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新郑枣花蜜

新郑枣花蜜是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的特产。蜂蜜是世人喜爱的食品,而枣花蜜无论是口味还是营养都堪称蜂蜜中的上品。气味浊香,有特殊的浓郁气味(枣花香味)。味道甜腻,甜度大,略感辣喉,回味重。甜香可口,尤为女士偏爱。

新郑市是我国枣花蜜的集中产地之一。此地所产的枣花蜜质量特佳,年产蜜量达55万公斤。新郑市有枣园11万亩,新郑枣远在商周时代就十分著名,品种优良,花期长。每年的5至7月,各地的蜂群云集新郑。枣花蜜为蜜中上品,而新郑枣花蜜有油性,气味芳香宜人,味甜适口,无酸味,含水分少。夏季清如油,半透明,有光泽;冬季易变为不透明,可有葡萄糖结晶析出。常温下,为稠状液体,用木棒挑起时,蜜汁下流如丝,可盘曲折叠而不断。新郑枣花蜜的70—80%为人体可直接吸收转为葡萄糖、果糖等,其它为多种有机酸及多种人体生长素,并含有有助于人体消化的多种酶。蜜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长寿食品之一,新郑山区的百岁寿星多系养蜂爱好者,并且有常食蜂蜜的习惯。

新郑枣花蜜

真的好想你-新郑市红枣小镇散记

“好想你”是新郑一种红枣的商品名,真的好想你是我对老家院子一棵枣树的一种情愫。记忆中的那棵红枣树,生长在我家院子东屋的门前,树干有一人多高,树冠浓密阔大。每年结出的枣一串一串的,紫红色,犹如葡萄。枣子的口感则如现在的冬枣般脆甜脆甜。我们给她起个名字:蜜枣树。我家院子里那棵蜜枣树是我生命中一种滋养,是我童年、少年时一个温暖的记忆,也是我生命中的依恋。

最近有朋友参加战友聚会,地点在新郑市的红枣小镇,邀请我一同前往。鉴于我和枣树的情缘,新郑又曾是我当兵时的师部,就欣然应允前往。

新郑是大枣的故乡,大枣也曾是新郑的象征。据介绍:新郑种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1978年,在发掘裴李岗文化遗址时,发现了8000年前的碳化枣核,说明当时在新郑一带,先民们就已开始种植大枣。现在的新郑已是全国枣产品的集散地,从事大枣加工的企业有上百家,大枣制品畅销国内外。其中,好想你枣业公司作为中国红枣行业的龙头企业,是红枣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已拥有河南新郑、河北沧州、新疆哈密、新疆阿克苏、新疆若羌五个生产加工基地。今年又在政府支持下,从推动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出发,开发建设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郑市薛店镇红枣小镇,一个适宜居住、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的新型小镇。

我们到达红枣小镇后,首先参观了红枣博物馆。这个博物馆详尽介绍了红枣种植的历史,红枣的分类及食用营养价值,红枣产品的开发;介绍的方式不但使用了文字、图片、图画,而且还有实物、考古、装置、视频技术。做到了实物展现和艺术表达的统一。此外,这个展馆还将政治和经济结合展现,和传统文化的统一。比如展馆里有很多红色内容,还有一个佛教人物庞大的木雕群--可以说这种展厅布置极富现代中国的基本色。

走进红枣小镇时,这里举行过庆祝五谷丰登的活动不久,小镇或者说是枣园里还有张灯结彩的痕迹。那喜庆的灯笼,那囤起的五谷都还在。这个季节,倘若有尊贵的客人到来,小镇还举行打枣的仪式:一路的歌舞一路的仪式,把客人引导到几棵老枣树下,每人发根竹竿打枣,枣树下是工作人员拉开的用于接枣的鲜红的布单子。

那天,我们正好遇上有领导参观红枣小镇,于时,我们一路跟随领导,浩浩荡荡,看表演,接收献礼,接过竹竿打枣,一路俨然,一路欢喜。

小镇里有很多老枣树,根部特别粗大,这是新郑枣树的特点。据说:这是每年按时在枣树的根部用刀砍后形成的,这样的枣树结出的枣可以增加甜度。看看枣树上悬挂的标牌,很多枣树都有了400多年的树龄。

红枣小镇里不但有枣园,还有生态园及其他生物园、娱乐设施,还设有餐厅。笔者曾游览过欧洲的小镇,那是自然禀赋和文化的沉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的融合,那是长期的历史积淀。新郑市的红枣小镇还处于初建阶段,还处于探索完善时期,避免不了刻意的痕迹,相信不远的将来,这样的特色小镇一定更多更加完美,一定会成为中国未来城镇经济版图中的亮点。

红枣博物馆

参观红枣博物馆

好想你枣业公司

红枣博物馆 里面的景致

红枣博物馆 里面的景致

红枣博物馆 里面的景致

红枣博物馆 里面的景致

红枣博物馆 里面的景致

红枣博物馆 里面的景致

新郑市红枣小镇

红枣小镇 欢迎仪式

红枣小镇 欢迎仪式

新郑市红枣小镇

新郑市红枣小镇

新郑市红枣小镇

新郑市红枣小镇

新郑市红枣小镇

新郑市红枣小镇

新郑市红枣小镇

约2400公顷古枣生态园郑州再添新骄傲

从1990年,郑州绿化覆盖率约达35%,“绿城”之名广泛传扬,这个称呼只叫了近十五个年头。如今郑州有树的道路屈指可数,这颗中原大地的“绿色明珠”黯然失色,那些梧桐树荫下,乘凉漫步的悠然只留在记忆里。在自然与发展的博弈中,林木乃传承城市品质与命脉的载体。郑州孔雀城,依托约2400公顷古枣生态园生态绿核,助力城市实现“绿色梦想”。

(1990年郑州实景图)

(2018年郑州实景图)

约2400公顷的古枣生态园,为郑州重返“绿城”发力

纵观郑州版图,向北有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向西有西流湖生态公园、向东有郑汴中央公园,而南城却缺了一份骄傲。随之,约2400公顷的古枣生态园崭新规划,从此郑州南部片区也有了自己的绿色骄傲。

(示意图)

约2400公顷的古枣生态园,是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的约2倍,以千年古枣林为基础,发掘黄帝文化,营造天然生态人文宜居环境,堪称郑南新城的“绿肺”和“健康银行”。建成之后,将成为中国唯一以古枣树为主要树种的森林公园,既是新郑市的“绿色文物”、“活的化石”,也是城市城市防护风沙、防治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一道天然屏障。郑州孔雀城,践行着生态宜居住区的美好愿景,依托约2400公顷古枣生态园,将自然生态融入人居,构筑得天独厚的天然生态屏障。

(郑北孔雀城实景图)

悠悠河畔,蜿蜒穿梭古枣生态园

满眸绿意,河畔清风。作为新郑主要河流之一,潮河蜿蜒穿梭于古枣生态园,向北汇入南水北调运河,向南与黄水河交融,追随水的脉络,新郑、郑州极力融合,也成为区域内的公共活力廊道。而郑州孔雀城紧邻潮河、南水北调运河、黄水河,水的灵动与诗意,使宜居大城更为理想。

(郑北孔雀城实景图)

马拉松绿道,构建生态长廊

马拉松绿道,是孔雀城践行“自然共生”的重要举措。在每一个宜居住区内,都有一条由原生树木和低矮灌木构成的绿色景观路线,依据不同年龄居民的需求,规划慢行步道、生态廊道、滨水廊道、漫跑步道、单车步道、童车步道等,随意跑步健身或自由骑行。

(示意图)

郑州孔雀城,人与自然共生

每一座孔雀城,都以生态资源作为规划核心底板。

为将自然生态最大化融入人居,郑州孔雀城尊重自然禀赋,选址约2400公顷古枣生态园旁,更有孔雀城特色的超级绿道,使其贯穿社区各个公共空间,并通过下穿上跃的交通组织,实现人车分离,各行其道。

郑州孔雀城以自身强大城市魅力体系,串联约76平方公里区域的每一个街区,犹如活力迸发的绿道进行曲,为低碳健康的运动方式提供安全保障,更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世界级生态城市样板。

(效果图)

建面约100-135㎡花园洋房、建面约78-115㎡瞰景高层

恭迎品鉴

[城市展厅]

大学路城市展厅:大学路政通路交会处东南角 郑州孔雀城销售中心

航海路城市展厅:中州大道航海路交会处西南角向西300米 郑州孔雀城销售中心

[VIP-LINE]

400-032-4608 转 374266

郑州孔雀城

待定 400-032-4608转374266 龙湖镇郑新快速路与107国道连接线交汇处西南

新郑文旅欢乐重启 枣乡风情盛装开游

魅力新郑秋正浓枣乡风情醉宾朋

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欧阳文忠公园

郑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

一生必看的演出《黄帝千古情》

“涝”去“疫”散,美好归来。9月12日,“丰收中原老家河南”2021年中华枣乡风情游活动将欢乐开启,新郑多彩金秋游也将由此拉开帷幕。历经汛情、疫情的双重考验,文旅场所关门闭园40多天后,新郑文旅经济全面复苏、精彩重启。

从被迫按下“暂停键”到奋力打开“重启键”,从闭园“空档期”到提质升级“黄金期”,新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系统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及复工复产,以更美的“诗与远方”迎接八方宾客。

防汛防疫“绷紧弦”复工复产“拉满弓”

7月下旬以来,接踵而至的汛情、疫情,给新郑市文旅行业带来重创。

面对考验,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郑州市委市政府、新郑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新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系统党员领导干部迎难而上,全面开展A级景区“大抢修、大排查、大培训、大练兵”专项行动,用脚步丈量灾后重建的速度和疫情防控的强度,提速灾后恢复重建步伐,加快文旅复工复产。

设施损毁、淤泥遍地,景区面目全非……特大暴雨肆虐中原,新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第一时间组织新郑市博物馆、郑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具茨山、黄帝千古情等景区,对景区道路、桥梁、栈道、供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重要点位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共排查40多处景区道路受损、建筑墙体被水浸泡、基础设施被毁等隐患。紧接着,景区迅速进入抢修阶段,新郑市博物馆、郑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黄帝千古情、千稼集等一处处昔日美景再露芳容。

斗罢水灾,疫情卷土重来。新郑市所有景区、体育场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紧急闭园,进行全方位卫生消杀。与此同时,景区分类培训、实践活动此起彼伏,应急预案演练、岗位练兵纷纷展开。新郑市博物馆、郑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黄帝千古情等通过云展览、云推荐、云营销等方式拓展旅游市场,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争做文旅复苏、拉动消费的排头兵。

当前,新郑市以文化特色彰显工程为抓手,积极开展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品牌旅游,打造以黄帝故里为核心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展现黄帝文化历史名城的独特魅力,为建设现代化国内一流中小城市提供重要支撑。特别是在“涝疫结合”的艰难时期,新郑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景区修复和重建,加快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有效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防汛防疫“绷紧弦”,复工复产“拉满弓”。目前,黄帝故里提升改造工程步履加快,具茨山、新郑市博物馆汛后抢修分秒必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均已整装待发。已经恢复开园的郑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黄帝千古情、欧阳文忠公园、好想你红枣小镇等景区正以更好环境、更优服务、更新形象迎接金秋旅游高峰。

丰收美景映中原枣乡风情醉金秋

“秋来红枣压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盘。”在新郑市薛店镇好想你红枣园,一簇簇或红或青的枣儿挂满虬曲盘旋的枝丫,煞是喜人。

9月12日,作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丰收中原老家河南”系列活动之一,中华枣乡风情游即将启幕。在历时一个月的时间里,数以万计的游客将徜徉在黄帝故里、郑韩故城、红枣之乡,为新郑文旅顽强重启再添动力。

自1998年以来,集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中华枣乡风情游活动,已成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一张文化旅游名片。今年的中华枣乡风情游活动以“传承中国红轻养生活行”为主题,呈现红色枣乡、云上枣乡、乐在枣乡三大特点,依托好想你工业园区、红枣小镇和好想你金鹭鸵鸟园,打造集生态旅游、健康养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穹顶之上,党徽闪耀,一棵仿真古枣树缀满颗颗红枣。好想你新时代红色枣园和以红枣文化为核心的文创馆将首次亮相,让更多游客在枣园重温革命历史、了解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这不仅是一场红色教育之旅、枣乡风情之旅,也是一场体验工业文明的时光之旅。此次活动将通过全民直播、VR实景等形式,展示红枣节盛况,打造云枣园、云展厅、云游记三大板块,实现全民互动打枣,全民共享云上红枣节。

在新郑,传统枣园的功能已悄然升华。行走在“好想你”工业园360度智能观光车间,隔着透明的玻璃墙,看颗颗红枣在流水线上跳跃,冻干车间里,网红产品“清菲菲”的智能化生产过程一览无余,令人叹为观止。红枣小镇枣园入口处,“枣想你回来”几个大字,更是道出了大家期盼美好的共同心声。

赏秋色、品大枣、醉田园……美好归来,美景入目,中华枣乡风情游把金秋中原大地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姿,也将吸引海内外的游客走进新郑、游在新郑、乐在新郑。

景区惠民喜乐多文旅经济后劲足

9月5日,历经灾情疫情的双重冲击,闭园一个多月的黄帝千古情景区重新开放。大型演艺《黄帝千古情》气势恢宏,公园内的“穿越快闪”“鼓上舞蹈”“锅庄狂欢”等演绎精彩纷呈,赢得许多游客连连叫好。

连日来,复工复产让新郑市文化旅游市场一扫“涝疫结合”的阴霾,蓄势重启。文化旅游场所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一系列活动及优惠政策轮番来袭,邀您前来感受全新的魅力新郑。

12月31日之前,黄帝千古情景区执行抖音直播间特惠价,91.9元“周年庆单人票”、119元“单人无限次入园卡”、179元“单人无限次入园+无限次演出卡”每一张都让人心动。郑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的半价门票政策、欧阳文忠公园的拓片艺术体验、红枣小镇以券代票的入园形式,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新郑市图书馆、城市书房免费开放,文旅活力不断涌现。新郑市出台的自驾游及组团奖励政策,为行业的复苏提振信心。

“群众对文化旅游的期待长期存在,这是旅游业界战胜疫情和复苏振兴的信心。”据好想你工业示范园负责人介绍,随着枣乡风情游、中秋假期、国庆黄金周相继来临,新郑金秋文旅市场将再次迎来旅游高潮。

“景区复工复产是抢抓秋冬季旅游经济的保障,这对于稳定新郑文旅经济盘,抓好‘六稳’‘六保’工作,有效释放消费潜力,意义尤其重大。”新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舒琪表示,新郑以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为统揽,着力打造黄帝文化历史名城、现代临空产业新城、宜居宜业生态城市。接下来,新郑文旅业将紧抓“金九银十”的旅游新高潮,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组织丰富的节庆活动,提升服务质量,让游客尽情领略“黄帝故里郑韩故城红枣故乡”的诗和远方。

“涝”“疫”已远去,美好“郑”归来。走进“醉”美新郑,这个夏天所有的遗憾,都已化作这个金秋惊喜的铺垫。(张莉娜 程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406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