由号帆船。该帆船自2010年6月至11月完成了文化寻根之旅,用5个月的时间沿着六千年前的原始大迁移路线到达其文化发源地中国福建。该船对于展示中国古代与南太平洋诸岛的海洋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将成为国家海洋博物馆海洋人文故事、强国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解员”。

752导弹护卫艇

目前,国家海洋博物馆全体员工正紧锣密鼓、全力以赴完成布展施工工作,力争在2019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在原有开放的《远古海洋》、《今日海洋》和《龙的时代》三个展区基础上,对公众全新开放《海洋天文》、《欢乐海洋》两大展厅。一场海、陆、空、声、光、电、远古、今日与未来,全方位的海洋文化之旅即将在国家海洋博物馆盛大启程。

欢乐海洋展厅

03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描绘城市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是中国首家展示城市规划与建设成就的专业性展馆,2000年2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它以一种开创性的开放姿态,在中国第一次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作为城市规划和未来发展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通过参观展览、开展科普教育的形式邀请他们参与到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中来。

规划馆展示面积7000余平方米,以“城市、人、环境、发展”为展示主题,运用图片、模型、影片、多媒体互动及演示等多种展示方式,生动描绘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一楼大堂为序厅

设有“上海全市域航拍影像图”地贴、“百万市民大搬迁”情景艺术浮雕、“上海之晨”艺术模型,引领观众从这里开始参观。

2、夹层为历史文化名城厅

分设“上海的形成与发展”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两个展区,介绍了上海从1843年开埠至1949年百余年间城市形态演变的历史和历史风貌保护的规划内容。

3、二楼为临展厅

曾举办过各种类型的展览。有市民关心的市政重大工程规划方案展,有上海与各国友好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展,也有许多文物和艺术精品展。目前在馆内展出的是《徽州大观》展览。

二楼临展《徽州大观》

4、三楼为总体规划厅

它是本馆的重点展示区域。展厅中央为上海中心城核心区域大模型,左右两侧分别为临展厅和“上海神奇之旅”城市景观360环幕演示厅、“‘追本溯源’——从历次总规看上海城市发展”展区、“地质与城市发展”展区、世界之窗展区。

三楼大模型

5、四楼为专业和重点建设规划厅

以上海城市中近期专业规划为主导,以各重大专业规划为主要展示内容。展厅中心区域是一部阐述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发展起引领作用的主题片《城思》,环廊四周分别介绍了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规划和绿化建设、环境保护等专题;南侧展区展示了虹桥商务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世博园区后续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内容。东侧是宜居畅想展区,西侧是行在上海交通展区。

四楼“行在上海”专题展

6、五楼为观光厅

在这里透过玻璃幕墙,人民广场全景尽收眼底。在五楼还设有一个多媒体影视厅,是上海市政府的新闻发布场所。

7、“上海1930风情街”

地下一层出口连接地铁通道,可以浏览“上海1930风情街”。在这里有老洋楼风情、东昌路码头、汇中饭店、和平饭店等场景还原,也有“上世纪20年代建造中的外滩”和石库门生活场景微缩模型。

“上海1930风情街”

04

内蒙古博物院

草原文化的璀璨明珠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以其辽阔的草原和丰富的资源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盛名。她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草原文化,对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内蒙古博物院便是其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场所,她将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点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突出反映草原民族的历史进程,生动展示当代内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成果,是浓缩了中国北方亿万年生态变迁、几千年草原文明史话和当代内蒙古发展的一部“百科全书”。

草原丰碑展厅

内蒙古博物院外观气势恢宏,线条流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代美感,是自治区与呼和浩特市标志性建筑精品之一。展馆建筑面积64203平方米,由陈列展厅区、文物库房区、观众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及多功能厅等部分组成。

飞天神舟展厅

内蒙古博物院立足于内蒙古丰富的古生物化石、现代生物、历史文物、民族文物等资源优势,以“草原文化”为主体思想贯穿全部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形成“草原文化系列展览”。9个基本陈列分布于三个楼层,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展示了内蒙古的完整形象,清晰反映了内蒙古地区从生命起源到各民族发展的历史沿革,体现了独特的地域特点、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彰显了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辫线袍

“远古世界”“高原壮阔”“飞天神舟”三个基本陈列介绍内蒙古出土的恐龙等古生物化石、现代动植物以及内蒙古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天骄蒙古”“北疆桦歌”“草原丰碑”三个基本陈列分别展示蒙古族历史文化、内蒙古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和内蒙古革命历史,脉络清晰,通俗易懂;“文明曙光”“边关岁月”“大辽契丹”三个专题陈列分别呈现内蒙古地区史前与青铜时代历史文化,战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以及辽、金历史文化,特色突出,雅俗共赏。

钧窑香炉

内蒙古博物院于自2008年3月31日免费对外开放以来,内蒙古博物院累计接待观众1700万余人次,平均每年开展“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博苑讲坛、小讲解员培训班、流动数字博物馆、行走中的博物馆、相约周末、互动空间等各类社会教育活动2000余次。

05

中国地图文化馆

传播地图文化,宣传国家版图

中国地图文化馆由中国地图出版社投资建设,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以展示古今中外地图文化代表作品为特色的文化场馆。“普及地图知识,传播地图文化,宣传国家版图,展示地图成就”是建馆的宗旨。

整个文化馆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展出近1500件展品,系统介绍了地图的作用、起源、发展和技艺,汇聚了各个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地图。中国地图文化馆被授予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基地、测绘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每年不定期接待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央党校校外课程参观、中小学校外社会实践参观等活动50余次。

地图之史展厅

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中国地图文化馆通过各式各样地图承载的丰富信息和独特视角,可以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伟大祖国历史上的疆域范围和变迁过程,进行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成就、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和树立保护生态意识教育等,进而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提高国家版图意识、维护国家版图尊严的自觉性。

中国地图文化馆开展了一系列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活动,为广大中小学师生量身设计了特色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帮助广大中小学生树立国家版图意识,强化爱国主义意识。中国地图文化馆作为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后,免费向中小学师生开放。

地图之工展厅

特色活动

中国地图出版社依托地图出版优势和地图文化资源,结合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为来中国地图文化馆进行研学活动的师生提供不同特点的研学教育课程:

研学教育课程

第一类为研学专题课,如国家版图知识讲座、看地图学地理讲座、看地图学历史讲座;

第二类为互动体验课,如手绘地图竞赛、地图拼图竞赛、地理知识答题竞赛、历史知识答题竞赛等。

系列研学教育课程遵循“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的目标,坚持各类教育活动与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校内实践课程相衔接,形成“实践中求知,活动中育人”的特色。

社会活动

武汉大学资环院师生参观了中国地图文化馆,阅读了近几年国内外出版的优秀地图作品。通过参观学习,学生们对地图的起源、发展、文化内涵,以及地图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出版社的历史沿革、业务成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师生25人到中国地图文化馆参观交流,师生们对文化馆中的巨幅中国地图沙盘、中国疆域历史变迁地图、各种古地图、传统地图绘制工艺和丰富的地图文化创意产品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地图文化底蕴、地图科学体系、地图历史沿革以及地图文化传播与发展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中图社在地图编制出版领域和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方面的发展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香港圣三一堂小学42名学生在校长阮素的带领下来到中国地图文化馆参观访学。师生们对巨幅中国地图沙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驻足,寻找香港在祖国版图中的位置。此外,师生们还对展览中所陈列的各种古地图、传统地图绘制工具和丰富的地图文化创意产品,以及所展现的地图学趣味知识等内容充满好奇。

06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

促进森林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为弘扬森林文化,促进森林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展全民科普教育,东北林业大学携手社会各界建设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是一家以森林为主题的专题类博物馆,以中国林型(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作为馆藏基石,承载原始森林、近现代森林和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所积淀的厚重内涵,从森林与自然界、森林与人类两方面诠释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全面展现林业发展历史,凝聚森林文化,传承行业精神,彰显生态文明,耦合经济社会,长效发挥“收藏与积淀、教育与研究、展示与交流、文明与进步”的功能。

4D森林主题通道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忠实秉承“森林与地球同呼吸、森林与万物同呼吸、森林与人类同呼吸、森林与未来同呼吸”之主题,从森林的起源、森林的演替、森林群落与生态系统、森林的功能等方面对森林进行收藏展陈。馆内以复原的真实森林景观、实体动植物标本并结合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手段,使参观者身临其境;同时以走出森林、知識森林、走近森林、保护森林等单元阐述了人类对森林以及一切生命体的尊重和情感,人类与森林相濡以沫、密不可分。

世界动物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共有化石、文物、动物、植物、土壤、岩石、种子及昆虫等各类标本4000余件,已接待观众17万余人次,并已成为全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科普教育基地。除了发挥教学、科研、科普功能之外,该馆还累计培养了热爱森林和自然的青年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近四百名。

树根世界

开馆时间:周四、五、六 9:00—16:00(15:30后停止入馆)参观者需凭二代身份证入馆参观(一人一证)

公众讲解时间:上午9:20,下午2:20

Hash:fb3075840b996e7abad48f79db0c22ddb44b14d1

声明:此文由 书香国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kefu@qqx.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358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