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氏家族旧宅)

AAAA级旅游景区

李鸿章故居是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是合肥市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名人故居。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前厅布置了李鸿章生平展,该展览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合肥李鸿章故居(李氏家族旧宅),合肥李鸿章故居(李氏家族旧宅)简介,合肥李鸿章故居(李氏家族旧宅)-合肥市庐阳区合肥李鸿章故居(李氏家族旧宅)旅游指南[组图]

李府半条街!李鸿章安徽故居历经百年变迁,曾被改建为百货公司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氏家族旧宅)

李府又名李氏家族旧宅、李鸿章故居、李鸿章府,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中段208号,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本篇摄影/车吉心)

李府是合肥市的“十大景点”之一和市民心中的首选景点,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李家的祖先由江西迁来合肥的肥东,自李鸿章这一代起开始发迹。李鸿章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二,其余五人也身居高位,在当时非常地显赫。

他们聚族而居,深宅大院可以覆盖淮河路中段的半条街,时称“李府半条街”。

李鸿章死后,他家的住宅和享堂历经百年变迁,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李鸿章故居临街一进在五十年代分别被改建成淮河百货公司和其他商店,门面墙及内室作了适合营业性的改动。

二至四进为皖北人民银行和安徽省人民银行使用数十年,由合肥市工商银行管理,当作宿舍。文化大革命中只因李鸿章故居已被改作它用,才得以幸存,使整体风貌维持了原状。但内部的一些珍贵用材、木雕等,被铲除变卖了。

清朝最有福气的家族,历任四朝宰相,曾国藩、李鸿章家族都没发比

倘若说起清朝时期的著名人物,人们都会想到曾国藩和李鸿章,此二人是清末的朝廷重臣,掌管着国家的部分大事,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辉煌,使得这两个家族的人都有了一定的资本和权势,也就奠定了他们后人的学习资本。因此,李鸿章和曾国藩的后代中,出现了不少的著名人物。但是,即使是如此,他们的后人也比不了某一个家族的人,而这个家族便是潘世恩家族。

说起潘世恩家族,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潘世恩此人确实是个能力突出的人。潘世恩,字槐堂,号芝轩,江苏吴县(今苏州)人,16岁参加“童子试”,在弱冠之年便中举了,到了二十五岁的时候便中了状元,可谓是一帆风顺。潘世恩先后在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为官,可谓是四朝元老,他还与堂兄潘世璜、孙潘祖荫合称为“苏州三杰”。

潘世恩一生经历了乾、嘉、道、咸四世,在朝廷兢兢业业工作了五十多年,官职也不小,位列三公,成为朝中重臣。道光二十四年,内阁四大学士,除潘世恩外,穆彰阿、宝兴、卓秉恬三人都是他的门生。《郎潜纪闻》称他为“三百年中第一福气中人”。在潘世恩获得皇帝重视的这些年,潘氏家族也获得了不错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显赫的官员,也使得这个家族成为了苏州最为显赫的存在。

“潘世恩”三个字,在苏州有了很大的名气。或许正是因为潘世恩的存在,带动了这个家族的学习气氛,因此在潘世恩家族中,一共出现过1名状元、8名进士和16名举人。

潘氏家族还被李鸿章称为“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翰林之家”,“潘”姓因此成了清朝苏州城里的大家族之一。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潘世恩的祖宅后来成为了苏州状元博物馆,每年都会接待八万多余次的游客。而它的地理位置也不错,与著名的观前街只有一街之隔。

潘世恩的孙子潘祖荫也是潘家的著名学霸,此人在科举中中了探花,虽然不及自己祖父的名气,但是也是国家中数一数二的人物。显然的,潘世恩教出来的人自然是不会差的,因此潘祖荫后来官路一路畅通,一直做到了刑部尚书和工部尚书。

因为潘家的故事,苏州一直流行着一个说法:“潘家人都很会读书”。据说潘氏子弟去读书的时候,都会带一个铜壶,里面装上炒熟后的梧桐树结的籽,以此招来金凤凰。因此,苏州的有钱人家亦或者是读书人家,都会在房屋前后中上梧桐。

或许,潘家的后人之中,并没有再出现一个和潘世恩一般出色的人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后人们受教育水平都是不错的,而这都是潘世恩带出来的风气。

参考资料:《清史稿》、《罪穆彰阿、耆英诏》

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关注无风起念公众号:(微信号wfqn888)。

大水井古建筑群——见证李氏家族的兴衰故事

大水井古建筑群,位于湖北省利川市柏杨镇水井村,东望荆楚,西连巴蜀,北接长江三峡奉节,南邻湖南张家界,是长江中下游目前规模最大、保护较好、艺术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也是2001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水井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末清初,其建筑规模宏大,整个建筑雕梁画柱,工艺精巧,玲珑剔透,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建筑群由李氏庄园、李盖五宅院和李氏宗祠三部分组成,集西方建筑与土家建筑特色于一体,解放前是李氏集族权、政权、军权于一体的“土围子”。

李氏家族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湖南岳阳(巴陵县五甲十三保)年成歉收,李家小有田产,但家大口阔(五子分别为:龙虎凤凰显),大儿子李廷龙提出入川谋生,乃带上二弟廷虎入川,至巫山,廷虎病死,廷龙独力难支,于是又回家,哀告父亲(双目失明)允许,带上三弟廷凤入川,艰苦跋涉,历经生死。

最后,来到夔州府(奉节龙门),告当地乡邻,为大户黄氏佣工,种地煮酒,辛苦经营,后黄氏则败落穷荡。李廷龙、李廷凤娶当地女子为妻,共育八房人(兴发芳述德泽茂盛),分家后,勤俭持家,不断地扩大家业。李廷龙死后,葬大水井;李廷凤死后,葬于今天云阳县普安乡的凤凰山上,当地人称为:“龙归井,凤归山”。

李氏几代人下来,竟买下了今天利川北部,奉节,云阳南部大片地方,成为远近有名的大地主,一区之内,无外姓田产。财大气粗后,方大兴土木,建李氏祠堂,建学堂庙宇,更结交州县官员,实川东豪族、书香门第耳。

子孙中有李文郎者,官至荆襄道台,但做了过火事,未获善果。到民国时期,李家的末代族长李盖五,加强庄园的武装力量,练兵造枪,乃一方强梁,曾与匪首贺国强兵戎相见。李氏族规极严,族长是典型的封建家长,族内如有那个女子不守妇德,比如未婚先孕的话,那是要被抓到龙桥判处死刑的,被推到几百米深的河谷(龙桥河)中。

但族人若在外面惹了事,外族人找上门来,族长还反倒为之极力开脱。当时人们说李家人:“逃得过国法,躲不过家法。”李盖五是六县的团总,还是奉节县的参议员,他身材魁梧,在县里好说话,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解放后他及时顺应潮流,交出了武装,交出了土地财产,配合革命政权,得到了当时上层的明确指示:“好好保护,是个人才”。但形势并没有使他保全李氏一门,他本人被狂热的农民们从奉节县城骗回到他的庄园,被绑在火边,活活烤死,一说饿死(或两者兼而有之)。他守成的祠堂,兴建的庄园也被破坏。李氏在各处的小族长和大大小小的地主们,多也落得个家破人亡。那些为人善良的,忠厚老实的,并且家业衰败的,不少倒得以保存,延续后代。

其中,在今天云阳县普安乡、蔈草乡等地,保留下来了一族人。他们的派行(族谱)是:“正世光廷祖,永远胜先宗。兴隆昌万代,国泰定英雄。”为李龙的后代。解放后,大水井一带地方划归湖北省利川市管辖。在动乱中保存下来的李氏宗祠在九十年代后被保护起来,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进一步的修缮,成为一方名胜,为恩施州利川市著名景点。

大水井古建筑群

李氏宗祠,土司王朝的堡垒,祠堂正面东侧有口小井,周围砌起了高高的围墙,围墙正面刻有“大水井”三字,这也正是大水井名字的来历。宗祠修建于清道光26年(1846年),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建有大殿3个、厢房4排、天井6个,共房屋69间。三大殿均宽17米,进深10.5米,四厢房中分别设有讲礼堂、仓库、银库、财房、族长住房及客房等。

祠堂正面东侧有口小井,砌有围井石墙与柯堂围成一体。水井围墙正面,刻有“大水井”三字。祠堂四周围墙高耸,左、右、后三方为依山势逐步升高的石墙堞垛,高6-7米,厚3米,总长为390米,全用麻条石砌成。东西侧分别有“承恩门”和“望华门”供出入。

李氏庄园占地4000多平方米,共有天井24个,174间房屋,多2-3层的楼房,其中有大厅、套房、客厅、客房、小姐楼、帐房、仓房等。李氏宗词及庄园建筑宏伟,修饰华丽,柱头及穿梁皆有雕花,飞檐和屋脊均有青花瓷碗碎片镶嵌成各种图案,彩楼、门窗都刻有工艺精巧的花鸟虫鱼等图案,天井内还有水池和各种精致的花坛,此外,还有各种浮雕和楹联等均保存完好。

整个庄院内窗棂花样及柱础浮雕多达20余种,依天井而形成各自的风格,或刻或雕、或方或圆,一室一景,形态各异。原室内陈设典雅精致,床、案、椅、几全以红木制成,或镶或嵌、花样繁多。

1942年至1948年,李廷龙另一玄孙李盖五又在龙桥东葡萄池修建住宅一座,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造型结构与大水井庄院相仿,取“高山仰止”之意,命名“高仰台”。豪宅占地2000余平方米,有房屋40余间。建筑飞檐翘角,精雕细琢,鬼斧神工。李盖五住宅的落成,不仅从点上增加了该建筑群的密度,而且从左右两边进一步烘托出李氏宗祠的中心高度,从大画面上增加了该建筑群体的对称、协调和“堂上一呼,阶下百诺”的气度。

宽阔的院坝,高大的正厅,壮观的绣楼,整齐的配殿,错落相间的厢房,以及精巧繁缛细腻的木核石雕,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可惜好境不长,李盖五因兵匪之患,不得不举家重返大水井,凭借天险和固城挣扎着拒敌,以求守住和延续李氏土司王朝的辉煌与荣耀。

位于龙桥河上,还有一座天然“龙桥”,“桥”面距龙桥河水面207米,两岸悬崖绝壁,唯此外行人可通,达于重庆奉节。古时这里曾被作为李氏家庭的天然刑场,桥侧有巨石一块,突悬于河上,犯了族规的人便从此处推下。

大水井古建筑群最具特色的“走马转角楼”、“一柱六梁”、“一柱九梁”的建筑格局,精雕细刻的柱础,玲珑剔透的窗棂,造型奇异的廊柱,曲径通幽的走廊,精致豪华的陈设,使整个庄园富丽堂皇而不俗气。李氏封建的堡垒,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年间,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谱写了庞大一个家族的兴衰历程。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古建世界,我们不仅仅只做古建筑!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482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