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王阳明

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案

王阳明

GAOKAO

“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州”。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赞誉大余形胜地迹的千古佳句。大余古称“南安”,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梅花诗国、丝路明珠、爱情圣地、世界钨都……一连串闪烁着人文音符的美誉,让大余成为了闪耀璀璨人文的宝地。为此,大余文旅特别推出“人文大余”系列,通过展示一张张精致独特的历史文化名片,让大家了解大余,热爱大余。

王阳明的大余足迹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人称王阳明。嘉靖年间,在完成广西田州靖乱及平定诸寨军务后,本就抱病赴任的两广巡抚王阳明终于病倒,卧床不起。嘉靖七年九月初八,陡生悲哀。朝廷派太监冯恩赍来到王阳明当时所在地南宁,王阳明在病榻上接受朝廷恩赐,并抱病上谢疏。十月初十日这天,冯太监辞行不过十几日,王阳明实在挺不住了。 他预感自己来日不多,强扶病体,给嘉靖皇帝写了一封长长的《乞恩暂容回籍就医养病疏》。随即,不等朝廷批复,便把广西政务交由郧阳巡抚林富代管由广西布政使王大用带亲兵数人陪同从南宁启程,乘船东归。

王阳明从南宁出发,经梧州、广州韶关、南雄,一路边行边等朝廷批复。十一月二十五日,王阳明临近至南安府地界。 任南赣巡抚时王阳明曾经来过梅岭并有《过梅岭诗》,加上去年去广西路过梅岭,算起来这是第三次跨过梅岭了。然而,这回过梅岭的王阳明却全然没了前两次豪气凌云的姿态,疾病彻底把他打倒了。从南雄方向一路过来轿中的王阳明感觉呼吸愈来愈困难,他自觉大限已到,示意在梅关口歇下轿来。在山巅,王阳明细细打量着“梅关”二字,一方面,他始终没有等到朝廷的批准命令,如此自行返乡,会被政敌握之为把柄的。另一方面,自己的病情愈发严重,俨然已到了回不到绍兴故乡的濒危状态。于是,重病之中的王阳明发出对无常人生的极度感慨“人生真是一关过后一关难呵!”王阳明转向王大用说:“你知道孔明托付姜维的故事吧?”王大用含泪点头,立即找木匠来做棺材。

听说王阳明即将进人南安境,南安府知府何宗伊、推官周积等闻讯,当即赶来梅关。接上王阳明南安府城休息了几日。 王阳明在南安城为学生、弟子们做了最后一次讲学,王阳明的最后一丝思想的光芒就这样留在了南安府城。

离开南安府城,王阳明一行复上舟船,顺章水而去。刚上船的王阳明想着归家,兴致陡然高涨,抱病写下了他人生最后一首诗《归兴》(又名《南安舟中写怀》)。 《王阳明年谱》记载,王阳明在南安府境待了三天。王阳明在南安这三天是这样安排的,一天在南安府城,两天在丫山灵岩寺,二十八日奄奄一息的王阳明被手下抬轿往停泊在章水边青龙铺旁的舟船上。

青龙铺设在青龙老圩上附近。章水滔滔,舟来船往。此处人口稠密,店铺林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青龙镇搬走,这里成了一片芳草萋萋之地。但野草之中隐约可见一堵堵矮墙与房屋基础,无言地昭示着这里往日的繁华。

二十八日晚,是王阳明告别人世的最后一个夜晚。 当晚,船泊在青龙铺驿站的章江码头旁。王阳明生命垂危,吸愈来愈显困难。王阳明问离南康城还有多远,门人告诉他还有三个驿站。王阳明叹了口气说到不了南康了。当夜,王阳明只能坐着才常呼吸,他是靠着仆人的身子度过这痛苦的最后一夜的。仆人们轮流服侍先生,眼见得先生的呼吸是出的气多进的气少,心悲苦交加,船舱内弥漫着一种愈来的重的死亡气息,一代伟人即将魂飞魄散。次日,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八时许,这是一个注定要载人史册的不凡的日子。

章水呜咽,青山无语,大地肃穆。此时,舟船离开青龙铺,顺流而下急行至小溪驿附近。王大用、周积守在舱外,默默无语。处在生命最后时刻的王阳明让侍童叫周积进来,周积躬身于旁,王阳明徐徐睁开眼睛说:“吾去矣。周积泣不成声:“有何遗言?” 王阳明微微一笑:“吾心光明,亦复何言”遂阖目而逝。

王阳明于南安青龙铺进入弥留之际,病逝于小溪驿附近。章水一路北去,舟船载着永久安睡过去的王阳明继续往前,直达南康境内的南埜驿站。南埜,是秦代古县。南埜驿,是赣南最古老的驿站之一。很快,赣州知府王世芳、节推陆君也从赣州赶了过来,赣州兵备道副使张思聪也追至南林驿,南安知府何宗伊当日派出八百里快马飞报江西行省,直至北京嘉靖皇帝。当日,在张思聪的主持下,门人、广东布政使王大用,推官周积、举人刘邦采几人“实敦后事”,张思聪率属吏赣州知府王世芳、同知何瑶,大余知县叶章、府学训导杨登玉、王圭、陈守道,庠生张绂、王辂、王辅等哭奠,将阳明先生遗体“迎入南埜驿,就中堂沐浴念殓如祀”,其中“思聪亲敦匠事,铺捆设褥,表里褐袭,并亲进含玉,殓毕,署上犹县事经历许同朝,崇义县知县祝澍,南康教谕管辅、训导刘森、庠生刘爵等,千户刘环、俞春、周祥,门人知府王銮、阳克慎,乡约王秉言,各就位哭奠。”

1992年4月30日,天空突然变得阴沉沉的,日本著名的阳明学研究专家区田武彦先生一行,伫立在大余县青龙铺的章江岸边,面朝南,口吟诗,洒酒问苍天,吊慰阳明灵。事后,大余县政府提出要在青龙铺修建纪念碑,冈田先生非常赞同,回国后立即发出倡仪,280 名日本友人和民间团体慷慨出资。于是就有了1994年4月28日至5月8日的岗田先生的第五次王阳明遗迹考察暨王阳明先生落星之处纪念碑亭的落成仪式。

在离国道五百米处的青龙镇赤江村老圩上的章江河畔的一处阶梯平台上,是冈田先生亲笔书写的“王阳明先生落星处”之“落星亭”。 落星亭,朴素无华,四角飞檐翘角,覆琉璃盖顶,一侧是章水滔滔,四周有婷婷翠竹,远处是丫山巍峨。几乎隔不了几日,便有一簇簇人 来到落星亭,祭祀阳明先生,追念他的事功,感悟他的心学。

1. 【1元抵2元】史无前例的大余文旅“双11”狂欢节来了!

2. 【突破100万】大余文旅消费市场红红火火!

3. 【百县百日文旅消费季】今天晚上8点!大余文旅达人直播带货!一大波好物,低价秒杀……

编辑:魏明珠

审核:刘晓燕

王阳明之庐陵八弟子 王阳明

关注我哟

■廖国远

明正德五年春,一代贤圣王阳明龙场悟道后,从贵州跋山涉水来到古称庐陵的江西吉安府,升任庐陵县令。

王阳明虽在庐陵主政只有七个多月,但他在短短的时间里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制定别具一格的治政方法,二是在吉安大力宣传他悟道后的心学思想。九年后的正德十四年,这位上马武将军、下马文圣人在吉安民众和众门生的踊跃参与下,和知府伍文定在吉安调集兵马粮草,一举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反叛,为朝庭建立了一大功勋。

王阳明收授的大批门生中,吉安本邑的学子就有近五十位,其中邹守益、欧阳德、聂豹、罗洪先、刘阳、刘文敏、刘邦釆、刘梅源这八位门生最为著名。

王阳明创立心学之初正是朱熹理学大行其道之时,要把自己倡导的心学思想装进理学名域的庐陵人脑袋里,可见王阳明先生悟道之艰辛。从他与理学名儒罗钦顺的辩论和八位吉安学生的书信及言论中,我们能领悟到心学大儒王阳明的人生智慧。

官至刑部尚书的聂豹字文蔚,号双江。听说王阳明开坛讲学,聂豹不顾别人的劝阻前往受教,问辩求证,拜入门下。嘉靖七年十月,肺病咳嗽严重的王阳明写了人生的最后一封绝笔信给聂豹,深讨“致良知”之说,还特意嘱托聂豹把信分抄几份转给谦之、祟一等弟子们传习和探讨。后来,聂豹等人将《传习录》的精髓在吉安等地传播。

“谦之”就是今安福县的邹守益,这位廷试第三的探花,授翰林编修一年就请求告老还乡,专心研究理学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正德十三年在赣州谒见王阳明,二人反复辩论“良知”之学,成了高足弟子和良友。

欧阳德也是泰和人,字崇一,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王阳明还在赣州任地方官时,欧阳德就专程前去拜其为师,把自己对“忙”的疑惑和老师说:“我平时的思想意念常常感到烦乱,有事的时侯固然忙,没事的时侯也心绪不宁,这是何因?”王阳明开示说:“忙代表生机,天地万物的运行是没有一刻停歇的,人也如此,只要活着就会有事情做。”嘉靖三十二年,强调真知与实践的欧阳德与徐阶、聂豹、程文德等人在北京灵济宫讲良知之学,赴会听讲的盛况有五千人,真可谓“门生半天下。”

吉水状元罗洪先,字念庵,他既是大名鼎鼎理学家又是中国地理学第一人。罗洪先从小就立志要当学者,十一岁时读到永丰罗伦状元刚毅之气的文章和不凡的诗作后,他慨然仰慕其为人,作为学习的榜样。十五岁时,当听到王阳明在赣州讲学,他又调整方向,倾心向往王阳明的心学,常闭目静坐思索。同学们讥笑他说:“这就是罗道学先生!”当听到《传习录》一出,他就想方设法借来抄写,并废寝忘食地潜心研究,他二十二岁考上举人,在恩师李家食的教育下,于嘉靖八年考上状元。罗洪先免官回乡后重新阐述了先师的致良知思想,补救了阳明心学的弊端,深受学者们的追捧,大家都认为他得到了先师的真传,是阳明学派的重要继承人和开拓者。

安福人刘阳,字一舒,号三五,家道富裕的他儿时就端重像个成人,怀有与众不同的仁爱初心,十三岁时就请求家人将别人家欠他家的债券烧毁,传为美谈。因为刘阳的启蒙老师刘源梅是王阳明在吉安的第一个开门弟子,所以刘源梅经常把师从王阳明的过程和先生语录讲给刘阳听。当刘阳得知王阳明刚到赣州为官时,在风雪霏霏的大年三十晚上,逆水扬帆从吉安连夜至赣州,终于在大年初一和仰慕已久的圣贤相见。王阳明见他修养干练,与众不同,对众学生说:“按家境,三五足可以在家享清福,但他有仁德之心,关心贫贱民众,将来他也可成圣人。”刘阳于是跪受其教。

刘文敏号两峰,安福人,少时凝重端雅,不喜欢言笑,饮食出入都要向父母禀命。他和堂弟刘邦采是同学,曾慨然长叹:“我想自立于天地,一定要修炼成深思密省。”他经常思考问题到深夜都不睡,又对堂弟说:“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只有小小成就,还不如不学。”当听到侄子刘梅源受教于王阳明并从南都归来,又见到王阳明的赠诗,刘文敏又爽然说:“我现在所学不能比呀!读了阳明先生的学语‘格物致知’,就是觉得与宋朝的大儒不同,我一定要亲承师训!”于是乘船直趋越地拜师受学。王阳明说:“不远千里而来,为何?”刘文敏回答说:“为性命而来!”学成归来时,阳明先生赠诗与他:叹息卓尔域,千古能几谐?目击中有存,意念言无乖。

刘邦釆字君亮,号狮泉,自幼与众不同,初为举人,后为知府。他以贤圣为志,成了王门后学的重要人物。当初和堂兄刘文敏一道来到浙江拜师时,王阳明对他说:“今天和你交谈,你天生聪慧,将来会更加卓越的。”听了老师的教诲和学说,身为嘉兴府同知的刘邦釆毅然辞官回到安福,又和大儒邹守益共同倡仪修建复真书院,请王阳明先生写《惜阴说》,并亲自宣讲王门学说,此举得到王阳明的高度赞赏。

正德癸酉年间的举人刘梅源字伯光,官职较低的他当了广东新宁三年县令后,也是辞官回家乡安福倡学的。据志书记载,刘源梅是王阳明第一个收为门下的吉安人,他最早跟从恩师聆听“格物致知,博文约礼,明善诚身”的道理。先生教导他“立志、存天理、去人欲”的思想。由于刘梅源父亲病重不得不回家,王阳明若有所失地赠诗一首:“五月茅茨静竹飞,论心方洽忽辞归。沧浪独棹冲新暑,白发高堂恋夕晖。谩道《六经》皆注脚,还谁一语悟真机。相知若问年来意,已傍西湖买钓矶。”回家后,刘梅源把从师过程和恩师的致良知学说逐一讲述给两个堂叔和刘阳等学生听,博得大家心花怒放。在他的引领下,第一次就有九位吉安人拜王阳明为师,被收为门徒后,学生们欣喜若狂,真可谓“没有渔人引,不得见波涛。”于是,王阳明在吉安的这一大批弟子中,就有了这八位脱颖而出的门生。

王阳明祖上风水探秘 王阳明

王阳明,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子并称“孔孟朱王”,中国历史上“真三不朽”的两个半人之一。

现在已很少人知道,王阳明的父亲是位状元。在这对声名显赫的父子之前,王家曾三代不仕,默默无闻。余姚王氏,是何等的超拔、卓越!

王阳明塑像

关于王阳明先世,史存二说。

一说王羲之,一说王导。

王阳明世家,称余姚秘图派王氏,世无二议。其先何人“自达溪徙余姚”,《余姚上塘王氏宗谱》、《姚江开元王氏宗谱》曰:“王季,字应良,号质庵,南宋淳佑三年由上虞达溪徙居余姚秘图山北,王季即王阳明九世祖。”①(一说王季之父王寿。明钱德洪等编《王阳明年谱》:“又二十三世迪功郎寿,自达溪徙余姚,今遂为余姚人。”)

无论存在多少种说法,王阳明九世祖王季已居秘图山的事实是清楚的,王季祖先长年生活在虞南四明山腹地达溪的历史是确凿的。

四明磅礴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四明山深处,沿着行龙的轨迹,去看一看山清水秀的龙潭、隐地,体验一下凤鸣山、峨嵋山的不凡,感受那一带河溪的奇丽以及余姚丰山、龙泉、秘图、“四灵”的奥妙。

那里有着怎样的风水玄机呢?

王阳明的人生与智慧、学问与功业,既有担当主帅平叛灭贼的赫赫战功,也有影响深远、文章盖世的学术建树;既有寒窗苦读的孤寂,被人追杀的落泊,也有学界泰斗的尊严,万众景仰的圣誉。

难道,这仅仅是巧合?这当中,蕴涵着怎样的必然?

王华、王阳明父子显赫,持久地吸引着明、清风水人士探索的目光。王氏祖地作为风水实践中文贵至极的典型案例,自然成为风水爱好者学习研究中国风水学术的重要对象。

2019年11月19日,《人文中国行》摄制组一行赴浙江省余姚县,对王阳明祖坟及故居进行了综合考察和深入求证。

余姚境内,明确记载的王阳明祖坟有三处:禾山、竹山(伯山)、月湖(九垒山)。

王氏三祖坟,何处与王华、王阳明父子关系直接,风水至关紧要呢?

月湖(九垒山)是王阳明祖父王伦以及族祖父王瑞、王臣墓所在地。(清)光绪《余姚县志山川》载:“九里山在县东九里,一名九垒山。”九垒山西北麓有湖,即月湖,又称穴湖;山之北即柳岙。

王伦墓,(清)张鸣凤《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有载,曰:

“王状元祖地讳华,在余姚县柳家山䂙坟之左,卯龙庚向,出父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子封新建伯。”

弘治三年(1492),王伦去世,其子王华已高中状元达9年之久,王阳明时年18岁。

从风水角度看,月湖王伦墓,实可忽略不提。

丰北一景

禾山是王阳明九世祖王季、六世祖王纲等人墓葬所在地。

位处县治西25里,前后两峰,俗称前禾山与后禾山,或大禾山、小禾山。前禾山海拔74米,后禾山海拔53米,两峰相距约2里,中间有脉连接,俗称扁担山。大约2010年前后,两禾山被夷为平地。

(清)光绪《余姚县志冢墓》载:“参议王纲墓在禾山。”

按《王文成公全书世德记王性常先生传》载:

王纲被海寇杀害于广东增城,其子王彦达以羊革裹尸,负之归余姚,得以归葬禾山。

禾山地处马渚镇东北,为平洋孤山。风水上有“平洋一凸胜千峰”之说,但显然不适合茫然无靠的禾山。

相比较而言,禾山周边,水之聚无如西南,风云际会当在西南;山之奇秀归于东南,藏龙卧虎多发东南。

禾山王氏祖坟,两不沾边,气脉自然不足。

丰山巍峨

竹山是王阳明五世祖王彦达、四世祖王与准、三世祖王世杰等三兄弟以及王华之弟王粲墓所在地。

因是新建伯祖墓所在,故又称伯山。

(清)光绪《余姚县志山川》载:

“伯山,在风山(现称丰山)东南,初亦名竹山,后以新建伯祖墓所在,改名。”

竹山在丰山东南麓位置,距县治西北三里,海拔高仅10余米。山上建有王氏祖堂于此。

竹山又称竺山,(清)光绪《余姚县志姚江小志》有记。

《四明上箐王氏宗谱》卷三载:

王彦达墓在竺山大樟树下;王彦达之子王与准墓在竺山;王与准之子王世英、王世杰、王世昌墓在竺山;王粲墓在竺山祖堂前。

时近二十一世纪,丰山与竹山之间修筑绕山麓而过的西环北路,伯山由此成为孤立的小山头。

2015年,竹山被整体挖掘殆尽,如今更荡然无存。

王氏竹山祖坟旧址新貌

三地相较,现已无存的竹山王氏祖坟,正是王华、王阳明父子的风水根基。

余姚城西北,由四明山百里来龙,重重顿跌过峡而至,于平原中拔地而起的丰山,是王阳明祖地父母山。

山形似“风”字的丰山,到底是一座什么山?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其煊赫的功业首先出于平叛,以武功封侯进爵。他为何能以平治天下而显赫?风水上有这种预示吗?

解开王氏风水的核心疑团,只要徜徉丰山,仔细琢磨其中联系,运用风水智慧逐一抽丝剥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王氏祖坟西北来龙,主要由两座山峰主导,先后组成两个组团,欲分还合,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交错排布。

其中,麋鹿北上,濒临西江;东南起一峰,数里连绵,其动如风,其状咆哮。

王阳明祖坟卫星摄像图

丰山有如□□,仰头向北,边角尖挺,身体壮实,腹大,腰背隆起,尾巴细长,像□□一样甩向东北,神气活现。

这种珍奇之形是什么呢?

……

对丰山王氏祖坟,旧记曾描述道:

此地在余姚县西十里,其龙起自封山,顿起御屏,撒落平洋,牵连数十里,入首结穴,重重包裹,穴前之水,屈曲而来,海潮一起,涌入朝穴,且当面远峰特秀。

丰山雄姿

(明)许善继、徐善述在《地理人子须知》卷六“海潮水”一节中写道:

“又王阳明先生祖地在县西十里,穴结平洋。穴前水屈曲而去,海潮一起,涌入朝穴。旧有记云:封(丰)山一地最难求,穴落平洋水绕流,奇峰隐隐云霄见,文魁天下武封侯。葬后,阳明先生父海日公华登成化辛丑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阳明登会魁,正德末,官南赣都御史,以平宸濠功封为新建伯,南京兵部尚书。隆庆初,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果符‘文魁天下武封侯’之验。”

需要指出的是,《地理人子须知》言“穴前水屈曲而去”,旧记曰“穴前之水屈曲而来”,两说相反,但均不为错。

水本去,聚而后去;海潮起涨,改去为来,来去因时顺势而定,并无恒定不变之局。

余姚灵秀

还是《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书中再记曰:

“王状元祖地讳华,余姚县丰山,平田中梭子金星,高田三四尺,中心立穴,四边应逐,无龙虎,四水归绕。父状元,子阳明封新建伯,子孙世袭。”

《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寥寥几句,客观叙述了王氏祖坟的情况,没有加以过多的评论。

《地理人子须知》较为全面地作了记载,其中提到的旧记评述是恰当的,但徐氏把海潮起涨看成是王氏至贵的主要因素,则显然欠妥。

龙山夕照

脉落平洋,一望无际,微有体势。

吴景鸾《口诀》云:

“平洋之地,坦荡逈野,踪迹隐伏,散换依稀,虽无峰峦之可证,亦有脉络之可求,须要辨其来历祖宗,以看出身。降势撒落平洋,分毫之高者即为山,分毫之低者即为水,或隆隆似有,或隐隐如无,及至落穴之际,亦必微有形势之可指,山水趋迎,气脉藏聚,如露珠江存荷叶之中,乃为真结作也。”

此不以海水起落为依据,不受潮汐气候影响,而以地形条件作为唯一衡量标准。

以上内容除考察照片外均出自桐源居士新著《千年堪舆——冠世文昌》。

文丨桐源居士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933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