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马鞍山古山寨

马鞍山古城址勃利马鞍山古城址位于勃利县长兴县马鞍村,西北0.5公里处,东南距马鞍山2.5公里,东北距大驾山2公里,西南距马鞍村0.5公里,西北与山地毗邻.城址发现于1983年,始建于战国时期。总面积38000平方米,由四个山城组成,分别坐落在四座小山顶,以前后左右方位排列.古城墙高度9米,平均厚度约1米,外城周,马鞍山古山寨,马鞍山古山寨简介,马鞍山古山寨-七台河市勃利县马鞍山古山寨旅游指南

西南 | 马鞍山惊现古代城寨遗墙

马鞍山古山寨

马鞍山惊现古代城寨遗墙

●吴志跃

陆丰市西南镇马鞍山村在开发红色遗址,打造红色村。村干部给我发来几组相片,其中有一组是马鞍山顶练兵场的相片,出现一堵灰沙土夯筑的残墙,村民不知其来历,认为是农运时修建的。

对着相片我就起疑,一来残墙太陈旧,远远不止百年的历史;其次是残墙仅是整个建筑物的冰山一角,这个建筑物完整的规模是很大的,用灰沙土夯筑,工程量很大,至少得用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农运存在的时间很短,没有物力、人力、时间来筑这个建筑物。再次农运是动态性的群众运动,没必要建这个没有纵深的据点。但这些断壁残垣是客观的存在,是什么年代、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来马鞍山上建这个工程量浩大的建筑物?带着这一连串的问号,2019年12月17日,我访问了马鞍山村。

村民几天前就请工披荆斩棘开通了上山的路,但仅是从村后西南方向开到山腰,就是马鞍山的鞍部。山上其他地方还是树木、荆棘丛生,无法通行。

马鞍山顾名思义就是状如马鞍,东西走向,东临螺河一端是马头,西侧是马尾,中间是马鞍,就是两端高,中间平。整个山体相对高度约40米,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200米,夯筑的残墙从鞍部开始,向马头方向延伸,多远多宽因被树木挡着无法查堪,仅是在鞍部临村一侧的悬崖上有一段长约30米的残墙,墙高近3米、宽50厘米,灰沙土夯筑,很坚固。

古人筑这种墙并不是仅筑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段墙,而是设计好建设范围,然后挖基础,清好基础后一圈一圈夯筑,是比肩连着过的,不是在一个地方垂直夯筑到预定的高度。因为那样无法夯筑,墙体没有连接不牢固。因此,马鞍山上有一段3米高的残墙,就一定有跟这段墙一样的墙体连成的一个建筑圈,是方是圆就说不准。古代这种高墙连着的建筑物就是城寨!

如果真有城寨,那这个城寨是什么年代,什么人建的?

现在马鞍山村主要有刘、林、罗、颜四个姓氏的村民居住,传说最早来置居的是颜姓,后是刘姓、林姓,相差几十年,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可认为是同一个时期来开基的。刘姓从开基祖至今传了23代人,按每代20年计,开基历史约500年,也就是明朝中期。但颜、刘、林这些姓氏的祖先到来之前,马鞍山上的残墙已存在,这从当地村民对山上这个地方的叫法可证实,他们世世代代叫山上那个地方为“破寨顶”,大安方言的“破寨顶”可指破寨的上面,也可指上面的破寨,结合实地的地理位置,“破寨顶”应该是指上面的破寨。明朝中期称为破寨,那这个寨的兴建时间至少应推前数百年,在元、明之前或更早。

从寨的地理位置、寨的建筑结构可以推测出这个寨建设用途。在明代以前,马鞍山村是交通要道,村前是螺河,这是从上游河田一带通行乌坎出海的黄金水道;陆路,村南不远的石头山就是粤东通往省城广州的古驿道。在这种地方所建之寨不大可能是山贼土匪寨。余下就只有两种可能:官府的兵寨和望族的民寨。

陆城东海镇有一古寨保昌寨,原名郑厝寨,始建于元代,是宋朝一位郑姓官员隐退而建的,它的传说脉络清晰,古寨保存基本完成,不会象马鞍山上的破寨顶一样残破。两寨相比,马鞍山上的破寨应比郑厝寨更早。

马鞍山破寨顶残存有一个重要的建筑物──敌楼。这种敌楼南塘的建宁寨、陂洋的古寨都有,是用于防匪防盗的。其修建的军事意义类似于大城关的“瓮城”。四方笔直的寨墙要攻击前来破门和毁墙的敌人时只能在寨墙上露出身子俯视,这样很危险而且攻击力弱。在直线的寨墙一端,即两条寨墙相交形成九十度的地方,外凸建一个敌楼,可监视两条寨墙,一旦有敌人接近寨墙或寨门,可以在敌楼内向敌人射击。对角建两个敌楼就可以不存死角的观察寨城的四周。马鞍山破寨就残存有两个敌楼,寨墙外,正方形,边长约4米。当地群众称之为“炮台”,其实就是敌楼。有东、西两个。西面的看得到,东面的因树木茂密无法靠近,村民说两个是一样的。有这样的防患意识,且敌楼规模就这么大,可猜想这个寨应该占据了整个马鞍和马头,就是寨依山而筑,在山体悬崖上夯筑寨墙,不让敌人在寨墙外驻足,增加安全系数。这样分析,这个寨的面积应超过一万平方米。到底是兵寨还是民居寨落还无法确定。

因为这个“破寨顶”的历史脉络是一张白纸,说明它的历史久远。完全排除了明朝以后,元代的可能性也很低,剩下的就是唐宋的了。宋代陆丰境内没什么大事发生,只有大将杨文广带兵来八万灭虎,百花洞平番等传说,百花洞平番有一戏出叫《百花赠剑》说的就是那段历史。倒是唐代,唐武德5年(公元622年),朝廷在现在陆丰的大安镇环珠寨置安陆县,安陆县存在了5年,后又将辖区并入海丰县。县衙环珠寨到螺河东岸是5华里,过了河就是马鞍山村前,安陆县在这里建寨驻军是完全有可能的;其次,安陆县新建,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在新县城附近置业建寨也未曾不可。只是安陆县很快就撤掉了,或许寨未建好,寨的主人也就迁走了,以致在当地没有留下一点印记,只留下破寨顶那一片断壁残垣。

既然是防敌意识很强的古塞,一,寨内必定有可汲水吃用的水井;二,沿着残墙走向探挖,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墙体。

村民还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马鞍山小学的体育课是在山上的马鞍那一片空地中上的,那一片空地看似天然的,但它平整得出奇,就跟学校的体育场一样平。极有可能是人工平整出来作寨的基地的。

马鞍山的破寨顶是历史的厚赐,对它进行挖掘、保护、利用是很有意义的。

【免责声明】本平台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帖。

冬游郑西“马头山”和“龙马寨”探访郑州古山寨

郑州西部的古山寨,集中在巩义、登封、荥阳、新密四市交界地带,大致为嵩山北部到东部的浮戏山、横岭一带,现在仍保存相对完好的总数在40座以上。这些山寨,最早的建于宋金时期,后来在元明清各代均有修缮或新建,最晚的在抗日战争期间还曾进行了修补。而实际上,这些山寨是古代保存下来的完整的军事防御设施。

郑州西部目前保存下来的古山寨,大多都是在这一时期兴建或在前人修建的古寨基础上重修起来的。有名的山寨如万山寨、横岭寨、摩旗寨、大山寨、皇古寨、铖佛寨、青龙寨、焦山寨、柏枝岩寨、周家寨、牛家寨、梅山寨、二郎寨、五岭寨、高咀寨、马头寨等。

虽是初冬,但此时的山上已显苍凉,灌木与野草灰黄满目。

偶然所见这些柿子树上仍挂有熟透的柿子,此时已略显干瘪。

路边这些枸杞子格外显眼,偶然还可顺手摘下几颗品味甘甜。

一路向上,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大车路上,这条路是采石场大车行走之路,前些年这里开始采石,如今似乎已停工歇业。

沿大车路绕过一山坳,见到有一老人在修补道路,上前与老人攀谈,老人家在王宗店,就在这附近,打小就在这里生活,这一带的山都已走遍,还为我们指出马头山与龙马寨的位置,感谢您老先生!

从这个位置向西北看,就是马头山了,此景为马尾,马头还须转过山窝才能看到。

我们绕大车路转了两三个山窝,约三公里,已到香炉峰西侧。

尖山伏羲山景区贾家寨,也叫永清寨,始建年代不详,现在保存有一正寨门,寨门上方石匾於十年前丢失,原寨内石碑被尖山村一村民收藏保存,环绕山寨一周,老寨墙已不多,现在已被伏羲山景区开发成玫瑰园,寨墙都为新建。

又沿大路向南走了一段,已见到新密所修的观光栈道,这次我们的目的地不是香炉峰,故返回,继续向西。

路边仔细观察,会有这些石头与窑洞混合堆砌而成的住所。

这里是山谷最低处,从此处可上马头山。

行至半山腰,再向东看,香炉峰上的祖师殿分外突出。

终于登上山脊,上山的小路时隐时现,受灌木荆棘所困,正好在此小憩。

据老先生所讲,马头山上有三个寨子,互为犄角状,易守难攻。在此向右看,可见一个较大寨子,一圈的灰白色寨墙依稀可见。

此处可见一寨门,不见道路,只能绕行。

绕至西侧,道路渐好,可见西侧有上山小道,原来我们刚才上山的路并非村民常走之路。

左侧有一寨门,保存较好,只是此寨没有名号,或许都属于龙马寨。

进寨后,再向南走过一段,已是此处最高点,向南那个最高的山峰就是马头山主峰的位置。

此时我们已行走约8公里,我有意沿刚才寨门西侧返回,李老师却无返回之意,大概看了下距离,我们要沿山脊转过三个山头,距离约9公里,再从村子绕回大洪桥约5公里,此时,心里还是有点打鼓,只是状态尚好,无疲惫感,走!

前路发现一堆白色石头,走近一看,似乎是汉白玉之类,天然堆砌,与周边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看到前面那三个山头了吧,是我们半程的顶点。

到达第一个小山顶,再看右侧的山寨,更加清晰。

回头再看来路,早已不见来时的寨门。

从这个角度向东看,几条山脉突起像手指般,这里我想想了五指岭。

终于登顶,马头山的最高峰海拔770多米,在周边来看,是最高峰。

稍作调整,开始向对面的山寨行进。

下山路陡,倒也省体力,只是有些废鞋,再看刚才的顶峰,甚是险峻。

在这个地点拍一张全景很有意义,这里就是两处山脉的中分之地。此时若非冬季,景致一定更加秀美。

继续行进,寨门就在前方。

终于到达寨门,有些小意外,此处寨门仍然无名牌,还不是正门。

沿寨墙向北踏上归程。

返程这条路,相对来时那段,已显开阔平坦许多,这才是人们经常行走之路。这里有寨门遗迹。

前方还有一寨门,看形势保存较好。

旁边居然还有个耳房,应是把守山寨大门哨位休息所用。

出寨门,回头再看,终于看到繁体“龙马寨”三个大字,虽然已模糊不清,但仔细辩认仍能看清。

出寨门,一片坦途,宽阔的山脊对我们来说太奢侈了。继续前行约20余分钟,到下山小路口,此处有一悬崖,也是一道景致。

悬崖之下长满各种树木,以杏树居多,来年春天,这里要再次拜访,杏花一定大有可观!

继续下山道路越来越宽,遇到一放羊老乡,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攀谈几句后继续前行。爬山的乐趣不止于登高,更有与乡亲们聊天的各种乐趣,传说、故事、乡音都是我们兴趣所在。

继续下山,已上村道,再行约5公里就可到停车之处。

此处土坎有点意思,土坎之中有几层石头,像是三名治,起初以为是古代堆积层,类似某文化遗址,走近再看,原来是鹅卵石居多,再看地形,此处位于山谷之中,推测,以前这里曾有一条大河,水量相当充沛,最后也得到了村民的印证。

修筑寨堡,首先要有人领头,其次要有大量资财经费,另外还需要大量人力。清廷及地方大员于是将目光投向了大家富户和巨族宗室,他们大多既深谋远虑又轻财好义,在地方有影响号召力,更有保卫身家性命财产的迫切要求。

《荥阳县志》载,皇古寨由翰林孙钦昂、贡生范培钦倡修,铖佛砦由监生郑树棠倡修,万山寨由贡生胡峰青、生员李正邦倡修,大山寨门额上则写的是“仝寨公修”,基本上都是由当地宗室或富户领头,百姓共同参与所修。

如今,人们已进入了信息社会。难得的是,郑州西部的山区,还保存了40多座这样的古山寨。它们矗立在山顶之上,默默地向人们述说着过去岁月的沧桑。如果你偶有兴趣登到山顶遇到山寨,在欣赏山川风景的同时,还可以近距离去体会一下过去兵荒马乱年代那种慌恐与不安……

由于古山寨太多,又都是处于山顶之上,多年荒废,没正经的道路,因此想要去看古寨,最好走前做好攻略,看把车停放到什么地方最方便。一次看古寨也不必太多,一天大概最多可看两三个。看古山寨的同时,还可欣赏一下山村风光,顺便体验一下爬山的乐趣,既健身,又涨见识涨知识,同时了解了郑州周边的大好河山,实在是一举多得。

马鞍山市含山县最美古道绿意盎然

图为航拍的含山县伍子胥古道,生态步道蜿蜒起伏,远处的昭关湖、千金湖波光明净。眼下正是7.5公里长的含山县伍子胥古道一年当中最美的时节,美好的环境、优美的生态让含山县城的居民和马鞍山、合肥、宣城等地的游客竞相前来徒步、慢走;满眼的绿色、清新的空气让来此的游客大口呼吸,心旷神怡。(田斌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584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