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老山记海城馅饼

老山记海城馅饼是沈阳市传统风味小吃,也是沈阳人记忆中的味道。老山记海城馅饼成品形圆色黄,皮面脆韧,馅心嫩爽,鲜香四溢。再配以蒜泥、辣椒油、芥茉糊等蘸食,更加味美适口,风味别样。老山记海城馅饼里的馅儿紧致抱团、整体香而不腻、咸香适口,素肉结合,又因配菜的不同各有滋味,青椒清新惹味、偶有微辣,甘蓝甜软温和,肉三鲜里的干虾仁配合着韭菜十分提鲜。如今,老山记海城馅饼,作为传统的沈阳八大小吃之一,成为了沈阳这座城市的名片,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旅游者前来品尝。

山海关老龙头,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海上长城

老山记海城馅饼

横贯我国东西部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大多数长城的城墙,或建于山峦,或修于平原,而建在海上的长城,全国仅有一小段,那就是河北山海关伸入渤海的老龙头长城。这段长城建于明朝时期,曾是明代海防的军事要塞。

老龙头,位于山海关老城的城南,离古城约有不到5公里的路程。这段入海长城,为明代所建,它是万里长城中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也是明长城唯一的入海处,明长城东部的起始点。当年修筑这段长城,主要是为了阻挡关外的骑兵侵入山海关腹地,这些彪悍的骑兵,往往趁退潮或冬季枯水季节,沿海滩长驱直入。

老龙头长城的修筑,始于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当时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抵御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吩咐大将军徐达在关外修建山海关前卫哨城。到了明代的中、后期,明代防务的重点由蒙古转向女真,由陆路转向海路。老龙头作为海上防御的前沿,历经数位重臣名将的督师经略和增修加固,成为拱卫明朝京师的海防要塞。

整个老龙头长城,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澄海楼、宁海城和滨海长城等多部分组成。入海石城里就修有长城第一道关口“南海口关”,第一座敌台“靖卤台”,后来又在城垣上建起了一座高达10米的“澄海楼”。这座海上石城的基础非常牢固,历经海水几百年的冲刷而不毁。

“靖卤台”是明万里长城唯一建在海中的“敌台”,是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应元始建,起初为坚固的实心敌台。隆庆四年(1570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坐镇蓟镇长城时,把自居庸关至山海关的1200华里的蓟镇长城上1017座“敌台”,全部改建为空心敌台。戚继光还亲自命名了海上长城的敌台为“靖虏台”,后改为“靖卤台”。

戚继光在改建这座海上长城时,遭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往往白天才打好基础,第二天海水涨潮,基础便被凶猛的海水冲的一干二净。民间传说,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戚继光征用了大量的铁锅,把铁锅倒扣于长城墙基的外围,减少潮水的冲击力,从而保障了长城的建设。

到了清朝,这座海上长城作为防御工程的作用大大降低。老龙头长城,更多的作用是作为一道景观,供后来者抒发情感。因为老龙头的地名,跟“龙”有关,所以深得清朝皇帝的喜欢。清代自康熙至道光的五位皇帝,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出关、入关共经过山海关12次,这12次中,每回都来到老龙头,观海吟诗,宴请群臣。这其中以康熙的一首《澄海楼》最为出名:危楼千尺压洪荒,骋目云霞入渺茫。

当年八国联军入侵时,英军的先头部队,乘坐“倭人号”军舰率先达到老龙头的海面,并在老龙头长城关口进入关内平原。1901年,山海关城南至渤海海岸老龙头处,约9平方公里的地域成为侵略者的占领地,英军的营盘更是驻扎于老龙头下。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老龙头长城,以及周边原清军的营房,几乎全部被英军焚毁。

现今人们去老龙头,所见到的海上长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开始抢救重建的。在原址复建的海上长城,靖卤台下还有原长城的地基,重达二吨以上的巨石,深深插入海水中,可以想象,明朝修建老龙头长城时,是何等的艰巨。

现在对外开放的老龙头景区,占地面积600亩,由宁海城、澄海楼、入海石城、南海口关、龙武营、海神庙等28处景观组成。作为山海关的5A级景区,门票50元/人,除了澄海楼无法登临外,其余景点均可自由参观。看过八达岭、金山岭长城,确实有必要去看看这段国内唯一的海上长城。作者简介:陆建华摄影(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

老城记忆:老照片里的山东滕州

滕州汽车站(已拆)

滕州火车站(已拆)

荆河路立交桥

滕州市荆河路一角(已拆除)

滕县烟酒糖茶批发市场。

1985年的元宵节 滕县府前路。

滕县百货大楼。

1987年的滕州市博物馆 王家祠。

80年代的滕州市荆河公园。

1988年善国北路与龙山路十字路口。

滕国故城。

善园水上商场(现已拆)。

萧山人,你可还曾记得儿时萧山这些老画面?老城厢,旧曾谙……

城厢,小编生于斯,长于斯。

家乡面貌丕变,纷呈迭兴。

西山、越王城山、湘湖,或不复当年,或回黄转绿;

市心桥头、东门头、西门,往来聚散,几多兴衰流转。

就按儿时记忆,借助朱老《萧山旧事散记》,

来一场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混合的忆旧怀新吧。

西

西山,相信大多数萧山人都很熟悉。“萧然山下县”,萧山的县名就源于此山。

山顶有一座梅雨亭,过去亭周围广植梅花,萧然八景中的“西山梅雨”即出此。北麓有古刹隆兴寺,隆兴寺西又有宋代净土寺。山中金泉井、白龟井终年不枯

老萧山人眼里,西山的界限是指从最东北山尾到史籍记载的净土山为止。再往西南延伸即称市燕山,向西南向东北连绵近10里。而西山从现在的初阳亭到净土山巅大约二三里。

旧时城区的市心桥头是最繁华的地段。

小编的第一个家就在这边。

记忆中,西边有热闹的老街绣衣坊和工人文化宫(最早好像叫工农兵电影院)。小编爸爸小时候看电影很奢侈,一张票5分钱,没钱就捡废票拼凑,要么直接爬墙头逃票。一有新电影,那就不叫买票了,叫挤票,得从人头上爬进到窗口买票。

东边是老街明月坊和文化路,有萧山剧院、萧山图书馆、萧山中学、人民会堂;北面是湘湖浴室,到了夏天这里就成了湘湖冷饮店,旁边是朝阳百货商店,对面是湘湖饭店、五交化商店、湘湖照相馆;南面有城厢饭店、新百货公司、城厢医院、城厢镇委。

原县委以东是大操场,是最具人气的地方,示威游行、运动会都会在那边举行,日常是人们健身玩耍的场所。1995年改建成为新世纪广场。

老电影院是80年代萧山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电影院,这里也曾是萧山人的恋爱圣地。几场电影下来,对象就搞定了。如今,电影院让位杭州地铁,这里是杭州地铁2号线——人民路站。

市心路是萧山城区的第一条柏油路,50多年前,老一辈萧山人靠着肩挑、人抬,成就了萧山的市心路,如今,市心路改造一新,又有了新的面貌。

西

陶唐弄到西桥一带的菜市是西门菜场的前身。3米左右宽的路上,人头攒动,吆喝声此起彼伏。

在西门菜场隔壁,七层高的贸易大楼,一时成为县城最高建筑。90年代,江南大厦、购物中心、百货大厦、贸易大楼,堪称城厢四大商业巨头。现在的商业新区北迁,是另一派繁华景象。

“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作为大运河一部分的浙东运河就在萧山境内,绵延20公里。它又称西兴运河、萧绍运河、官河。

桥,是留在萧山城河上的古老韵味。

永兴桥

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记载,永兴桥原先的名字称“西桥”。

市心侨

始建于南宋,自古以来便是一个繁华、热闹的中心地带。

仓桥

仓桥,又名丰济桥。时尚女装街,昭示仓桥的另一种繁华。

梦笔桥

建于南朝齐建元二年,历代屡经修葺,现为清代建筑。过桥向北,便是远近闻名的江寺了。

惠济桥

又称竹林寺桥,据说,此桥是用僧人化缘得来的善款建造而成。

东旸桥

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十六年,清乾隆二十年重修。在石桥的台阶上,有纵向铺就的两条石道。

江寺,北宋时,以寺额、阁文、壁画“三绝”著名,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上世纪50年代初改作“萧山县人民会堂”,至80年代才得以拆堂复寺。江寺后的江寺公园,相是老城区的“中央公园”.

如今江寺的匾额是清代咸丰年间重建后,由会稽书法家陶浚宣所书。

位于城厢街道体育路的祇园寺,东晋时期,原为隐士许询的宅邸,后按钟楼式样重修鼓楼和建造碑廊,重修藏经阁、僧房、西厢房。整体布局保存完整,是萧山现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筑之一。

友情提示:祇园寺已经不对外开放

东门头的市面不及西门繁华,但东门头的商店也不比市心桥、西桥一带少。后来,随着老街的改建,以育才路为主要商业街道的东门也成为了老城区的繁华之地。

东门上街,1995年的东门板桥头。

找到“东门上街”老照片的时候,小编特别激动,因为儿时常在这边跑,入口的第一家小店“骗”了我多少零花钱啊!

麻麻曾经在东门上街里面的工厂上班。那个厂很神奇,一会儿是豆制品厂,一会儿是糖果厂,一会儿是味精厂,一会儿又成了棒冰厂……所以,小编从小就对各种“古老”的生产流程熟稔于心。

萧山城区两所最老的小学——人民路小学和体育路小学合并为湘师实验小学,迁至位于西河路的新校区。湘师实验小学的启用,改善了办学条件,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争创名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体育路小学 人民路小学

湘师实验小学是在原湘湖师范学校校址上改建

朝晖初中,历史可追溯到抗战时期,1946年始名为萧山县国立小学。1978年起正式成为单设初中并定为现名。原校园坐落在萧山区城厢街道南药弄,是萧山南街城隍庙旧址。2004年8月搬迁新址。

萧山中学,首批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创建于1938年春,前身为“萧山县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1954年,更名为“萧山县第一初中”,1956年,学校增设高中班,定名为“浙江省萧山中学”。

“杭二棉”于1958年筹建,到20世纪70年代已经是全省少有的万人大厂之一。当时萧山城区每四、五户人家就有一户是 “杭二棉人”。这是一份属于爸爸妈妈们的共同记忆!

杭发厂,旁边还是田地。

虽然萧山原工业区中,两家国营大厂原址用地已昨日沧海化今日桑田,并不意味着所有工业化的踪迹都被抹去,“工人路”、“萧棉路”、“二棉路”这些道路和老小区的名字仍然珍存了过去风光的痕迹。现在该区域已经属于北干街道。

在萧山80后的心里,少儿公园是他们童年多彩岁月里最难忘的记忆。水泥蘑菇门、小白兔塑像、童话城堡、歼-5战斗机、红白蓝三色的小火车……这些游乐设施与现在的各种游戏项目相比,显得简单而动感不足,但放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却是非常时髦。

现在的新少儿公在金沙滩了,三面环水,以水、沙为特色,迁建后占地面积约226亩,分为无动力活动区、金沙戏水、汽车城和花果城四个主要活动区块。成为了现代化的高级乐园。

我们的记忆里有曾经的美

现在生活在和谐融洽的新城厢

真是棒棒哒!

为家乡点ZAN!

来源:萧山日报、参考《萧山旧事散记》朱淼水著、网络收集、私家记忆、如有误,欢迎指正

编辑:萧山之窗 申明: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人才求职信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79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