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闽西支队、闽西南游击队长泰活动遗址

闽西支队、闽西南游击队长泰活动遗址位于长泰县岩溪镇石铭村东寮、梁岗山三峒。

闽西支队、闽西南游击队长泰活动遗址

1944年初,闽西游击支队--中共地下党组织书记陈树连派地下党员张文才和张元方化装成挖青草药的医生到长泰县为发展游击队作准备,他们看到梁岗山一带的地形有利于游击队活动,就在上蔡洋山社落脚。吴三地思想先进,追求进步,被作为重点发展对象,1945年8月,吴三地被吸收为中共党员。-1948年初,闽粤赣边区一纵队八支队正式委任吴三地为驻泰游击队总队长,同年2月其妻梁华英被捕入狱,国民党想以此逼吴三地投降,吴三地誓死不降,决定抗争到底,遭刚成立的长泰县建国戡乱委员会围剿。游击队节节抗击后,退守梁岗山石猴峒、博龙峒、山羊峒等峒穴,时常在梁岗东麓的村庄扰敌,国民党军无功而退,撤至岩溪伪-局及县城。1948年7月至8月,吴三地多次在东寮隆兴宫以求神拜佛为名秘密召开游击队会议,研究攻打岩溪-局、壮大游击队伍、筹集活动经费等事宜。会后,游击队秘密联系县民众自卫队副总队长林春风于8月8日一起攻打岩溪乡政府,由于叛徒出卖,林春风起义没有成功,惨遭杀害。游击队敌众我寡,退至上蔡洋山一带山区。县建国戡乱委员会带大批兵力穷追猛打到洋山,仍无法歼灭游击队。吴三地想策反县大队科长吴宗成起义,不料被吴宗成于9月28日晚设鸿门宴杀害,游击队被迫解散。解放后,吴宗成被我方镇压。

闽西支队、闽西南游击队长泰活动遗址梁岗山石猴峒、博龙峒、山羊峒等峒穴为天然石洞;隆兴宫因年久失修,正面木墙已经腐蚀,较为陈旧。

信息来源: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红色景点∣厦门革命遗址:中共(闽西南)地下党活动据点旧址

中共(闽西南)地下党活动据点旧址“我素庐”位于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澳头村。1949年,中共(闽西南)同安县工委领导人彭金励、施金权等,以“我素庐”为据点,在附近乡村开展地下革命活动。

澳头地下交通站

澳头村地处翔安区最南端,与厦门五通隔海相望,与金门岛也一衣带水。

1949年4月,解放大军渡江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势追歼残敌。国民党敌军节节败退,闽南地区驻扎了大量国民党败兵,澳头成为运兵站。中共(闽西南)同安县工委早就意识到澳头是厦门、香港等地连接安溪内陆地下组织的桥头堡,并在此地建立了地下交通站,与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早在抗战时期,在长汀就读的厦门大学学生彭金励,受进步思想熏陶,每逢假期回乡,都向家乡彭厝及附近村庄的进步青年宣传革命形势,并介绍“西南联大”开展反蒋斗争的情况。还带回一些革命书刊、剪报给青年们传阅,使他们获得革命启蒙教育。

1946年7月,厦门大学自长汀迁回厦门后,彭金励更是积极投身于革命工作,除参加校内外各项革命活动外,他还十分重视在农村开展革命工作,经常往来于厦门与彭厝之间。1947年3月,他已是中共党员,家乡的进步青年也已成为其发展对象。彭金励敏锐地指出:“要采取各种形式,串连同学、同事,逐步扩大队伍。”初期,由彭厝的彭垂桐、欧厝的王辉山、浦园的林卓德、澳头的蒋才培和苏敦厚等负责发动渔农群众,进行分散而隐蔽的革命活动。

中共(闽西南)地下党活动据点旧址“我素庐”

在作为桥头堡的澳头村,彭金励以侨办觉民小学为据点,建立了交通站,并以校长身份为掩护,吸收全体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参加秘密革命活动。他以上公民课(政治课程)为契机,向学生揭露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揭示其发动内战的罪行;宣传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教唱《热血》《跌倒算什么》《兄妹开荒》《义勇军进行曲》等革命歌曲。与此同时,还开办渔农夜校,组织农、渔民参加学习,进行形势教育及反征兵、征税和征粮的反“三征”斗争,并以居住地为单位建立组织,培养骨干,加强领导力量。

为及时互通讯息,交通站设置了以下网络:首先是建立串连各支点的联络路线。由彭厝、欧厝、澳头、西滨、东界至许厝沿海一条线路,以后又延伸至蔡浦、山亭、山前、沈井、新圩,直至大帽山游击区。由交通员彭清课、彭德星、彭秋炎步行跋涉传递信息。其次,蒋才培还与马巷邮政局联系,在澳头设立邮政代办所,办理交接有关邮件,使各地寄来的重要文件及外来地下工作人员的信件不落入他人之手,有力地保证了信息安全。

更为重要的是做好渡轮及汽车运输人员的工作,争取到澳头——五通渡轮“颖海号”管理人员张家荣的支持。交通员们首先介绍彭金励与张家荣相识,保证了彭金励经常往返之安全。这样经常联络,直至发展渡轮作为掩护转送来自厦的地下工作人员的交通船。在解放前夕大批人马转移内陆时,渡轮将侨师的地下党员林多速、林希圣、施金权、许瑜慧等十多位同志,先后安全送到澳头,再转至彭厝据点,然后分布到同安各地,为解放同安而斗争。

此外,交通员们还用汽车转送了一些革命同志,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护送陈惠珍(彭金励爱人)和陈惠兰(陈惠珍妹)。山雨欲来风满楼,国民党反动当局对彭厝、澳头两个据点早已觊觎在心,妄图伺机“围剿”。陈惠珍当时在南安县医院当护士,她得到可靠消息:晋江绥靖公署(同安县受辖)已下令通缉“同安著匪彭金励等8人”。陈惠珍急忙赶来通知彭金励及早转移,她的妹妹陈惠兰也赶来报信。她们先后都来到澳头,由蒋才培送去彭厝与彭金励见面后,再返回澳头用汽车送回溪美。就在她们回去的那晚,即1949年7月12日晚上,国民党新店乡公所派兵配合国民党残军,出动200多人,包围了彭金励的住宅,而彭金励已于入夜时移住邻近一无人居住的小楼,幸未被捕,但家中财物遭洗劫。

当年8月下旬,蒋才培和苏敦厚家及学校也受包围搜捕,在地下群众掩护下脱险。彭厝、澳头两个基点村都受到破坏。

来源:中共厦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厚植红色根脉,探寻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

主办:莆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承办:东南网莆田站

【东南网TV】惠民人社工伤保险在身边:工伤保险进企业

守护革命遗址,追忆先烈事迹。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共青团莆田市委、莆田市通联站、东南网莆田站共同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再走长征路之争当革命遗址守护人”系列宣传活动,用双脚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用镜头和笔触描绘新中国70年的壮美画卷,激励全国人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东南网莆田融媒体中心出品)

自2019年9月16日起至10月1日期间(每周一、三、五),《争当革命遗址守护人》纪录短片(第一季)通过不同革命遗址守护人的视角,向网友陆续展示陈国柱故居、仙游革命烈士陵园、哲理钟楼等七个革命遗址背后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和红色记忆。本期由黄怡萍为大家讲述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的故事。也欢迎广大网友加入“革命遗址守护人”的队伍,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旧址风光

东南网莆田9月27讯(本网记者 杨超斌 李剑军)大洋乡地处莆田、仙游、永泰、福清交界处,是闽中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闽中支队的火种在这深山密林中点燃,鲜艳的红旗也飘扬在这崇山峻岭之间。

闽中司令部全称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闽中支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的一部分,也是全省建制比较完善的一支武装队伍,有正规编制约6000人枪。

△闽中司令部五角亭

走近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闽中司令部五角亭。亭中展示了福建省委原书记陈光毅于1991年为闽中司令部旧址题写的碑文。

通过旧址的月洞门,一座朴实的雕像跃然眼前。雕像展示了一位身背布袋,手拿旧式武器,脚上穿着简陋草鞋的游击队员。通过雕像凝视前方的神情,仿佛带我们回到了小米加步枪的艰苦斗争岁月。正是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决战到底的信念,才成就了我们现在的大好河山、美好生活。

走进闽中司令部陈列馆,三个展厅分别介绍了1926年至1934年闽中革命历史,1934年创建闽中游击区至1945年全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闽中革命斗争史以及1945年至1949年解放时期闽中革命斗争的情况。

在展厅内,一个立体的大洋地形沙盘尤为夺人眼球。由于涵江大洋西临仙游,北靠永泰,东近福清,南向新县。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革命活动的重要区域。沙盘展示了当时闽中政治和军事的指挥中心——闽中司令部机关;被服加工厂——善扬宫;兵工厂——贵峰岩;印刷厂——万安寺;粮仓旧址——水头宫;疗养所——带雾寺;悬钟岭战斗遗址等。这些革命遗址,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引起神思,不禁缅怀,永远牢记无私无畏的革命先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

革命战争是残酷的无情的,有许多家庭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当时整个闽中,游击队员有三万多人,在经过3年游击战争,8年抗日战争,3年解放战争,牺牲了两万三千多人,仅仅剩下七千人。1988年12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批示确认闽中游击区为南方8省15块游击区之一。

遗址旁的一口古井被当地村民亲切的称为“红军井”,其背后蕴涵了一个感人的故事。1949年7月,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9侦察营抵达大洋与闽中游击队胜利会师。突然来了这么多解放军,井里的水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于是解放军战士、游击队员和老百姓齐心协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把这口井挖深挖宽,这口井见证了当年解放军和群众之间的深情厚谊。

△"走向胜利"石雕

沿着古老的石阶,漫步走向屹立于小山坡上的“走向胜利”石雕。解放前夕,大洋这片红色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保卫战。

1949年7月27日,国民党福建当局在得悉闽中司令部与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在大洋会师的消息后,立即以省保安6团为主力,纠集3000多人,从四个方向饿虎扑羊般扑向大洋,妄图一口吃掉闽中支队和解放军先遣部队。从兵力上讲先遣部队侦察连加上司令部游击队员,总兵力不足500人,可谓敌强我弱,为了粉碎敌人的“清剿”阴谋,司令部广泛发动群众,决心打一场依靠群众的大洋人民保卫战。经过了三天三夜的大战,由于解放大军的步步进逼和游击队的频频袭扰,进犯大洋的敌人终于在8月1日早晨匆匆撤往福清。大洋军民终于用反“清剿”斗争的胜利,迎来了南下的人民解放军。

据悉,当年参加过大洋保卫战,时任解放军先遣部队侦察连连长的李尚盈回忆,在大洋保卫战中,除了参加战斗的解放军部队外,游击队也持各种旧式武器,担任警戒,配合作战;妇女们组织后勤队为前线服务;儿童团在游击队的领导下全部动员起来,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套路条,严防敌探进出。可以说,大洋保卫战的胜利,凝聚了大洋人民的心血和汗水,集中体现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探寻革命遗址:闽中海上游击队驻地旧址

闽中海上游击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镇寨下村寨下自然村。

1940年冬,中共莆田县委为了隐蔽精干,积蓄力量,先后派遣游击队员打入驻在闽中沿海岛屿的伪福建和平救国 军第一路军第2大队张天真部,控制了伪军第2大队的部分实权,秘密组建闽中海上游击队,在黄瓜、南日、乌丘等岛屿建立了隐蔽的抗日基地,利用日、伪、顽之 间和伪军内部的各种矛盾,开展打击日伪顽活动。

1944年11月,伪军第2大队从乌丘岛南下湄洲岛,击退驻湄洲岛的国民党保安队后,队伍驻扎在湄洲岛寨下 村,继续开展隐蔽斗争。

1945年4月底,伪军第一路军奉命从马祖岛南竿塘全部开赴湄洲岛,与张天真部集中驻扎,准备“易帜反正”,接受国民党整编,这给 闽中海上游击队的隐蔽工作和海上撤退带来很大困难。同年5月17日,黄国璋、林汝楠、叶良运率领的中共福建省委、闽中特委机关武工队在南日岛西户村被国民 党福建省保安1团包围,闽中海上游击队队长康国强闻讯派兵赴阵救援,击退顽军。此事被伪军头目发觉,成为伪军头目和国民党军统特务确认海上伪军中有共党分 子活动的直接证据,从而加强了对伪军各部队的控制和防范。5月18日日军从闽中沿海撤退后,伪福建和平救国军接受国民党军统局“易帜反正”的旨意。5月 29日,伪军第一路军奉命全部移驻忠门东吴村,开创了伪军从未驻扎国统区的先例。形势骤变,6月7日凌晨,伪军指挥部突然以开会为名,将闽中海上游击队队 长康国强诱捕杀害。接着,伪军警卫队包围了闽中海上游击队隐蔽人员驻地五帝庙,宣布要搜查共产党干部,致使闽中海上游击队主要领导人被捕牺牲,海上游击队 被解体。

闽中海上游击队驻地旧址为位于湄洲岛中西部的寨下村,是湄洲岛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是群众进行商品销售和商品贸易的重要场所,东与莲池村相融,西临内海与湄洲湾北岸相望,现保存完好的毛哩哆阿公庙,是当年闽中海上游击队领导干部开会和指挥战斗场所。

市委党史研究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94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