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中卫华严塔

中卫华严塔位于中卫市中宁县恩和乡华寺塔,年代为清。

2005年9月15日,中卫华严塔被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中卫华严塔

为什么昌黎源影塔塔身浮雕在中华古塔中独树一帜,堪称一绝?

古建新探

文/朗智明

辽代工匠的砖仿木技术炉火纯青、辽代砖塔塔身砖雕精美绝伦。昌黎源影塔身八面的“天宫楼阁”砖浮雕,技艺精湛、细节逼真。无论是从砖仿木构的角度,还是雕刻艺术的角度,皆为登峰造极之作。

河北省昌黎县,北枕碣石山,坐落在辽西走廊的最西口,源影塔位于昌黎县城西北部的县文管所院中。

昌黎县境,自古为辽西郡辖地,县城始建于唐代晚期,为侨置本设于今辽宁朝阳的营州所建。

辽时,此处为营州及其附郭县广宁县之所在,属平州(治今卢龙)所辖,并非幽云十六州之地。今昌黎县得名于金代,其得名的初衷是为了避免重名。金初,昌黎仍沿用辽代的广宁县一名,但却与医巫闾山山前的广宁府(今辽宁北镇)重名。直到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金世宗改广宁县为昌黎县,名字来自历史上颇具盛望、但废置已久的古“昌黎”(古昌黎,位于今辽宁义县、北票、朝阳一带)。

源影塔得名于源影寺。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昌黎知县杨于陛在主持重修塔下寺院时,因塔下有井,以“水自有源、塔自有影”之意,定寺名为“源影寺”。但塔却一直被称为“昌黎塔”或“昌邑塔”,直至民国年间该塔才被冠以“源影”二字,称为“源影寺塔”或“源影塔”。

昌黎源影塔为辽金风格的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目前学界定其为金代建筑。塔高目测超过30米(含刹)。受唐山大地震的影响,现塔身略有倾斜。

源影塔第一层檐下斗拱、檐柱等仿木构件,辽风明显。第一层檐下斗拱为双抄五铺作,转角斗拱做出列拱、角华拱;补间斗栱一朵,出45斜拱。(见图1)

该塔层层檐下皆设斗拱,除第一层为双抄五铺作,第二层为单抄四铺作外,其他各层檐下皆为斗口跳。层间斗拱富于变化,其奇数层檐下的补间斗拱皆出45斜拱,偶数层则无。(见图1)

图 1

一、塔身砖浮雕新探

昌黎源影塔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第一层塔身表面的砖雕,甚为华丽。站在塔下仰望,仿佛天上宫阙一般,如梦似幻。各种书籍文献皆称其为天宫楼阁,这种砖雕构图为中国古代佛塔中所仅见。

天宫楼阁为《营造法式》中记录的小木作,属于小木作建筑模型。古代常见的天宫楼阁大致分为三类:

1. 用于装饰藻井,位于殿内上方,宛如天上宫阙。如应县净土寺金代藻井(图2)。

图 2

2. 佛道帐、壁藏、转轮经藏的上层,缩尺制成尺寸更小的宫殿楼宇,仿佛小木作之上的“小小木作”,模拟成天宫一般的意境,《营造法式》中给出了图样(图3)。

图 3

3. 拱桥飞架的小木作建筑模型,桥上设凌空的殿宇。我国现存的此类天宫楼阁小木作实物,有二仙庙天宫楼阁(图4)、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天宫楼阁(图5)等等。

昌黎源影塔身砖雕给人的观感无疑更类似于第三种。

图 4

图 5

相比二仙庙天宫楼阁,与昌黎源影塔身八壁的仿小木作浮雕“天宫楼阁”最为接近的,要属镶嵌于大殿内壁上的薄伽教藏殿的天宫楼阁了。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据薄伽教藏殿心间南侧四椽栿下皮墨书题记)。

对比昌黎源影塔与薄伽教藏殿,塔身华丽在外、大殿装饰在内,大殿为四内壁布满壁藏、塔身是八外壁遍布砖雕,大殿前后两个门(窗)、塔身则是八门窗,大殿墙壁宽、塔身每面窄。

薄伽教藏殿殿内四壁无壁画,除北壁后门(现为窗)上方为天宫楼阁之外,其余皆为壁藏。殿内大木作的斗拱下方布满小木作的壁藏(图6左)和源影塔身檐下仿大木斗拱下方布满仿小木作浮雕(图6右),对比之下构图有相似之处。

图 6 二者皆为大木作之下的小木作,皆镶嵌于壁,皆为(木、砖)浮“雕”(魏斌、笔者拍摄)

谈起二者浮“雕”功能上的差别,薄伽教藏殿本来就是为了藏经,塔身浮雕却并非为了藏经。大殿只有北内壁镶嵌天宫楼阁,源影塔身作为正八边形的特殊对称形状,则采用了面面相同,面面布置天宫楼阁的作法。

提到正多边形,《营造法式》给出了前述第二种天宫楼阁,即转轮经藏上层缩尺制成的天宫楼阁图样、制度、功限等。图样中,转轮经藏上层处理成角楼、茶楼,以廊桥相连(图7)。相比之下,与昌黎源影塔身浮雕也有共同之处。

图 7

然而,图样毕竟是停留在纸面上,我们还能够从一些唐、五代的经幢和石塔上找到正多边形面面布置天宫楼阁的实例(图8)。虽然经幢或石塔上往往缺乏大木作的衬托,但仍可视其为石仿小木作。

图 8

我国现存的经幢和石塔上的天宫楼阁形式表现多样,实例数量也不少,图8左与右下为后晋的温县慈胜寺经幢、图8右为后周的邯郸百家村经幢。与昌黎源影塔的区别就在于一个直接雕造于塔身、一个则位于幢身之间的连接部位(华盖或华盖附近)。这种石质的天宫楼阁,我们姑且称其为第四种。

综合对比前述四种天宫楼阁中的第二、第三、第四种,我们找到了昌黎源影塔身浮雕的影子。但细分析之,塔身浮雕原则上却并不是天宫楼阁。

对比第二类,源影塔的浮雕并非小木作上层的“小小木作”;再对比第三类,源影塔身的“天宫楼阁”并非凌空,而是与地面有连接,更似门楼。

试想一下,如果古人把昌黎塔砖雕处理成悬空的天宫楼阁,塔身构图将如何?天宫之下保持素面?还是增设佛龛、佛像?

事实上,无论是辽宁地区辽系砖塔的券门做龛,还是河北等地辽系砖塔的真假券门,所表征的都是塔心室。作为地缘上更接近幽云十六州的昌黎,塔身理应近似幽云地区流行的券门,于是在某种机缘之下,处理成揽二桥于左右的城门与双阙(阙更适合置于塔身转角),是一种绝佳的选择。

诚然,塔身与转轮经藏不同,是可以做成正面隅面不同的构图的。如果源影塔的四个隅面不出廊桥与城门楼,而是饰以壁藏或者佛道帐或其他,或许就更接近大同华严寺或者其他现存实例了。若是在某一面的城门楼来一个妇人启门或许就更精彩了。

辽代砖塔的许多形制都是借鉴于唐、五代的石经幢(包括须弥座、塔身雕饰佛像等等),可以说特辽塔本身就具有经幢的基因,因此,石经幢更可视为昌黎源影塔身砖雕的直接来源。

谈到昌黎源影塔身砖雕构图的成因,有观点认为属于民间佛教信众标新立异的佛塔装饰,认为同期民间佛塔的类似实例还有非典型辽宁风格的朝阳东平房塔、朝阳黄花滩塔等辽金砖塔。但辽宁朝阳东平房塔、黄花滩塔的塔身砖雕尽管有民间因素,终未能摆脱以佛像为主题的传统,更谈不上为现存古塔中所仅见。而对于昌黎源影塔,虽说其砖雕在现存古塔中独树一帜,但《营造法式》与现存佛教建筑中是可以找到(近似)原型的。薄伽教藏殿的壁藏与转轮经藏,往往意味着更高的等级,不似民间所为。此外,昌黎源影塔身的八个角楼下部,还特地做出小塔浮雕,合为八大灵塔,也是辽代砖塔常见的题材。因此笔者认为,昌黎源影塔身独树一帜的绝世砖雕,绝不是民间突发奇想的空穴来风。

总之,辽代砖塔以砖仿木构见长,其中以砖仿大木为主。辽宁地区的辽金砖塔几乎全为砖仿大木精品,华北地区则兼仿小木作。而华北地区辽金砖塔的仿小木作则以昌黎源影塔为登峰造极之作。

二、建塔年代新探

昌黎源影塔虽尚未发现明确的纪年,但学界现普遍认为其为金代作品,原因如下:

1982年维修该塔时,在第二层檐下一砖洞中发现的一锡质函匣。函匣匣底阴刻 “大明嘉靖二十六年春季月昌黎城……”字样。匣内底部放有铜钱七枚,年号为庆历、熙宁、元丰、元祐、建炎,皆为宋钱。除建炎之外,皆为北宋年号。

修塔的同时,还发现明钱及清钱,但明清铜钱并非位于此函匣中。这说明几枚宋钱为建塔之时一次性放入,宋钱上的年号中,南宋的“建炎”为最晚。建炎年号,共使用四年,即1127~1130年,时间对应为辽亡后的金代初年。因此,该塔被认定为金代初年所建。

但这种推断是否合理呢?我们就来对比一下其他古塔。

先看看朝阳北塔,朝阳北塔现存塔体主体建于唐代,辽代大修,现外观为辽塔。

朝阳北塔1984~1992年的在维修过程中出土了大量极其珍贵的佛教文物,其中不乏年代记载。

其中,天宫出土的鎏金银塔塔身内藏银经卷上有“重熙十一年(1042)四月四日”刻字。

朝阳北塔天宫石函门外砖墙上发现题记砖一块,上有“延昌寺大塔下重熙十二年四月八日再葬舍利记”。另在天宫中发现的经塔第三重金筒的题记上有:“重熙十二年四月八日午时葬,像法只八年。提点上京僧录宣演大师赐紫沙门蕴珪记”字样。

朝阳北塔下宫中出土《砌匠作头》题名砖,末尾有“重熙十三年四月八日记”。另在下宫中八角形经幢第四节幢身仅有的汉文题字末尾刻写“大契丹国重熙十三年岁次甲申四月壬辰朔八日己亥午时,再葬讫。像法更有七年入末法”之句。

上述五处题记中四处的日期皆为“四月初八”,其中两个为“重熙十二年”,两个为“重熙十三年”。

古人建塔,普遍选择黄道吉日进行重大法事或直接作为竣工时间,并不管什么时候真正完工。四月初八是佛诞日,以佛诞日作为正式落成的日期是很正常的。朝阳北塔的官方完工时间很有可能就是“重熙十三年四月初八”。

但是,北塔第一层檐体中部还出土了砖舍利函,函内题记砖中有“重熙十三年六月十六日”字样。这个位置是类似昌黎源影塔出土宋钱的位置的(第二层檐下的砖洞),这个纪年是朝阳北塔目前所发现的最晚的一个纪年。这说明,尽管四月初八是官方的正式时间,可第一层檐体中部出土的纪年略有滞后,应为全部落成之后的装藏,尽管滞后的时间不多。

所以,正是由于这一滞后,也就有了建炎年号的铜钱是在全塔竣工之后再装藏的可能。

同时,笔者还觉得,若不是因为建炎年号的铜钱,此塔怕是就有很大可能被认定为是辽代所建了。金代初年时局不稳,此塔很有可能为辽代末年所建,于金初补建完工。

我们再来类比另一座辽代古塔庆州白塔,庆州白塔塔身有大康六年(1080)的墨书题记。若是没有其他年代证据,我们怕是直接要以墨书的年代作为庆州白塔的建筑年代了。可事实上,庆州白塔的塔刹及刹座中出土的砖碑有着非常明确的营建时间记载,“自重熙十六年(1047)二月十五日啓土開㙭地宫,四月十七日下葬舍利,積功至十八年(1049)六月十五日,及第七級。并随級内葬訖舍利。當年七月十五日於相肚中安置金法舍利”。

可见,庆州白塔的开工选在二月十五佛涅槃日,落成则选在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大康六年的墨书实际上应该是后世维修时所题写。由此看来,仅因“建炎”年号的铜钱,就推断昌黎源影塔为金代作品,是否有些武断、是否有些草率呢?

此外,观昌黎源影塔第一层檐下斗拱、檐柱等仿木构件,以及八面塔身八门楼、八角楼、廊桥上雕刻的斗拱,辽风明显。

对于金代所建仿辽式塔,北京银山塔林五座主塔是最好的例子,年代越晚的金塔,斗拱趋于纤弱;而银山塔林三座年代较早的金塔,也出现了耍头雕成蚂蚱头,密檐层间结合过于紧密等辽塔中所不见的特点。

昌黎源影寺塔层层檐下皆设斗拱,转角斗拱做出列拱、角华拱,列拱仿木逼真。砖雕斗拱整体辽风雄健。

综上,笔者认为昌黎源影寺塔为辽代末年建筑,在主体基本完工之时因朝代更迭而停建。后在金代初年续建完毕并装藏舍利,故会有“建炎”年号的宋钱出土。

三、险被拆除的古塔

1976年唐山大地震,昌黎源影塔虽未震倒,但破坏严重,塔身倾斜,成为危塔。为了保护古塔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昌黎县相关部门决定拆除古塔。上报河北省后,省里表示同意,但拆塔费用由当地自筹。但由于经费不到位,当时又忙于抗震救灾,拆塔工作并未进行。

图 9

这样一直拖到了1982年,昌黎县政府拨款一万元,终于决定拆塔。在拆塔即将动工之前,又一次请示了省里,这次省里并未同意,而是通知拆塔暂停。时任的河北省副省长徐瑞林同志说:“一座历史古建筑,来之不易,拆掉就无法恢复了,只要能抢修就要抢修,还是慎重为好。”就这样,这座千年古塔保留了下来,昌黎也没有失去它的标志性建筑物。

总之,昌黎源影塔的塔身浮雕堪称一绝,在中华古塔大家庭中独树一帜,能够保留至今弥足珍贵。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

河北这座塔 是中国最高砖木塔 11次地震不倒被誉为“中华第一塔”

河北定州,是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自古被誉为“物华天宝地、人杰地灵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定州遗留下大量文物古迹,作为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县,定州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国宝级文物3件,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位于南城门内东侧开元寺内的开元寺塔。

在河北民间流传着一句民谣:“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说的分别是:沧州铁狮子,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千手观音像和赵县赵州桥。这四处文物古迹作为河北省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名副其实的国宝,故河北民间将它们称为“河北四宝”。

据《定县志》记载,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为了供奉开元寺僧人令能从古印度取回的佛经和舍利,下诏在寺内建塔。开元寺塔共历时55年,于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建成。因北宋时期定州地处辽宋双方接近的军事要地,宋军利用此塔瞭望敌情,故又称“料敌塔”。

开元寺塔为十一级八角形楼阁式砖木建筑,高83.7米,造型端庄威武,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砖木结构古塔,也是定州城最高的建筑。值得一提的是,该塔的塔身由内外层衔接而成,楼梯从内塔穿心盘旋到达塔顶,由下至上按比例逐层收缩,形成塔内藏塔的奇特结构。

塔内现存北宋至清代的37块碑刻和数处名人题记,特别是被称为“北宋建筑彩画重要遗存”的斗拱彩画和佛教壁画,历经千年色彩依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堪称集建筑艺术、佛教文化、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素有“中华第一塔”的美誉。

早在宋代,开元寺塔就是游人如织的旅游朝拜胜地,登塔远眺,曲阳一带的嘉山和距城25公里的大沙河等景观尽收眼底。古人曾有诗赞美该塔:“每上穹然绝顶处,几疑身到碧虚中”,“举飘接六汉,醇然玉色醪。不饮亦自醉,烈烈风生袍。”只有亲临塔顶,才能感受到诗句中的深刻内涵。

位于塔内回廊顶部的天花斗拱,构造精巧,内容丰富,寓意吉祥,被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为“宋代天花之佳作”。开元寺塔自建成以来,历经11次较大级别的地震,至今巍然屹立。在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6月的一次大地震中,塔身东北面塌落,露出内塔,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因一直无人敢修,于是在当地民谣“定州八大怪”中就有了“定州塔缺半块”之说。

1986年,国家文物部门投巨资对开元寺塔进行全面维修,来自全国各地的古建筑专家、力学家、设计专家云集定州,整个工程共使用110000根杉木架杆,搭起高达84米的脚手架,施工周期长达17年,直到2002年底才全部完工,向社会开放。

在对开元寺塔进行修复时,由于塔刹损坏严重,故将其取下保存在博物馆里。该塔刹名为“束腰仰覆莲文铁钵”,高145厘米,周长603厘米,表面刻有“大明嘉靖十五年三月造”、“定州伟致指挥施铎”等字样,在塔刹顶端还有两个青铜宝珠,被当地人俗称“塔葫芦”,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吧。

华严宗祖庭长安华严寺,曾经辉煌后来衰败,仅存两座千年佛塔

导读: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繁荣,佛教也蓬勃发展。当时长安为佛教中心之一,汉传佛教寺院八大宗派,长安占据其六。长安南郊少陵塬和樊川一带,有兴教寺,华严寺,兴国寺,牛头寺,法幢寺,禅经寺,洪福寺,观音寺等八个寺庙,被称为“樊川八大寺”。吸引众多僧侣云集于此,讲经辩经,是当之无愧的佛教圣地。其中的华严寺便是佛教八大宗之一——华严宗的祖庭。

一、佛教华严宗

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半坡上,坐落着一座千年佛教古刹,它就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华严寺襟山带河,南瞰终南神秀之姿,下俯樊川平原之势。

华严宗为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以《华严经》为主要法典,在东晋时期已经开始翻译传播。但此后二百多年时间,并未形成佛教一支宗派。直至陈、隋之间,长安终南山杜顺和尚,总括华严奥旨,作《华严法界观门》一卷,开创华严一宗之先河。杜顺法师也因此被尊为华严宗始祖。此后二祖智俨大师、三祖法藏大师、四祖澄观大师、五祖宗密大师,祖祖相传,将华严宗推向顶峰,人称华严五祖。

华严宗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其理论有四法届、六相、十玄门等。

二、华严宗的繁盛与衰败

唐代为华严宗繁盛期,贞观十四年,在樊川建华严寺,为樊川八大寺之一。当时各地僧侣云集樊川,讲经授法,在思想交汇与融合中,将佛教发展推向更高的顶峰。唐代樊川也因此享有“世界佛教中心”的美誉。此时的华严寺,经过五代高僧建设,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唐代末年,中国佛教经历了会昌灭法的劫难,除了南禅以外的宗派都衰败下来。华严宗也不例外,曾经辉煌无比的长安华严寺就此萧条。后明嘉靖年间发生的“关中大地震”毁坏了华严寺的大部分主体建筑,仅存初祖杜顺法师灵塔与四祖澄观法师灵塔。

三、今日华严寺

杜顺法师灵塔位于寺院东侧,为方形七重仿木密檐式砖塔。杜顺法师圆寂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其灵塔建于公元852年。塔顶石刻“严主”二字,塔身第三层则嵌有“无垢净光宝塔”刻石。

位于西侧的佛塔为华严四祖澄观法师灵塔。唐德宗曾授予澄观法师“清凉国师”称号。澄观法师主张融合华严宗和禅宗,提倡教禅一致,对中唐以后的佛教产生重大的影响。

澄观法师灵塔为六角七重仿木楼阁式砖塔,塔身第三层嵌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

新中国成立后,华严寺被确认为中国佛教华严宗祖庭,1956年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06年起,华严寺住持宽昌法师及青年僧众们改造了寺内原有殿堂,新建斋堂、华严三圣殿、止观堂等建筑。依少陵原坡势的同时采取佛教传统坐北朝南布局而建,中轴线将寺门、华严宗祖庭碑、真如塔院、华严三圣殿和法堂一线贯通,构成寺院的主体建筑。

华严寺作为华严宗祖庭,不仅目睹了华严宗思想的诞生及发展,亦见证了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其虽历经千年岁月,风雨沧桑,但砖瓦梁柱上承载的华严思想必将成为永恒。

文字:薛寒青、成英文

图片:包智匀、薛寒青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308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