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

兴宁市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成立于2011年6月,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永和镇蓝排村,梅河高速兴宁服务区两侧,由香港熙和湾集团投资兴建,总投资38亿,占地面积11725.19亩,正在建设向国家5A级景区进军的旅游景区,以客家文化为主题,集旅游、休闲、体育、度假综合性产业园区。

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

中文名: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

地理位置:梅州市兴宁市永和镇长安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

开放时间:4月1日-6月30日 08:00-18:30;7月1日-10月8日 08:00-22:00;10月9日-次年3月31日 08:30-18:00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120元

占地面积:11700余亩

著名景点:花灯塔、客家名人馆、百姓文化博览园、雕塑长廊、游乐场

官方电话:0753-3636666

喜讯!廉江乡村旅游景点石颈竹头围村和新民德道茶文化大观园被省农业农村厅和省文化和旅游厅拟认定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好消息

石颈镇竹头围村和

新民镇德道茶文化大观园

被省农业农村厅和省文化和旅游厅

拟认定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关于2019年度拟认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候选单位的公示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和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七批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认定工作的通知》(粤农农函〔2019〕1664号)部署任务,各地按照自下而上审核筛选上报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候选对象。近日,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第三方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了集中评审,拟按评审平均综合得分高低、结合地区平衡(其中,民族自治县单列)选取中山市黄圃镇等12个镇、广州市从化艾米稻香小镇等50个点认定为2019年度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见附件),现予公示。

公示时间:2020年2月18日至2月25日。

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工作日实名向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反映。

联系人:练建军

附件:广东省2019年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候选单位公示名单

一、示范镇

中山市 黄圃镇 佛山市 三水市乐平镇 韶关市 仁化县城口镇 广州市 从化区温泉镇 江门市 新会区大鳌镇 清远市 阳山县七拱镇 肇庆市 四会市江谷镇 汕尾市 陆河县河口镇 潮州市 潮安区凤凰镇 云浮市 新兴县太平镇 揭阳市 揭西县京溪园镇 茂名市 滨海新区博贺镇

二、示范点

广州 从化艾米稻香小镇 广州 广州创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番石榴种植基地 珠海 珠海市绿手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汕头 汕头市洪茂种养有限公司 汕头 汕头市澄海区金佳顺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 佛山 广东万顷园艺世界 佛山 广东顺德大地园林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顺德新地农场 韶关 南雄市三佳农业公园 韶关 翁源县江尾镇南塘村 河源 大地农林油茶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 河源 东源县仙湖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态旅游示范点 梅州 北塘艺术部落 梅州 广东汉光超顺农旅园 惠州 广东海纳现代农业生态园 惠州 龙门县香溪堡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东莞 东莞市维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东莞 岭南盆景文化博览园 中山 中山市欣圃生态农场 中山 中山市祥农洲农业高新科技园 江门 四九镇美国芦荟庄园 江门 大泽镇贵贤陈皮学堂科普教育基地 阳江 广东云山绿湖旅游度假村有限公司 湛江 廉江市竹头围种植专业合作社 湛江 湛江市麻章区花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茂名 广东省南粤沉香博物馆 茂名 茂名市电白区星火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肇庆 肇庆市高要区鸿通农业有限公司 清远 清远市花卉小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清远 英德市茶趣园大茶壶乡村旅游景区 揭阳 揭东区玉湖山生态园 云浮 云浮市城头村仁善田园综合体 云浮 新兴县翔顺象窝山生态园 汕尾 陆丰市东海镇龙湖乐园 汕尾 海丰县西坑五指嶂生态休闲茶园 潮州 归湖镇狮峰村 江门 江门市浩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肇庆 广宁县亚龙塘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清远 连南瑶族自治县油岭民俗瑶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清远 连南瑶族自治县唐苑休闲生态农庄 清远 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石径村唐屋经济合作社 清远 连山蒙峒古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清远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景源生态实业有限公司 清远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欧家梯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佛山 旺林千色花卉旅游园区 广州 耕山小寨农业公园 惠州 三墩树休闲度假庄园 湛江 廉江市德道茶叶科技有限公司 河源 河源市和平县长弘生态农业园 阳江 海乐旅游公司休闲渔业 韶关 韶关龙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许昌市文广旅局开展市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区、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文化旅游重点企业评选命名工作

为推动我市文旅产业快速发展,鼓励和扶持我市优秀文化旅游企业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创新带动作用,今年以来,市文广旅局开展了市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区、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文化旅游重点企业评选命名工作。

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制定下发了《许昌市文化旅游重点企业推选办法(试行)》、《关于推荐文化旅游重点企业的通知》、《关于开展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区评选命名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荐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的通知》。经县(市、区)推荐、专家评审、市文广旅局党组研究,拟命名曹魏古城文化旅游区、金牛文化创意园2个园区为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区,鄢陵唐韵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为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禹州大唐钧瓷文化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为许昌市文化旅游重点企业。

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名单

1.曹魏古城文化旅游区

2.金牛文化创意园

来源网络

许昌市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名单

1.鄢陵唐韵生态旅游有限公司

2.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

3.河南鑫亮源实业有限公司

4.许昌福盛瑞饰品有限公司

话说许昌 摄

许昌市文化旅游重点企业名单

1.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2.禹州大唐钧瓷文化有限公司

3.禹州坪山钧窑有限公司

4.禹州市天宝钧瓷文化有限公司

5.河南金宏印业有限公司

6.鄢陵唐韵生态旅游有限公司

7.鄢陵县五彩大地生态旅游有限公司

高文胜 摄

来源:产业发展科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遇到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及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等情况,请第一时间留言给小编,小编会及时处理。

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的璀璨明珠

2012年4月,拉萨市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呈报了《拉萨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前期工作相关事宜的请示》,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批复同意。2012年7月,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举行了开工仪式暨《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项目奠基仪式,园区建设正式启动。

征 集 令

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西藏同全国一样,经历了40年的伟大变革,经历了40年的恢宏历程、历史巨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了将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在经济社会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充分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西藏、了解西藏,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本报推出“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为高原喝彩”大型策划报道,用人物真实故事反映西藏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我们希望各行各业的读者都能提供新闻线索,提供老照片或者老物件,讲述农民工、个体户、下海商人等群体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故事,从侧面反映西藏的发展变化。西藏的一群人、一座建筑、一条街道……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新闻线索。

征集热线:0891-6970000

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规划总面积约8.147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约300亿元,建设周期为3-5年,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2015年被评为“拉萨国家现代服务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化基地”和“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二等奖”、2016年被评为“拉萨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园区以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建成集民俗文化展示、民族手工艺品产销、演绎娱乐、酒店休闲、商贸观光、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园区依托藏民族深厚独特的传统文化底蕴,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将西藏民族建筑、民族音乐、民族歌舞、民族绘画、民族服饰、生活风俗、民间故事进行全面集中展示,以特色文化和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以景点凝聚游客集中,将园区建设成为“藏文化的世界总部基地、高端休闲度假地、市民休闲理想地”,打造具有西藏特色、西藏风格、西藏气派的先进文化品牌。

高起点、高品位编制总体规划和功能规划,按照“一城、一园、三谷”的构架进行规划建设,一城为文化城,一园为林卡园,三谷总称智汇谷。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秉承科技表达创意,创意诠释文化,文化促进旅游的理念,将园区规划为文成公主文化旅游主题公园、藏民族民俗风情体验区、高原影视文化城、西藏非遗文化创意园、藏医药文化创意园、艺术家创作基地、出版文化产业园、藏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体验展示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九大功能区。

2016年以来,园区管委会调整招商思路,变被动招商为主动选商,坚持“招大商、引名企”,招商引资取得较好成效。截至目前,园区已投入运营的项目2个。其中《文成公主》实景剧场,总投资7.5亿元,资金已全部到位;松赞绿谷酒店,总投资0.9亿元,资金已全部到位;已签订正式开发协议项目31个,协议总投资114.4亿元,累计到位资金30亿余元。

2017年,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开工的项目有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园(金城公主)室内舞台剧、西藏非遗文化博物馆、拉萨影视城——雪顿古镇、尼玛TOWN喜马拉雅精品文化走廊二期、旅游集散中心、慈觉林员工公寓、慈觉林幸福苑住宅小区、园区五条路、拉萨雪鹰通用航空等9个正式签约项目,总投资达40亿余元。

从无到有,2018年6月,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正式获得“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称号,成为首批13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之一。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力争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培育30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企业,实施南亚文化交流中心、尼玛town—喜马拉雅精品文化走廊、藏经博物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40个重大文化科技创新项目;新增入驻园区文化贸易类企业40家;文化企业新增就业人数达园区总人数75%以上;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2020年,实现文化出口额翻一番增长至3亿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比例达50%;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扩大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显著增加等七大短期目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促进中国—南亚文化交融发展。(文/图 记者 王巍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795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