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太仓海运仓遗址

海运仓遗址(太仓海运仓遗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城厢镇南郊区,新浏河南岸,盐铁塘东侧。属于元代遗址。人民南路与太平南路中间。遗址周围河流纵横成网,水资源得天独厚。南有老浏河,北有新浏河,西为盐铁塘。遗址北边为果园,西南为原南郊镇,东部为居民小区。它由两个长方形土台组成。高出地面0.5-1.5米左右,已 不太明显。调查采集到的元明龙泉窑瓷碗底、青瓷片等证明,历史记载的“海运仓”确实存在。

中文名:太仓海运仓遗址

馆藏地点:中国大陆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城厢镇南郊区

太仓海运仓遗址

所属年代:始建于元代,扩建于明代

出土地点:城厢镇南郊区

遗址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核准时间:2013年5月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 | 唐代临清运河官仓大型遗址考古

今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仓上村,是后赵和北魏所建临清县治所,又是唐代、五代和北宋时期著名的官仓所在地,隋唐运河永济渠河道在这里穿古临清城西门外而过,故据此,该地今称“仓上”。根据出土墓志铭记载,今仓上村旧址处,唐代为古临清治所惠政乡,五代为古临清治所清化乡,宋代村名或为南赵亟。金天会五年(1127年),古临清城因兵患,迁城至东四十里的曹仁镇(今临清市城南旧县村)后,又改称旧县集、仓集镇。总之,其名字皆因“仓”而起。

唐代,州、县设正仓、义仓和常平仓三类。又将县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级,古临清(治今临西仓上)为望县,唐大历七年析临清南部张桥店而建永济县(治今冠县北馆陶镇)为紧县,贝州清河县(今清河)同为紧县。时临清为望县,所以设为正仓。正仓,是唐王朝的国家粮仓,类似于今天的国家粮库。据《旧唐书》记载:“临清,为魏博镇(节度使)储粟之地。” 唐时魏博,号称天下第一镇(节度使),既为魏博储粟之地,足见唐临清仓的重要。

一、唐代临清官仓的地理位置

在仓上村的历史中,官仓的地理位置一直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百姓间的传说也只知有仓,而不知其他,故引起了研究者的很大争议。

通过笔者多年的考古调查认定,唐、宋临清官仓遗址位于旧仓上村西南。仓上砖厂东北,今南北联结渠东岸。它距始建于北魏的临清县衙遗址(堂台子)西北方向500余米,钟鼓楼遗址正西方向300余米,隋开永济渠正东300米左右处。过去,这一带地势较高,人们称其为“斜岗地”。20世纪70年代前后,在它的南、西两面挖了“联结渠”。其后,人们取土,便逐渐在联结渠东岸,形成了北、中、南三个大坑。从考古调查分析,今北坑的北部应为守护官兵的居住区,即建筑区。值得说明的是,北坑北部耕地所占的一部分也应为建筑区。北坑的中、南部及中坑为仓区。现北坑和中坑,特别是北坑东部和北部为耕地所占,未能露出它的全貌。但从考古发现,科学勘探以及走访群众所得来看,官仓的遗址面积,保守估计,至少在500x800米左右。考古发现,今南坑西北沿有唐墓发现,在其他地方也未见作为官仓的一点痕迹,故可以认定其南坑不应为仓区。

判断仓上南北向联结渠东岸的北、中两起土坑为唐宋官仓遗址的依据是:

1. 从地理位置判定:此处遗址地处高阜处,能够避水。此遗址西岸为临清古城西城墙。西城墙之外有古永济渠(隋唐大运河临清故道),且靠近传说中的码头和“马鞍桥”,有利于粮食的装卸、转运和存储。此遗址靠近古临清县衙、钟鼓楼等县内一些主要建筑遗址,有利于防卫。

2. 从考古调查和出土文物判定:此遗址北部的建筑区一带4米左右深的地表下,有大量的唐、宋砖瓦和方形铺地砖遗存。有些地方残砖破瓦的堆积厚度竟达1米多深。其中多见唐、五代和北宋时期的盆、罐、碗等日常生活器皿遗存。还多见用于防护的雷石(砖质)、石弹等用品遗存。从以上遗存可以认定北坑为守护官兵的生活区。在中坑的北部一带,有相当多的唐代大陶瓮残品、陶盆等防火器物出土,同时有唐代古井。在中坑中部和南部一带,村民早年取土时曾发现多根柏木立柱。柏木立柱排列有序,立地牢固,榫卯规整。依此判定,此当为支撑圆仓的中间立柱无疑。实地勘探还发现,在距今地表3米多深的一处唐、宋地层中,发现有10多厘米厚的粮食碳化物,其面积还相当可观。由此判定,此遗址系官仓无疑。

因为官仓遗址的东、北两面,部分为农田所占,西面为南北向的联结渠所占,故未能发现官仓四周的墙体,这就给临清官仓遗址整体面积的确定带来很大难度,有待后人的进一步研究和调查,以期有新的发现。

二、唐宋临清官仓的存在时间

根据临清官仓遗址出土物及旧《临清州志》《临清直隶州志》《临清县志》支零破碎的记载分析,临清官仓(正仓)当初建于唐代早期,历五代、北宋,至北宋晚期而毁,其毁灭的具体时间当为北宋熙宁年间或崇宁年间,其存续时间当在450年以上。损毁的原因当为洪灾或兵灾。

判断临清官仓存续年代的根据为:

从遗址的出土物分析,建筑区域及其周边出土的砖、瓦、瓦当等,相当一部分为唐代早期之物,大部分为宋代遗物。所见方形铺地砖也为宋代遗存。建筑区出土的瓷器,有唐代的玉壁底碗、三彩陶、红陶瓮等。大部分为宋代黑釉、白釉、影青等少数高档次的品种。从这些出土瓷片来看,其档次明显地低于“堂台子”等地的出土物。出土的钱币见有唐开元通宝、宋祥符通宝等,但所见不多。从以上出土物不难看出临清官仓的大致存续年代。

从历史资料分析,据民国《临清县志》记载,唐末五代时,各军阀之间的夺粮之战不断在古临清上演。其中有一条记载说,五代时,宋将刘鄩(xn)乘虚进军,欲袭太原(晋军根据地),晋将周德威自幽州(今北京)率五百骑兵南下追之。刘鄩军遇雨难进,遂欲东行,占领临清(治今临西仓上)晋军粮道。事态紧急,周德威命人捉得刘鄩军十数人,割喉断腕而纵之,令他们向刘鄩报信,说周德威已到了与临清相近的宗城(今威县,治今方营村)。刘鄩闻报,遂舍临清去贝州。周德威急驰至临清,保得粮道无虞。此条记载足以说明,五代时,临清仍为重要粮仓,是主要的运粮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故临清仓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古临清官仓在囤积粮草、官需民用、平抑粮价、赈济灾荒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为古临清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杨遵义,本文由“临西县历史文社”公众号投稿,图片为公众号原文配图。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来稿。

被誉为“太仓之根”的维新遗址是怎么被发现的?

2003年5月,因基建取土,在双凤镇维新村的郏家坟挖到一座明代古墓,文物工作者在清理墓葬物时,意外地发现厚达1米多的红烧土和印纹陶罐,经1个多月的布展发掘,在此处及周边地区发现砺石、石箭镞、圈足盘等器物残片。

挖掘现场

红烧土堆积

地层剖面

出土的三足盘

出土的残石刀

骨针和石箭镞

良渚文化彩陶片

出土的陶器残片

出土器物

陶挂件

石器

后经南京、上海等地的考古专家们鉴定,确定为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的遗存。因为地处维新村,故命名为“维新遗址”。

维新遗址

遗址中心面积约1万平方米,总范围约6万平方米。遗址分南、北两个区。2006年,太仓市在此建造“太仓维新遗址陈列馆”。2007年正式对外开放,后被列为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列馆

陈列馆主体建筑面积630平方米,突出“太仓之根”主题,自然古朴。有挖掘区、聚落区、农耕区和渔猎区4个展示区,生动展示了先民们生产、生活的场景。主陈列馆位于遗址北部,分为3个展示厅,展示太仓海陆变迁过程和维新遗址挖掘保护及出土成果、马桥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特征与内涵等内容。

2017年双凤镇对维新遗址进行修缮和提档建设,增设了陶艺馆和茶艺馆。

陶艺馆

茶艺馆

太仓之根

被誉为“太仓之根”的维新遗址,是 迄今发现的太仓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它的发现填补了太仓原始文化的空白,将太仓有据可考的历史上溯至距今4500年左右。它是一处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的遗址。

文:周国华

德州历史|北厂漕仓遗址

北厂漕仓遗址位于德城区西北大运河东大堤外的天衢工业园北厂西村。遗址东西约150米,南北100米,占地约15000平方米,现为北厂村村舍和农田,仅保留原北厂街格局,主要功能已转换为农村居住区,在村内发现有明清时期建筑残存和大量石柱础、石建筑构件等。

大运河北段自隋、唐漕运兴起,或被黄河夺流,或由于战乱,致使“御河湮灭,失馈运之利,只有德州段的运河漕运常兴不衰。

据《德州志》记载,金天会七年(1129年),在德州(今德城区北厂村附近)置将陵仓,以利漕储运。至元三年(1266年)改将陵仓为陵州仓,并在此设直捕盗司、达鲁花赤、监支大使等,使德州段运河成为全国漕运沟通南北的大动脉。明代建文(1399年)时期,在今德州北厂村附近设立兵营,修筑“十二连城”,护卫德州漕仓。到清代中期,德州段运河漕运一度达到鼎盛。

运河漕运的兴盛,促进了德州运河沿岸仓栈、码头、商铺的形成和城市的发展。北厂漕仓遗址做为大运河上一处重要的历史见证,为考证德州运河史、交通航运史、水利史增添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古代德州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古代城市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依据。

(原创:王永顺)

关注《运河朗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德州古运河畔》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德州运河民俗文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640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