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见明堂民俗博物馆

AAA级旅游景区

见明堂民俗博物馆

见明堂民俗博物馆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罗盘之乡”--休宁县万安镇,现有藏品万余件,展厅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大展区,主要以明清红木家具、瓷器、铜器、玉器、杂件等为主,是集徽州文化、人文民俗、文物收藏、科普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宣传徽州文化、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1998年,见明堂收藏馆建馆。

2010年2月,休宁老城区迁建于新城区,更名为“见明堂民俗博物馆”,

2014年9月,在休宁县齐云东大道万安镇万新村27号地块,开工建设见明堂文化产业园基地,见明堂民俗博物馆藏品综合馆为一期工程。

2015年5月18日,见明堂民俗博物馆新馆已于正式开馆。

交通位置: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万安镇万新村27号。

鄂州这间祠堂,变身“民俗博物馆”

明清的雕花太师椅、雕花大桌、花轿,近代的木制水车、木制手推车、织布机、石磨、马灯……7月30日,在鄂州市鄂城区燕矶镇嵩山村的严氏宗祠里,760多件老物件,琳琅满目,种类齐全,令人眼花缭乱,俨然一个民俗博物馆。

从屋檐到房梁,无不透着古色古香,“这是仿明清风格来建造的。”68岁的严基树说。

严基树是嵩山村原党支部书记,如今是鄂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祠堂里的老物件,绝大部分是他带人从附近几个村的老百姓家中征集来的。

严姓是嵩山村第一大姓。该村870多户,有300多户姓严。据家谱记载,这里的严氏祖先,最出名的是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因为不慕富贵、不图名利,思想品格一直受到后世称颂。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撰《严先生祠堂记》,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赞语,使严子陵以高风亮节闻名天下。如今,这些赞语被刻在祠堂前厅的墙壁上,令严氏子弟们倍感自豪和荣耀。

除了赞语,祠堂前厅墙壁上还刻着严氏家规、家训,“大不孝者,如打骂父母,不赡养老人,夺产等惩……”看得出,严氏的家规比较严,注重家教家风的灌输和培育。

这间祠堂是2009年,由数千名严氏族人捐资兴建的。

祠堂修好后,这里主要是严氏族人祭祀祖先、办红白喜事的场所。86岁的严培明,是祠堂的看护人。

2018年之前,严培明的工作很轻松。2018年之后,他变得忙碌起来。“从前,除了逢年过节,这里都不开门。如今,这里每天都要开门。”严培明说。

这个变化源自2017年。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当地群众记得住乡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鄂城区委、区政府在燕矶、沙窝、杨叶等三个乡镇核心区,开展“老物老件收集”工作,收集各种有传承和纪念意义的农具、家具、生活用具、农机具、门牌等物件。通过多方努力,共征集了各类民俗文物2000余件。为了给这些物件找个“家”,严基树想到了严氏宗祠。经过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一些同族老人的顾虑和不解被打消。

2018年5月,“鄂城区燕矶镇嵩山村文化礼堂”在祠堂挂牌,760多件有代表性的民俗文物藏品被搬进这里,免费对公众开放。一年多时间,这里已经接待游客8万人次。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汪全彬 刘荣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侵权请告删!

保元堂,实至名归的山西民俗博物馆

明日14时直播!榆林民俗风情博物馆、展览馆有哪些?

一个个流传久远的民俗活动

一件件充满温馨回忆的生活用品

都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都承载着每个主人的美好愿景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博物馆是城市灵魂的栖息地

也是沟通历史的桥梁

为全面展示陕北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领略榆林厚重悠久的文化底蕴,榆林传媒中心推出《主播探馆》系列全媒体直播节目。主播们第一站探访的是遍布在榆林不同地方的民俗风情类博物馆、展览馆。 截止2020年底,榆林市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共29家。

1月9日14时在榆林发布、央视频、快手、现场云、听见广播、县区爱系列app(榆阳、横山、子洲、绥德、佳县)给你好看!

不同的物件,相同的用途;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记忆;

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民风。

五地六馆,大放异彩!

明天 14:00

跟随主播

一起领略榆林民俗风情

来源:榆林传媒中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843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