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坛烧八味

坛烧八味,是一道特色美食,制作原料主要有汤鸡块,汤鸭块,鸭肫,猪肚,猪脚尖,鲜目鱼身,干贝,水发香菇。

“坛烧八味”有小佛跳墙之称。其制作方法与佛跳墙雷同,有佛跳墙的风味。

坛烧八味

【特点】荤香扑鼻,具有佛跳墙风味。

寻味沛县:烧饼、八劈油条、热粥煎包、菜盒子,哪样是你的最爱?

图文:小沛老头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我们家乡沛县,除了悠久的汉文化和绮丽自然风光之外,不无例外地还拥有着丰富的美食资源。长期以来,多样的民俗风情决定了我县和其他地域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单是早点小吃就是花样繁多,提起早点小吃,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烧饼卷狗肉,口口相传让烧饼卷狗肉几乎成了沛县小吃和早点的代表。

其实不管在沛城街头和乡镇还有好多有名的早点小吃,尤其是隐藏于小街巷里的摊点上,都有意想不到的的“绝活”让你品尝。在这里,我们把街头的早点来个大集合,相信一定能让你垂涎欲滴,胃口大开……

八劈油条。人们特别上了点年纪的人总是怀恋老摊点和老味道,鼓楼街西首老市场的楼群里,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每天早上总会聚集着许多中老年人,围在油条锅前,耐心地等候着出锅的热油条。

年逾五旬屈师傅一家炸油条已经是第三代了,寻常我们吃的油条是两股,而屈家油条与众不同的是八股。炸油条看似简单,其实是件丝毫不可偷懒的活计,不然,做出的油条不是发不起来就是伸展不开,油条面的配方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和面的手法也有讲究,而且要面团要顺着同一方向揉至光滑,有小的气泡时才可以,充分醒透后在面案上切成长条形的脐子。

面团放到抹过油的案上,切成面剂条,取八条做成四下四上,依次放好,两头用手指轻按一下,抻成合适长条,捏住两头在油锅内抻几下放入油锅中,当油条漂上油面时,把相粘的条用竹筷拨开,每边四条,成椭圆形,炸至金黄色出锅即成。

八劈油条造型奇特,单股呈细长状,便于咀嚼,而且香酥可口,辅以热腾腾的热粥,更是相得益彰,让你的嘴巴停不下来。

热粥。寻觅到了八劈油条,一定要喝热粥,在沛县民间有一种说法——喝粥吃油条。喝粥一定离不开油条,似乎这就是早点的绝配。

粥,在沛县任一地方都可以见到,做法相似,但味道约不相同。粥的配料是有讲究的,黄豆、小米、小麦的比例要合适,一般需要浸泡后再用钢磨打成糊状,然后把浆过滤出来,用大锅煮开,慢熬一阵,出锅前再撒进一些生大米,用粥的余热把米泡开,喝在嘴里嚼着略有硬芯的米粒,味道极佳。此时若是有刚出锅的热油条,一脆一绵,当是绝配。

粥的特点是香味醇厚,一定要趁热喝,所以,冬天的粥缸上都有厚厚的保暖层,盛粥时也有讲究,要一勺舀好,不要搅动,如若搅动的话,一缸粥就可能汤汁分离,不能再喝了。粥有利尿的作用,参加高考的考生,入考场前早餐不能喝粥,否则使劲往厕所跑吧。

煎包。煎包成为沛县名吃是当之无愧的,曾有人说过,来沛县不吃煎包等于没来沛县。

沛县曾流传过“四大甜美”:黎明的觉,新做的衣,羊肉煎包,清炖鸡。意思就是说羊肉煎包最为人爱,煎包,其实也叫"水煎包",有荤素两种馅料,羊肉馅料的加工颇为考究,要选羊肉的前腿和肋扇肉,搅碎后加入葱、姜、五香粉、香油、细盐和粉丝调制,此时要大力的向一个方向搅动,直到馅料发黏,手抓不散。

包子的面比较稀软,便于水发,包好的包子逐个码入平锅中上炉,此时要倒入一舀子水,加水前,师傅总是要放入一小把面粉在水中,这样在水煎的过程中,包子的底部会形成一层金黄的薄衣,待水声消失,就要上油,在包子与包子的空隙处浇油,然后翻动煎到包子的三面呈金黄色,这就是通常人们说的“三面黄”,包子外焦里鲜,口感甚佳。

大约是七、八年前,羊肉煎包又有了新的变化——鸡蛋焊煎包。熟透的包子出锅后,趁着机会将打好的鸡蛋浆倒入平锅里,再把包子掰成两半,按在鸡蛋浆上,不一会,包子与鸡蛋融成一体,别有一番风味。如果煎包子的师傅不是太忙,一般会答应给你做鸡蛋焊煎包的。

沛县城区的羊肉煎包以城南矿路口周家、居民点杜家和梁家最有名气。

辣汤。辣汤其实并不太辣,也没有辣椒,只是胡椒粉提起来的味,所以主要是胡椒的香辣。辣汤配料,主要是切的极细的豆腐皮和海带丝,还有面筋条、粉丝等,做法并不复杂,各类配料在锅里烧开后,放入洗好的面筋团,面筋团要尽可能地伸展开。

入水时要前后晃动,然后用长竹筷在水中快速搅动,大块的面筋团就成了小小的面筋花,最后倒入洗面筋的面水,汤汁在锅里翻边时,再撒上一点时新蔬菜做点缀,一般是菠菜叶。

出锅后也是放在与粥缸一样的缸里保温,师傅为你盛汤的手法非常利落,一勺整好是一碗,然后非常熟练地浇上一点带有香油的醋,若是配上热腾腾的羊肉煎包,包,绝对是早餐佳选之一。

不用说,此时您一定想品尝一下了。喜欢喝就多喝一碗,寒冬季节可以祛除风寒,不过里面有胡椒粉,容易上点儿小火哦。

瑪糊。

如同“啥”汤一样,实在是找不出合适的字。

有人称之为“二沫子”,就是我们常说的咸糊嘟吧,可以肯定的是,咸糊糊为以前老百姓日常裹���的一种食品,过去生活资料匮乏,平时只能吃些稀的来填饱肚子,馒头锅饼和烙饼是奢侈的食品了。

所以,人们都煮一锅略微稠些的咸饭来充饥,青菜、豆子、豆腐皮等一锅熬,省时省事,由于有磨碎的黄豆在其中,锅沿上总是有沸出豆沫,所以人们叫“豆沫子”“二沫子”,也就是当今的咸糊嘟。

至于为什么叫成玛糊,至今也没有明确的解释。据说是从乾隆年间就有,沛县的玛糊是从沛县的敬安镇那边传过来的。

玛糊做工没有辣汤那么复杂。其配料一点也不比却比辣汤少,甚至还多出半半拉拉的豆瓣,这可是玛糊中不可缺少的配料,否则就不能叫玛糊。

咸玛糊里里有花生米、粉条、青菜、豆腐皮,有的还有麦糁、海带丝等,配料与辣汤差不多,但是要远远比辣汤稠。沛县城区和乡镇比较少见,城区的香城路中段有一家每天早上还有出售。

糁汤。糁汤鲁南和徐淮地区特有的一种汤类食品,又名鸡丝糁汤。很多人把“糁”读作“啥”,糁汤都称之为“啥汤”。由于文化水平的提高,渐渐地也都改成了糁(shei),糁汤里包含鸡丝和麦糁,这两种是必须的。

糁汤都是一直加热,熬到半开状,这是因为很多食客习惯渗汤必须要冲生鸡蛋。冲鸡蛋的手法也不一,把生鸡蛋磕在大海碗里搅开,听到竹筷与海碗的碰撞声,甚是清脆悦耳,热汤若是从碗的一侧冲进,鸡蛋花呈叶片状,若是从碗的中间冲入,则成缕缕的丝条状。

然后一般是顾客自己动手淋上浇上香油的醋,黏稠如粥,酸辣可口,撒点芫荽,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让人直咽口水,胃口大开。

沛城的鼓楼街东首7路公交站的六百碗糁汤,是用羊骨头熬制的,多年来一直受到市民的欢迎。需要提醒的是,喝糁汤一定要捺着差点性子,性急喝不了热糁汤。

菜盒子。菜盒子总是默默无闻地与油条为伍,凡是有炸油条的地方,一般都会菜盒子。菜盒子是由肉盒子演变而来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时还没有菜盒子的身影,只有肉盒子。

那时吃上一个肉盒子足可以值得炫耀一番。炸肉盒的面相比油条面要软一些,揪成的面脐用手团成团,然后压扁,填入粉丝、肥肉丁和大葱、生姜、花椒面做成的馅料,包成包子状,在案板上碾压,将馅料均匀的擀到四周,手法要轻巧,不可破裂。

这时的面皮薄如蝉翼,呈透明状,中间部位只剩下薄薄的面皮,放入油锅用文火炸到金黄色,这样的肉盒子四周绵软,中间焦脆,有人在吃的时候,时常用筷子向中间一敲,面皮哗的一下全部落在粥碗里,顺势喝上一口,脆生生,香喷喷,绵柔柔,唇齿生香。然后,再慢慢地吃下四周粉丝肉馅,花椒粉和肉丁的香味,嚼在嘴里,不忍下咽。

时过境迁,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肉盒子渐渐演变成菜盒子,多是以粉丝和韭菜当馅料,味道自然也大打折扣了。

沛县人大多从小吃面食,今生便与面食结缘,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尝遍各地名吃,对油条、菜盒、包子、酥饼之类的面食依然情有独钟,虽然品种不是太多,却也不是太少,虽然不会相见恨晚,但也总是恰逢其时,或许这就是在沛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早点品种的原因。

大田广平八洋岐是座山,有八味八洋八岐十里溪涧百米瀑流万亩氧吧……

八洋岐,是一座山

洋,是洋面,在本地意思是地势平坦、有水、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

岐,表示“大山上分布着几座叉开去的小山”。

八洋岐也是北洋崎,据说山顶上有八条溪八个洋面八个山崎……

八洋岐de魅力

此山,充满着美丽与神秘,你若没有跨入山中一步,便无从发现它的魅力。从大吉村一路向北到山顶,多层次垂直式的落差攀爬,让你体验从海拔600多米直上1300多米的惊艳之旅。

八洋岐(北洋崎)拔1303.4米,位于大田与三明、永安,三个市县的结合部,这里山高林密,人烟稀少,是广平最边远的一个小地方。八洋岐的N多个玩法,请看小编先前的介绍:

游玩八洋岐(北洋崎)

2016 to 2018

走进八洋岐,要寄情于山水之间,除了爬山徒步的乐趣,还有沿途欣赏一路美景和大力呼吸新鲜的空气,这还不够,还要一一细细品尝八洋岐别样的八个味。

——编者:王西坑

品味①

古村,遗址也,北洋崎古村

探秘古村

味①

北洋崎是山,也是村,村是遗址了,现存的墙基、残砖、碎瓦足以证明这里曾是规模不小的村庄。北洋崎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让人无法探知的历史。比如像当地村民所崇拜信仰的“南朝公”,附近的村庄就未曾听过,我们根本无从知晓此公何许人也?据当地的村民说,“南朝公”的信仰和送子娘娘有点类似,女人怀孕了,家里的长者每月初一、十五,都会上山来烧香祈福。

品味②

一则关乎美女的凄美故事

故事

古村之谜

北洋崎,相传居住着三千人口,上北洋崎村民姓张,下北洋崎村民姓姜。村中女子个个美若天仙,但北洋崎的女孩只嫁与本村,从不外嫁。

味②

有一回来帮工的觉得东家招待不周,就说:“张对姜外人误听为‘张’,好坏不出乡”,官方认为这是乱伦,就派兵灭了村子,只有其中一位孕妇,因不能一刀杀两命,就放了她,女子到了东西坑,也就是大吉村、西园这一带。

品味③

八洋八岐,富硒古耕地

味③北洋崎原名八洋岐,据说有八条溪八个洋面八个山崎,有上北洋崎、下北洋崎、上坪水、下坪水等。在山顶之巅,那里居然还有一片开阔平坦的土地,几十亩的地盘上藤蔓成阵、流水成渠。那里生长着的树木,虽然有的也已经碗口粗了,但是谁都能够一眼看出,树下松软的土地曾经是肥沃的良田,成片的古耕地,土壤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山顶上长着野茶树,挂了“北洋崎野生茶”的牌子。峡谷深处更似绿野仙踪,藤树浑身绿衣扎入沃土,指向天空,令人称奇。林中也有不少垒砌的石壁。林中高处有块“山米石”。

味③八洋岐地形图

品味④

八洋岐古茶,野茶500年

味④

天然

野生茶保护区

这里海拔1167.9米,东经11741′16″,北纬26 6′29″,野生的茶园大概有10亩左右,开阔地,东北向西南分布,下层杂草丛生,整片有几百棵茶树,本地志愿者将它们一一编号。这些古茶树是否源于500年前北洋崎古居民的种植?!

品味⑤

十里溪涧,十里风光

山上有生态公益林9000多亩,其中原始森林5000多亩,植被覆盖率100%,这里溪涧十里,古木苍天,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远近闻名的“天然氧吧”,是户外运动人士向往的避暑胜地和养生天堂。

味⑤

天然氧吧

品味⑥

泉,清冽甘甜、沁人心脾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味⑥北洋崎的泉水为闽江源支流水头,水质甘甜。北洋崎的美丽和她的魅力都溶在那清澈的溪水里,走进她,你就成了一条鱼。游弋、探询或者大口呼吸着那里的空气,喝着那里的清泉都是一种惬意。即使你兴意阑珊地畅游一番回到家里,你的灵魂或许还在那山水中沐浴。那样地不舍只为那一川清水,我就是这样,愿意把灵魂托付给这个清丽的山川。

——摘自武松建《梦中犹忆北洋崎》

品味⑦

瀑布,落差百米,声如铜锣仙乐

瀑布景观

在这座生态完好,且天然原始的大山里,主要的景观以欣赏瀑布群落为主。这里竹木葱茏,林海苍莽,山顶上流泉喷涌,一路形成大大小小四五个的瀑布。瀑布气势磅礴,每道宽度都达数丈,上下高差竟在百米之上。而轰鸣的声响,如雷贯耳,游人还身在山外,就已经感受到它的巨大力量。飞龙碧雪一般的激流,穿越林隙,树林里时时蒸腾起山风雾岚。那些由巨浪冲刷掏出来的石潭,则波光涟涟,水清见底。更有三五成群的鱼儿,在其间嬉戏。潭四周虫嘶蛙鸣,已经开放的兰草遍布两岸,幽香阵阵扑鼻撩人,大家恍似行走在一派神府仙境里,水清山秀,风光怡人!(摘自林生钟文)

味⑦

赏瀑好处

品味⑧

一个苔藓的王国,好生态

味⑧山之营卫,得水而活。有了这神奇的水,自然滋润出一方神奇的天地。北洋崎山高林密,且基本上是阔叶林。挺拔的树干顶着巨大的树冠仿佛给大山撑起无数把巨伞,阳光透过层林象被筛子筛过一般,只剩下斑驳的日影。丰沛的水气在林间弥漫,濡湿了松萝和附着在树干上的地衣,这样的气候最适合植物的生长。仅兰科植物,北洋崎就有白花绶草、独蒜兰、石豆兰、金线莲、石斛、虾脊兰、兔耳兰,当然更多的还是建兰,还有一些春兰、寒兰等。如果说这里是植物的王国或者说是闽中的植物基因库一点也不为过。

——摘自武松建《梦中犹忆北洋崎》

一年四季

当用闲情的脚步

丈量并呼吸着

八洋岐山间的空气

每喘出的一口气

意味着多吸一口

这充满着

芳草的

元气的

负氧离子的

腐叶霉味的

空气

于是乎

有思想的人,就试着装着

细细品着八洋岐这八个味

文字:王西坑、综合网络 照片:白沙嘴、王西坑

来源:掌中大田

【年味】流行百余年风味小吃——赵县“石塔烧饼”

赵县石塔烧饼是赵县传统地方美食,又名薛家烧饼、俗称油酥烧饼,创制于清代,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因打烧饼的主人居住在赵县陀罗尼经幢(俗称石塔)脚下而得名。

石塔烧饼以精粉、黄米粉、驴油等配料精制而成,色泽金黄,层次分明,质地松软,咸香适口。烧饼有甜、咸两种口味,甜饼饼心拌以红糖,咸的上面有芝麻,外酥内软,香而不腻。

当地,薛家烧饼是石塔烧饼优秀代表。薛家祖上掌握打烧饼的技艺有一个传说。相传在清朝咸丰三年,太平军自柏乡攻入赵州境内,与清军在巷内激战时,有一太平军受重伤倒在了薛家大门口。薛家在城内是大户,颇讲礼仪,祖上怜其痛、爱其勇,便秘密救治在家。这一兵勇原是洪秀全的面点御厨,有打烧饼的绝活,便传于薛家,使这种太平天国国宴面点绝活变成了我们今天所品尝的薛家烧饼。

责编|陈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884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