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踏水烈士墓

踏水烈士墓位于乐山市沙湾区踏水镇踏水村,踏水镇政府西南80米。1949年12月21日踏水桥战斗,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重庆警备团官兵895人,缴获各式迫击炮、轻重机-、-、-2000余件。战斗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共牺牲4人,他们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54团长刘铁民、战士常西空、李元臣和姜树怀。为表达对烈,踏水烈士墓,踏水烈士墓简介,踏水烈士墓-乐山市沙湾区踏水烈士墓

他们踏遍山山水水,寻访散葬在荒山野岭的烈士遗骸

踏水烈士墓

8年来,5位老人发起建设了烈士陵园寻访烈士遗骸,不让散落在山沟坡梁的烈士孤单

3月27日,几位老人正在擦拭烈士墓碑。记者 原勋 摄

临近清明,微凉的春雨中,87岁的崔达道再次来到教场烈士陵园。

这里埋葬着他的亲人。

一位是大表兄赵观音保,在抗日战争中因抢救和掩护伤员壮烈牺牲,时年27岁;另一位是二表兄赵二保,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3岁。

老人颤巍巍地下跪,用毛巾擦拭墓碑上的尘土,放声痛哭……

地处太行山西麓的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东与河北平山、井陉交界,是山西著名的革命老区。晋察冀军区19团、4团长期战斗在这里,许多八路军战士血洒疆场,长眠于此。

盂县大山中这个名叫教场的小山村,就有11位前辈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8年来,有5位老人在这里发起建设了一座烈士陵园。他们踏遍山山水水,寻访散葬在荒山野岭的抗战烈士遗骸,挖掘鲜为人知的抗战史迹,为的是不让散落在山沟坡梁的烈士孤单,希望人们不要忘记过去艰苦卓绝的岁月,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5位老人和1个共同心愿

归葬散落民间的抗战烈士,搜集、整理几近失传的本土抗战史料,帮烈士找到亲人;向年轻的一代宣传国防教育知识,警示和激励他们牢记过往的那段历史

走进教场村口,就能望见建在山梁上的教场烈士陵园。登上烈士陵园,视野开阔,教场村全貌尽收眼底。

崔达道指着对面的山说,70多年前,那里发生过激烈的战斗。

之所以叫教场村,是因为这里在古代就是屯兵、练兵的场所。到了抗战年代,教场村是一个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日军占领盂县县城后,县委、县政府和晋冀二分区曾一度在这里办公,许多八路军干部和伤病员曾在此掩蔽和救治,八路军战士也曾在此训练。

革命传统熏陶着这个太行山中的小村庄。76岁的张万明在20世纪70年代当过教场村党支部书记,还曾担任阳泉市司法局局长。

他掰着指头说起教场的革命烈士:抗日烈士张海彦牺牲时不到17岁;武委会主任张占龙就义前大骂“小日本”,被日军用刺刀活活捅死;县委后勤科科长张衍寿宁死不屈,被斩首示众;还有参加解放战争牺牲的,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牺牲在异国他乡的……

战争年代,由于战事紧急和条件所限,许多烈士的忠骨就近草草掩埋。教场村一些在外地的退休干部早有意愿——为教场牺牲的烈士修建一个烈士墓。

2011年,张万明跟村干部和乡亲说起修建烈士陵园的事情,得到大家积极响应。

张万明说,他的心愿是归葬散落民间的抗战烈士,搜集、整理几近失传的本土抗战史料,帮烈士找到亲人;向年轻的一代宣传国防教育知识,警示和激励他们牢记过往的那段历史。这个心愿,也是5位互不熟悉的老人的共同心愿。

每年清明节前夕,5位老人都会来到陵园祭奠先烈。

村民说,这5位老人是建设陵园的带头人,很多人称他们为“盂县五老”:87岁的老摄影师崔达道、79岁的退休工人张道先、77岁的退休教师梁志达、76岁的退休干部张万明、68岁的村民张贵清。

“70年了,英烈们,你们又集合了”

从一面荒坡到庄严肃穆的陵园。2013年7月27日,在教场烈士陵园墓碑揭幕仪式上,老人们哽咽了。张万明端起一碗酒,仰天长叹

登上140级青石台阶,纪念亭内安放的花岗岩石碑,上面镌刻着教场村在战争年代牺牲的革命烈士、干部、军人、共产党员的名字。

走出纪念亭,登上石阶,进入烈士墓地,100多米长的通道两侧,分立着的烈士纪念碑,上面刻着每位烈士的籍贯、身份、牺牲时间、地点、经过等内容。

烈士墓地四周松柏凝翠,气氛肃穆。

从2012年1月动工到2013年8月竣工,从一面荒坡到庄严肃穆的陵园,“盂县五老”有着怎样的经历?

参与建设的村民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2011年动工时,由于缺少资金、缺少人力,5位老人一直为烈士陵园奔走:张万明拖着多病的身体,多次往返于盂县和河北平山县的石材厂,拿出退休金购买石材加工成纪念碑和墓碑;崔达道查阅大量资料,寻访英雄事迹,自掏腰包购买石桌石凳;烈士陵园所在的地方,曾经是张贵清承包的荒坡,原本准备种果树;张道先出钱出力,甩开膀子,开山整坡;梁志达得知远在40公里外的吉古堂村还有一位张姓烈士遗骸,专程赶到将其运回教场村……

5位老人感动了乡亲,很多人放下手头的营生和农活,既出钱又出力。教场村虽然人口少,收入低,在外工作的也多是工薪阶层,但是大家对修建烈士陵园的热情却是很高的。

在修建过程中,有170多人踊跃捐款,多则成千上万,少则五十一百,共计12万元。”张道先说,令他感动的是,一些没有退休金、靠低保生活的困难老人也都积极捐款。

5位老人都提到建设陵园的两个关键人物:一位叫尹锁来,他曾担任教场村村主任。张道先说,教场村烈士陵园从修筑台阶到树立墓碑,没有一项工作是尹锁来不参与的,“这里的每块石头上面都留有锁来的指纹”。还有一位叫王保双的“外乡人”,他购买了大型花岗岩石碑,还给烈士陵园栽种苗圃和松柏……

张万明至今清楚记地得很多帮助过他们的人。他们当中,有石材厂的侯老板,有卖红布的小摊贩韩志勇,当这些人得知老人们为修建烈士陵园而奔走,常常主动以低于成本价出售产品。

2013年7月27日,在教场烈士陵园墓碑揭幕仪式上,老人们哽咽了。“70年了,英烈们啊,你们又集合了。”张万明端起一碗酒,仰天长叹。

38位烈士“回家”背后的那些感动

为了让烈士体面下葬,老人们每次亲手捡拾遗骨,每次都是一块块、一根根,生怕遗漏,小心捡起,装裹入殓,背灵柩上山,扶棺木入穴

2013年教场烈士陵园建成后,附近不少村的村民找到“五老”,希望安葬战争年代散葬的烈士。

8年时间里,张道先、张万明、崔达道、梁志达、张贵清还走访村庄,寻找散葬烈士,一共安葬了38位烈士。

为了尽量挖掘烈士的详细信息,老人们踏遍盂县的山山水水、荒山野岭。

崔达道说,刚开始骑自行车、徒步寻找,后来年纪大了腿脚实在不行了,就租车去。“听说哪里发现了烈士遗骸,我们就赶到哪里。”

教场烈士陵园苏根喜烈士纪念碑后有一段文字:“苏根喜,绥远人,一九二四年生,一九四三年春参加八路军,任晋察冀边区十九团四连通讯员,一九四三年秋,在大独头伏击日寇战斗中负伤,后转移至赵家沟村医治,因医疗条件所限,不治身亡,时年十九岁,牺牲后遗体葬于该村大崖掌,二〇一四年迁葬教场革命烈士陵园。”

张万明是这段烈士事迹的挖掘者。

2014年,当他得知赵家沟有一位散葬烈士后,赶到村里找到了80多岁的亲历者赵习正老人,知道了这个19岁烈士牺牲背后的感人故事:

当时严重受伤的苏根喜,肠子外流,被安排到了村子里条件比较好的抗日积极分子赵亮成家。但是当时医疗条件有限,苏根喜渐感自己难以支撑,便央求老乡把自己转移到庙里或学校,他害怕日本军队杀回来,连累老乡。

见老乡不答应他的请求,苏根喜便拒绝老乡给他喂水,并挣扎着往炕下爬。大家无奈,只好把他转移到村里的学校。安顿好后,苏根喜喝了两口水,便咽了气。

张万明说,当时赵习正老人讲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老泪纵横,他边哭边认真记录着老人说的每一句话。

没过几年,赵习正去世了,但是这段详细生动的情节被永远地记录下来,并在当地广为流传。

为了让烈士体面下葬,老人们每次亲手捡拾遗骨,每次都是一块块、一根根,生怕遗漏,小心捡起,装裹入殓,背灵柩上山,扶棺木入穴。

有人问崔达道,你不害怕这些骨头?他坚定地说:“他们就是我的父亲,谁会害怕自己的父亲?”

迁葬中,一些烈士留下的信息不完整。在吉古堂村发现的烈士遗骸,身旁的砖块上只能依稀辨认有一个张字,崔达道就在烈士墓碑上刻上发现地的村名,起名张吉堂。还有一些烈士,虽然有名字,但籍贯不详,虽然知道籍贯却不知道姓名。

崔达道说,我们始终有个心愿,就是让每位烈士都能够魂归故里或者有亲人祭奠。

寻与守的路上,陪伴者越来越多

当他讲到两位战士誓死不做俘虏,紧紧抱在一起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时,老人眼眶湿润了,有的孩子也跟着偷偷抹眼泪

眼下,张万明正在整理已经掌握的51名待安葬烈士的信息。他说,令人欣慰的是,政府越来越重视了。

在教场烈士陵园建设完善和他们寻找烈士期间,县武装部提供车辆便利,还提供军装让烈士体面下葬;当地政府先后资助20万元;还有很多人找到老人表示愿意一起寻找烈士遗骸……

我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于2018年5月1日正式施行,2019年各地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崔达道觉得,这几年各级政府对烈士越来越重视了。从国家立法到县相关部门主动帮助,这些让他觉得找寻之路越来越轻松。

2019年,上任不久的盂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田晋中主动找到崔达道说,“我是你们的接班人、传承人。相信我,我也可以不吃饭,我也能贴钱,我会尽我的力量做好寻找工作。”

田晋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20年,一场为烈士寻亲的活动,让安葬于教场烈士陵园的抗战烈士找到了亲人。在寻找河北籍烈士刘小旦过程中,田晋中联系了河北省曲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最终找到了烈士刘小旦的亲属。

2020年10月5日,刘小旦的侄儿、侄女一行9人在田晋中和崔达道的陪同下,来到教场烈士陵园寻亲祭扫。看到精心打造的各种纪念建筑物以及矗立着一座座纪念碑和修葺一新的烈士公墓时,在场的亲属禁不住热泪盈眶。

刘小旦的侄女刘爱英对崔达道和田晋中说,感谢你们,你们没有忘记他们。

“大伯呀,七十三年了,我们今天终于找到你了。”在教场烈士陵园,刘小旦的侄儿刘大强看着墓碑哽咽道。

如今,全国各地来教场烈士陵园吊唁的解放军、工人、农民、学生已近3万人次。盂县正在考虑将教场烈士陵园纳入到政府管理中来,还将进一步加强烈士陵园管护和硬件设施建设。

每年清明节前,都有不少中小学生前来扫墓。

不久前,记者在教场烈士陵园就遇到盂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师生。校长杨文元说,每年他们都会组织师生来到这里,听老人们讲述过去的那段历史,听革命先烈抗战的故事。“平时升国旗、班队会,我们也会给孩子们讲述这些烈士的故事,他们的功绩是不朽的,我们不会忘记他们。”

在烈士碑前,张道先再一次用洪亮的声音讲述着烈士抗战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入神。当他讲到两位战士誓死不做俘虏,紧紧抱在一起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时,老人眼眶湿润了,有的孩子也跟着偷偷抹眼泪。

当少先队歌唱起,看着绿树环绕、青山掩映下的一个个稚嫩脸庞,老人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记者魏飚、原勋)

69年难忘军民鱼水情三代人接力守护烈士墓

69年,时间长到足以让一个孩子成长为古稀老人,也足以让我们记忆中的许多人许多事湮没在岁月当中,然而,对于武鸣锣圩镇旧圩村的潘家人来说,有一个故事却永远都会铭记在心,也正因为如此,过去的69年里,一家三代人都在接力着做同一件事:义务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解放军烈士守墓。今天的“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国”系列报道,要给大家讲述的就是这段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故事。

在武鸣锣圩镇旧圩村村口有一棵大树,树下有一座坟墓。这里安葬的是谷振中、刘芬两位烈士。

虽然潘家兄弟将烈士们称为“叔叔”,但他们既没有血缘关系,也未曾谋面。故事,还要从1950年说起。

当时,武鸣匪患猖獗,为了肃清匪患,给百姓营造和平的生活环境,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的谷振忠、刘芬和中国解放军152师454团的战友们,以42大队的代号来到锣圩镇旧圩村驻守。那时候,剿匪部队就在这个老房子所在的空地上搭帐篷开火做饭,时隔60多年,说起那时的情景,村里的老人仍旧记忆犹新。

武鸣区锣圩镇旧圩村村民 杨淑芬

部队驻军从这里弯过去,住到了四个人的家,那时候解放军都给我们小孩吃的,他们还拿面包给我们吃。

战士谷振忠和刘芬就住在潘家附近。从那时开始,潘家就和谷振忠、刘芬这两个名字结下了跨越几千公里和半个世纪的军民情缘。

潘世荣的二儿子 潘盛财

煮饭的时候,谷振忠和刘芬很爱护我哥哥,也跟我爸聊得来,每餐饭都要打一碗,给我爸、我哥哥吃,当时我哥哥才三四岁。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战斗形势激烈,1950年冬天,两位战士不幸壮烈牺牲。

潘世荣的二儿子 潘盛财

战士们剿匪完清点兵的时候,发现少了两个。就有几个战士来找我爸,让我爸带他们去找,后面就找到他们的遗骸了。

潘世荣不仅费尽周折到山谷里找回了两位战士的遗骸,还拆下自家的门板,牵头给两位战士在村口做了一个简易的烈士墓。每当逢年过节,潘世荣总会带着一家子带着祭品来到坟头,除杂草,一边为烈士寻亲,一边义务守墓,几十年从未间断。这个行为,在潘世荣五个儿子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潘世荣的二儿子 潘盛财

要牢记这两位叔叔,要保护他们的烈士墓。

潘世荣的三儿子 潘正珠

他们安葬在这里,是为了解放广西打土匪而牺牲的,这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家里面都是当兵的,我大哥是1965年当兵的,他退伍回来以后就到我二哥去,我二哥还没回来,我刚刚高中毕业,又体检去当海军。后来我四弟也是边防检查站去当兵,我小孩也是当海军。

1997年,潘世荣老人患病过世,守墓的担子交到了潘盛财五兄弟手里。这几年,潘家五兄弟不仅筹钱重新修缮了烈士墓,还在2017年帮谷振忠烈士成功找到了家属。从东北到西南,时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从未谋面的“亲人”走到眼前时,潘世荣的妻子兰志英紧紧握着当年解放军赠送的笔记本喜极而泣。

谷振忠的侄子 谷永山

我自己的亲叔叔牺牲在战场上,多年我们找不到他的墓地,想扫墓想祭扫没有地方可去。潘家人三代义务护墓守墓,他做到了我叔叔的后人该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

如今,兰志英和潘家兄弟的大哥也过世了,但守墓和寻亲依旧在继续,潘世荣的孙子辈已经接过了长辈的“接力棒”,成为了新一代守墓者。

潘世荣的二儿子 潘盛财

我的孙女七八岁,我们去扫墓的时候也叫她去了,她也会拿个扫把,扫扫树叶。

潘世荣的三儿子 潘正珠

我们现在回忆起来,没有烈士们以前去打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所以我们今天一定不要忘记他们,要教育后代记住他们。

这两年来,烈士谷振忠的亲属找到后,远在黑龙江的谷家人和潘家兄弟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2018年清明节,四野152师指战员的后代还曾来到谷振忠和刘芬的墓前祭拜先人。

悠悠青山,英烈长眠,谷振忠、刘芬这样的英烈们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国泰民安;铭记感恩,祭奠英烈,烈士墓前扫墓人的代代相传,不仅仅为了告慰先烈,更是让这样一个跨越时空和跨越距离的真情故事代代续写!

悲壮英雄冢 忠烈红军魂——踏察集安市榆林镇刘金铎抗联烈士墓纪实

悲壮英雄冢 忠烈红军魂

——踏察集安市榆林镇刘金铎抗联烈士墓纪实

位于集安市榆林镇治安村沟门的刘金铎烈士陵园(资料片)

肃穆的松柏,寄托着后辈的哀思;庄重的花篮,承载着人民的敬仰;凝练的碑文,永远铭刻下英雄的光辉事迹……

时间拉回到1935年的这片土地上,东北抗联英雄杨靖宇和他所领导的抗联战士同日寇浴血奋战,11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许多红色遗址,位于集安市榆林镇治安村沟门的刘金铎烈士陵园就见证着那段历史。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著名的抗联遗址和集安市非公党组织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每逢重大节日,都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党员群众肃立于碑前,深深三鞠躬,向安眠于此的的军魂道声安好。

近日,笔者跟随原集安市榆林镇文化站站长丛培仁一行来到刘金铎烈士陵园前,听丛站长讲述刘金铎连长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935年冬,抗联一军的刘金铎连长来到老岭山区的榆树林子区治安村沟里葫芦头子、大小天桥沟一带,进行抗日活动,他们向广大群众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采取认干亲、拜把子等形式,团结广大群众,联合抗日力量。当年,在小天桥沟的杜家大坡山上,有个烧炭窑,当地人称“窑棚窝子”,这里山势险峻,易守难攻,烧炭窑洞口狭小,非常隐蔽,是个绝佳的藏身地点。东北的冬季特别漫长,山上物资也极其匮乏,尤其是粮食极其短缺。1936年冬,刘金铎连长的妻子即将临盆,为了不给部队找麻烦,在勤务员的陪同下,他们藏身治安村山上的窑洞里。

在这个村,刘金铎有一个磕头弟兄叫王春富,他将50元钱交给王春富,让其帮忙到山下买些小米和鸡蛋给妻子坐月子用。没想到,叛徒王春富见利忘义,向当地伪警察署长王鹤年报告了刘连长等人的秘密住处和一些重要情况,并带着当地伪军围剿刘金铎三人所在的窑洞。面对凶残的敌人,刘金铎三人毫不畏惧,与敌人进行殊死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慷慨就义。

据后来王春富交代,刘金铎妻子腹中胎儿被敌人用刺刀剖出丢在雪地中,刘金铎的头颅被伪军拿去领赏了。当地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捶胸顿足,要为刘连长报仇。新中国成立后,当年的叛徒王春富受到了正义的审判。1971年,治安村革命委员会为纪念抗日英雄,将烈士的遗骨迁葬至天桥沟门,并立碑修了一大、一小两座英雄冢。大墓埋葬的是刘金铎和他的妻子金顺子,小墓埋葬的是刘金铎身边的勤务员。2006年,由村民捐资4万余元重修墓地,建起占地200平方米的烈士陵园,并撰文立碑:“缅怀烈士英灵,弘扬先烈遗志”、“温历史而知荣辱,祭先烈而育后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说:“我们党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一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二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三就是东北抗联十四年苦斗。”这个故事只是东北抗联苦斗故事中的一个,却能集中体现出东北抗日联军是以人类最低的生活条件,进行了抗战历史上最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的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他们的精神,成为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让更多党员群众了解这段艰辛而又光辉的历史,集安市委组织部、市非公党工委,全力开展全市在职党员党性爱国主义教育建设,并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党校课程。2017年,利用抗联遗址组织各单位“重走抗联路”180余次,采用唱红歌、吃“忆苦饭”、朗诵入党誓词等形式追忆峥嵘岁月、重温光辉历程,让党员干部亲眼看看当年抗联战士生活的艰苦环境,亲耳听听当年抗联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使全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和灵魂上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忠骨埋青山,军魂卫国土。朝阳升起,写着英雄名字的墓碑愈发闪耀。继承抗联志士艰苦奋斗、顽强不屈、忠贞爱国精神的我们,走抗联路、唱抗联歌、吃抗联饭,高举抗联旗帜,将抗联精神永远传承!

来源:通化日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09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