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小宏城遗址

位县城北偏东34,9公里处,在小宏城村北侧,东距闪电河里许,西南去囫囵淖约三里。平面作长方形,平面布局为南偏东4,城残墙南北374米,东西宽310米,城墙外由石头、白灰沙浆砌包,内为黄土板筑,残高为3.5米,顶残宽3.1米,东、西、南正中辟门,东、西门址宽8米,南门无法辨识,三门废址近处均有大量砖瓦,并曾在南门址处掘出直径约1.5米的鼓形汉白玉石刻。南门通中有一条方砖铺道直通城中(现已无存)。

城中偏北有一台基,平面呈偏十字形,周边已倾圮,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5米,高约3米,夯土筑成,上铺有方砖(现已拆除),基表乱散大量形制不一的素面内饰布纹灰色板瓦、筒瓦和灰色直纹砖残块,并有黄绿色琉璃瓦、兽面或纹饰瓦当、滴水、汉白玉石刻、砖刻残块,以及钧窑、磁州窑等瓷片。

主台基四面尚有10lo米土台基一,2020米土台基二,1820米土台基七,以中线对称分布。出土东西多与大台基相近。

小宏城遗址

在大城东35米处有一小城,北垣错后大城北垣6米,当地人称东小城,平面作长方形,南北长108米,东西宽95米。城墙结构同大城墙基本相同,残墙现高l一1.5米.残顶宽约2.5米,南垣正中辟门。其内有北、东、西房、.残堆物约1.2米。

两城0土的物品还有:汉白玉螭首、柱础、偏孔平板、白釉梅瓶(腹内书“内府”字样)、龙泉青瓷、钧窑、磁州空白地黑花瓷片、鸡腿瓶、碗、罐、盆等陶瓷器残片。施黑赭、茶绿色厚沿广口缸残片尤多。1978年当地群众还在东南面房基下挖出高1.2米,直径0.21米,两端直径0.3米,端面凹陷的生铁柱两根,36斤重砖形铁块数十块儿,约1.4米0.9米铁框两个和铜权二枚,其一上有“总府”、“至元八年”字样。铁柱、铜权和部分瓷、陶、瓦片还保存在文化馆,多数专家认定为元察汗脑儿行宫。

该城址,1982年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遗产 | 小邾(郳)国故城遗址公园

自古文明礼仪之邦的山亭,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1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山亭的先民们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区内多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再现了新石器时期,勤劳聪慧的山亭人再创史前文化的辉煌。

商周时期兒(郳)国故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小邾(郳)国故城遗址、唐代的普照寺、越峰寺以及元明清碑刻等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遍布全区。

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队伍异常活跃的地区之一的山亭,鲁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这里诞生;鲁南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这里建立;罗荣桓、陈光曾等一大批党和八路军的骨干在这里设立根据地,山亭由此成为培养输送革命干部的重要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基地。

灿烂辉煌的历史成为山亭人民的骄傲和不可再生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历经2800多年的岁月沧桑,如今“小邾(郳)国”已成为山亭区极具穿透力和震撼力的文化遗产而倍受世人关注。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文化强区建设良好氛围下,为有效保护优秀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按照区委七次会议报告精神要求,于2012年3月启动规划了小邾(郳)国故城遗址公园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项目一期工程在2013年6月全面竣工并对外开放。

遗址公园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园内由南向北依次建有阙门、神道、追远殿、小邾(郳)国历史文化陈列馆、接待中心、墓葬区等设施,既能满足颜氏郳氏祭祀的需要,也能作为陵园景观供游人参观。

整个遗址公园以院内的小邾(郳)国历史文化陈列馆为主题,该馆建筑面积90.15平方米,硬山式古典建筑。陈列馆融汇传统与现代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展陈分为小邾(郳)国历史文化展区和文物展区二部分。

历史文化展区由前言部分作导引,主要介绍西周以前山亭境内历史文化(概况),小邾(郳)国的建立,小邾(郳)国的发展,小邾(郳)国的衰败,重大事件,小邾(郳)国姓氏,考古发掘 ,学术研讨,调研视察等9个部分;文物展区主要展陈小邾(郳)国贵族墓葬出土的部分代表性文物复制品。结束语部分介绍了小邾(郳)国故城遗址公园内设立小邾(郳)国历史文化陈列馆的重大意义。

通过展陈,让海内外游客更多的了解小邾(郳)国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先民们不朽的创造精神。让海内外游客以及世界颜、倪等姓氏常来山亭、关注山亭,为建设富裕、秀美、和谐、幸福的新山亭再谱新篇章。

来源 | 山亭区文化和旅游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城无处不风景,老西门惊现天长古城墙遗址

近日,我市护城河环境整治项目施工工地发现一段天长古城墙遗址。目前,市重点工程局已与市文物管理部门对接,到现场勘察,专家指出该段古城墙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护城河环境整治项目施工单位安徽信达公司在施工过程中,西护城河附近发现一段古城墙遗址。该段城墙长为17.65米,宽为12.5米,位于西门小桥以东约20米处。施工人员发现,城墙砖长33厘米、宽15厘米、厚6厘米,长30厘米、宽14厘米、厚7厘米等规格,型号不尽相同,少数砖块还刻有“广陵县提调官县丞”等文字,清晰可见。

此段古城墙为天长古县城崇本门界址。据《天长县志》记载,天长老县城原有四座城门,建于明清时期,东称启文门,西称崇本门,南称长春门,北为永福门。目前,市重点工程局已安排施工单位对现场进行保护,派专人24守护,市文物管理部门也已进驻,协助施工单位正在对古城墙进行抢救性发掘,并积极研究制定古城墙旧址保护措施和方案。

株洲故事 |这座洣江边的小城,竟藏着多个古城遗址!

新闻热线/0731 -28829110

茶陵南宋古城应该是株洲境内保存最好的一处旧址。其实,茶陵在古代还曾修筑过一些古城,只是很遗憾没有保存下来。

茶陵南宋古城墙全景(本组图片:资料图/记者谭浩瀚 摄)

湖南俗谚云:“茶陵的城墙,安仁的城隍”。此“茶陵的城墙”多指茶陵县城的南宋古城,用其形容茶陵的古城多也十分恰当。

茶陵南宋古城墙

战争多,因此城多;城多,因此战争多。茶陵地处吴头楚尾,古称“三路襟喉”。这“三路”是指宋代划分的荆湖南路、广南西路、江南西路。

茶陵南宋古城墙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自汉至清代,有记载的规模较大、 历时较长的战争就达30多次。

迎湘门里多少说不完的历史故事

于是,在茶陵这块土地上,曾经耸立过许多座城池堡垒。

镶嵌在石板中的标识

茶王城遗址

茶陵历史上以产茶著称。境内有茶水、有茶山。茶陵古作荼陵,也称茶乡。唐代陆羽的《茶经》载:“茶陵者,所谓陵谷产茶茗焉。”

西汉元朔四年(125),封长沙定王之子刘欣为茶陵侯,修筑茶王城,遗址在今茶陵县火田乡莲溪村。宋武德四年(621),设南云州,州治在火田故城。

马王城遗址

后唐长兴年间(930—933),楚王马殷侄之孙马宏芳于茶水北岸马家屋筑马王城,亦称“古城”、“鼓城营”。古城遗址在今高陇镇古城村与湘东乡马家渡交界处。

据旧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旧址尚存。今残存高2米、厚8米的土城墙3段、烽火台1处,城址面积2万平方米。1986年发现大量绳纹残瓦和当时使用的青砖以及卵石镶嵌的地面。

茶王城遗址与马王城遗址两地相距约10公里,属于茶水上游的盆地,在今茶陵县城东北部,毗邻江西。

金州城遗址

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邓宜任茶陵知县时所修筑。1986年专家考证,古城遗址位于今思聪乡大兴村城门组一带,城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

今残存高2米、厚8.5米的土城墙1段。

晓塘古城遗址

在秩塘镇晓塘村后背坳发现一处古城遗址,专家推断为东汉建安二十年所建,可能系军事城堡。

古城遗址约7万平方米。今存高3米、宽7米、长60米的土城墙一段。现场发现了青铜兵器。

鄂王城遗址

南宋名将岳飞屯兵茶陵时,曾在二十五都修筑了鄂王城,茶陵州志、县志均记载了此事。1993年版《茶陵县志》将二十五都注明为湖口,“城址待考。”

王薛刚《“鄂王城”遗址考》一文提出,鄂王城不在湖口而在秩堂的彭家祠的天营盘。理由是:岳飞当年在茶陵的活动主要是在秩堂及周边,“光泉”、“墨庄”均在这里。岳家军不可能活动在茶陵县城东而屯兵于茶陵县城南(湖口);清代的二十五都在湖口,但明代的二十五都属茶陵乡,是在境东部包括秩堂在内的地区;明经书院位于火田,有史料记载尹彦德曾“犒以牛酒”,岳飞请奏朝廷从国子监派太学生来明经书院执教。《叙伦堂彭氏族谱》载岳飞悼彭可安诗,提到彭可安曾犒劳岳家军。这些都发生在秩堂及周边。

南宋茶陵县城旧址

位于茶陵县城关镇的古城旧址为南宋绍定四年(1231),茶陵知县刘子迈主持修筑。元、明、清三朝多次修葺,尤其是明代展筑西城,增大面积三分之一。

城墙系用红料石浆砌,夯土其中。原墙体高8.4米、厚4.4米、周长2513米,设有聚星、迎薰、通湘、紫薇、朝天5门。城上有敌楼8座、角楼4座、更楼22座、垛堞2366个。城外洣水环流三面,西北护城河环护。清代中叶后失修,多有毁损。

至解放时,城楼、垛堞均无存,部分城墙损毁严重。在以后经过农田建设和私人拆城建房,大部分仅存城基,今存迎薰门至南门口一段约600米。

俯瞰茶陵南宋古城全景

茶陵有那么多古城遗址,为何只有今南宋县城旧址保存较好,其它或无踪影或只剩土墙垣一段。主要原因是南宋县城旧址的城墙是“砖包土”,其它旧城均为土筑墙。南宋县城由土墙改为砖石墙也还是在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重修时。

清代茶陵县城图

茶陵,曾有这么多古城遗址,堪称株洲第一古城。

注: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

来源 | 株洲晚报融媒体

文字 | 牛八

编辑 | 董介

审核 | 戴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407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