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小昭寺

小昭寺位于大昭寺的北面500米处,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萨名胜之一。通常与大昭寺连称拉萨二昭而驰名于世,始建于唐代,与大昭寺同期建成。

小昭寺

根据五世0-所著的《大昭寺目录》等书记载:小昭寺主要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的身像,大昭寺主要供奉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的身像。松赞干布逝世后,遵照文成公主的旨意,大昭寺和小昭寺释迦牟尼佛像进行了对换。

小昭寺又名-上密院,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的最高学府之一。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前部为庭院,后部是神殿及其门楼、转经回廊等附属设施。门楼高三层:底层-为宽敞的明廊。明廊有10根大柱,皆为十六棱形。柱身有三条铜箍,铜箍面上透雕花瓣。

柱的上半部雕有繁缛的花草纹,柱头上浮雕宝珠,回字纹,花瓣及连续的六字真言。前四排大柱的柱栱上-浮雕海水云龙纹。廊后部墙壁上绘有四大金刚和六道轮回图,极乐世界图、等壁画;门楼二三层是僧房和经堂等。穿过门楼即是-绕神殿一周的转经回廊。

六道轮回图上有一个棕色的凶恶明王抱着一个巨大的车轮,巨齿獠牙衔着轮的上部;大轮分成三层,圆心画蛇,鸠,猪等,内轮分为六格,即六道,最外层有-十二个画面,称十二缘起支。

初建时仿汉唐风格,崇楼峻阁,金碧辉煌,极为精美壮观。后来经过数次修复。建筑物朝向东方,据传是文成公主-悲思汉唐之故,入蕃时从内地-召来建筑师修建的。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小昭寺路41附近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9: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0元

交通

乘1、2、3、4、11环线、12、14、16路等公交车在热木其站下车可达;

从大昭寺步行前往约10分钟可达

小昭寺的传说故事

小昭寺离大昭寺很近,位于大昭寺北面约500米处,步行即可到达。15日上午朝拜完大昭寺,在扎拉上师的带领下又朝拜了小昭寺。

小昭寺又名上密院,藏语叫“居堆巴扎仓”,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最高学府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城的东北部,八廓街北约500米处。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萨名胜之一。通常与大昭寺连称“拉萨二昭”而驰名于世。

小昭寺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香火延绵已逾千年。小昭寺的建成与文成公主有密切关系,相传,她入藏时所携带的十二岁佛祖等身像的车辆行至今天小昭寺的位置,车身突然陷入沙地,不能再继续前行。通过历算,确认此处是“龙宫”的位置所在,于是由自己带来的汉族工匠兴修土木。因此,小昭寺又被藏族同胞称作“热木齐”。意思就是“汉人的”。

根据五世达赖喇嘛所著的《大昭寺目录》等书记载:小昭寺主圣殿原来主供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大昭寺主圣殿原来主供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松赞干布逝世后,遵照文成公主的旨意,大昭寺和小昭寺释迦牟尼等身佛像进行了对换。

在当今世界上,有三尊释迦牟尼佛等身像,分别是8岁、12岁、25岁。等身像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塑建、并由释迦牟尼佛亲自开光、加持的佛像。其中8岁和12岁等身像分别供奉在我国西藏拉萨的小昭寺和大昭寺。

释迦牟尼佛8岁等身像最初供奉在波斯匿王那里。后来,八岁等身像被龙王目支邻陀迎请到龙宫利益众生长达两千年之久。其后,尼泊尔国王哈蓝的上座比丘喜昧达曲巴德与堪布伽尔仙姆,以其神通得知释迦牟尼的不动金刚像(八岁等身像)在龙王那里,而龙王目支邻陀正病魔缠身,龙体欠安。他俩便借此机会给龙王治好了病,龙王遂将不动金刚像作为报酬献给了他俩,只留下座基作为供奉之所依。(当时双方还约定)当佛法衰微之时,此像将准许请回,而且人世间的所有供奉之所依,都将被迎请到龙宫。

释迦牟尼的无座八岁等身不动金刚像连同华盖装饰,就这样被比丘喜昧达曲巴德和堪布伽尔仙姆从如来沐浴湖迎请到了尼泊尔,并在那里利益众生。

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尺尊公主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带到拉萨,供奉在大昭寺。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进藏之后,把原本供奉在小昭寺的文成公主带进藏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迎请到大昭寺,而把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金像移到了小昭寺,从此两尊佛像便易寺而居。

只需站在小昭寺门口,文成公主当年的心意似乎一览无余。小昭寺的正门是朝东修建的,这是长安的方向。纵使她跋涉万里嫁给了赞布,成为地位崇高的藏妃,但她依然是唐朝人家百般恩宠、承欢父母膝下的娇俏女儿。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和亲故事,如远嫁匈奴的解忧公主、迢迢出塞的昭君……那些美丽又勇敢的女子,因以联姻来换取和平而被人纪念,但这些柔弱的生命又是经历过多少孤独和悲伤以及对自己命运的屈从和怨怼?好在父皇将国宝释迦牟尼佛12岁的等身像作为陪嫁,从此可以将自己青春的梦融入安放释迦牟尼佛等身像的寺院。

D1成都→雅安→泸定→海螺沟

D2海螺沟→康定→新都桥

D3新都桥→理塘→巴塘

D4巴塘→芒康→左贡

D5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湖

D6然乌湖→米堆冰川→波密

D7波密→鲁朗→林芝

D8林芝-工布达江-墨竹工卡-拉萨

D9拉萨→羊湖→拉萨

D10拉萨自由活动

D11拉萨(半日游)→当雄→纳木错

D12纳木错→那曲→安多

D13安多→唐古拉→格尔木

D14格尔木→都兰→青海湖

D15青海湖→西宁

青藏行 —— 大小昭寺篇

大昭寺广场雨夜。

在拉萨,大昭寺的地位最崇高,因为这里供奉着释迦摩尼12岁的等身佛像。导游说,没有去过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西藏最辉煌的吐蕃时期。殿宇雄伟、庄严绚丽,是藏民心目中的圣地。释迦摩尼12岁的等身佛像是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时从唐朝带来的。藏民见到等身佛像就如同见到2500年前的释迦摩尼一样。

大昭寺的金顶平台。

大昭寺的寺顶金塔金碧辉煌,光耀日月。围绕着大昭寺的八廓街,密密麻麻有许多人沿着顺时针方向走路转圈,络绎不绝,不少人手里拿着个小小的转经筒不断转着,口里念着经。夹杂在人流里有不少磕等身头的,他们双手合十,头顶、下颚、胸部三拜,然后匍匐在地上,额头点地,循环往复,一个头一个头地往前磕。

大昭寺门前一方围起来的空地上有许多信男信女们在磕等身头,此起彼伏颇为壮观。

许多信徒一路爬行朝拜前往大昭寺拜佛,路途遥远,有的没能到达就在途中去世。于是他们的亲属将他们的牙齿拔下来带到了大昭寺,将这些牙齿镶嵌入寺内的木柱上,完成逝者生前的心愿。唵嘛呢叭咪吽(藏传佛教六字箴言,“啊!愿我功德圆满,与佛融合”)。

大昭寺外围是八角街,这里从早到晚有络绎不绝转经的人们。

虔诚的信徒 。

大昭寺外围是八角街转经的人们 。

络绎不绝转经的藏民。

络绎不绝转经的藏民。

导游解释,其实释迦摩尼12岁时的等身佛祖像原先供奉在小昭寺里面的。当年松赞干布还迎娶了另一位尼泊尔赤尊公主,陪嫁是释迦摩尼8岁时的等身佛祖像,起先放在大昭寺里面。直到公元710年唐中宗年间金城公主进藏之后,把原本供奉在小昭寺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和供奉在大昭寺的八岁等身像对调了一下,从此两尊等身佛祖像易寺而居。

据导游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他临终前以自己8岁、12岁、25岁三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幷亲自为等身塑像绘图。等像塑好后,佛祖亲自为自己的佛像开光幷散花加持。25岁的等身像原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可惜在宗教斗争的战乱中向海外其他国家转移时落入了印度洋,永远丢失了。8岁等身像文革时也遭厄运,被红卫兵拦腰锯断,上身不知何处。文革后期班禅大师(后面会介绍)在北京找到了其上身,运回到拉萨,和下身复原。但在藏民心目中,这尊8岁等身佛祖像已经被破坏了。因此现在藏传佛教弟子最信仰、最崇拜的就是供奉在大昭寺里的完整12岁等身佛祖像了,把它作为最大的精神支柱,称此像为觉沃仁波切(师尊大宝之意)。这尊佛祖像在佛教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铁环帘幕后供奉着至高无上的12岁等身佛祖像 。

大昭寺正殿大厅,和尚们颂经的地方。

小昭寺规模小许多,这里有释迦摩尼8岁等身佛祖像。这是小昭寺门前两个妇女搓着曼陀罗,用宝石小珠子反复向铜质器皿抛掷摩擦,口中念念有词,是一种拜佛的方式。这次旅行中,这张图片是我最喜欢的人物摄影作品之一。

小昭寺念经的僧人 。

妇女搓着曼陀罗 。

据导游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他临终前以自己8岁、12岁、25岁三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幷亲自为等身塑像绘图。等像塑好后,佛祖亲自为自己的佛像开光幷散花加持。25岁的等身像原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可惜在宗教斗争的战乱中向海外其他国家转移时落入了印度洋,永远丢失了。8岁等身像文革时也遭厄运,被红卫兵拦腰锯断,上身不知何处。文革后期班禅大师(后面会介绍)在北京找到了其上身,运回到拉萨,和下身复原。但在藏民心目中,这尊8岁等身佛祖像已经被破坏了。因此现在藏传佛教弟子最信仰、最崇拜的就是供奉在大昭寺里的完整12岁等身佛祖像了,把它作为最大的精神支柱,称此像为觉沃仁波切(师尊大宝之意)。这尊佛祖像在佛教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沿着大昭寺外的八廓街漫步。阳光普照下转经和磕等身头的人们络绎不绝,个个面色虔诚坚毅,毫不动摇,内心不免感动。

八角街附近的居民悠闲的聊着天。

八角街卖宗教饰品的店铺。

八角街有不少商业模特,气质不凡。

作者:美国严教授

来源:旅拍网 (http://www.travphotos.com/index.jsp)

闲逛拉萨小昭寺让我想到了“信仰的力量”

——西藏自驾旅行之九

返回拉萨后我们没做休息,便前往了小昭寺。在拉萨,除大昭寺外,小昭寺也绝对称得上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因为在寺内有一座释迦牟尼的8岁等身像。相传,文成公主入藏时带了一尊释迦牟尼佛的12岁等身像,在走到现在小昭寺的位置时,承载释迦牟尼佛像的木车陷入沙土地之中。文成公主请人通过历算,决定就把释迦牟尼佛像安放在此供奉。于是,公元641年,在文成公主的倡导下,小昭寺开工建设,为了寄托对父母的思念,小昭寺的大门朝向了东方。寺庙建好后,释迦牟尼佛的12岁等身像便被安放在了这里。

据说,大昭寺与小昭寺是同时开工建设的,建成后,大昭寺主殿供奉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释迦牟尼佛8岁等身像。松赞干布逝世后,按文成公主的旨意,大昭寺和小昭寺的释迦牟尼佛像进行了互换。无论是大昭寺还是小昭寺的主殿都是绝对禁止拍照的,本老头也就只能自己目视观赏了。坐在释迦牟尼像前,本老头就在想,任何一种宗教在世事动乱、王朝更迭中传承至今,都有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本老头心里,宗教也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教堂、寺庙、清真寺都是本老头旅行的关注点,因为知之甚少,才喜欢多看看。

从小昭寺出来,我的两位同学感觉有点累,也可能还有一些高原反应,便回了酒店。本老头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时间的,我想走走拉萨,于是,和另一位同学向着布达拉宫方向走去。今天的拉萨已经很美了,比我想象的好很多,其实,本老头更想瞅瞅的却是拉萨的人文。

布达拉宫的身后是一个很美的小公园,名字叫“宗角禄康”,我查了一下百度,知道了“宗角”在藏语里是“宫殿后面”的意思,“禄康”是“鲁神”的意思。鲁神是藏传佛教和苯教对栖息在水中一类神灵的统称。宗角禄康公园很“袖珍”,也很精致,一群藏族的年轻人在公园的凉亭下跳着藏族舞蹈。从公园的小湖边望向布达拉宫身后,依然壮观无比。悠哉悠哉地闲逛,早已忘记了高反这件事,本老头好像早就适应了。

在布达拉宫前的步道上,本老头抓拍了一张佛教徒磕长头的照片,当然,这种景象在拉萨、在西藏各地比比皆是。即便来西藏的几天已经司空见惯,但每每遇见这种景象,本老头的内心依然敬仰无比。对于“怀揣”信仰的人们,都会令我崇敬几分,无论他们信仰的是佛教、基督教、犹太教,还是伊斯兰教,我相信,在他们心里永远带着“善念”,带着“敬畏”,也带着“慈悲”。想想我自己,在“唯物主义论”的熏陶下,我长大成人,但走过、看过、经历过、感受过之后,我便对我过去接受的东西越来越产生怀疑。走到今天,我已经几乎完全相信了“唯心主义论”。

撰写《进化论》的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是一位几乎绝对的无神论者,而他的夫人却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尽管两人彼此相爱,但在信仰的问题上却是“水火不相容”。本老头曾在达尔文和他夫人生活了40年的故居参观了很久,对达尔文这位全中国人都知道的科学家算是有些了解,即便是这位“坚强”的无神论者,在他晚年时也惭愧地觉得自己创立的学说幼稚错误。为了聊以自慰,达尔文同志买了很多本《圣经》,分发给不相识的人们。在他的自传里,他这样说:“我承认原始的生命是造物的神造就的,如果没有一个终极的原因,宇宙就不能存在。”朋友们,您相信神吗?本老头已经相信了。

就在那个晚上,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在我的微信里给我留了这样一段话,“行走的意义在于改变一层不变的思维,就像卢帧所说:‘旅行其实不在于你走了多远,花了多少钱,拍了多少照片,而在于你改变了看问题的方式。’”我回了同学一句话,“我的思想就因旅行而改变!”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454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