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华安玉雕

华安玉雕

华安玉雕是福建漳州华安县的特产。

华安玉雕是中国民间雕塑工艺中一种新兴而普及的优秀特种造型艺术,集雕、刻、塑技艺于一炉,具有实用性、装饰性和艺术性。华安玉雕艺术是经过近10年来艺师的辛勤劳动和创造逐渐形成的。它因材施艺,依色取巧,以园雕、镂雕、浮雕、薄意雕等多种技法,创作出精美绝伦的特种工艺美术品。

华安玉料从矿山采来是不规则的,艺师们在雕刻前按照玉料的形状、大小、质地、色彩的特点进行构思设计,打好腹稿,确定雕刻的题村,取势选型。由于自然玉料的色彩分布毫无规则,艺师们根据不同的玉色,雕镂不同的形体。

华安玉雕艺术已达到较高境界,其作品精美绝伦,品种繁多,创作题材广泛,涌现出许多出名的工艺师,如马力、陈莎等。如今,华安玉雕队伍已达2000多人,华安职校开设玉雕艺术专业招收学员,几年来共招生一千多人。

华安县委、县政府把华安玉作为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来抓,已开发出高级建筑装饰板材、实用保健工艺品、雕刻艺术品和石玩珍品等四大系列产品。全县现有88多家华安玉生产厂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产值上亿元,产品远销国内外。

华安玉雕

华安县华安玉同业公会

11937842

玉雕

西安故事:人民大厦的王玉华

西安人民大厦西楼 图/@西安旧事

陕北兰花花王玉华

西安人民大厦是建国初西安地区的第一家涉外宾馆,对工作人员在政治思想和自身素养上要求较高。

今年84岁的王玉华老人,回忆起当年被招进人民大厦时的情景,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说到:“我是1956年4月20日进人民大厦的,这一天我一辈子都忘不掉。”

生于陕北绥德县的王玉华,1951年因照顾西安重病的姑姑,只身来到省城,当时两眼一抹黑大字不识一个,14岁的年龄早已过了学龄,她便在夜校扫盲班学习文化,学会1500字后结业,被安排到街道团支部工作,任团支部副书记、组织委员。1956年4月,人民大厦招工,王玉华因出身贫苦、政治觉悟高,工作积极热情,被择优录取,成为西安人民大厦第一批涉外宾馆女服务员。

刚进大厦那会,一切从零开始,王玉华一边接受业务培训,一边要为中餐厅、西餐厅端饭,客人吃完饭后收盘子、收碗、洗餐具、擦桌子、扫地,一样不落。每当有大型会议时,服务人员的工作量极剧加大,加之当时设备简陋,小推车、托盘等都不具备,为了能“多快好省”的提高工作效率,她炼就了一个臂膀八个盘,另一手两盘共十盘的技艺,常常散场后全身仿佛散了架,顾不上饥饿,用四把椅子一拼就睡了起来……

讲述者王玉华,84岁 图/@西安旧事

据王老回忆,她进大厦时,餐饮客房全是男服务员,200余位援华专家长期下榻酒店,连家眷近300人,有苏联人、德国人、捷克人,长此以往颇感不便。加上大厦处于建设阶段,常常捉襟见肘,服务员工作量大,劳动强度过大后,对外宾服务打了折扣,颇具微词。

王玉华这批女职工到岗,及时弥补了大厦先期服务上的不足,她们一边从事着繁重的工作,一边狂补俄语口语,不长时间大多数菜名就能用口(俄)语简单表述,也拉近了彼此的关系。遇到听不懂的用手势比划,赢得了客人的信任。说到这里,王老说:“‘玛哒玛’(音)就是夫人的意思。”

王老反复说:“周总理说,外事无小事,一定要做好!”大厦领导开会也反复强调:对外宾和外国专家的招待服务工作,中央在有关文件中早就提出过“外宾招待工作是整个外事工作的重要方面,要知道各种事务性工作都是政治任务,任何疏忽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专家工作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做好对外国专家的招待工作,不仅关系到发挥专家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而且关系到我国同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曾经服役人民大厦的瓷器 图/@西安旧事

所以,王玉华和她的同事们,一有空闲就练习端饭、倒酒,甚至睡觉做梦都在端饭,从未出现过纰漏。当年外国援华专家中苏联专家最多,他们热情豪放包容性强,比较接受和尊重服务员。德国专家比较自我,因此大家都不愿去服务,每到这个时候,服务德国专家的事就落到王玉华肩上,她因此成为受到表扬、表彰最多的服务员。

除了正常的工作,每逢周末政府舞会、专家舞会,所有人员都得一起把中餐厅、西餐厅的桌椅收起来,布置成舞厅,布置完后换了服装,陪同领导跳舞。说到这,她骄傲的说:“我还陪陈毅元帅跳过舞呢!”舞会完了,大家一起打扫卫生,摆好桌椅,为第二天营业做好准备。

随着大厦接待能力的不断攀升,对服务员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大厦要求西餐服务员和中餐服务员要懂得不同国家外宾进餐的不同要求,进行不同的布置,要熟知内外宾进餐前的准备工作,内外宾在席期间的工作,宾客离席后的结束工作。要求学会布置安排不同国家大小不同的宴会。中、西餐服务员要做到四勤四准,四勤(眼勤、耳勤、腿勤、手勤),四准(看准、听准、记准、算准),达到招待热情,客人进餐如家,舒适满意。

王玉华(中)和她的徒弟们

大厦有高标准,王玉华有严要求,并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由于她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过硬,先后服务过十八位国家领导,还多次服务于西哈努克亲王。一次,西哈努克亲王在丈八沟国宾馆吃了西餐后,高兴地对王玉华说,吃了人民大厦的西餐,就像到了法国。

她还为来访的前苏联、越南、朝鲜、柬埔寨等国家领导服务。为钱学森、柳青、梅兰芳、十世班禅、斯诺、马海德等中外各界杰出人士服务。为丈八沟国宾馆、交通大学、驻地部队等重要会议、活动提供支援。当年,宝成铁路通车,她曾陪同德国专家走上西成专列,把饭端到了火车上,为新中国劳动人民增光添彩。

在王玉华的职业生涯中,不仅与诸多领导及夫人交朋友,还与许多外国友人结为朋友,从她展示的照片中可以见证外国友人对她工作的认可,和对她人品的敬重。一张明信片上写道:

亲爱的王玉华同志:

感谢您的热情的招待,

友好的服务态度。

以此作为留念。

您的德国朋友

沃尔姆车家夫妇

1961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大厦全体职工在现有的条件下做着最大的努力,不仅使外国专家满意,还努力保障着各种国内会议的圆满完成。1959年第九期简报《致招待组全体同志》中写道:党代会第三届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了,我们招待组的全体同志为了迎接这次光荣任务,以英雄的姿态投入了战斗,苦战三天三夜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大家在工作中做出了很多惊人事迹,涌现了很多好人好事,短短的数天中,深博代表好评,充分表现招待工作大跃进的声势……

王玉华(右)和外国友人

作为工作上的积极分子,王玉华受到各种表彰,于1961年光荣入党。由于工作认真负责,表现出色,先后被组织任命为饮食部副经理、党支部书记,按说她完全可以放手歇歇了,但有时遇到重大接待任务时,她仍会到餐厅对服务员进行指导,亲自为重要客人服务。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王玉华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1979)陕西省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1983)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1989年受到中国烹饪协会表彰。

就是这个自称自己是个“端饭的”陕北来的兰花花,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普通劳动者,她对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对工作中得到的荣誉格外看重,提起大厦充满激情,娓娓道来的同时,把人们带进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周玉华 | 回家的路:回安庆,寻访陈独秀、严凤英、海子

回安庆,寻访陈独秀、严凤英、海子

文 | 周玉华

记得我小学六年级写的一篇作文,“巍巍大龙山下,滚滚扬子江畔,有一座古城。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这就是我的家乡——安庆。”

六十年了,还留存在记忆里,挥之不去!为了这份留存的记忆,今年,我在春暖花开的三月回到了家乡安庆,去漫步寻访古城名人!

一、从秀才起步到党的一把手

今年三月,太阳终于结束了流浪,毫不吝色地把春光洒向大地。3月12日是种植节。春光明媚。清晨,我先去了陈独秀诞生地——安庆北门内“后营”住宅(今海军安庆医院)。走出家门,上拐角头,穿过龙山路,到双井街至十八家(原华东军区陆军医院,也即海军安庆医院前身)。十八家因当时住有十八位海军高干而名。进入两条小巷就到了。安庆城就是这样,素有“九头十三坡,小巷算最多”之称。在安庆生活了六十多年的我,今天也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也许时间还早,周边显得很安静。二幢四层楼房,青砖勾缝,年岁已久。墙上留有“保护性建筑”字样的标志。二幢楼之间有一块二十平米的空地,一块白色的大理石,坐东朝西,清晰地刻有红色的字:“陈独秀诞生地遗址”。背景墙上,图文并茂介绍着这位先生。

陈独秀诞生地遗址

陈独秀,谱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1879年10月8日出生于安庆一个世代书香门第。1942年5月27日病逝于四川江津。陈独秀十七岁考中秀才,十八岁第一部著作《扬子江形势论略》问世(时称:皖城名士)。陈独秀在《实庵自传》中写道:我记得家中有一个严厉的祖父,一个能干而慈爱的母亲,一个阿弥陀佛的大哥。

我站在遗址旁,遥想一百多年前倔犟的陈独秀,为了背四书五经,不怕祖父的板子打,却最怕见到母亲的眼泪。先生说过:“母亲的眼泪,是叫我用力读书之强有力的命令。”

一缕阳光从东边照射在白色的大理石上。我站在路沿石上,用手机拍下今天的第一张照片。

下午,我去了“独秀园”。市区有一条专线车直达。满载乘客专线车,沿着集贤北路,一直向北。左拐向西进入仲甫路。前后约三十分钟,就到达“独秀园”风景区。

安庆“独秀园”是以陈独秀墓为核心的大型公益性旅游景点。核心区占地2.39平方公里。总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总体规划为“生态密林区,独秀园区,生态旅游区”。

一进园区,是一座约四米高的青石牌坊。是一家私企捐建的。“独秀园”三字居中。左右两边为陈独秀先生手迹。“民主”“科学”。相隔约十几米,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约十多米的陈独秀全身雕塑铜像。铜像高9米,基座3.5米,是我国美书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张克端先生创作设计的。历时一年半时间,于2007年9月铜像落成。

牌坊

铜像雕塑是“五四”时期的陈独秀,英气勃发。先生神情凝重,眺望远方。一手下垂握书,一手撩起衣摆,支在腰间。头略有倾斜(他的习惯)紧身西服,裤角略微吊起,衣领高耸抵下颌。给人一种简明,俊朗而有点霸气,且具上世纪初文化人的气息。

蓝天为景,白云环绕,葱翠树冠,绿茵葱葱。于是我的手机里又有了第二张和第三张照片。

陈独秀铜塑像

走进一楼纪念馆大厅,我的眼光停留在“安庆出了个陈独秀”红字前言上。“市区西北境内有座独秀山。原来不出名。二十世纪初,因陈独秀而名扬天下。陈独秀一生漂泊在外,用过四十几个笔名,但故土难忘,用得最多的,人们最熟悉的名字还是陈独秀。”

二层灰砖小楼为陈独秀纪念馆。馆内陈列着陈独秀1915年主编的杂志《新青年》《文学革命论》《每周评论》。有以前用过的老家具和老照片。

二楼一张颜色陈旧的黑白照片,让我停住了脚步,陈独秀故居(安庆南水关22号)。三天井四院,五开间六进,宅前宅后均有花园,栅栏围墙,临江黑色的大门。太熟悉了。我的思绪一下子被穿越到五十多年前的记忆。上小学的学校就在南水关附近,我的家也和南水关相交接的任家坡33号,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记得高墙深院的两扇大门紧闭着。好奇,神秘,总让我忍不住一次次紧贴着门缝往里瞅。调皮的小男生总是在放学的路上抓起门上的圆铁环一阵狂敲。惹得周边的老奶奶直喊:“莫敲了,这是安庆大人物陈独秀的老屋哦。”记得当时我们拍着手,跳着脚,边喊着:“安庆有个陈独秀。”走在回家的麻石条小路上。那时我还小,懵懂,还不知道什么是大人物。但心里知道,这位大人物和自己住在一条街上,想想挺开心的。

陈独秀故居(安庆南水关22号)

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和(敬告青年)“民主”“科学”史料陈列在二楼醒目的位置。著名的《湘江评论》评价“陈独秀是中国思想界的明星”。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在陈列着陈独秀史料前,翟秋白笔下是这样写的:“党孕育在五四运动中,以1920年为其开端,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创始人。”

看着眼前陈列的近百年的历史文献,让人想象出陈独秀是怎样一路走来的。

走出纪念馆,我花了十元钱买了一本八开页的陈独秀生平简介。四句话,让人肃然起敬。“一代鸿儒贤哲,甘为人梯不悔。斯人已随黄鹤去,风范永垂在人间。”我坐在路边的石凳上,翻看着陈独秀的生平简介,再一次感受先生终生握笔,始于书终于书,从书中走完了坎坷而伟大的人生之路。正如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在艰难困顿的时期中完成《小学识字教本》的撰著(其自喻:幸有艰难能练骨,依然白发老书生)。

夕阳下,我来到陈独秀墓地。远处大龙山脉若隐若现,近处松柏翠竹,肃穆幽静。我沿着四十八层台阶缓步而上。没有名人撰写的墓志铭,简朴的甬道和围栏,带你走进这位先生的墓地。墓碑不高,约一米五,黑色花岗岩,墓碑上刻写着“陈独秀先生之墓”七个烫金字。白色圆球型花岗岩墓,简朴、庄重、醒目。陈独秀先生的棺木于一九四七年从四川江津运回安庆。几经修茸,二○一三年三月正式落成。安徽省人民政府立碑。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独秀先生一生有三个儿子。长子陈延年,次子陈乔年,都在二十几岁为国捐躯,名垂青史。小儿子陈松年在家乡安庆一家企业一直从事普通的工作。我见过陈松平老人的履历表。表中填写的父亲陈独秀,大哥陈延年,二哥陈乔年,曾让我的目光久久难以离开。我曾为这位老人远去送行。记得那天各界人士都去了。挤满了送行的大厅。我想,在天国里父子相见,陈独秀先生会感到欣慰!是的,不远处那四面捐款墙上上百个单位,千名个人的捐款,可足以证明故乡人记住了这位从秀才到党的一把手的陈独秀先生!

夕阳的余辉,斜照在白色圆型的墓地,也很耀眼!

陈独秀墓

二、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

3月21日春分,是个薄阴的天气。上午,我去了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的故居——安庆市大龙山镇罗岭。市区交通很方便,乘1路车到大龙山镇,换乘106线专线车,五十分钟直达严凤英故居。

严凤英故居

一眼望去,远处大龙山脉,清晰可见。近处菜子湖畔,鸟语花香。薄阴的天气,让天地间呈现出清凉,肃穆的氛围,铅色的天空,仿佛是七仙女抛出一层薄薄的纱网洒在天地间。近一百多平米的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徽派建筑“严凤英故居”呈现在眼前。故居前是一尊高约四米、黑色底座,白色大理石严凤英(七仙女)雕像。她右手撩袖,飘逸的裙摆,左顾右盼的眼神,把人一下子带到了“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的《天仙配》里。

严凤英成名之前,小名严鸿六,学名严黛峰。1930年4月13日出生在安庆城区,龙门口街下的余家祠堂。五岁随父亲严思明去了桐城罗岭,幼年就学会了山歌民谣,十二岁学唱黄梅戏,十五岁正式搭班登台演出。因在安庆太平寺黄金大舞台以一出《小辞店》唱红。经师兄张云风建议,以剧中人物刘凤英的“凤英”为艺名。开始了她灿烂却短暂的艺术生涯。

故居里的客房、卧室,房门皆是木质结构。雕有兰草、鸟雀的雕刻,窗户古色古香,雕花镂凤,紫红色梳状台和那支起的圆镜,让人看到了从这里走出一位为黄梅戏所生、因黄梅戏而终的黄梅花旦。

严凤英照片

我眼光停留在严凤英一张二十几岁时椭圆型的黑白照片上。记得我上小学前,因家离四牌楼很近,就经常去四牌楼一家画像馆看胡老先生画人物像。在记忆中,我是看着胡老先生完成这幅画像的全过程。早上,先生把那一扇扇写有东、西、南、北、中的门板拿下来,看我站在门口,笑着说:“丫头来了。”“嗯。”我点着头。看着每天先生支起画板,戴上眼镜,撩起袖口,手拿画笔,望着这张照片,在画板上一笔笔画着……我还记得先生完笔时那满意的笑脸。望着二十寸秀美端庄的严凤英黑白生活照,我脱口而出“阿姨真美丽”。胡老先生笑着拍着我的头。

小学三年级,我用“美丽”一词造句:唱黄梅戏的严凤英阿姨真美丽。记得语文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勾。

中午,原路返回。乘8路公交车到菱湖公园内严凤英纪念馆。纪念馆位于公园的正东方,于1986年建造并由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题写。纪念馆左侧是一座高2.3米汉白玉严凤英雕塑,由我国著名雕塑家谢茄声先生所塑。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手迹烫金字“天上人间”刻写在基座正中。1987年3月13日严凤英骨灰从合肥迁至安庆,安置在塑像下的大理石基座中。

黄梅一曲嫣然笑,天上移乘解语梦。

九天珠玉孟怀袖,万里仙音乡佩环。

身边飘来严凤英那“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的黄梅声,亮丽、沙甜,乡音乡韵。让人置于仙境飘渺的意境里,望着栩栩如生的七仙女,仿佛看到了严凤英的艺术人生。

天仙配女主角服装

五十年代初严凤英主演的《打春草》《蓝桥会》《柳树井》就被中国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因而让乡村小戏在全国闻名。1954年主演的《天仙配》获华东戏曲一等奖,并拍成电影。1957年,获文化部颁发金质奖章。

1958年在北京和合肥曾为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了《天仙配》《打金枝》,得到较高赞誉——“严凤英是一个出色的演员,她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人人皆知的故事。”自1952年至1966年的14年间,严凤英先后主演,参加了七十多出大小剧目。把黄梅戏从乡间唱到市省,唱到北京。自成一体,奠定了黄梅戏剧种在中华戏曲艺术圣殿的显著地位。

黄梅飘香!严凤英感到欣慰。家乡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1992年10月至今,由国家文化部,中央电视台,安徽省政府共举办了八届中国安徽安庆市黄梅戏艺术节!黄梅戏已走向全国,推向世界。

严凤英生活照

在我心目中,严凤英除了美还是美。

我喜欢艺术家严凤英的美丽。清丽的美,雅秀的美,风韵的美,善良的美。

名园埋风骨,碧草伴芳魂。美丽的生命在三十八岁长眠在终极的梦里。

严凤英墓“天上人间”

薄阴的天气,飘来一阵春雨。我站在“天上人间”汉白玉塑像前,向美丽、圣洁的严凤英先生献上一束鲜花,一份敬意和爱意。并深深鞠上一躬!

三、诗歌人生的海子

3月24日(星期天)。是个阴有小雨的天气。我们夫妇和朋友夫妇开车去了海子故居——安庆怀宁高河镇。

二十公里路程,沿着省道,经过怀宁新县城和高河镇,就到了海子故居——查湾村。

阴沉的天气,薄雾似乎还没有完全散去。查湾村,村庄里住着母亲和儿子,儿子静静地长大,母亲静静地注视着。诗的村庄,母亲的村庄,海子的村庄,在薄雾中显现出一种朦胧的美。

海子的大弟查曙明迎接着我们。他是《海子纪念馆》馆长。他领着我们来到了海子故居。“真巧,今天是海子哥生日。”大弟边走边告诉我们。我很早就知道三月二十六日是海子忌日,却在二十四日海子生日这天来到查湾村,是恰合,是天意?

海子故居

海子八十四的老母亲正在屋前,坐在小木凳上,摘捡着刚从菜地里拔来的大蒜。老人家看我们走过来,连忙站起来,把带有泥土的手在套袖上擦了擦,拉着我的手说:“今天是海儿五十五岁生日,你们都喜欢海儿。”“嗯,喜欢海子的诗。”老母亲听了很开心。

故居海子生前的卧室,几乎全被书柜占满。还有两组书柜被放在门厅间。北大三诗人,海子生前好友西川、骆一禾书写的纪念海子的字匾,挂在故居堂间。

故居里的书柜

你在早上,碰落的第一滴露水,你在暮色中,坐在屋子里,不动。温情的屋子里,遮蔽母亲也遮蔽儿子……眼前,耳边都是海子的诗歌。

天似乎有些明朗。海子大弟领着我们来到了《海子纪念馆》。三层楼的纪念馆,展示着海子那短暂二十五年的人生。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4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上小学起,成绩优秀,跳级一年。中学期间,多次评为“三好学生”。1979年,15岁的海子以安庆地区文科第一名考取北京大学法律系。

孩子童年照

1982年开始长诗、史诗的创作。第一本诗集,1983年7月《小站》署名海子。1988年创作的《农耕之眼》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海子生前创作的诗歌全集均有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13年11月,大弟查曙明代表海子家人首次选编《海子诗选》,诗选里有首次公开的海子手迹书信,献给五十岁海子哥。2015年1月第一版,2016年7月第5次印刷。

海子手迹书信

“每年全国各地海子诗歌的读者、游客每天约200多人,三月份更多,都会来到查湾村看看海子的故居,这里已成为一个人文景观窗口。”海子大弟向我们介绍着。

阴沉的天,雨还是稀稀沥沥地下起来了。踩着雨水,海子大弟带着我们来到了不远处海子的墓地。

墓地四周圆弧型的黑色大理石回音壁上,刻写着海子的诗歌。

《给安庆》,“五岁的黎明,五岁的马。你面朝江水坐下。”

《给妈妈》,“妈妈又坐在家乡的矮凳子上想我。妈妈的屋顶,明天早上霞光万道。我要看到你,妈妈,你面朝谷仓,脚踩黄昏。我知道你日渐衰老。”

1989年3月14日凌晨3点-4点写的最后一首诗。

《春天,十个海子》,“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竟为了什么?”

孤独的海子静卧在诗篇里。

“每年的3月26日,海子的忌日。全国各地许多海子的读者都来到这里。读着海子的诗,陪着海子。还有那些文学青年,陪着海子,直到天明。”海子大弟查曙明对我说着。

海子

雨下了一会,还是停了。太阳钻出了云端。温暖的阳光洒在印有海子脚印的故土上。

在回去的路上,经过海子故居。海子的老母亲和三个弟弟向我们招着手。

“故乡有家,有爱。很温暖!”我在心里对海子说着。我想:“和一切圣洁的人,相聚在天堂的海子会听到的!”

匆匆三月,又留存了一份记忆!让心中多了一些思念。或许是更多的念想吧!

朋友啊,如果去了安徽,一定要去扬子江畔的古城——安庆走走看看。去寻访古城名人:陈独秀,严凤英,还有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作者简介:

周玉华,安徽省安庆市建委,一直从事党务工作至退休,上海老年大学文学社会员。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1956@vip.sina.com

安徽有座华东宝藏,景色美如画,雕梁画柱堪比乔家大院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一起来找寻那些遗失的,不一样的美好,探寻不一样的魅力。

说到安徽,不得不提的就是徽式建筑,徽派建筑是安徽的主要代表,而除了徽派建筑,安徽最闻名的就是徽商了,徽商当年的建筑在建筑风格上,同样运用典型的徽派风格,在留存至今的古遗迹等建筑上都可以看出来,在安徽的宣城,有座名为胡氏宗祠的建筑,在建筑上同样适用徽派的建筑风格,其建筑在在现在还是民间博物馆般的存在,一起来看看吧。

这座胡氏宗祠是一座家族祠堂,在明代中期修建完成,是当年的胡氏家族用来祭祀祖先和商量家族要是的重要地方,祠堂内的建筑主要以木雕为主,这座祠堂的文化相当深厚,而且安徽人具有很深的寻根问祖的思想,在安徽,同样姓氏的人之间都是通过问祠堂来打招呼,可见安徽人对文化的重视程度。

胡氏宗祠是怎们媲美乔家大院的呢,主要还是要从两方面说起,一方面是建筑布局,另一方面则是意识风格了。胡氏宗祠在建筑布局上,采用三进七开的布局,在门楼上采用重檐歇山式,门前修建有石狮子与石鼓,是传统的建筑构造,在门楼的建筑上采用石柱,月梁,匾额等组成,在门楼之后还修建有一口天井,天井深有14米,经过天津,就可以看见正厅,正厅的建筑格局为冬瓜式的屋架。

宗祠中最具特色的便是落地隔扇门,现还存有一半有余。再说说胡氏宗祠的艺术风格,宗祠在建筑上充分地运用了木头这一元素,在全部建筑上都采用木质结构,讲究建筑物之间的相互融洽与平和,胡氏宗祠建筑的长度是宽度两倍,展现了胡氏严谨的风格,虽然建筑布局严谨,但同时也不缺乏灵活,在宗祠前面,有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也正是这条小溪的存在,使得整个宗祠既灵动,又不缺严肃,这样保存完好的建筑风格,在现在看来,也是宝藏般的存在,因此便有了“华东宝藏”之称。

再者就是这座建筑的工艺了,胡氏宗祠在建筑上采用了非常精湛的木雕,砖雕,石雕等雕刻技术,活灵活现的建筑即是文化的体现,又是财力的象征。这里的门票也仅仅需要58元,可以说是很良心了。安徽有座“华东宝藏”,门票仅需58元,雕梁画柱堪比乔家大院。对于胡氏宗祠,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评论。

往期精选

青岛有处可媲美武夷山的美景,距市中心仅50公里,门票仅需18元

北京一大型度假区,斥巨资打造门票180,有昌平“小帝国”之称

辽宁有处“爱情海”,斥资2亿门票仅30元,被称为情侣必去之地

杭州有望新增一5A景区,瑰丽不输七星岩,有“天下第一洞”之称

甘肃天水有处“豪宅”,地下金库少有人知,庄严素雅不输王家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949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