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陈添记

陈添记

广州陈添记只买三样小食:祖传爽鱼皮、豉油王蒸猪肠粉、传统西关艇仔粥。陈添记最出名的是爽鱼皮,用鲮鱼皮来做,做好后放入冰柜冻着,爽口弹牙。加上花生芫茜以及芝麻油,味道一流。

中文名:陈添记

外文名:Chan Tim Kee

地址:宝华路十五甫三巷内进第二家

推荐美食:艇仔粥 猪肠粉 凉拌鱼皮

最出名的菜:爽鱼皮

红色记忆 | 记忆里的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

源远流长的红色经典文化

是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

中华儿女的豪情与壮志

献礼建党百年,重温红色故事

今天,顺义君就来为大家讲述

咱顺义的红色记忆

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

“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 坐落于焦庄户村东南。196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傅秋涛上将提议,经北京市委同意,将焦庄户村原有一段地道整修,搜集整理民兵对敌斗争事迹,确定为“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于1964年6月24日建成。

该陈列室于196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陈列室展厅以文字、图片、地道设施、民兵军事表演等多种形式回顾历史,向参观群众进行革命宣传教育。

陈列室展出的实物和内容都是取材于焦庄户的真人实事,主要包括自1939年冀热察挺进军开辟抗日根据地,到解放后的相关事迹,主要是宣传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游击战的作战模式,地道战特点,以此弘扬民族精神。

开馆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傅秋涛上将到焦庄户调研,就展馆的展出内容、接待方式和注意事项等提出具体要求。时任中共 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邓拓题写“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 牌匾,老民兵中队长马文藻在纪念馆前留影。

邓拓题写“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的 牌匾

1967年,陈列室的牌匾曾变更为楷体。

马福在陈列馆前留影

为便于参观,1974年,对地道内的部分设施和进人口及出口(原为驴槽)进行了改进,由原斜坡式、垂直式改为台阶式、螺旋式。馆内面积不断扩大,到1976年纪念馆总面积达3510平方米。

1979 年,“焦庄户地道遗址纪念馆”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北京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964年至1986年间,顺义县驻军和县武装部先后派出23名干部常驻焦庄户村,配合生产队进行农副业生产,同时负责管理、维护、维修地道和接待国内外来宾等具体工作。到1986年,军队干部先后撤出。

让我们一起了解顺义红色历史

汲取前进力量,传承光荣传统

整理自焦庄户村志

点击上面微信号 关注我哟

免责声明

本微信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其目的是为了将更丰富地介绍所写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如需转载此文章,请备注来源:顺义旅游,违者必究。

我就知道您“在看”

淮阳印记|金龙桥——铭记着包公下陈州那段精典传奇

金龙桥位于淮阳县城东南隅内湖之中,据传建于晚唐,为单孔石桥,长2.4丈,宽1.2丈。桥塘外用石磙排列在城上,有青石雕花栏杆,桥孔近水之处,装饰红石雕龙一条,头北尾南,显得古朴典雅,小巧精致。196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被水淹没。该桥附近原有月波寺、文昌宫、祖师庙等建筑。

今年十一月的一个周末,与好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可以远处观望金龙桥遗址的地方。小时候经常与小伙伴们在那一带洗澡、玩耍,记忆中的金龙桥那时便已成坍塌的废墟,只是有桥的形状,而没有桥的作用,巨大的红色石块浸泡在水中,赤着脚,淌着水,沿着石头便可到达……

那时的内湖感觉很宽阔,很多城镇居民都会在湖边洗衣服,孩子们则在湖里洗澡。如今站在这个被各类建筑充斥着、被各种垃圾污染着的“内湖”,联想起当年它的清澈和浩渺,以及与小伙伴们在一起戏水时的欢乐情形,不禁让人有种伤感。

眺望远处已被肮脏湖水淹没的金龙桥遗址,我想淹没的只是它的外表建筑,不能湮灭的却是它永远的传奇。于是,金龙桥与包公下陈州的故事,也便顺理成章地在我脑际回荡,宛如淮阳百姓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生生不息中描绘的场景,在我眼前再现……

传说宋仁宗时,陈州大旱三年,哀鸣遍野,民不聊生。皇帝命曹太后之弟四国舅到陈州粜米,但他大斗进、小斗出,米里掺砂,刮民膏血,敛财聚富,强抢民女,陈州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

包公得知此事,非常气愤,他奏明皇上,去查办这个发国难财的国舅爷。四国舅倚仗是皇亲国戚,根本不把包拯放在眼里。他听说包公将来陈州,就下令紧关城门,不让包公进城。包公来到陈州,一连几天进不到城内,心里十分着急,一边思付对策,一边私查灾情。

一天,包公正在北关门外转悠,忽听到背后“哎呀”一声,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女人从驴背上摔了下来。包公赶忙走过去,把这女人从路沟里扶了上来。谁知这女人不说一个谢字,反倒气狠狠地让包公把她扶上驴去。包公看这女人妖里妖气,心里就非常反感。包公扶她上驴时,趁机问她的姓名和摔倒的缘由。

那女子看这位黑脸老汉老实听话,便得意洋洋地说自己是陈州有名的妓女王粉莲,此番进城,是为了到四国舅那里赴宴。包公正愁没办法进城,见这是一个机会,正好混入城内。可是,为一个妓女笼驴头,觉得有辱祖宗,日后让人耻笑。但想到陈州饥饿难熬的百姓,想到要为民除奸,伸张正义,就忍辱为王粉莲笼着驴头,混进了城内。

进城后,四国舅见到王粉莲就调情骂俏,让包公格外恶心,冷冷地骂道:“畜生!”四国舅见有人敢骂他,恼羞成怒,立即命人把包公吊在槐树上一阵毒打。待王朝、马汉改扮进城,把包公从槐树上解救下来,四国舅才知他是奉御命而来的包拯。

随后,包拯换朝服,挂金牌,顶圣旨,带铜铡,在金龙桥畔怒铡四国舅,血染金龙桥,为民申了冤,除了害。从此,金龙桥成了抑恶扬善、扶正压邪的圣地。据说桥边结巴草根至今仍为红色。

包公善良正直,不畏权贵,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包青天”。传说包公陈州放粮那年是45岁,遭受了被禁城外、倒吊槐树、痛遭皮鞭等磨难,所以人们都认为45岁是倒霉的一年。再加上人们都轻视妓女,不愿提起包公为妓女笼驴头的事,因此也认为45岁是最耻辱的一年。

包公在百姓心中具有神圣的地位,人们把自己的命运和爱戴人物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故而都把45岁作为忌年,慢慢就形成了忌说45岁的习俗。直到今天,这种风俗在中原地区还相当盛行。为纪念这位不畏权贵、清正廉明的“包青天”,陈州人民特在城内西北角建包公祠,俗称“老包庙”,这表达了历朝历代的百姓对清官的敬仰拥戴!

据记载明成化年间知州戴昕建祠。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知府包敏、知县张世濂重修。正殿门两侧有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道出了人民群众赞扬包公的心声。现存遗址。这正是“乔装打扮进陈州,除暴安良铡国舅;金龙桥畔扬正气,包公祠里美名留。”

相关链接

★ 探访淮阳包公祠

图文/编辑整理/玄子

若有侵权 告知清除

陈新奎:上海小记

第一次到上海,是1988年夏天从宁波回蚌埠时,在上海火车站转车。那时的上海火车站,感觉十分气派,似乎也有空调了。作为穷学生,也就是在车站周边逛了一下,没有留下特别的记忆。

第二次到上海,已是22年后的2010年夏天。那时,世博会正在上海如火如荼地举办着,人们对世博会的热情就像8月的天气一样热。

转眼7年又过去了。对我而言,今年到上海的次数特别多,因为父亲上半年到上海中山医院做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于是我前后三次到上海,和大哥一起陪伴父亲检查、手术、复查。最近的一次上海之行,是到上海参观中共一大会址。

几次上海之行,我的心中勾勒出了对上海的大致印象。

“在上海,工作节奏很快,压力也很大。”在和我们交谈时,上海黄浦区党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亚培说。

上海的地铁有十几条呢。在地铁车站,每趟车只停几十秒。地铁一到,人们像潮水一样涌入车厢,行动迅速。车门一关,列车呼啸而去。

在西藏中路,在南京西路,在吴江路,人们步履匆匆。几乎没有看到扎堆聊天的,有的只是迎面而来的行人,在擦肩而过后渐行渐远。

如果说,快是大上海的主旋律,那么慢则是生活的另一面。大家最讶异的,莫过于所经过的每一个路口,不论有无红绿灯,只要有行人经过,转弯或直行的汽车都会停下来,静静地让行人通过。没有催促的喇叭,没有迫近的汽车让你心惊。同样,红灯亮起,也看不到行人抢行。快,在这个地方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慢,成了大家共同的默契。礼让,似乎已经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融入每个人的血液,不再需要外在力量的强制。

街头的咖啡座,也在诠释着慢的法则。就在一大会址西侧的小巷内,星巴克、TheRefinfery等各式咖啡店的座椅就放在路边,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和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国人悠闲地坐在那里,品着咖啡,享受着深秋午后的时光。

还有夜晚的饭店。深秋的夜幕来得很快,才过下午5点钟,天就已经擦黑了。在云南南路75号小绍兴饭店外墙上,落款“全国酒家酒店评定委员会”的牌匾上,“国家特级酒家”六个大字吸引着人的目光,表明着这个饭店不凡的身世。饭店里,每个桌子边都坐着人,排队交钱的人则站成两列,分别买不同的东西。人们静静地排着队,不急也不躁,排队似乎也成了饮食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在为下一步大快朵颐而酝酿着,没有人介意多等一会儿。

这就是上海。有快有慢,有张有弛,构成这个城市完整的生活的两个方面。

下午的淮海中路,对比的强烈让人产生错觉:我们是在21世纪的上海,还是在20世纪的上海?路北的高楼直冲天际,一路之隔的南边,巨大的法国梧桐掩映下,一幢幢三四层的红砖小楼在那里,似乎也并没有违和感。

路过西藏南路123号锦江都城青年会经典酒店,同事特别提醒我们这座建筑的来世今生。凑近一看,才惊叹于它的历史和内涵是如此丰富。奠基于1929年10月,竣工于1931年9月,这座曾经的“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大楼”,被誉为“远东最大、最漂亮的青年会大楼”,是中国建筑师最早设计的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高层建筑。这座见证历史变迁的大楼,曾迎来鲁迅、蔡元培、梅兰芳等名人到此演讲,虽然已86岁高龄,却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容颜。

晚上7点钟,路灯透过梧桐,淡淡地照在铺着落叶的宛平路。不经意间,路边两三米高的竹篱笆围墙吸引了我们。“优秀历史建筑 宛平路15号 花园住宅。J.A.斯塔克建筑事务所设计,1934年竣工,砖木结构。造型简洁,局部带有古典主义特征。上海市人民政府2015年8月17日公布”,一面不大的铜牌,将这段历史呈现出来。从篱笆上的洞口望进去,走廊上的一盏孤灯泛着昏黄的灯光,其他地方则隐没在黑暗之中。

上海虽然是从十九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但由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留下了大量有历史意义的老旧建筑。大上海在大步迈向现在化的进程中,依然保留着几十年前的老建筑;当其他城市和乡村老旧建筑上写满大的带圈的“拆”字时,大上海却在留字上做文章;当其他城市和乡村醒悟过来,在做仿古一条街时,大上海却有货真价实的老旧建筑。

上海是怎么做到的?我们此行采访的黄浦区发改委主任王槐道出了做法。他举例说,外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是银行云集的地方。1949年后,一些银行搬离了外滩,搬离了上海,它们原来的办公场所被其他单位占用。改革开放后,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将这些单位迁出,让原先的银行重回原址办公,恢复了外滩作为银行金融业聚集地的地位。

一个城市的建筑,代表着一段城市的记忆,也是一座城市凝固的历史。早些年,上海在追赶国际一流大都市的快跑中,也是一拆了之,按人口和住房面积补偿,简单利索;最近,老城市的文化传承和保护日渐受到重视,旧房旧屋力求按原样保存,改的只是室内的下水管道、电线电路、防火设施。王槐说,里弄原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如果一家一户能改造具有厨卫设施,就按一家一户改造;如果几家才能有一个公共厨卫设施,就几家共用。上海已经从完成了从拆到留的转变。

上海于我们,有太多可学习可借鉴的地方。

上海,离蚌埠两个多小时高铁车程的国际大都市,浮光掠影的感受,既肤浅,又不全面。或许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去亲密接触她,了解她。

主编| 刘彬彬 编辑|庞贵军微信号:bbrbcf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93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