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望鲁台

望鲁台又称“秋胡台”、“鲁台”、“望夫台”。台高丈许,占地一亩,位于龙都淮阳东南78华里处.《乐府解题》说,“鲁”有秋胡,纳妻五日而官于“陈”,五年后乃归。未至家,路见一采桑女,美,下车戏之曰:“力桑不如见国卿,今吾有金,愿以与夫人。”妇曰:“采桑力作,以奉高堂,不愿人之金。”秋胡至家,妇人见调戏她的竟是自己为官在外、五年未见的丈夫,怒而投沂水而死。后人哀之而赋之“秋胡行”。后人又依赋编成戏曲《秋胡戏妻》。旧志说,秋胡鲁台集人,官于鲁,其妻罗氏每思念夫,常登台以望鲁,故曰“望鲁台”,或“望夫台”。《陈州府志》说,秋胡鲁台人,纳妻扶沟罗氏之女。扶沟县有罗夫人庙祀之。

信息来源:淮阳政务网

望鲁台

马庆伟 | 燕伋与望鲁台

燕伋与望鲁台

文/马庆伟

相传燕伋是我国春秋时期渔阳(今宝鸡千阳县)人,字思,一生曾三次来到鲁国师从孔子学习儒家文化,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被后世帝王尊为“先贤燕子”,配祀于孔庙之中。燕伋一生最为后世所称道的事有两件:第一件是在家乡一带弘扬传播孔子的儒家学说,把儒家学说传播到陕西以及西北地区,为西北地区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第二件是为后世树立了尊师重道的千秋典范。

据史书记载:燕伋出生于一个家道殷实、知书达礼的诗书礼仪之家,家人寄以厚望。燕伋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听闻孔子在鲁国办学授徒,心中仰慕之极,于是在22岁那年不辞劳苦、负笈(j 书箱)千里来到鲁国拜孔子为师。23岁时,追随孔子周游列国问礼、学礼,考察周朝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燕伋追随孔子经过五年的刻苦学习后,终于学有所成,于是在27岁时返回家乡设帐讲学,传播和弘扬孔子的儒家学说,先后设帐讲学18年,为当时我国西部地区培养了大批的人才。35岁时,燕伋第二次离开家乡随老师孔子学习考察。这次,他在鲁国学习了五年,开阔了眼界,扩大了胸襟,增长了学问与见识,较为全面的接受了齐鲁文化的熏陶与洗礼,40岁时再次回到了家乡继续设帐讲学。

相传燕伋在家乡讲学期间,每天都非常思念自己的老师孔子,每当他思念恩师时总会来到学堂后边的高处登高望鲁。为了看的更远一些,他每次用衣襟掬(j)一些黄土垫在脚下,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天长日久,数年之后便堆成了十余米高的土台。后人为燕伋尊师重道的精神所感动,为了纪念燕伋,更为了教育人们尊师重道,因此将此台命名为 “望鲁台”或“燕伋望鲁台”,后来又被人们一致推崇为“中华尊师第一台”。 望鲁台位于宝鸡市千阳县境内,距今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后来,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后,燕伋为了安慰自己的老师,不顾自己年事已高第三次离开家乡来到鲁国,随侍孔子身边四年,孔子不幸逝世后,燕伋又为孔子戴孝守墓三年,后来燕伋回到家乡时已经65岁了。

古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重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古代社会里,百姓家中供奉的牌位“天地君亲师”中师生关系为人伦大道之一。中华民族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古有结草衔环、一饭千金等典故,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师恩呢?沧海桑田,千年一瞬,两千多年过去了,望鲁台虽历经无数沧桑岁月和风雨的侵蚀,与两千多年前的原貌已经大不相同。但燕伋以其思师、念师、感师、敬师之大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为后人树立起了一座风雨永远无法侵蚀的尊师高台。正可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燕伋尊师之风范,千载之下,令人敬佩不已,燕伋尊师重道的精神在今天以及今后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

马庆伟,岐山周文化研究会理事、岐山县楹联诗词学会会员,现为岐山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师,曾在《凤鸣岐山》、《教师报》、《中国宝鸡周易》发表多篇论文,主编有《魅力京当》一书。

千阳新编秦腔历史剧《望鲁台》首演好评如潮

4月24日晚,由千阳县文化旅游局主导创排的新编秦腔历史剧《望鲁台》,在西安易俗大剧院首演,受到广大戏迷观众好评。

新编秦腔历史剧《望鲁台》,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以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千阳先贤燕伋和名胜古迹望鲁台的历史故事为原型,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燕伋发现自我、实现教化,追求向真、向善、向美的执着精神为思想主线,讲述儒家文化中因材施教、从无到有、推己及人的思想内涵。全剧采用秦腔艺术手法,以燕伋对鲁国“三往三返”为剧情主线,按辞归、望鲁、辩银、授业、论道和悟台六个场景,重现了燕伋三次赴鲁、路不拾遗、铁肩道义、三问大道等生动情节,讲述了春秋时期的千阳人燕伋撩襟撮土、垫足望鲁,寄托尊师思师念师的感人故事;重现了燕伋尊崇师道、设坛讲学,首开儒家文化进入秦地之先河的历史担当,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该剧从另一个角度也诠释了孔子一生未入秦的原因,让观众详细了解历史人物燕伋在秦地率先传播先进文化的尊师重道精神,并对中华尊师第一台——望鲁台的历史渊源有了充分了解。

该剧由千阳县文化旅游局和北京红布衫文化发展公司合作创排,中国编剧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获得者罗周编剧,国家一级导演杨君担任总导演,宋亚平、盛小鹰、邓增奇、蔡文辉、孙瑜等主创人员倾力打造。剧本创作过程中,邀请仲呈祥、季国平、孙豹隐、马也、王馗、汪人元等13名全国戏剧界专家学者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深入研讨提升,用戏曲的方式向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做了一次巡礼和致敬。

这次首演由千阳县人民剧团承担。当晚剧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观众对该剧的精彩演出、灯光舞美设计高度赞扬。戏迷王庆华赞扬道:这部戏立意好、有深度,高唱主旋律,弘扬核心价值观,既讲述了千阳故事,又讲好了中国故事,既展示了千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宣传推介了千阳文化旅游。

25日上午,《望鲁台》首演专家座谈会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先秦题材的剧目非常不好创作,但这部戏人物形象刻画丰满鲜明、思想内涵丰富,与当下重视教育、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编剧构思巧妙,导演风格唯美细腻,主要演员唱功扎实,音乐精彩悦耳,舞美古朴诗意,灯光变化与剧情实现完美融合。并从人物塑造、演员表演、台词风格、唱腔变化及进校园演出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聚力打造成千阳走向全国的又一张靓丽文化名片。

据悉,该剧在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2场后,将赴北京、宁夏、甘肃等地巡演,并备战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

全程回看

九艺节“文华奖”参评剧目一览 | 秦腔历史剧《望鲁台》

新编秦腔历史剧《望鲁台》以困惑(夫子何不入秦、“我”之价值何在)与解惑,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推进,以发现自我、实现教化,追求向真、向善、向美执着精神为主线索,以“三往三返”为全剧整体结构,通过燕伋三次赴鲁、路不拾遗、铁肩道义、燕伋三问等生动情节,讲述了出生于陕西省千阳县的燕伋撩襟撮土垫足筑起“中华尊师第一台”——望鲁台的感人故事。

该剧将于10月27日、28日宝烟俱乐部演出。

稿件来源:文化陕西

编辑:杨紫 初审:东方 责编:言玲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52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