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石望柱

石望柱

石望柱两根,青石雕刻,由柱顶、身、础三部分组成,础下连长方形顽石。一中断,一存下半。柱通高4.18米,顶高0.80

石望柱

米,身长2.85米;础方形,边长0.75米,高0.31米;石长0.91米,宽0.60米,厚0.20米,径0.41米。柱顶与柱身为一石所雕。顶雕

犼,蹲体仰首望天;柱身八角八面体,通体浮雕云龙纹,流云密布;根雕方形四面莲瓣。零件柱身与上同,雕刻工整细致。专家鉴定应为明代遗物。由叶三拨村征

集,现存文物保管所。

具体地址:南皮县境内

贵州发现自然奇观,石柱上托着“圆盘石”,你希望开发成景点吗

贵州有奇山秀水,还有奇石,有些被开发成景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很多游客,有些没被开发的,也令人神往。一位驴友在贵州德江游玩时,发现一处自然奇观,荒山野岭上,一块灰白色的柱子状岩石,上面托着一块圆盘形状的黝黑色岩石,十分奇特。

一说到贵州德江县的奇石,很多人都会想到德江县的泉口石林,那里漫山遍野都是奇形怪状的石头,天然形成,在一年年的风吹雨淋中,奇石逐渐形成奇怪的形状,有像动物的,有像物品的,惟妙惟肖。

远远望去,整片石林呈现出挺拔神秀,雄伟高大,完全体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泉口石林这些天然的奇石里,有的表面被打磨得光滑,有的表面则呈现出龙鳞甲状,到处都是一派匠心的自然。

说了这么多,大家都知道贵州德江县的奇石,称得上是自然奇观,下面言归正传。在德江县一处大山上,长满了灌木、树林,而山坡上,屹立着一块天然的奇石。其实,这个石头其奇观,可以说是一体的,也可以说是两块石头形成的。

同一个地方的石头,一般都是同一种岩质的,更别说是连接在一起的石头了。但是这块奇石,看上去却像是两块不同岩质的石头,连接成一道风景。下面犹如粗柱子的石头是灰白色,上面圆盘形状的石头是黝黑的。顶端上,像蘑菇一样,长着一个个不规则小圆石柱。

也许有人会说,上面那块黑色的“圆盘石”是人工叠加上去的吧?其实不是,当地人告诉驴友,这块石头一直就这样,屹立在山坡上,大风大雨都吹不倒它。住在山下的村民,敬畏自然,同时也十分尊敬这块奇石,将其称为“石保爷”。

这座山并不高,山下是一座宁静的小村庄,当地居民在这里过着田园生活。正是黄昏时分,落日余晖照射在山上、石头上,很赏心悦目。山上有很多野生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一派原始自然的美景。在山上,吹着风,欣赏着自然奇观,十分美好。如今很多游客,都喜欢去看自然景观,而不喜欢繁华的大都市,所以这里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这里鲜为人知,很少外地人会来观光,如果开发成旅游景点,一定会有蛮多游客慕名前来吧!你希望这里开发成旅游景点吗?

超级震撼——望天鹅景区的玄武岩柱石奇观

天下美景比比皆是,但像长白望天鹅风景区这般既壮美又神奇的景致确是为数不多。

一亿多年以前,望天鹅火山喷发,形成了熔岩台地,经过岁月锻造剥蚀和风霜雪雨的雕琢修饰,造就出这条绵延数十公里的玄武岩大峡谷。那巍峨的山峦;清澈的溪水;奇异的柱石;珍稀的树木;独特的涌泉;古怪的飞瀑;原始的植被;苍老的地衣;适宜的温度;圣洁的空气......凡是来过望天鹅风景区的游人,无不为之惊叹不已。

单说这石景之奇,千姿百态,气势恢宏,在全球堪称绝无仅有。这些节理完全发育的条状柱石景观,奇就奇在囊括了所有的排列形态。望天鹅峡谷之内的全部石景,均由直径一米上下不等的四棱、五棱、六棱体玄武岩柱石构成。

千柱峰,由上百根高达三十多米的直立排列的玄武岩柱石构成,高耸入云,其力擎天。

01

天书展册,也是由近百根高达四十多米的直立排列的玄武岩柱石构成,看上去好似天庭书库。

02

九霄天梯,由数十根横向排列的玄武岩柱石构成,可以幻想拾阶而上直入天宫。

03

蜂窝天巢,由百余根纵向排列的玄武岩柱石构成,犹如巨大的天庭蜂巢落筑凡间。

04

千手观音,由上千根呈扇形排列的玄武岩柱石构成,远远望去,宛若千手观音现身人间普渡苍生,有好像孔雀开屏美妙绝伦。

还有的以相同倾角呈斜向排列,还有的以相同弧度上下排列。如此多种结构并存的极其复杂的地质形态,在全球仅此一处。

只要你舍得撇下都市的喧嚣和拥挤,走进望天鹅峡谷,你一定会发现,这里的每一道景致都会让你惊艳和沉醉,望天鹅景区的玄武岩柱石奇观具有超级震撼的视觉冲击效果,这一说法丝毫也不夸张。

游山玩水,充其量只能说是放飞心情。而只有领略天下少有的奇丽风景,才会真正感悟自然的神圣,才会真正懂得赏心悦目一词的确切含义。

来源:十五道沟望天鹅风景区

石柱篇丨风情土家 康养石柱

这里风景别致——万寿山石柱高耸;大风堡林海茫茫;云中花都园林精致;千野草场绿波千顷……

这里风情独具——首批国家级非遗土家啰儿调发源于此,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孕育于此;唯一被中国正史将相列传记载的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在此留下千古传奇;多彩的土家文化、民俗风情和传统技艺代代传承……

这里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60%,是“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避暑养生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中国天然氧吧”“中国(重庆)气候旅游目的地”。

这里物产丰足——出产的优质莼菜是公认的山珍佳肴;土司王宴闻名华夏;是“中国黄连之乡”“中国辣椒之乡”“全球最大的莼菜生产基地”;优质黄连、辣椒、蜂蜜承载着石柱人“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后享蜂蜜甜”的人文精神……

山水为身,文化铸魂。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尽享生态之美,田园之乐,康养之福。石柱,一个让人更加健康的地方!

春 旗山赏桃花

夏 云中花都滑水

秋 油草河秋色

冬 滑雪场滑雪

畅游大美山川 体验多元文化

石柱全新推出两条精品旅游线路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历史悠久的石柱,文化底蕴深厚,多年积淀形成的民歌文化、土家文化、巴盐文化、康养文化在此交相辉映、交融共生。

近日,石柱全新推出以文化体验和生态康养为主题的两大精品旅游线路,串联十余处精品景区,带领游客深度体验“风情土家 康养石柱”魅力。

土家族是以巴人为主要族源形成的民族。作为我市唯一的土家族自治县,石柱是巴人西迁建国的大通道,保留着大量巴文化和土家文化遗迹。

文化体验主题精品旅游线路以名山、古寨、古镇为主要载体,以历史文化为内涵,植入文化体验项目,展现最原生态的巴文化和土家文化。

生态康养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涵盖草场、湖泊、园林等景点,是尽享石柱自然风光和康养休闲资源的完美路线。

文化体验线

沿线看点:万寿山、万寿古寨、西沱古镇、中益乡、《天上黄水》歌舞剧

《天上黄水》歌舞剧

游石柱,岂可错失“石柱”?县城之东,有山名曰“万寿”。此山奇峰突兀,风景秀丽。土家猎人兰柱子和下凡嫦娥化身两座石柱,成就了“石柱”之名。

登临万寿山,欣赏自然美景。造访万寿古寨,感受厚重人文。

万寿古寨,号称“土家第一寨”,是国家3A级景区、首批乡村文化乐园、石柱土家族非遗保护传承基地。这里,土家吊脚楼建筑文化、农耕文化、土司文化水乳交融。

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到万寿古寨,由土司一品鸡、土司百年鱼(余),百年鱼头汤为主菜的土司王宴,以鲜、辣、香、嫩,自成一体,是石柱首推的待客宴。

从万寿古寨出发,循着历史的印记,步入西沱古镇。西沱古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与著名的石宝寨隔江相望。早在清朝乾隆时期,这里就是“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沼邑”。下盐店、禹王宫、永成商号、张飞庙……众多文物古迹,成为西沱古镇宝贵的旅游财富。

古镇的烟火气中,总是充斥着美食的味道。荷叶霸王鸡、当归茴香汤和八宝养生汤,都是值得品味的地道西沱菜。

好吃不贵的小吃在这里随处可见,市级非遗的“米米茶”、独具特色的“油绞绞”……总能勾起游客浓浓的乡愁。

吃遍西沱美食之后,便可随花香前往“中华蜜蜂小镇”——中益乡。中益乡位于石柱大黄水旅游片区,背靠大风堡国家4A级景区,紧连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是以打造民宿经济为主的康养特色小镇。在这里,可以品尝中益优质蜂蜜,汲取脱贫精神营养,共享小康幸福生活。

在清凉的黄水度过夏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是重庆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是重庆最负盛名的避暑地之一。

不看《天上黄水》歌舞剧,不算真正到过黄水。《天上黄水》以世界经典民歌、石柱土家啰儿调代表作《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主题,演绎了土家族儿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动人故事。

生态康养线

沿线看点:千野草场、大风堡、太阳湖、云中花都、冷水滑雪场、冷水服务区自驾营地、冷水莼菜观光园

太阳湖风光

中国莼菜公园

领略草原风光,不一定要到呼伦贝尔,来到石柱,同样可以邂逅“重庆最美草地”——千野草场。

生态康养主题精品旅游线路以千野草场为首站。草场面积约3300公顷,核心景区面积约667公顷。集山、林、草、石、畜于一体,犹如一幅美丽画卷。露营千野草场,可品尝千野“都粑”,夜观漫天繁星。

大风堡离千野草场30公里,乘车仅需40分钟。这个国家4A级景区有景点20多处,是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有“森林海洋,繁花世界,动物王国,飞鸟天堂”之美誉。与之毗邻的太阳湖也位于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东南,是天然的绿色氧吧,是重庆市十大生态旅游景点和四大垂钓基地之一。

离开大风堡和太阳湖,可前往云中花都和邻近的冷水滑雪场。云中花都是进入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必经之地。景区融合现代田园风光和古典园林景致,凸显高山花卉独特胜景;冷水滑雪场以“森林康养,四季游乐”为主题,总体规划面积6000余亩,精心打造山地运动欢乐谷、生态体验服务区、森林休闲康养园和原真森林探秘境。

图左:万寿古寨 图右:冷水服务区自驾营地

停留驻足冷水服务区的自驾营地,别致的小木屋、浪漫梦幻的星空屋、极简主义北欧风情屋、色彩斑斓的集装箱客房、成片的绿色草坪,让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营地野花点缀其中,林间虫鸟私语,远眺山上风车群,与大自然无限贴近,诗意又惬意。在这里,你可以垂钓、自助烧烤、绘画、放风筝,享受最美好的假期……

告别疲惫,轻装启程,游览中国莼菜农业公园,既可休闲观光、体验农事,还可品尝康养美食、学习科普知识。莼菜有“水中人参”之美誉。石柱的莼菜种植面积达1.3万亩,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3,是世界最大的莼菜产区。莼菜宴是石柱又一美食盛宴,莼菜虾仁、莼菜抄手、凉拌莼菜、银鱼莼菜羹、蜜汁莼菜……一道道风味独特的菜品,让人赞不绝口。

品味“康养三宝” 领略“三味”石柱

文创产品彰显石柱脱贫精神

民以食为天。吃与健康,是当代人民群众的热门话题。

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石柱出产的黄连、辣椒、蜂蜜被誉为“康养三宝”。近日,石柱整合“康养三宝”元素,融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文化,推出特色文创产品——“石柱康养三宝”。

“石柱康养三宝”的背后,彰显的是石柱人“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后享蜂蜜甜”的人文精神。

敢吃黄连“苦”

石柱是我国黄连的原始产地,已有700多年人工种植历史,素以种植规模大、品质优而闻名于世。石柱是世界最大的黄连生产、加工及出口基地,产量占全国60%和世界40%以上。

黄连片

石柱连农中不乏黄连种植高手。多年来,石柱人一直沿用最传统的方式种植黄连,这样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石柱黄连道地的品质。

黄连生长周期长达5年以上,且对种植技术要求很高,是一项公认的“苦活路”。不过,也正因种植的“苦”,带来了收益的“高”。

而今,全县拥有宜连地总面积70多万亩,常年在地黄连5.7万余亩,年采收1.2万亩左右,产量3000吨以上。2019年,全县黄连生产产值3.65亿元,连农户均收入4.6万元以上,亩均收入4.16万元以上。带动全县1050户贫困户种植黄连1681亩,户均收入3.15万元以上。石柱先后荣获“中国黄连之乡”“道地药材基地”“优质黄连示范种植基地”“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示范区”等殊荣。

不怕辣椒“辣”

石柱从2001年开始辣椒规模种植和产业化发展,是“中国辣椒之乡”和“中国辣椒百强县”。

石柱红辣椒

石柱依托自然禀赋和生态优势,突破了多年来只能在土地上种植土豆和红薯的瓶颈,因地制宜,选准产业,把辣椒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第一抓手,大力发展辣椒产业。

辣椒的大规模种植,不可避免的要“看天吃饭”,大涝大旱都会让农民的心血付之东流。石柱人民靠着一股“不怕辣”的狠劲儿,硬是将小辣椒做成了大产业。辣椒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红”了八方食客的餐桌,更是鼓起了椒农们的腰包。

目前,全县25个街镇乡、167个村近3万农户种植辣椒,基地面积10万亩、年产鲜辣椒9万吨,产业总产值5亿元,椒农总收入3亿元以上。“石柱红辣椒”集体商标,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A级绿色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石柱县也被国家农业部首批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后享蜂蜜“甜”

中益乡有1200多年的养蜂历史。这里的群众,世世代代都会养蜂。

石柱蜂蜜

地处黄水国家森林公园腹地,森林植被面积21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85%,区域内“三污”排放为零,常年盛开的多种中草药材花,是优质蜜源。拥有中蜂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和丰富的蜜源,是中益乡人民养蜂得天独厚的条件。

中益乡是“中华蜜蜂小镇”,正在深入挖掘蜜蜂文化,打造出一批农文旅融合的拳头旅游产品,推动产业从“一产支撑”向农旅融合发展深度调整。通过与企业合作加工销售蜂蜜产品,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以上,带动农户就业增收约20万元以上。

蜂蜜般的甜日子,正在浸润着中益乡人的生活。

链接>>

融土家元素 塑文创产品

金音石文房四宝

石柱产“黑玉”敲之声铿锵,与金属同,故名“金音石”。精雕而成的金音砚与夔砚、峡石砚并称“巴渝三大名砚”。金音石文房四宝集金音砚、金音石镇纸、狼毫笔和松烟墨于一体,以产品承载历史,以文化修养身心。

西沱云梯灯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是国家级非遗。位于长江之滨的西沱古镇云梯街两旁,林立着这种技艺建设的大量特色建筑。西沱云梯灯以云梯街为元素创意设计,入夜灯亮,你可以轻松将错落有致的“微缩街景”带回家里。

太阳石摆件

石柱土家啰儿调是国家级非遗。其代表作《太阳出来喜洋洋》世界闻名,是石柱县歌。摆件取太阳初升为设计理念,植入《太阳出来喜洋洋》民歌,传唱土家民族风情,绽放非遗文化魅力。

大湾晨曦水杯

晨曦初升,万物昌盛。一日之始,在晨之曦。万物苏醒,恰得其益。大湾晨曦水杯是一款遇热变色的马克杯,融合中益乡大湾民宿诗意栖息之景,呈现“晨曦初升,田园大湾”的画面。

第二季双晒五大活动 扫一扫 就看到

本版文图由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文旅委提供

原标题:风情土家 康养石柱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168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