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西庄:物华天宝吐芬芳

物华天宝吐芬芳

韩城日报记者 程晗

龙门巍巍,大河汤汤。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黄河之水滋润着一方土地,孕育出华夏文明。地处黄河之滨的西庄镇,在大河浸润下,2800多年前的芮国风起云涌,黄土高原上的“布达拉宫”普照寺香火缭绕,600年前的党家村商贾云集,昝村老街热闹繁华。时至今日,西庄镇村面貌如诗如画,循环经济蓬勃发展,新兴产业活力初显,乡村振兴精彩呈现,依然如明珠般闪耀在韩原大地上。

西庄:物华天宝吐芬芳

西庄全景

文旅融合尽显古韵今风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和日本50多名建筑专家来到西庄镇党家村,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引得专家惊呼这里的民居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村落的活化石”,接着海内外学者纷至沓来,西庄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第一次名扬世界。

2004年,潜沉了千百年的国宝重器在梁带村盛大重现,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几乎被遗忘的古芮国,随着金光闪闪的国宝文物跃然浮出水面。通过对7座大墓及百余座中小型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金、玉、铜器等各类文物20000余件(组),仅珍贵文物就有3000余件(组)。这一震惊世人的考古发现,让西庄镇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

殊不知,黄河岸边的这座小镇,文物古迹荟萃,几乎占据了韩城旅游资源的“半壁江山”:既有“民居瑰宝”党家村、普照寺、梁带村两周墓葬群、法王庙等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又有柳枝村、郭庄砦村 、柳村、薛村、张带村、下甘谷村、杨村等一批传统古村落,西庄镇也成为绝大多数游客来韩城的必选之地。

党家村景区

“来到西庄,才发现这座小镇‘深藏不露’,名声在外的党家村、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普照寺,数千年的历史在这里展现。走出景区,既有柳村古寨这样古色古香、充满岁月痕迹的寨堡,还有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泌惠庄园,吃住游玩全覆盖,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来自山西省万荣市的游客张先生说。

普照寺景区

游客所说的只是西庄镇中部平原的美景,在西部山区,眼前的景色又是另一番模样。盘龙山峻石耸立,山林苍郁,风光旖旎迷人,藏身其中的楼枝村,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宁静、悠然,自由地呼吸着大自然得天独厚的馈赠。“这里曾是韩城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向北走是通往宜川的交通要道,向东走到达桑树坪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楼枝村第一书记刘钊说,“近年来,随着工业产业的发展,楼枝村繁华不再,但也正因如此,处于深山腹地的楼枝村原貌才得以保留下来,尤其到了秋季,山峦起伏,层林尽染,美不胜收。”借着全市旅游事业发展的东风,楼枝村蕴含的旅游资源也逐渐被挖掘出来,成为西庄镇西部山区旅游产业的代表。

盘龙云台山美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西庄镇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培育,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依托现有的旅游资源,西庄镇充分挖掘村庄文化底蕴,并开展党家村家训展览、梁带村拓片体验等形式多样的载体活动,让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同时,着力开发西部山区原生态乡村旅游,打破区域界线,打通楼枝云台山、贯通板桥猴山、牡丹山、桑树坪雷镇的原生态乡村旅游新线路,引导农户发展特色旅游,探索农家乐经营新模式,开发一批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农产品,推动全镇文旅事业进一步发展。

乡村振兴描绘锦绣蓝图

过去,提起西庄镇的农业产业,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花椒,至今,“南强一号”仍是西庄的骄傲。而现在,西庄农业百花齐放,大球盖菇、中蜂养殖、时令水果等不胜枚举。

镇区街道

近年来,西庄镇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战略目标,立足全镇实际,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农村体制机制改革,让新时代的新农村焕发出新活力。

道口梁村是西庄镇大山深处的一个“花椒村”,全村花椒树种植面积1.4万亩,每年收获花椒60万公斤。前些年由于村大地广、人居分散、管理粗放、单家独户式的经营模式,花椒并没有给村民带来多大实惠。久而久之,村民种植花椒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大片花椒园被荒芜。2018年8月,村上成立花椒股份合作社,由合作社牵头,告别传统,发展起新型花椒生产经营模式,建成万亩优质花椒示范基地,并配套开展花椒加工服务项目建设。基地花椒树全部采用托管制度,不但割草、施肥、打药等作务交由合作社负责,而且花椒采摘之后,也由合作社统一烘干、包装和出售。没有劳动力的家庭,每年每亩地交500元托管费,由村里合作社的服务队代管。劳动力富余的家庭,人员可以不出村,申请在服务队务工,带动农民实现良好的长效性经济收益。

近两年来,柳村贫困户相里俊堂的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不仅分到了盘龙新村的单元房,还在村里的大球盖菇种植基地打工,平时的工资收入加上年终分红,日常生活再也不用发愁了。2017年,柳村依托4万余亩“北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种植大球盖菇500亩,成为全国单品最大的大球盖菇生产基地,带动30余户贫困户就业增收。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西庄镇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充分挖掘30个村资源优势,全面铺开下甘谷金蝉养殖、郭庄村食品加工园区、光伏扶贫、桑蚕小镇、中蜂养殖、羊肚菌种植等产业,全镇312户贫困群众年户均分红达到5000元。截至2018年底,全镇5个贫困村实现摘帽,166户贫困户、543人脱贫。”西庄镇扶贫专员郭凯说。

产业发展,让西庄镇的农业成为了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了有吸引力的职业。而美丽乡村建设,则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014年以来,西庄镇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先后实施了镇区街道综合改造,对镇区“一街两巷”249间房屋外立面按照明清风格进行全面综合改造提升,规划建设了万人移民搬迁安置小区盘龙新村,打造了郭庄村、柳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全镇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盘龙新村住宅楼

“什么是幸福?从大山搬进小区,吃住行都不愁,还能在汶河公园里跳跳舞,这日子美呔呔!”西庄镇盘龙新村住户高艳笑着说。

盘龙新村是西庄镇结合省、市移民(脱贫)搬迁安置工作有关政策,整合有效资源,在镇区西部规划建设的万人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将全镇建档立卡扶贫搬迁户、25度坡及30户以下自然村搬迁户、生态类(褐马鸡生态保护区)搬迁户、地灾类及城镇化类别的部分搬迁户约2500多户万余人统一进行安置。“搬进小区,让群众在更加便捷地享受教育、医疗等资源时,还能将富余劳动力向周围工业区进行劳务输出,确保搬迁群众能致富、能发展。”西庄镇组织委员王鹏说。

如果说盘龙新村是西庄镇新型社区的代表,那郭庄村则是全镇美丽乡村的代表。2016年,郭庄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级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庄美化工程,建设仿古一条街。以尊重原貌保持自然风貌和乡土气息,对村主要巷道建筑物房顶、门窗、墙体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形成格调一致的“明清建筑”景观风格,与党家村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依托景区鼓励群众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观光农业,建成吃、住、采摘、农家游、休闲娱乐等设施完善齐备的美丽乡村,与汶河公园、党家村景区遥相呼应,成为西庄镇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在农村生活了数十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豪过,白墙灰瓦、鸟语花香,就像画中的村庄。现在,依靠着自己传统的白皮点心加工,以及村里的米醋、手工粉条等手工业,住在农村也一样能致富。”郭庄村村民王小堂说。

循环经济守护绿水青山

2002年,黑猫焦化作为第一家工业企业入驻西庄镇。此后,在煤炭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里,陆续有数十家煤炭企业选择在西庄镇“落地安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西昝工业园区。

煤焦产业的发展,在推动西庄镇域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在环保前提下发展工业经济,是西庄镇各工业企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黄河煤化特种色素炭黑项目

面对环保的高压态势,西庄镇积极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其中,黄河矿业集团黑猫焦化公司率先进行产业升级调整,投入巨资实施环保改造,牵头完成韩城焦化产业两次升级改造,构建了以煤炭、焦炭、化工、电力四大产业为基础的循环产业链,从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焦炉煤气中提取副产品焦油、粗苯、硫铵、硫磺;净化后的焦炉煤气制甲醇,甲醇驰放气制合成氨,或提氢后用于生产1,4-丁二醇;利用洗煤产生的中煤、煤泥、煤矸石发电,产生的灰渣生产蒸压粉煤灰砖。在整条产业链中,上一级生产的废弃物成为下道工序的原料,实现零排放。

“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粗放型增长方式已走进死胡同,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企业。”黄河矿业集团董事长李保平说,要紧跟国家环保和产业政策,不断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与此同时,我市于2013年5月启动实施“北林工程”,在城区以北20公里范围内全面开展植树造林,建起50平方公里的“林海”,昔日的煤堆、矸石堆、垃圾堆已不见踪影,随之而来的是“河路林遮阴、村企林包围”的新景象,西昝工业园区周围已是一片绿意环绕。

在此基础上,西庄镇在精细化工、加快企业转型、促进企业技术革新和招引绿色环保型高新企业上下功夫,建成西庄商砼产业园区,引进相变材料、红马科技、百味斋等新兴产业项目,致力打造“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强镇”。

有人说,西庄镇的“七山一水二分田”和三产融合的业态布局,就像是韩城的一个缩影。但西庄镇却依靠自身的努力,折射出百倍的光芒。如今的西庄镇,是108国道边最美的风景。无论是幸福院里晒太阳的老人、党家村里流连忘返的游人,还是工业园区内飞速运转的机器、郭庄村静静发酵的米醋,亦或是楼枝村花间飞舞的蜜蜂、薛村浑厚清亮的行鼓,都在诉说着这座小镇的独特魅力和勃勃生机。

摄影: 党建东 李博 曹黎阳 李韩英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Hash:5431a5242fdf3b99981f58ff9054315de8c85410

声明:此文由 陕西韩城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211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