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河套巴美肉羊

河套巴美肉羊

河套巴美肉羊产于巴彦淖尔市农区的乌拉特前旗、中旗、后旗、五原县、杭锦后旗和临河区,它是多个品种杂交的产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当地政府就有计划的引进了林肯、盖茨、罗姆尼等半细毛羊对当地蒙古羊进行杂交改良。1978年又引进新疆细毛羊、强毛型奥美羊,通过人工受精技术开展大面积杂交,形成一定数量的毛肉兼用细杂羊,到1992年开始采用德美羊级进杂交,又形成一定数量的接近肉用羊理想型标准的群体。前后经过近50年的杂交改良,逐渐形成了适合舍饲圈养、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羔羊肥育增重快、性成熟早,特别是对巴彦淖尔农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生产方式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巴美肉羊品种。2007年经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国家农业部第878号公告予以正式命名和公告。

三.地域范围

河套巴美肉羊出产于巴彦淖尔市行政区全境,东与包头市、乌兰察布市为邻,西与阿拉善盟、乌海市毗连,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全市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河套巴美肉羊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是巴彦淖尔市所辖的6个旗县区113个行政村。地理位置东经10512′-10953′,北纬4013′-4228′之间,东西长278千米,南北宽238千米,属温带大陆型气候,海拔1千米-1.8千米。总生产规模83768头只。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貌特征:河套巴美肉羊为肉毛兼用品种,无角,体格较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胸部宽而深,背腰平直,四肢结实、相对较长,肌肉丰满,肉用体型明显,呈圆桶型,具有早熟性。被毛同质白色,闭合良好,密度适中,细度均匀,以64支为主,头部至两眼连线、前肢至腕关节、后肢至飞节均覆盖有细毛。2、生产性能:成年公羊平均体重101.2千克;成年母羊平均体重60.5千克,平均繁殖率151.7%;育成公羊平均体重71.2千克;育成母羊平均体重50.8千克;羔羊初生重平均:公羔4.7千克,母羔4.32千克。6月龄羔羊平均日增重230克以上。6月龄羔羊胴体重24.95千克;屠宰率51.13%。3、内在品质指标:河套巴美肉羊蛋白质含量在20.2%左右;钙含量61.6mg/kg,铁含量24.6mg/kg,磷含量38mg/kg;必需的脂肪酸组成中的含量分别是:肉豆蔻酸1.95%,棕榈酸20.70%,硬脂酸24.31%,油酸38.18%,亚油酸3.87%,亚麻酸9.69%。所含脂肪酸比例适宜,表现出较高的营养价值。4、安全要求:河套巴美肉羊在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无公害畜禽肉的安全要求GB/T18406.3-2001《兽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饲料和添加剂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河套人的特色美食——羊肉豆腐粉汤

羊肉豆腐粉汤

作者:田静玮

阴山脚下的八百里米粮川,浸润出了久负盛名的美食。黄河,草原,半农半牧的地域以及迁徙移民的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河套饮食文化。

憨厚朴实的河套人,擅长用美食表达心意,而羊肉就成为人们招待客人上好的主菜。“羊肉熬茄子,香死个王蔫子。”一句地地道道的河套俗语,便赋予了羊肉无尽的想象和回味。羊肉豆腐粉汤,便是草原与农耕文化融合做出的一道具有地域特色的醇香的美食。

河套人婚丧嫁娶,给孩子过满月,圆生,为老人祝寿等这些盛大的事宴上,都要用羊肉粉汤和油糕来待客。事宴一般都吃三顿饭,头天晚上夜坐,而第二天早晨,羊肉豆腐粉汤是必不可少的早餐。

农村人办事宴,都是在院子里搭起一个大帐篷,旁边再搭个小厨房请厨师做饭。天快亮的时候,厨师们就已经在灯光下开始忙碌了。做羊肉汤也是很讲究的,有的人转买乌拉特草原上的羊或自家纯草料喂养的羊宰杀,只有羊肉好,才能做出正宗的味道。做汤时先把豆腐,土豆切成细条,各装进大盆里备用,再把新鲜的羊肉也切成细条,放入大盆里用咸盐,花椒粉,酱油等调味品腌上,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天亮做汤了。

做羊肉粉汤时,先往大锅里倒半锅水,等水开了放入豆腐,土豆,熬一会再放入粉条,然后就往锅里放羊肉,当鲜嫩的羊肉跃入翻滚的水锅中,就有了内涵,就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放入羊肉开锅后,再撒上葱花,香菜,姜沫,放入调料,一大锅飘着辣子油,色香味美,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就成了事宴上人们津津乐道的美食。豆腐,粉条映衬着色泽清亮的羊肉,一锅“羊味十足”的汤,飘散出沁人肺腑的浓香,让人馋涎欲滴,这便是河套人最温暖,最丰富的家乡的味道,弥漫着独特的乡土人情,让人在不经意间,沉浸在主人家喜庆的幸福之中。

天亮后亲戚朋友们纷至沓来走进帐篷里,几个大圆桌上,早已摆好了黄灿灿的油糕和一盘凉拌黄豆芽,前面的桌子上,放着两大盆熬好的羊肉粉汤,客人端起碗自己随意舀。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粉汤,若是在寒冷的冬天,既暖手又暖心,那是一种实惠而踏实的感觉。当人们坐在桌前喝着鲜香的羊肉汤,吃着柔软香甜的油糕,顿时觉得浑身暖融融的,那瞬间的满足感就会荡漾在口中,流淌进心里。满帐篷的人吃得酣畅淋漓,一缕缕的热气与香味混合在一起,氤氲着,升腾着,那是一种让人尽情体验味蕾兴奋的美好时光。

女人们有些矜持,油糕蘸着羊肉汤细嚼慢咽,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而男人们嘴快,三扒两下就吃完了一碗,他们那贪婪得吃相不会让人觉得丑陋,反倒觉得那是一种爽快,是庄户人释放出原本就被土地和五谷熏陶与滋养的本性,吃一碗不够,再添满一碗,这羊肉粉汤,就是河套人其乐融融的家的味道,就是幸福生活的诠释。

河套人办事宴,村里被请到的,全家人就去吃饭,红红火火,人们共同分享着那份最纯朴,最殷实的美味。如果是羊肉汤吃得舒心,有人便会感谢主人:“可是吃好了哇!”主人就会眉开眼笑地说:“中午早点过来坐席。”事宴上除了酒席,早晨的羊肉汤也是衡量事宴是否办好的标准之一,喝好了羊肉汤,人们精神饱满的早晨便开始了。

河套的羊肉豆腐粉汤,蕴涵着河套人豪爽质朴的品德和热爱生活的民俗民风,那鲜美的汤汁,洋溢着富饶之乡的洒脱与奔放,是人们喜爱的美食。

行走美丽的科尔沁,来到草原深处的霍林河,鲜美的羊肉涮起来

摄影师,旅游领域爱好者

不到草原,不知道羊肉有多鲜美!

草原的手把肉和涮羊肉最是不能错过,不知不觉竟成了一种情结,这也是我们每年必到草原旅行的原因之一。

入口难忘的涮羊肉

今天我们先唠一唠草原的涮羊肉,坐标:科尔沁草原深处的霍林郭勒。

科尔沁草原的前世今生

科尔沁草原,涵盖如今的兴安盟和通辽市北部,历史上曾为成吉思汗胞弟合撒儿的驻牧地。 “科尔沁” 蒙语意为著名的弓箭手,最早在蒙语里是一个军事用语,合撒儿统领着成吉思汗营帐前的科尔沁豁儿臣(即带弓箭的护卫军),后来演变为合撒儿统管各部的泛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蒙古科尔沁部,其放牧的草原被称作科尔沁草原。

科尔沁草原西接锡林郭勒大草原,北邻呼伦贝尔大草原,古时候河川纵横,水草丰美,为世代蒙古人的游牧之地。据古籍记载,元朝建立之前的科尔沁草原“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绝对是蒙古人眼中的伊甸园。

近代中国始于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令清朝统治下的南方门户大开,北方草原则因滥垦、乱伐和过度放牧而使南部草场退化成了浑善达克沙地、翁牛特沙漠和科尔沁沙地,幸运的是科尔沁北部草原没有遭到破坏。

罕山林场外的科尔沁草原

如今通辽市以北,从扎鲁特旗开始一直到霍林郭勒依然保存有科尔沁最美的草原,随便拍一张照片都是Windows的桌面,只是过于低调,名气远不如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

煤城霍林河其实也是美食之城

霍林郭勒也称霍林河,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的科尔沁草原腹地,我最早知道它是因为这个地方坐落着亚洲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露天煤业基地——霍林河煤矿,1985年因煤炭而兴盛起来,是一座崭新的工业城市。

身着蒙古族服装的加油站员工

然而在蒙语中“霍林”意为美食,“郭勒”是河的意思, “霍林郭勒”即为美食之河,这倒是让人颇感意外,更意外的是我们在霍林河有幸吃到了口感令人难忘的涮羊肉,真不愧为蒙古草原上的美食之城。

科尔沁草原的美景穿越

路过科尔沁右翼中旗

自驾完成中俄边境的穿越,从呼伦贝尔大草原一路南下,拜访了阿尔山中蒙口岸,在科尔沁右翼前旗的索伦右转,沿着崭新的高速通道直下霍林郭勒。

第二天从霍林郭勒出发先去可汗山观光,然后经罕山林场游走最美的科尔沁草原到达扎鲁特旗,最后经赤峰回京。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可汗山,就在霍林郭勒北郊15公里远的观音山脚下,经过蒙古大将立马扼守的大门,可以领略蒙元军阵的威武,沿着长长的苍狼之路,便可以攀登到山顶,元世祖忽必烈和元太祖成吉思汗一前一后护佑着蒙古草原,颇为壮观!

威武壮观的可汗山

让人吃后忘不掉的涮羊肉

霍林河的西部和北部紧靠着锡林郭勒盟东乌旗的乌拉盖,那里被称作天堂草原,也是《狼图腾》的故乡,出产远近驰名的乌珠穆沁羊,也许是内蒙古草原上最好吃的羊肉了。

锡盟大片羔羊肉

霍林郭勒的火锅店可是不少,我们步行去了离酒店比较近的锡林大街,小洞天和天都火锅比邻迎客,看大众点评都不错,我们选择了店内环境更偏爱些的天都火锅。

涮羊肉的配菜清汤锅底突显羊肉的美味久涮不柴沙葱不可不尝

就餐环境很舒服,蘸料是自助搭配,涮羊肉便可以吃出个性来。无论是羊肉还是配菜的分量明显比北京更大更实在。关键是羊肉十分的棒!夹起来完整,涮起来嫩滑,嚼起来香甜,配着草原上的沙葱一块儿涮,甭提多地道了!

我们一家人连连称赞这羊肉涮得惬意,酒足饭饱之后结账也是惊喜,真是物美价廉好味道的典范。出门凉风习习,走到半路突然发觉我的手机忘在饭桌上了,儿子连忙跑回去找,几分钟的焦急等待,手机完璧归赵,让人松了口气,否则这篇文章的配图可就都没了,这让我对霍林郭勒的好感倍增。

霍林河的涮羊肉好!霍林河的人更好!

旅行,不但收获美景和好心情,还有机会尝遍八方的美食,这样的快意人生值得拥有!

我是健行渐远,喜欢自驾旅行,乐于分享快乐,随我深入到草原深处,探寻不一样的夏天。

大家喜欢的话,敬请点赞和关注,谢谢!

天赋河套 草原珍品—乌拉特羊肉推介会暨首届“百人百羊”定制活动即将开启

天赋河套 草原珍品

乌拉特肉羊推介会暨首届“百人百羊”定制活动

将于7月13-14日

在海流图生态园、温根塔拉草原、草原恒通牧场举办

以乌拉特“百人百羊”定制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乌拉特羊肉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提升乌拉特肉羊产品附加值,推动我旗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本地牧民增收致富。

沧桑乌拉特

乌拉特中旗因370年前乌拉特蒙古族部落西迁至此而封地名号。历史上这里曾经是匈奴、党项、突厥、蒙古等诸多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的家园,先人留下了上万幅反映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祭祀等内容丰富的阴山岩画。这里有数百公里的秦汉长城、匈奴王庭、隋唐古城,记载着中原帝国与北方“胡人”争夺边关要塞、文化碰撞融合的地方,这里留下了“参天可汗”大道和晋商旅蒙的驼铃声声。

天赐乌拉特

乌拉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阴山山脉矿产资源丰富多样。有全球储量最大的石墨矿、白银、花岗岩储量巨大,奇石、宝玉石分布广泛,是中国十大黄金生产旗县。风能、太阳能开发等位居全国前列,地处北纬41-42的黄金纬度,特定的地理、气候、水文条件,成就了二狼山白山羊绒、乌拉特羊肉、高塔儿梁旱地有机粗粮、好联丰等众多优质农畜产品。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为乌拉特厚积薄发、绿色发展铸实了宝贵的物质基础。

匠心乌拉特

乌拉特蒙古语意为“能工巧匠”。乌拉特部落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时期承担打造兵器、制造细软的任务。冷兵器时期,该部落主要制作银饰品、玉制品、木制品、民族服饰和游牧的生产、生活用具。乌拉特民族手工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新凝练、精细考究,技艺以至炉火纯青,乌拉特银器制作和刺绣工艺录入自治区非遗名录,乌拉特蒙古族服饰制作炫耀国际舞台,乌拉特中旗更是蒙文长篇小说的故乡……

醉美乌拉特

洁净如洗的蓝天白云、碧绿如茵的边塞草原、干净清晰的洗肺空气、纯净喷涌的阴山古泉造就了鸿雁迷恋的故乡——乌拉特中旗。鬼斧神工般的地质公园、奇石林;岩异柏香的阿其山;阴山秘境查石太;荒原灵物蒙古野驴、羚羊、梭梭林;珍珠般的草原湖泊、悠闲的驼队、洁白的羊群、醇香的奶茶、诱人的手把肉、悠扬的民歌、动感的舞蹈、深情的哈达、甘醇的美酒……无不让人醉情在鸿雁的故乡。

开放乌拉特

乌拉特中旗北与蒙古国相邻,有常年开旗的国家一类最大的公路口岸---甘其毛都,是内蒙古向北开放的桥头堡。

乌拉特中旗依托沿边口岸优势,不断拓展和深化与蒙古国、皒罗斯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中蒙文化旅游交流周、中蒙俄民族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蒙“冰雪杭盖”国际那达慕等交流活动常年开展。以邻为伴、睦邻友好的国际关系日益紧密,开放、包容、团结、互助的乌拉特正以满腔热情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玩转乌拉特

精品旅游线路:

“印象边城”旅游线路:海流图镇城市景观—乌拉特中旗博物馆—珠丽戈泰文化产业园—沃鼎生态旅游度假村—硕彩珠宝—生态园—绿色采摘园—巴仁宝勒格旅游区—腾克隆蒙餐部落

“风光草原”旅游线路:风蚀冰臼地质公园—秦长城—呼仁敖包岩画—牧人之家—塞上奇石林—温根塔拉草原旅游区—温根峡谷

“茶道怀古”旅游线路:乌镇—国家水利风景区-德岭山水库—和睦日—玉之源—驼铃驿站—百万风电基地—中原油田—千年古榆—甘其毛都口岸—703界碑——骏马湖

“黄河古道”旅游线路:乌不浪口抗日烈士陵园—乌镇—牧羊海湿地公园—“鸿雁”之乡-呼勒斯太—千里庙—将军碑—国家水利风景区-狼山水库

“边塞古城”旅游线路:希热庙—神泉山庄—阿其山叉枝圆柏自然保护区—新忽热古城—217金矿—石哈河万亩油菜花观光基地—查石太大峡谷

自驾游主题线路:

草原民族民俗文化游:牧羊海湿地公园-乌镇-温根塔拉草原旅游区-珠丽戈泰文化产业园-博物馆-生态园

边境口岸风情游:百万风电基地-中原油田-甘其毛都口岸-千年古榆-乌拉特梭梭林-“鬼谷”岩画-驼铃驿站

历史文化遗存游:查石太大峡谷—阿其山叉枝圆柏自然保护区-新忽热古城-希热庙-塞上奇石林-秦长城-呼仁敖包岩画-风蚀冰臼地质公园-千里庙—将军碑-国家水利风景区-狼山水库

休闲度假游:腾克隆旅游文化接待中心-巴仁宝勒格旅游区-牧人之家-国家水利风景区-德岭山水库-和睦日-牧羊海湿地公园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36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