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偃师、巩义、荥阳三地,游10处人文景观,寻觅神都洛阳历史遗迹

作者:巴图

偃师、巩义、荥阳三地,游10处人文景观,寻觅神都洛阳历史遗迹

5月2日,高温天气,我和军超老弟等4人驾车前往偃师市山化镇,上午游览了游殿村,午后就近依次参观了巩义杜甫陵园、常香玉故居、南水北调工程干线、荥阳的虎牢关、偃师山化镇的九龙庙、王铎墓、伊洛河码头、宋会圣宫碑、“红庙”等景点。另外,路过黑水关、伏羲台,因时间关系未看。全天共游览10个地方,感觉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偃师、巩义、荥阳三地的历史遗迹很多,但比较零散,大多数属于有听头、没看头。只有喜欢历史文化,“三观一致”的好友,才可能冒着突如其来的高温,奔波在田野间,寻觅着隋唐以来的历史遗迹,感受河洛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走拍拍,作美篇以记之。感谢乾宏、卢秀珍、洛夫、康柏渠等老师诗词相配,为美篇增光添彩。期待河洛文化遗迹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期待更多的人了解河洛历史,宣传河洛文化。

偃师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南屏嵩岳,北临黄河。公元前16世纪,商汤在今县城西南建都,史称西亳;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在县城东筑城息偃戎师,遂名偃师;周末设偃师、缑氏(今为乡)两县;自秦以后,偃师、缑氏两县屡有分合;明洪武元年(1368年)以后,单设偃师县;1993年12月15日,撤销偃师县,设立偃师市(县级)。

第一站:游殿村,印象很好。一是作为河南传统村落,有“一湾二阁九洞”,即月亮湾,玉皇阁、文昌阁,九连洞。村内随处可见明清老房、老物件,尤其是九连洞里,9个地坑院相连,有几家还有人居住,推门进去,可以看到过去农村生活的场景,颇能引起50、60后的共鸣。二是乡风淳朴,村民善良。村内几个景点,不管哪家,只要进去,乡亲们大都很热情,招呼歇歇、洗洗,房间可以进去参观,楼顶可以上去。游客问些村史之类问题,村民都尽其所知,侃侃而谈。

西江月.执着的巴图

卢秀珍

博大精深吸引,人文遗迹亲巡。

“三观一致”聚群神,哪管高温难忍。

艺摄巴图执着,深研史料求真。

边谈边拍美篇昕,远晀黄河滾滾。

《河洛文化激心泉》

文/乾宏

河洛之旅畅游览,

悠远文化激心泉。

青石碑林承古风,

红庙壁画载先贤。

杜甫故里凭诗圣,

香玉唱韵绕邙山。

南水北调水长流,

不尽源头自中原。

2020.5.8.

第二站:巩义杜甫陵园,门票20元,比较荒凉,没有人气。

杜甫陵园位于巩义市老城西北约6公里康店乡康店村西的邙岭上。陵园占地34亩,座北向南,主体建筑有大门楼、杜甫大型雕像、双层亭、诗圣碑林、杜甫墓、吟诗亭、望乡亭、草亭、献殿等组成。

杜甫陵园的墓地坐北面南,东西并排3个土冢,西为杜甫墓,向东依次为长子宗文,次子宗武之墓。墓冢呈漏斗状,高约10米,墓周长约72米。墓冢四周遍植冬青和柏树,冬夏苍翠。冢前有石碑两通,高约2米。前碑楷书“唐杜少陵先生之墓”,后碑“杜少陵墓”。

史载,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其孙杜嗣业遵先人嘱托,将杜甫灵柩归葬故乡巩义市康店的邙山岭上,其子宗文、宗武陪葬墓侧,当地群众称“圣人三冢”。早在宋代墓园周围有垣墙,四门、园内种植苍松、翠柏,历代文人和广大劳动人民前来凭吊者如织,明代以后陵园被毁。

杜甫陵园内,还有一栋长120米,宽2.5米的长廊,俗称“百米长廊”,又叫“诗圣碑林”,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题。廊内容纳石碑百余通,内容大都为杜诗,汇聚国内外著名书画家的墨宝,真、草、隶、篆古今书法各具特色,其书法艺术精湛、结构严谨、雄深苍浑、骨气洞达、爽爽有神、挥洒自如、浓淡有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堪称一绝。

七绝咏 杜 甫

洛夫

不忍秋风破茅屋,

欲求广厦万千间。

忧民忧国抒宏志,

绝顶登攀览众山。

如今,心怀天下的诗圣就在陵园那高高的石基上站着。他的脊背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漂泊流离压弯了,他的饱经忧患的面容上,凝结的是忧国忧民的苦楚,他浓重的眉下是一双明眸,那炯炯双眸里是大庇天下的幽思。

陵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花岗岩大型杜甫雕像,高达4.7米,其雕法细腻,线条流畅,技法求实,神志沉重,形象逼真,这一佳作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刘开渠先生和已故著名艺术家刘岘先生精心指导,著名雕塑家崔开宏先生创作监制而成。底座基高3米,用黑色大理石砌成,正面“诗圣杜甫”由刘开渠先生题。

第三站:香玉故里。正在提升改造中。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董沟,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

常香玉自幼随父张福仙学戏,9岁去密县太乙新班搭班,并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学豫西调。初习小生、须生,后专工旦角。10岁即登台演出,13岁以演出新改编的《西厢》而闻名开封。她在艺术上勤奋好学,勇于革新,曾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以丰富自己的唱腔和表演,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

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主要成就;豫剧常派创始人,豫剧六大名旦之一,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1948年,常香玉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教学和演出相结合,培养了不少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香玉剧社。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领剧社在西北、中南和华南等地义演,以全部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被誉为“爱国艺人”。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2年,曾出席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常香玉故居位于巩义市南河渡镇董沟村,是常香玉出生和开始学戏的地方,历经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原有的几孔窑洞坍塌非常严重。常香玉大师逝世后,镇政府出资30万元,按照恢复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窑洞进行修缮加固,同时,大力整治周边环境,对现存的一眼古井、两棵千年古槐加以保护。修缮后的香玉故居共有窑洞四孔、平房三间,面积百余平方米,分堂窑、厢窑、诞生窑和磨道窑。故居内根据豫西农家院落生活起居原貌进行了复原,并展示有常香玉大师生平事迹的资料和图片。

七绝咏 常 香 玉

(通韵)

洛夫

一曲青词花木兰,

大江南北唱红天。

捐机抗美巡回演,

德艺双馨辉戏园。

第四站:南水北调干线穿黄工程。景区封闭收费,站桥上两边拍一下。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2005年9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标志性工程,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正式动工,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12月12日,中线工程一期正式通水运行。2019年9月5日,北京累计接收丹江口水库来水达到50亿立方米,该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200万。

第五站:虎牢关。已经是第三次来啦!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是古京都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虎牢关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西周时期,因此地险要如同老虎守卫般险固,得名虎牢关。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春秋鲁隐公五年(前718年)击败燕师于此。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驻兵虎牢关和秦国对抗。楚汉争霸时(前203年),刘邦、项羽在此争城夺关。唐代李世民大战窦建德、宋建炎二年(1128年)岳飞大破金兵于竹芦渡。一直到元、明、清,虎牢关仍是鏖战纷繁,时闻杀声。虎牢关为历史上的古战场,帝王的争地图疆为人们留下了很多可供观瞻的历史遗迹名胜。

虎牢关风景区,把虎牢关的路重修扩宽,扩修三义庙(关羽的庙),修整有点将台(吕布当年用的)。

附近村里以前去看过,也有历史遗迹。

第六站:九龙庙,2012年左右随梦想之旅来过。

九龙庙建于明嘉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当年建筑规模颇大,殿堂楼阁雄伟。2006年国家批准九龙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龙庙的前方就是伊洛河,往东北方不远,就是康店康百万庄园,康家也是靠河运发财的。伊河、洛河是洛阳的两大河流,到了偃师和并成了“伊洛河”

九龙庙是为纪念治水英雄黄大王而建。黄大王,原名黄守才,1603年出生于偃师市岳滩镇王庄村。他自幼天资聪颖、思维敏捷,40岁后,著有《禹贡注疏大中讲义》、《治河方略》等书。偃师的志书上,有记载。称赞他“功并神禹”、“活河神”。在他谢世74年之后,康熙皇帝封他为“灵佑襄济王”,并祀“金龙四大王”。历代清帝也都给他追加了封号。

庙中间的大殿是九龙宫,内殿供奉的就是治水能手黄大王。殿内的两根石柱沿大门对称,上有歌颂黄守才功绩的对联:“嵩以北邙以南面前伊洛绕玉带,左有秦右有杨统领将军奉圣颜”。在大殿的正上方还悬挂着当年慈禧太后路经此庙时所赠的匾额“威宣式遏”。

做过学堂,历史遗迹。

猜猜看

在九龙宫的四周按次序分布着佛爷宫、地藏宫、安阳宫、玉皇宫、火星宫、三星宫、圣母宫七个殿堂。

上大殿二楼看看。不远处,曾是当年喧闹的鄩溪湾码头,每年开河船工出行时都要在此举行春祭,九龙庙寄托了偃师船工的平安梦想,如今,昔日喧闹的码头成了今日的麦田,而九龙庙成了当年水运历史的见证。

洛阳目前发掘出来的回洛仓、含嘉仓都与九龙庙前的这条伊洛河有很大关系,富庶南方的大量粮食经大运河、黄河进入伊洛河,再经洛河运入当时的国家大粮仓….

附近村民

历史上,伊洛河几次暴涨,钟楼底座被淹。

这是附近王铎墓前的石俑。

第七站:伊洛河码头

山化镇位于偃师市区东,南临伊洛河,与巩义市回郭镇隔河相望,素有“洛阳东大门”之称。在昔日陆运不发达的情况下,位于伊洛河北岸的(伊河、洛河在杨村附近会流后,统称伊洛河)山化,自然也成为以水运为主的交通枢纽重镇。

昔日的繁华已烟消云散,唯余渡口作为兴旺水运历史的见证,随着伊洛河河岸的南北变迁而漂移,与伊洛河形影相随,不弃不离,静静地聆听着伊洛河水的浅唱低音,诉说着伊洛河的千年沧桑。

第八站:王铎墓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 。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

王铎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携,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传说王铎入阁拜相后,皇帝让他书写一幅匾额:天下太平。楷书巨匾挂上后,在一片赞扬声中,一个太监忽然发现“太”字少了一点,成了天下“大”平。众人抬头细审,果然是真。正待发问之时,但见王铎不慌不忙地手握颓笔,将笔向匾上掷去,不高不低,不歪不斜,恰好点在“大”字左下方,遒劲洒脱的一个“太”字,展示在众目睽睽之下。皇帝惊喜万状,称赞道:“王爱卿真乃神笔也。”从此“神笔王铎”驰名天下。

王铎墓,位于河南偃师市山化乡石家庄村南,北有凤凰山上的大宋会圣宫碑做伴,南有芝田附近的宋陵七帝八陵相陪,地望可谓极好。可惜的是,因修建陇海铁路,王铎墓冢从此被废。王铎墓地里,如今还尚存一些遗物。

在北临铁道处,有一对巨大的石马。石马高约二米有三,线条流畅,刀法遒劲,很有气势。墓地南端,有一赑屃,颇为巨大,王铎墓碑已移至村里,石碑乃顺治的“谕祭碑”,碑上字体较大,依然清晰,书用颜体,雍容有韵。

第九站:会圣宫碑,门上锁,无缘近观。

大宋新修会圣宫碑铭。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36公里处偃师市山化乡寺沟村凤凰山上。立于宋代景元年(1034)。螭首,龟座,通高9.2米,宽2.22米,厚0.72米。为我国现存巨碑之一。

碑额篆书"新修西京永安县会圣宫铭"等11字。碑文楷书,36行,每行84字。由翰林学士石中立撰文,李孝章书并题额。碑文记述宫内四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画像,为四帝歌功颂德。并记述了会圣宫地理位置及建宫由来、经过等。

向南看,中岳嵩山近在眼前。

第十站:玉帝阁,当地人称“红庙”

玉帝阁坐落在偃师市山化镇寺沟村南的凤凰山上。阁为两层,下宽上窄,顶部为四面檐。当地人称玉帝阁为红庙,内有玉帝塑像,是当地人烧香祈福的场所。凭借古朴素雅的建筑形态,以及对研究明、清宗教建筑艺术的独特价值,玉帝阁入选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帝阁屋面为歇山顶屋顶。坐北向南,底部长宽均约7.5米,成空心四面体,下宽上窄,分两层呈宝塔状,砖木结构。屋面筒瓦覆顶,下层正面做出装饰性屋檐及六组砖雕五踩斗拱,南边正中有一拱形门。阁内部有木制楼梯通往上层,上层墙壁四周均彩绘有明代人物肖像画,神态饱满,颜色鲜明,但由于年代久远,部分有脱落,南边正中也开一门,门框上部两侧雕龙形饰,门上方有一青石质明代石匾,上 书楷体“玉帝阁”三字。阁内顶部檩、梁结构复杂,四角斜梁上皆彩绘,梁下有一高约3米的木制屏风帘支撑,帘之正中一木制匾额,上 书“天心金关”四字,系大清康熙年间创修。

在玉帝阁二层的墙壁上,绘有精美壁画,壁画人物栩栩如生,服饰华丽,色泽鲜艳。有关人士判断,壁画为建阁时所绘,距今有300多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一对儿彩釉狮子,微妙微肖。

镜头文化

康柏渠

几个摄友冒高温,

志同道合古迹寻。

传统村落名游殿,

天井窑院民风淳。

一代诗圣杜少陵,

三吏三别忧国民。

豫剧大师常香玉,

戏比天大出真心。

南水北调大工程,

穿黄入京一路奔。

历史名地虎牢关,

兵家必争东大门。

九龙庙中香火旺,

纪念治水大名人。

伊洛两河交汇处,

本为华夏繁衍根。

王铎墓冢虽遭废,

书画名家笔称神。

会圣宫碑门上锁,

遗憾末睹碑上文。

玉帝阁里留壁画,

栩栩如生价值存。

一路探访一路拍,

河洛文化博大深。

2020.05.08

离开红庙,本来要去探寻伊河入洛河处,导航频繁出错,未果。天气炎热,打道回府。

早上8点半出门,晚上7点半到家,冒着高温,一天游览偃师山化、巩义的十个景点,走马观花,收获不少。期待下次再去!

近日,河南郑州巩义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考古获重大发现。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多位知名考古学家现场实地考察和研讨论证,认为位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双槐树遗址,为5300年前后古国时代的一处都邑遗址,因其位于河洛中心区域,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距今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是当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明中心,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也以考古学的实证材料表明在距今5300年前后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确确是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文明之魂,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期待早日去参观!

Hash:1d877a1ae22050f45e84f1e6d1f8bfe79dc1aa20

声明:此文由 天地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403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