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赵家堡

赵家堡

赵家堡东门

不知从何时开始,赵家堡的名字就时不时的进入自己的视野;由于没有特意的计划,对它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有趣的是,这两年来,自己到漳州的次数反而异常的多,尤其是漳浦县。

堡内古民居

漳浦,给我的印象就是一座山海县城。有我们最为熟悉的六鳌、火山岛、赵家堡与东南花都,还有这几年逐渐为人所知的翡翠湾和天福茶博院。当然咯,漳浦的海鲜、排骨饭、红心地瓜以及头水紫菜也是相当不错的,有过去漳浦的朋友可以品尝一下哦。

完璧楼

我要说的则是赵家堡,如果有喜欢古堡的朋友应该或多或少地知道。在漳浦县境内,至今仍遗留着许多古堡和土楼,而赵家堡的名气算是最大的了,它与西北侧的诒安堡、蓝廷珍府第并称“五里三堡”。

府第幽深的古巷

关于赵家堡的介绍网络上可以说是多如牛毛,杂而乱。不过,你同样可以拉到文章底部了解精简总结。我这边主要是描述一些游览赵家堡的注意事项和推荐玩法。

从城内看东方巨障门

东门(东方巨障门)

赵家堡共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南门已经被毁。东门是城堡主入口,设有城楼,主要是为了抵御来自东方的倭寇,是保存最完好的城门。

每座城门内都建有土地庙

完璧楼

完璧楼取完璧归赵之意,赵范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始建,外观是呈正方形的三层高楼,为内通廊式土楼,也是闽西南土楼的早期型制,楼内有射孔、密室、暗道等防御设施。

完璧楼是赵家堡早期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一座军事建筑,也是最具防御能力的堡垒。

该楼边长80米,通高13.6米,一层以条石纵横交错砌筑,二、三层以三合土夯筑。

在设计上,楼内均开有外小内大的楔形窗口,既可以观察敌情,又便于向外投射,还能尽量减少防守人员的伤亡。

完璧楼内的布置有点像阁楼,外观虽四四方方,高耸庄严,但里面的设计又很精致巧妙。

在完璧楼门前有块石碑,该石碑记载的是赵范在各地担任过的所有官职,即赵范于隆庆五年以二甲进士及第,先后任无为州知州、磁州知州、吏部员外郎、贵州青吏司郎中、浙江按察使司副使等官职。

赵家堡作为一座聚族而居的城堡,既有防御功能,又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居住、民俗活动、园林景观等设计上也有很大的讲究。

南北三堂

赵家第三代族人居住的堂屋,每座为三进三开间结构,自北向南依次为志堂、忠堂、惠堂,并建有厢房等。

在南北三堂内,可以非常详细的了解赵家堡的由来和历史,以及赵氏家族是如何从衰败到中兴,经历的迁徙路线,漳浦地区的古堡和土楼分布图等。

辑卿小院

第二代主人赵义的读书处,门前布置有湖石花草和题刻,构成一处园林式的建筑小院。

府第(五落官厅)

赵范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6年),为四座同式府第和三组厢房组成的建筑群。

府第门前的五组夹杆石,说明当时赵氏家族地位和荣誉的象征。

图为防火储水的荷花石缸

有趣的是,城堡内居住的村民大多为赵姓,而赵家堡所在地却是一个畲族乡,汉族人在畲族地区建立城堡,这也恰好证实他们的确是外迁而来的。

赵家堡的府第风格与其他府第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府第都有两个门厅,前面的门厅主要供门房和下人居住、值勤;而第二个门才是正门,这种建筑形式显示了官家府第的气派。

府第正堂

违反制度私自雕刻的龙凤门鼓

府第门口的上马石

纵横交错的府第街巷

禹碑

禹碑是记载大禹治水功绩的石刻碑记,有仿开封禹王台之意。

佛庙

佛庙早已坍塌,如今能看到的也只剩一些用条石砌成的地基遗址。

佛庙的庙门

赵家堡第二代主人赵义题写的咏石诗

咫尺玄门石刻

聚佛宝塔

作为一座仿照汴京的城堡,在赵家堡西门的聚佛宝塔同样也不例外,建造形式正好也是汴京西侧宋铁塔的微缩版。

西门(丹鼎钟祥门)

西门的大门口刚好正对着漳浦丹/灶山,传说为晋代医学家葛洪的炼丹处,也是福州军区皮定均中将的空难处。

墨池碑刻

“墨池”二字为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手迹,该碑以行楷书写,墨楷池行,结构严谨,灵动飘逸。

汴派桥

汴派桥横跨于荷花池上,也是仿造汴京州桥而建,据说仿的还是《清明上河图》中的拱桥。

荷花池

在府第前面是内外荷花二池,北宋都城汴京的中轴线两边刚好也有两个大湖,一清一浊,清的为杨家将府第,浊的为潘仁美府第,称为潘杨二湖。

北门(硕高居胜门)

北门为赵家堡的正门,题为“硕高居胜”。城门外设有瓮城,北门原有一座城楼,如今楼体已经坍塌。

武庙

武庙为祀奉关帝君的庙宇,位于北门旁边。

许愿树

沿着武庙左边而上,一棵硕大的古榕树映入眼帘,在这里称为“许愿树”,树上悬挂着许许多多的许愿牌。

赵家堡内遗留的日常生活用具:

我喜欢古建筑,喜欢寻找山寨,更喜欢独一无二的古堡和土楼。这些历史悠久,独特小众,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建筑遗址,反而显得弥足珍贵,又令自己愈加迷恋。

图为府第后街

【旅游小贴士】

1、进去的时候会有很多当地的野岛询问你是否需要导游,价格也就几十块钱。其实,完全没必要,那些介绍在每栋楼前都会有立碑记载。

2、赵家堡内不要只看完璧楼、府第、南北三堂、辑卿小院等几个景点,推荐大家重点看古城门、摩崖石刻、禹碑、墨池、汴派桥、聚佛宝塔等。

3、推荐游览路线:东门(东方巨障门)——完璧楼——南北三堂——辑卿小院——府第——禹碑——佛庙——聚佛宝塔——西门(丹鼎钟祥门)——墨池——汴派桥——荷花池——北门(硕高居胜门)——武庙——许愿树——东门(入口)。

4、交通:赵家堡下高速沿路标行走即可到达。

5、地址:漳浦县湖西畲族乡

6、门票:10元

图为赵家堡五落官厅

文中人物关系图:

赵若和(闽冲郡王):

赵匡胤之弟魏王赵匡美十一世孙

赵淑宽:赵若和第八世孙

赵范:赵淑宽之子

(完璧楼、府第、城墙建造者)

赵义:赵范之子

(南北三堂建造者)

赵家堡简介:

宋朝末代皇族的城堡,建于明万历年间,分内、外两城,城堡结构是仿效开封城的规划布局,是闽冲郡王赵若和逃难隐居之地。那么,现在居住在赵家堡内的后人可都是“皇子皇孙”哦。

赵家堡,南宋末年皇族流亡至此,建造了一个传奇的城堡 赵家堡

我们都知道兵家胜败,乃非常正常的事情。但你知道在中国一个王朝的负面究竟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吗?今天给你推荐的一个地方就是南宋灭亡之后残余的皇族躲到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建起了高高的城堡。赵家堡亦称赵家城,是南宋末年皇族闽冲郡王赵若和流亡避难隐居的一个古城堡,坐落在漳浦县湖西畲族乡硕高山下

它是宋朝灭亡后,赵家皇族后裔在元兵追杀下隐姓埋名,聚族而居的建筑群。在古代,其实王朝的兴衰虽然说都有一定的原因,但是可能遭到入侵他就覆灭了。我们也不用说美一个朝代的末代,都是因为有昏庸无度的皇帝,才有了他们灭亡的下场。我们无需为强者感到敬畏,也无需为失败者感到惋惜。来到这里我们就做一个看客,看一下这个曾经南宋的皇族,最后在福建的这个乡村里都过得怎么样?

明朝隆庆年间,赵若和的第九世孙赵范考中进士,历任知府、户部郎中等职。万历二十八年,赵范衣锦还乡,开始建楼筑堡,历经整整二十年建设而成,既可以防范山贼海盗的侵袭骚扰,也以此寄托对祖先帝业的思慕。

现在,赵家堡已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个楼已经不能登上去了,在他的旁边还有一个水池,水池底下还有一个秘密通道。

秘密通道十几年前据说还是可以走的。

村内景色也十分不凡。

“赵家堡”这种称呼肯定隐含了传奇的意味,家族,城堡,一个封闭的空间,世代的恩怨情仇……可是,赵家堡的“恩怨情仇”远远不止家族的兴衰,而是积攒了整整一个王朝的怨恨。

踏上一条石板路穿过赵家堡厚厚的黄泥城墙,心跳如鼓,双目圆睁。门口附近那一棵大树栽种于何时?枝杈横斜,墨绿色的树叶浓密得如同一头乱发。

一个妇人走出石房子晾晒衣服,随后又掩门而入。几只鸡在小广场上悠闲地踱步,一条狗迈着小碎步轻轻地跑过。发生了什么吗?什么也没有。

是南宋末年皇族闽冲郡王赵若和(宋太祖赵匡劑之弟赵匡美的第10世孙)流亡避难隐居的一个古城堡,俗称赵家堡。

1985年,列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一位10元,小孩大概1.2m以下免票吧。

免费停车很方便,下车就可以买票。

有朋友说他去过两次,觉得没什么意思,可能我个人喜欢这种古建筑,外加与世无争的静谣吧,反正我是觉得很舒服散散心、踏踏青的话这里还是不错。

陇西西堡子赵氏:书香传家 遗风犹存 赵家堡

“”

投稿

编辑 | 趙英雄

甘肃省陇西县巩昌镇园艺村西堡子赵氏,乃陇西名门望族,久居陇西巩昌城西堡子,当地人俗称“西堡子赵家”。这一门赵氏何时来陇,因丙寅年老家谱遗失不得而知。现存家谱是在清光绪三十二年纂修而成,由赵柳塘先生撰序文。

《赵氏家谱》

《赵氏家谱》由序言、世系、家范、列传、墓志、文徵、诗歌、联语、跋语构成。家谱中尤为珍贵的是列传和 文徵 中的众多文章,大多出自当时陇上名人之手,有刘炳青、原鹏翎、裴仰贤、王海颿、安维峻、祁漓云、牛树梅等。本文转载自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编辑赵英雄。

《琴鹤斋座右铭》

《琴鹤斋座右铭》由赵氏先祖书写而成,当为赵氏的家规家训:

中和是我师,勤俭是我友,举步必履谦,闲话慎出口,傲骨不可无傲气,不可有甘与君子交,毋同小人走,多读圣贤书,少饮 夷狄 酒,涉世行恕道,此心须存厚,量宽福自大,德隆寿亦久,以之铭座右,便是为人谱。

赵运昌书法作品

赵运昌,字善卿,自号杜门子、杜门山客,邑贡生,擅书法,尤以诗歌为上,著有诗集《杜门诗草》。清辛丑年进士祁漓云称他的诗歌:

“肫然而真,滢然而清,纷纶乎轻烟气之丽,物而莫穷其致也!”

赵丙淮祖父赵楳葊墨迹

赵丙淮,原名承业,字统臣,号惺惺子,清诸生,后为县学增生。他先后执教三十年,在陇右教育界有很高的威望。他 培养 出了王天柱、马振声等众多名贯陇上的优秀学人。著有杂感文集《膝下抱本录》《红叶山房诗抄》。先生逝后二十年,他的学生赵树业等100多人,为他树碑立传。清庚辰年进士铁汉御史安维峻对他的学养大加赞赏,碑文中记述道 “晓峰公纳贤举贡,先生往远,深加礼敬,当推为陇上儒宗”。

赵振业

赵振业,字心柏,民国15年(1926年)毕业于兰州第一中学,先后在甘肃省立第五师范、宁夏中学任教员,民国25年(1936年)任陇西东街小学(今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校长,后筹建陇西县立初级中学(今陇西县第一中学)并被委任为第一任校长。在他的艰辛努力下,陇西一中逐渐办成了陇中首屈一指的全日制中学。由于办学有功,升任甘肃省教育厅督学,后任陇西县参议会议长等职。建校之余,赵振业浏览典籍博览群书,倾心收集历史文献资料,著有《闽海遗臣王予望考》《陇西诗歌选》等。他还将家中藏书数千册捐献给了陇西文化部门。 补充阅读:明初功臣南雄侯赵庸生平简介及年表

赵氏一门善读书、读好书,以读书为乐,教书育人,造福桑梓,报效国家。良好的家庭教育,给子孙们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环境,百年来在教育、书法、诗文、绘画等方面,涌现出了赵斗山、赵楳葊、赵丙淮、赵振业、赵应平、赵应珣等。赵氏以勤俭的家风,宽厚的胸怀,绵延百年。将此处世之道,不断秉承发展,成了族人 遵守 的座右铭,以此来教育子孙。他们对乡邻、亲朋,乃至于家园故国,默默地敬守着一份孝道、一份尊崇,以此不断影响着身边的人。

这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24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