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八角古城

八角镇是一座明代堡城,现在城墙四方合围,基本完好,南门尚存。据《宁武府志》载,明弘治二年(1484)兵使王璇筑八角堡。嘉靖四年(1525)建八角仓,六年扩建。万历十五年(1587)砌砖堡圈周长4里,高3丈5尺,有东、西、南三门。

中文名:八角古城

八角古城

时代:明代

类型:堡城

记载:《宁武府志》

甘肃古遗址丨八角城城址

八角城城址位于夏河县甘加乡八角城村。2006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靠山临河,平面呈空心“卐”字,即截去城垣上的四个角形成八个角,又截去八个角上小角,形成八角 36 个面,俗称“八角城”。在八个角上各筑角墩一个。藏文史书称“卡尔雍仲”,译为“卐”字城”,该城形状似取此字形之意。城垣保存较完整,周长 1960 米,占地面积约 16 万平方米,城墙夯筑,基宽 14 米,残高 13.5 米,顶宽 5.2 米,夯层厚 0.1 米。城周有护城壕,宽 4.5 米,深 3.5 米。

城内采集有五铢货币、开元货币及宋代各种年号的货币,并出土筒瓦、础石、板瓦等。据考为唐代的雕窠城,城垣保存较完整,对研究古城建筑史和建筑技术有重要价值。

(甘肃省文物局)

秋探甘南夏河甘加的八角古城遗址秘境

作者/摄影:莫国良

在青海的黄南州尖扎县,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告别了“天上之水”的母亲黄河。(见上篇《河西走廊游之十六,溯源于羌塘高原,唐蕃古道上的母亲黄河》)小车一路继续南下,去探秘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甘加秘境的八角古城遗址。

文献记载:“古城遗址,在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靠山临河,平面呈空心“卐”字,即截去城垣上的四个角形成八个角,又截去八个角上小角,形成八角36个面,俗称“八角城”。在八个角上各筑角墩一个。藏文史书称“卡尔雍仲”,译为“卐”字城”,该城形状似取此字形之意”。藏语中:“卡尔是城的意思,雍仲则是藏文化中的万字符”。

其实在我看来,甘加的神秘不仅仅是在于有了这么一座汉代时留下的“卐”古城。夏河县的甘加乡地处青海省交界处,也是我国唐朝时期,南线“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所在区域居住了大量的回民、藏民和汉人各民族文化的沉淀,由此也形成了具有当地神秘色彩的文化。

该地域的地里环境也很特殊,它处在青藏高原下的草场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因此草地牧场不仅有高原牧场的雄伟大气,还兼顾了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望无际的胸怀,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小车沿G213国道一路南下,车窗外的景色也是跟着前方的道路攀爬不断的变化。一景一变化不时地在眼帘中晃悠,河道旁也是由宽变为狭窄,茫茫地埋没在大山里。一缕斜阳挂上了山峦,又使得大山里的丛林里层林尽染,五彩缤纷。

虽说有时山体会出现黄土高坡上特有的“塬”上风光,然而刹那又被又被沿路的藏传佛教的寺庙及周围环境拉回了现实,这里还是羌塘高原。小车且停且开,享受着大山里的金色年华。

小车一路南下,穿过了羌塘盆地底部,一路爬坡到了青海的同仁县后,换G316国道继续由西向东,奔向神秘的甘南夏河县的甘加乡秘境。

海拔不断地垂直提升,道路两旁的景色也由此焕然一新。在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雪峰下的牧区草场。从车窗里放眼望去,G316国道两旁的深秋草场,在蓝天白云下又呈现出一片金黄。连绵起伏的牧场,似乎又像是晚霞中的大海层层叠叠地推向彼岸的远方。

停车驻足高坡上,远眺群峰中的金色草场又是一番忘却不了的记忆。在波澜起伏的金色牧场中,一条白色的天路,像是“卓玛”姑娘手里奉献的洁白哈达,带走了我的思维,悠悠然地飘向遥远的梦乡。近观伫立在连绵的秋草上的山峰,似乎又像是藏族小伙“康巴”守卫着他们的女神“卓玛”神圣地不可亵渎。

微风轻轻拍打在耳旁,似乎又是优柔地吹奏着王洛宾老先生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遥远的“哈达”尽头,真的有神仙居的毡房?

走入金色的牧场,更是有一番意外的惊喜,一头头牦牛似乎是都是经过了精心打扮,有着天外来客般“美髯公”的美须,美不胜收。

车行不久,就进入了甘加八角古城秘境。小车下了G316国道,拐入八角古城入口的一条乡村小道。小道两旁也是秋草一片,感觉已经进入到了草原牧场的深处。小车在乡道上深入至10公里左右,就到了八角古城的所在的央曲河谷区。

停车后,就在遗址古城中闲逛。景区的设施还没有全部修缮完毕,很多工人都在古城内搭建着游览栈道。

或许已经进入至了初冬,没有见到其他游客。然而就在古城的中心位置恰是见到了不一般的山羊一字排开,登着惊讶的眼神,欢迎着入境的不速之客。也因为是这个缘故,更加彰显了八角古城遗址的神秘和八角自然村落的宁静。

事实上,景区的可供游览的面积并不大,在古城内闲逛也看不出所谓的“卐”的八角城的特色风貌。

既然到了古城,当然也是想登高望远一睹城外的风光。在杂草丛中登上土垣,然而眼前出现的依旧是杂草丛生的土垣。一墩墩的土垣上长满了骆驼刺仿佛又是在述说着历史的沧桑,会给人以一种原汁原味的沧桑。

围绕着八角古城外围,景区管理修建了一条木栈道。在木栈道上悠闲晃悠,央曲河谷一览无遗,一条曲折委婉的河道在金色的牧草地上流向了远方。河道旁散落着的牦牛,更让央曲河谷赋予了水一般的灵性。

视野穿过河道,在视觉最高的山顶上竖耸立着一根“嘛呢杆”。合什闭目,仿佛就会看到盘旋在山顶上的秃鹫正在超度着凡夫俗子肉体的灵魂,飞进天堂的壮观景象。

视线转向遗址古城的背面,白石崖山脉的山峰似乎是被一柄利剑削平后的山梁,平直地盘垣在天边,看似又像是黄土高原上特大的“塬”。很可惜没有登山,无缘一睹羌塘高原中的“塬”,留下了没有探秘的遗憾。

晃悠在围绕着古城遗址的木栈道上,几乎随时都会给你留下一种历史文化的苍猷与雄浑的感想。马头般的城角烽火台,似乎又是在倾述着当年历史上的辉煌。

栈道边的残壁废墩,几乎又是回到了“古道西风瘦马”唐蕃古道上。在残壁废墩周围的骆驼刺,或许就是南线的“丝绸之路”上最好的骆驼商队补养。想象中的驼铃声声,一步一个脚印地通向吐蕃圣地拉萨。

转完了八角古城遗址,沿着遗址出口的村道上,不知不觉小车到了白石崖下的白石崖寺。道边的白石崖寺似乎又是用另一种方式迎接不速之客的造访。在寺外转经筒的周边,一群牦牛悠闲地过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生活,翻阅着转经筒“古道西风瘦马”的另一个篇章。

小车穿过了白石崖寺,又回到了G316国道上,然而又突如其来的一群牦牛拦住了去路。从它们“哞哞”叫声中,仿佛又听到了“马儿呀你慢些走”的天籁之音。难道又是这群牦牛恋恋不舍地在招呼着我们的坐骑,挽留着远方的客人,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的离别之歌?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怀着一颗忐忑的心与甘加秘境的八角古城说再见了,或许等我再次回来的时候,又会见到一座婀娜多姿,让人敬佩的辉煌。

10、河西走廊游之八,额济纳四道桥,英雄胡杨林秋色一瞥;

11、河西走廊游之九,梦里的童话世界,秋色额济纳七道桥梦境林;

12、河西走廊游之十(上),额济纳八道桥金沙弱水,镶嵌在沙漠深处的翡翠;

13、河西走廊游之十(下),额济纳八道桥金沙弱水,深秋黄昏中的落日;

14、河西走廊游之十一,甘肃金塔梦幻里的水上胡杨;

15、河西走廊游之十二,秋登连陲锁钥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怀古;

16、河西走廊游之十三,被朔风、金沙染红的肃南张掖冰沟丹霞;

17、河西走廊游之十四,趟过祁连山冰川雪峰,感受天路G227的大美;

18、河西走廊游之十五,寻觅天路G338国道旁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的秘境;

19、河西走廊游之十六,穿越羌塘盆地,领略唐蕃古道上的母亲黄河风采;

20、河西走廊游之十七,秋探甘南夏河甘加的八角古城遗址秘境;

21、河西走廊游之十八,跟着六世活佛的情诗,感悟拉卜楞寺的色与彩;

22、河西走廊游之十九,甘南夏河唐蕃古道上的东线丝绸之路;

23、河西走廊游之二十,踏进鲜为人知的甘南夏河桑科草原湿地。

畅“游”古羊城八景 广州海角红楼游泳场即将开放

5月15日,坐落在荔湾区大坦沙岛上有古羊城八景之称的广州海角红楼游泳场负责人告诉记者,5月16日,今年夏季海角红楼游泳场游泳项目正式开放。广州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消暑避暑有了好去处。

据介绍,海角红楼游泳场里的浅水池和深水池率先开放,6月25日还将继续开放儿童游泳池。记者亦专门来到游泳池,现场体验了浅水和深水两个游泳池的水质,还领略到了泳场热情周到的服务。

泳场负责人表示,泳场开放后将向市民送“福利”。六一儿童节当日,将对1.5米以下儿童全日免费。工作日期间,将对成年人有两小时的优惠开放。每日对中小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及1.2米以下儿童优惠开放6小时。八月八全民健身日,全日免费对外开放,市民可通过群体通APP申请入场券。

据了解,除了游泳项目,海角红楼还有足球项目的开放优惠。3片场地合计每日优惠开放16小时,工作日每日免费开放8小时。8月8日全民健身日游泳、足球2个项目全日免费开放。今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每月第二周周四下午场前70名入场的市民可享免费入场游泳(现场领取免费入场券)。

关于海角红楼

曾是消暑胜地天然泳场

据介绍,海角红楼游泳场坐落于有羊城八景之称“双桥烟雨”的荔湾区大坦沙岛上,整个场地的建筑均以杉木为柱为梁为房,并漆成红色,用杉树皮铺盖屋顶,呈现出古色古香、淳朴自然的独特风格,因此得名“海角红楼”。历史上是荔湾西关著名的风景区,是文人墨客饮酒赋诗和平民百姓游乐、啖荔、饱览风光的好去处。建国前,她一直是旧日西关富商、官宦人家和布衣百姓休闲消暑的胜地——人们乘坐游艇、舢板沿荔枝涌出珠江,到海角红楼,沿途红荔夹岸,荷香数里,海鲜虾艇、鱼生粥艇、烟酒果艇来往穿梭。管弦声、咸水歌声、嬉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南国城郊水乡风情画,令人陶醉万分。解放后,海角红楼成为广州第一个天然泳场。场内设有各级泳池,莲池花圃环绕,依地形建成中西餐室、跳舞厅、溜冰场、音乐茶座等,是一个集游泳、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名满粤港澳三地,达官贵人、社会名流无不汇聚于此。

“栉比红楼建海边,匠心巧构俨天然;一湾水浴弄潮客,四面风吹济渡船。陆上晶宫消暑地,郊西池馆遣闲天;羊城喜见添新景,眼底蓬莱信有缘。”是当年游客盛赞海角红楼的绝美诗行。据负责人介绍,海角红楼最鼎盛时,曾同时有8个泳池,池水直接开闸取珠江水引入,配有茶楼、小吃、溜冰场等配套设施,前来活动的游客络绎不绝,最多时入场人数一天能达到3万人次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5月,毛主席在广州考察时,曾率领一小队游泳健儿,从白鹅潭入水,穿过如意坊码头,泳进大坦沙河段,直抵海角红楼游泳场。

升级改造

焕发勃勃生机

近年来,在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海角红楼游泳场顺利完成了项目整合和升级改造,场馆环境全面提升。2016年明确《广州海角红楼游泳场2016至2020年场馆发展规划设想》,提出打造“水陆体育休闲公园”总体发展目标。同年新建水深为0.6至0.9米的儿童游泳池,并于2017年夏季正式对外开放,配合原有浅水池和深水池,满足老、中、青、少不同年龄段游泳健身需求。2016年改造建成2片五人足球场,修缮围网、围墙、观众席和购置长条座凳等设施,同时利用综合馆引进射箭项目,形成了陆上区域以足球项目为主、射箭项目为辅的场馆设施。2017年重新铺设了北门广场地面,改造成为健身休闲广场,并统一铺设沥青路面,在主干道、游泳场过道和泳池周边、以及足球场周边等区域,统一种植绿化景观植物。2018年更换了全新的储物柜,并改造原有健身步道,在江边新建一座仿古休闲亭。

目前,场内功能设施齐备、历史文化浓郁、环境整洁雅致,是市民群众锻炼、休闲的好去处。这座拥有73年历史的老场馆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拥有水质一流的1个深水游泳池、1个浅水游泳池、1个儿童游泳池、1个综合馆、1栋标志楼、1片七人足球场、2片五人足球场和1座江边休闲亭等“3池1馆1楼3场1亭”,总占地面积31328平方米。

据负责人透露,通过引入群体通APP、单位公众号等“互联网+”技术,并在体育彩票公益金的资助下,场馆环境出现了新变化,接待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2018年单位全年接待进场活动市民群众人数合计16.7万人/次,其中免费和优惠进场人数5.6万人/次。

下一步单位将计划增加体育设施配套服务、爱卫以及垃圾分类等,不断提升场馆的对外服务水平,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干净的场馆环境。

记者实地发现,海角红楼努力挖掘历史文化,利用办公区域、水上区域主干道围墙、灯杆展示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珍贵历史照片共60幅,展现了泳场发展轨迹,方便市民寻回过往在此游乐的美好回忆。

海角红楼游泳场场馆惠民开放一览表

(南方网 朱江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730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