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旗袍

6月23日19时30分,“2018避暑纳凉辽宁行”夏季旅游启动仪式、中国(抚顺•新宾)满族风情国际旅游(旗袍)节暨旗袍故里(抚顺•新宾)时尚周在新宾赫图阿拉城景区隆重开幕。

本次活动由辽宁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抚顺市人民政府与盈科旅游共同主办,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抚顺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协办,并得到了中国服装协会及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的大力支持。

旗袍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辽宁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张跃、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张智光、著名文化学者、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历史学家阎崇年、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院长冯德虎、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周一奇、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线云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主任张家洲、《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徐峰、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会长王翀、《魅力中国城》战队成员、助演嘉宾、著名词作者胡宏伟,抚顺籍短道速滑奥运冠军梁文豪;全国各地纺织和服装协会领导,旗袍品牌企业负责人;《魅力中国城》城市联盟成员、省内外旅游合作城市旅游局领导;满族知名人士;旅游产业投资商;国家、省、市新闻媒体记者以及来自于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旗袍佳丽等。

出席开幕式的抚顺市领导有:中共抚顺市委书记高宏彬,抚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韬,抚顺市政协主席刘国强,抚顺市委副书记于万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戴小梅,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蒲信子,市委常委、副市长马国华,市政协副主席王咏,各县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旅游行业代表和广大旗袍爱好者。

开幕式由中共新宾县委书记那学成主持,抚顺市委常委、副市长马国华、辽宁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张跃分别致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讲话。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讲话

辽宁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张跃致辞

抚顺市委常委、副市长马国华致辞

中共新宾县委书记那学成主持开幕式

在万众瞩目下,十位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触摸启动屏,随着十条龙柱拔地而起,2018中国(抚顺•新宾)满族风情国际旅游(旗袍)节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开幕式首次采用了市场运作的方式,并重点突出了旗袍带动产业的重要目标,“旗袍故里”杯首届国际旗袍模特大赛、中国(抚顺•新宾)旗袍大会、第二届旗袍故里(抚顺•新宾)时尚周及中国旗袍文化寻根之旅四项主题活动接续上演,以多元化、多角度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示了新宾旗袍的根源文化魅力,更为推动抚顺新宾旗袍产业发展架起一座座通向成功与辉煌的桥梁。

23日晚20时,一场极具民族特色的水墨舞表演将观众们的思绪拉入另外一幕,悠扬的乐曲及表演者摇曳的舞姿将魅力新宾的民俗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古老的赫图阿拉城在优美的舞曲中更具神韵。随着音乐的渐弱,一架名为“旗袍故里号”的航班降于新宾赫图阿拉城汗宫大衙门内,舱门缓缓打开,来自中国及美国、西班牙、巴西、白俄罗斯、匈牙利、加拿大等16个国家、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30名模特款款走入会场,一场时尚潮流和民俗文化相碰撞的“旗袍故里”杯首届国际旗袍模特大赛总决赛正式拉开序幕。小小的T台立刻成为国际范儿十足的秀场,华美的旗袍、精彩的比赛、文化氛围浓厚的舞台,无不令在场的观众大饱眼福。在整场比赛中,30位模特的精彩表现纷纷赢来在场观众的赞叹与喝彩,尤其是来自新宾的丁爱萍、李洋及抚顺市的王桂华三位本土参赛选手的呼声最高,在家乡亲人的高度关注和热情鼓舞下,聚光灯下的她们显得更加信心十足,婀娜挺拔的身姿、稳阔从容的步伐、自信温婉的面容为其赢得阵阵掌声。赛程过半,一首由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辽宁籍满族青年歌唱家孙滢迎带来的一首民歌《旗袍》,伴着一段满语说唱慢慢响起,并渐入高潮,以优美的歌词以及一种大气磅礴却又不失柔情似水,豪迈奔放却又不失温情婉约的曲调,向观众们歌颂着一个伟大民族,讲述着一段辉煌的历史和一件美丽的旗袍。曲落赛又起,又经过了现代旗袍和华服两轮紧张的PK后,来自意大利的旗袍美女瑟琳妮摘得本届旗袍大赛的桂冠,新宾本土的李洋、北京的赵梓伊、巴西的阿曼达等十位选手获得十佳模特奖,抚顺市的另一位选手王桂华也获得了最佳美仪奖的好成绩。从新宾走出的古老服饰在它的家乡又一次绽放异彩,为广大观众献上了一场集时尚与传统于一体的视觉文化盛宴。

第二届旗袍故里(抚顺•新宾)时尚周也是本届旗袍节中的又一大亮点。从24日晚至26日晚期间,2014光华龙腾奖获得者、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环球夫人大赛指定旗袍品牌香黛宫创始人龚航宇、青岛市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山东十佳设计师高丽新、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丝绸礼品“绣娘”品牌创始人戚秋兰、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包文其、中国传统技艺大师、“南宫秀”高端华服订制品牌创始人王胜红等国内9位顶尖旗袍知名品牌设计师将携其作品在赫图阿拉城内先后举行9场盛大的品牌发布会;新宾本土的兴京满袍手工坊、满韵清风手工坊二家旗袍企业也将登上舞台一展新宾旗袍的风采。各个品牌将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照旗袍时尚进行演绎,联袂上演一场传统与时尚交融碰撞的创意大秀。

活动期间,与会的国家协会领导、与旗袍发展脉络相关的十个省市协会领导及企业、品牌代表在抚顺沿着历史的足迹,探访了清朝皇室祖陵清永陵、努尔哈赤出生地、汗宫大衙门、汗王宫等百年古迹,共同开启了旗袍寻根之旅,重点通过体验满族民族文化、参观旗袍博物馆,深切地感受到了旗袍故里的真正魅力。

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中国旅游报、服装周刊、辽宁日报、辽宁电视台、抚顺日报、抚顺电视台等国家、省、市主流媒体,以及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腾讯网、新浪网、网易网、今日头条、凤凰网、东北新闻网、抚顺传媒网等网络新媒体的广泛关注,网易、中国移动、抚顺日报社和抚顺电视台对开幕式进行全程现场直播,为抚顺打造旗袍品牌和推进旗袍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與论氛围。

“2018中国(抚顺新宾)满族风情国际旅游(旗袍)节”开幕式的成功举办,再次掀起旗袍文化热潮,吸引了更多有识之士对抚顺新宾旗袍产业的关注并投来橄榄枝,为唱响“遥远的赫图阿拉”和“旗袍故里”文化品牌,推进旗袍产业发展,打造“中国旗袍之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抚顺新宾将会以更加朝气蓬勃的姿态和茁壮成长的旗袍业态迎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文章转自抚顺市旅游委,仅作分享之用,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沈阳市旅游委员会。

拍邢台|锦江不夜城.旗袍美女.怀旧 旗袍

锦江不夜城.旗袍美女.怀旧

摄影 逍遥如风

说起旗袍,我们也许会想起电影《花样年华》中的张曼玉,那优美的身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身穿旗袍的美女,莲步轻移、轻盈浅笑、眼波流离,每一款旗袍在美女身上举手投足间都那么的恰到好处;4月22日,在邢台七里河锦江不夜城,旗袍美女们在此演绎了一段旗袍往事。

穿旗袍的女人是一部移动的书,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演绎着炎黄子孙传唱千年的梦幻;穿旗袍的女人让女人变得高雅,让男人变得脱俗;穿旗袍的女人让世界珍爱和平,让心灵沐浴清凉。拍摄花絮一

拍摄花絮二

拍摄花絮三

时间: 2017.4.22 地点: 邢台锦江不夜城 拍摄: 逍遥如风

邢台微刊

邢台第一微信日刊

邢台人微信生活必备

微信号

weixingtai

海宁市博物馆收藏之华旦妮旗袍 旗袍

海宁市博物馆收藏

之华旦妮旗袍

文 / 刘碧虹

本文载于【海宁文博】总第七十四期

2003年,在海宁史东山诞辰100周年时,史东山先生的女儿史大里向海宁博物馆捐赠其母华旦妮女士曾穿着过的旗袍40余件。这些旗袍大多都是华旦妮亲自设计的,部分民国时期的改良旗袍,非常有特色。

史东山和华旦妮伉俪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对传奇。史东山,1902年生,浙江海宁人,是中国电影奠基人和著名戏剧艺术家,其代表作为《长恨歌》、《八千里路云和月》。1951年编导的《新儿女英雄传》获得当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的导演奖。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华旦妮,苏州人,1909年生,1927年和史东山在上海结婚,1939年创建重庆抗建堂影剧院。1950年出任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电影院——首都电影院总经理。

华旦妮15岁时就读于秋瑾好友徐自华为校长的上海竞雄女中(1927年秋瑾女儿王灿芝接任校长),接受着中西文化的熏陶,为日后成为一名时尚设计师奠定了基础。1928年,华旦妮在上海Bubbling Well Road的288号创办美美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据当时美美公司的广告宣传,美美公司专营女性服装、饰品及手袋,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也就是当代女性最为流行的时装、佩饰和坤包。华旦妮凭借自己美感直觉和天赋,设计各式产品色泽、款式新颖,非常富有时代特色。为了生产高质量的坤包,她甚至在海宁引进了最早的德国技术生产皮革,堪称是今天海宁皮革之都的最早鼻祖。

华旦妮的时装,通常是自己设计和制作,特别是她的改良旗袍时尚、标新立异,深受影艺界明星、上海名媛所青睐。现选择其中4件作一介绍。

图 1

暗红底印花纱牡丹纹长袖旗袍(图1) 衣长121cm,通袖长124cm,是华旦妮20世纪20年代的改良旗袍。这件外观式样类似旗袍马甲,正身看似印花牡丹纹纱马甲,并在袖笼处及开衩处镶红色缎边,实质与袖子连属。领较高,衣领正面两侧平行开襟至前胸,缀有两排红色缎包纽。长袖,袖口略显喇叭形。收腰,袍身两侧开衩高29cm。整件旗袍呈暗红色,印粉红杂绿色牡丹图案,镶边用艳红色绸缎。图案与色彩传统,而样式别致时尚。

图 2

绿底印花纱米粒纹旗袍(图2),是华旦妮20世纪30年代的改良旗袍。衣长141厘米,通袖长64厘米。衣领用了西式的尖角翻领,领部装饰飘带,八字形襟,在开襟上钉有四颗白色有机扣,领、襟、下摆、袖口处均镶有深绿色绸边。腰部略收, 袍身两侧开衩高58厘米。面料为绿色纱底,白色米粒纹印花。这件旗袍的亮点在于领子下的飘带,可以系结出不同的形式,使衣服更具动感,但又不是很大很长,而是恰到好处。这在端庄的旗袍中加入了活泼的元素,形式比较罕见。

图 3

黄羽纱镶黑绸边旗袍(图3),也是华旦妮20世纪30年代的改良旗袍。衣长134厘米,通袖长66厘米。衣领采用西式小翻领,衣领、襟、下摆、袖口处均镶有不同宽度的黑色绸边。衣领下开一字羚形双襟。腰部略收,两侧开衩高55厘米。领口、双襟、袖口处钉有五大一小六颗黄色有机扣。从这件旗袍可以看出华旦妮大胆运用主次双色搭配, 让淡黄色羽纱面料不显单调,从而形成独特的视觉冲击效果。

图 4

大红底印花纱斜条菱格纹旗袍(图4),是华旦妮20世纪30年代设计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一字双襟旗袍。衣长138厘米,袖长20厘米。衣领采用了中山装立领,领较高。开襟为一字双襟。衣袖采用西式双层错叠蝶翼形装袖。领、襟、下摆、袖口处均镶有黑色绸边。腰身微收,开衩高44厘米。面料为红色纱底加白色印花斜条纹菱格图形,间杂黑色小菱格纹,时代感比较强。

这几件旗袍,全都采用较轻薄透明的羽纱为衣料,让女性穿着更婀娜多姿。这是受到西方进口面料的影响,改良旗袍开始跳出传统面料的局限。整体采用归拨的剪裁方法,更加合体。全都采用单色宽边镶边,彰显色彩对比的重要性,镶边在宽窄上的变化也增加了图案感和线条的丰富感,弥补了一色面料的单调感觉,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在整体视觉效果上,高度注重色彩对比和色调协调,并讲究对称装饰,呈现了中西合璧的中西方服饰文化元素。很少有传统服饰在和西方的潮流元素结合时,能呈现出一种恰当的效果。华旦妮的旗袍无疑是这方面最完美的代表之一。

在当时,上海这座大都市最具有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特性。民国改良旗袍与西方服饰审美的一致性,也自然而生。华旦妮的美美公司所在地静安寺路228号,在著名的上海跑马厅对面。上世纪20年代,这里是上海西区的商业中心,与当时的南京路相比,这里的商业经营更趋高档,以高级舞厅、电影院、咖啡馆和时装店闻名,如大光明影戏院、美琪大戏院、百乐门舞厅、鸿翔时装公司、第一西比利亚皮货公司总店等都在这一条路上。达官贵人在此摩肩接踵,是当时上海最重要的时尚中心之一。美美公司能在这样繁华时尚的商业中心占一席之地,自然非同一般。作为与当时上流社会和引领时尚的影艺圈关系紧密的服装设计和经营者,华旦妮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和审美,创制具有自己风格的旗袍服装,是最自然不过的了。

史东山故居位于海宁市硖石东山南麓横头街西牛弄 (东山南路35号)。房屋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两层三间,前有天井,东西两侧有厢房、厨房,为晚清民宅建筑。2003年7月史东山故居被公布为海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1月修复布展《史东山人生历程》、《史东山影剧艺术生涯》及生活场景复原陈列,并对外开放。目前展厅中也有华旦妮女士旗袍展示。

(作者简介:海宁市博物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374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