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三原蓼花糖

三原蓼花糖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相传曾得到慈禧的赞赏。它样子像鼓槌形,金黄色的表皮有一层白芝麻,里面是蜂窝状糖心,吃起来瓤美味久,松、甜、酥、脆、香。风味独特,成为陕西省传统的名贵食品之一。

三原蓼花糖,起源于陕西省三原县,始产生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已有49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末时,每值腊月,南方一带的小贩,利用当地盛产的优质江米(即糯米)制成年糕,运到三原,泾阳一带去卖。临到年关,卖剩下的年糕不便带回,寄存在亲友家里,挂在楼上让其阴干。次年来后,将其捣碎,和成条棒状,用油炸后再卖。这种隔年的陈年糕,经风露,又粉碎和成棒状,经油一炸,内部蓬发,体积膨大,吃起来酥脆香甜,别有一番风味,人们称其为“棉花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制作棉花糖的方法。在米粉中加一定的黄豆浆,使其更加蓬松泡发,并在其表面粘芝麻仁或白糖。食者交口称赞:“僚,(关中方言,“好”的意思)僚得太!”故又称为“僚花糖”。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到西安。地方官吏搜集珍馐奉献,将“僚花糖”作为地方名贵食品贡奉,慈禧太后大加赞赏。慈禧见“僚花糖”的形状酷似她在草原上见过的一种蓼花果实,觉得有趣,并取其谐音,遂云:“干脆叫它蓼花糖,既形象,又别致”。以后,人们便改称为“蓼花糖”,列为贡品。清康熙进士温义,在《纪念堂遗稿》中有诗赞曰:“生性冰雪姿,胸怀若旷谷,色形似莲藕,风味告乃翁”。

三原蓼花糖

三原蓼花糖,其外表包裹有白糖粉与芝麻仁两种。系用新鲜优质糯米,上等黄豆、白糖、植物油等为原料,佐以熟芝麻。其加工工序,经选料、淘洗、浸泡、磨粉、蒸料,和面、擀片、搓条、制坯、阴干、贮存、发坯、油浸、炸制、浇浆、挂皮等24道工序制成。一般冬季制坯,四季加工成品。从投料到出成品大约需要半年时间。成品呈圆柱体,个大体松,皮色金黄,肉质洁白,呈丝网状,香甜酥脆,绵软易化。

三原蓼花糖,历史悠久,味形兼美,畅销不衰。目前,除销于省内外和北京、广州等地外,还出口香港等地。改革开放以来,三原县每年生产蓼花糖1500吨左右,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1985年和1987年,先后荣获“陕西省优质产品”和“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和1992年又先后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和“中国经济特区成果博览会金质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博杰品尝了南茂牌蓼花糖后,挥毫题写了“蓼花糖宫廷食品”七个大宇。

史说太原第十四碑 | 五代昙花,三秀太原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称帝,建立后梁,至公元960年赵匡胤代周建立北宋止,这段时期称五代十国,历时五十四年。此时,中国北方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相互更迭的朝代,史称五代。因其名称和前代相同,人们又在其名称上加了一个后字,以为区别。

——《中国历代帝王志》

强盛的唐王朝在其鼎盛的“开元盛世”后,于天宝年间被忽来的“安史之乱”冲击得由盛转衰。之后,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日大,在百余年的动荡中唐祚风雨飘摇,终于在天佑四年(907),被朱温所灭。随之而来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之相继迭出,势若昙花。五代中之后唐、后晋、后汉三代,又都以有太原,而有天下,主宰了一段黄河流域甚至更为广阔的中原大地,衍演了中国历史上近半个世纪的分裂、混战、更迭。也形成了太原这一历史时期的特色。后唐、后晋、后汉这三代,以及创建这三代王朝的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都是太原人,都是久居太原逐渐汉化的突厥沙陀部人,也有说是鲜卑沙陀部人,近有新说是由西方而来的粟特人。在未有定论之前,我们仍续用“突厥说”。

后唐创建始末

李克用逝于与后梁争战的“潞州战役”后,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虽袭晋王之爵,却面临着一场重大的政治危机。当时,前方激战,胜负悬于一线,战火由潞州烧向泽州,延及晋州。后方却是手握重兵、久执兵权的李克用之弟、李存勖之叔李克宁,称病不出,不拜新王,随时准备发难。李克用的诸养子,隔岸观火,移情于李克宁,尤其是李存颢之流,竟大施手段,一面挑唆李克宁:“兄亡弟立,古来如此,季父拜侄,理所未安。”煽动李克宁叛乱。一面暗通后梁,以河东九州之地、李存勖母子性命作为进献,乞后梁兵伐太原。时年二十四岁的新晋王李存勖,言讷而行敏,先已探知李克宁、李存颢之鬼蜮伎俩,面临强敌外峙,内患蠢动,临危不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囚禁李克宁,斩杀李存颢,消除内乱,除患萧墙之内。再速派兵,亲救潞州之急,挽狂澜于既倒。“简练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旧五代史后唐庄宗本纪》)。趁中夏上党早有大雾之天时,以太行太岳山形隐蔽之地利,置敌“夹寨”于不顾,奇兵突袭,大败久围不战之梁军于一旦,立解被围年余的潞州之围。稳坐大梁,企盼太原内讧,翘等捷报的朱温,得到的却是梁兵溃败,败势如崩的噩耗。当问明败况,不禁叹曰:“生子当如李亚之(李存勖别名),克用为不亡矣!至知吾儿,豚犬耳。”(《资治通鉴后梁纪一》)他从心底发凉,预感到后梁的掘墓者到矣。

█ 美术爱好者绘制的李克用头像

█ 香港电影《十三太保》中的李克用(前排右)与朱温(前排左)

短短数月,初为晋王的李存勖,除内患,克强敌,稳大局,其才能睿智强于乃父,部署之下,再无存二志者。此时之存勖,早已看到父王经营太原二十余年,真正束缚发展的乃是晋地兵少赋缺,地狭人稀,守有余而攻不足。要成就大事业,必须从这个“四塞之地”走出去,放马中原,才能逐鹿天下。遂积极与镇州(河北正定)赵王王镕、定州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组织联盟,兵合一处,大败朱温于柏乡,震动河朔。就在大家准备趁热打铁,穷追猛打后梁之际,李存勖却深知,此次胜梁,只是挫其锋锐,却未伤其根本。潜在的隐患则是本应与己合作共同伐梁的燕王刘守光,在坐山观虎斗,妄收渔人之利。眼下该做的是借朱梁新败,无力反扑之隙,灭掉北方之燕,防其与后梁南北挟制,反成心腹之患。李存勖于无声之处,开始准备各路藩镇都不曾想到的灭燕计划。此时的燕王正做着称帝的美梦,放言“今天下大乱,英雄角逐,吾兵强地险,亦欲自帝如何?”(《资治通鉴后梁纪二》)欲步朱温称帝之后尘。晋王李存勖闻之,以为天赐良机,大施骄兵之计,与赵王王镕等串通,以“六镇之名”“共奉册推守光为尚书令、尚父”(同上)。利令智昏的燕王刘守光,不知是计,“以为六镇畏己,益骄”(同上)。更喧嚣于天下:“我地方二千里,带甲三十万,直作河北天子,谁能禁哉!”(同上)乾化元年(911)八月,在李存勖“骄兵之计”的鼓惑下,按捺不住的燕王刘守光,终于择吉甲子称帝,国号燕。对此,李存勖不但不谴,反而致贺。他认为伐燕条件已经成熟,只待如何创造“突袭”之机,一荡而胜。

█ 美术爱好者绘制的李存勖头像

为了引诱新称燕帝的刘守光上当,李存勖与赵王镕、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合兵一处佯作讨伐后梁。待后梁朱温亲自应敌于卫州(今河南汲县)时,又一支晋军则轻出壶关,抄朱温后路。朱温又急匆匆南保邢、洺,晋军却不战而退。如此再三,引得梁军势若惊鸿,疲于奔命。燕帝刘守光眼见晋梁对峙,无暇北顾,遂乘机带两万精兵,南侵易(今河北易县)、定(今定县),欲夺王处直地盘。早盼刘守光上钩的李存勖,即以燕军挑衅,无端侵扰为由,立令伺机而动的周德威率三万精兵,发晋阳,出飞狐,联合镇州、定州待命之军,奇袭燕国之祁沟关,截断刘守光撤兵易、定之退路,再克涿州,兵围幽州。落入圈套的燕帝刘守光,此刻恍然大悟,然为时已晚,所踞两千里江山,数十个州百余县,除幽州之外,皆入李存勖囊中。未几,投降李存勖,国破家亡。李存勖尽得燕国之土,扩地千里,兵增十万,除却北患,可以一心一意与后梁朱温决一雌雄了。

█ 晋汴争战形势图

公元918年新年一过,李存勖将太原政事全权委托老臣张承业,亲率大军赶赴前线魏州。魏州乃黄河之北军事重镇,久有“得魏州而控河北”之谚。存勖以魏州为军政大本营,先取黄河之南杨刘城,再取北行台、濮阳,虽折损严重,但终于在黄河南岸站稳了脚跟。史称,这次智夺濮阳之战是李存勖灭梁前期争战之关键一役。如无节外之枝,灭梁当在此年。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存勖欲一鼓荡灭后梁之时,北方契丹却乘机南下,十万雄兵围幽州,克涿州,兵临定州城下,霎时土门(今井陉)之北,纷纷告急。腹背受敌的李存勖,只好将灭梁之举,暂置一边,亲率精兵五千北上救援。长途奔涉之晋军行至南皮(今新乐)沙河时,与万余契丹军遭遇。李存勖身先士卒,兵分两路向倍于自己的契丹军猛冲,刚刚渡过沙河的契丹大军来不及迎战,惊恐退却。晋军乘势掩杀,时桥狭河阔,争相奔命之契丹军自相践踏,淹溺者无数,驻扎于定州城外的耶律阿保机,见己军败溃而至,又闻儿子被俘,速避晋军锋锐,退保望都。李存勖行事,从来是一不做、二不休。他见契丹军退缩,便兵不卸甲,马不停蹄,直迫望都,四进四出于敌阵,愈战愈勇,克望都而连战,直追敌于易州。一日数战,奔击百五十里。阿保机自称雄契丹,无此狼狈,仰指苍天:“天未令我至此。”遂不再接战,直退契丹故地。

晋王李存勖南伐后梁,北拒契丹,两线作战,竟然凭骁勇之师,南退朱梁,北败契丹,往返于千里之间,取胜于百日之内,确是当时难得之军事天才。公元923年,他筑坛魏州,选吉己巳,对天称帝,立国号唐,建元同光,设三省,封百官,立宗庙于太原晋阳,改魏州为兴唐府。一个新王朝肇始,灭亡朱温后梁已是时不我待之事。

█ 叶落双树之间绘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像

后晋创建始末

创建后晋的石敬瑭,臭名昭著于史,他最龌龊之事,便是割让幽云十六州于契丹,甘当儿皇帝。史说太原绕过他去,不是不可能,而是不客观。他生于太原,长于太原,以太原而得天下。关于其家世,史存两说,今取《新五代史晋本纪五》之说:

高祖孝皇帝,其父臬捩鸡,本出西夷,自朱邪归唐,从朱邪入居阴山。其后,晋王李克用起于云、朔之间,臬捩鸡以善骑射,常从晋王征伐有功,官至洺州刺史。臬捩鸡生敬瑭,其姓石氏,不知其得姓之始也。

█ 美术爱好者绘制的石敬塘头像

李存勖之祖父朱邪赤心,被赐李姓时,石敬瑭之祖父臬捩氏亦得汉姓石,名石翌。逮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驻节太原,石敬瑭之父石绍雍以沙陀名臬捩鸡传世,追随李克用迁居太原。未几,石敬瑭出生于太原汾阳里,时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如此而论,石氏世代追随李氏,两家当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之世交。

史称,石敬瑭年少时,父战死沙场,家道中落。但在李克用父子庇护下,石敬瑭少行军中,“性沉稳,寡言笑,读兵法,重李牧、周亚夫行事”(《旧五代史晋史》)。以作战果敢,行事干练而知名军中。后梁贞明元年(915),晋王李存勖出兵太原,拿下后梁重镇魏州。此州地处黄河北畔,太行东麓,自古就是南下豫皖,北上晋冀的战略要地,为兵家所必争。新得魏州之晋王,被胜利所昏,轻敌冒进,在清平陷敌重围。在此关头,年方二十三岁的石敬瑭率死士十余,奇袭后梁统帅刘郇大帐,捣敌中枢,以四两之力拨千钧之重,反败为胜,救李存勖于死地。此役之后,石敬瑭名冠晋军,受到晋王存勖器重,直委其晋军锋锐李嗣源麾下效命。李嗣源是李存勖义兄、爱将,以能征善战,无往不胜而饮誉当时。石敬瑭追随李嗣源后,忠心不二,拼死效命,数次从乱军之中策应主子,日久天长,渐为嗣源心腹。后来李嗣源将爱女下嫁于石敬瑭,心腹成女婿,遂晋升为“左射军”统领。

█ 左为美术爱好者绘制的石敬塘头像,右为清代绘制的石敬塘头像

同光四年(926),效节指挥使赵在礼,据魏州而兵变。后唐庄宗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师平叛,石敬瑭随军出征。岂知嗣源平叛之军与魏州叛军,兵合一处鼓噪哗变,共推李嗣源为主,请他在魏州称帝。事出突然,嗣源不知所措,急问石敬瑭如何定夺。其实,鬼就出在石敬瑭身上,他见主子征询,遂劝道:“天命所归,奔袭开封,以成大事。”晚唐以来,藩镇割据,谁掌兵权,便可以问鼎天下。当年之朱温,后来之李存勖,谁不如是。年正花甲,久在沙场,洞悉天下大势的李嗣源,亲见哗变军众之态势,亲闻爱婿之奉劝,顿知石敬瑭在这场兵变中之角色,遂顺水推船,悉听女婿安排,先陷开封,继克洛阳,庄宗在内乱中被弑,自己便成为后唐庄宗之后第二位皇帝。石敬瑭也因拥立之功,得“竭忠建策兴复功臣”之号,擢保义军节度使兼六军诸卫副使,位显权尊于后唐朝野。之后,年年晋升,数年间擢至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加兼侍中、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兼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蕃汉马步军总管”等军政要职,出镇太原。

就在石敬瑭出镇太原的第二年(933)冬,六十七岁的明宗李嗣源,沉疴不起,晏驾洛阳。明宗三子李从厚继位,是为闵帝。闵帝最忌畏两位军权重、势力大的实力人物,一是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一是凤翔节度使李从珂。遂用“一石二鸟”之计,“宣授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为权北京留守,以北京留守石敬瑭权知镇州军州事”(《旧五代史唐书》)。石敬瑭闻旨后,知是闵帝猜忌,欲削弱自己,一时踌躇,称病观风。李从珂却拒不受命,公开与朝廷分庭抗礼,扯起反旗,并将闵帝平叛之军,打得落花流水。在太原装病的石敬瑭,见李从珂反,心中窃喜,反其道而行之,佯装听命于朝廷,伪称办移防镇州事宜,赴汴都受命。然而,打着“清君侧”旗号的李从珂从凤翔起兵,沿途守军见叛军锋锐,望风而降,仅十余日便达洛阳,并以洛为都自称天子,史称末帝。因后唐是李家天下,李氏兄弟之争是家事,石敬瑭只好改奔洛阳,投奔李从珂,继续装病。新临帝位的李从珂,见石敬瑭主动投靠,俯首称臣,又见石氏果然久病羸弱,精神不振,虽深知留下此人必是后患,但眼下国家急需安稳,且石敬瑭虽只身陷京,其实力未损,虎视眈眈于太原,急除不妥。遂刻意抚石,也是抚朝中众臣,曰:“石郎不惟密亲,兼自少与吾同艰难。今我为天子,虽石郎尚谁托哉。”(《资治通鉴后唐纪八》)未几,收回闵帝原命,仍命石敬瑭为北京留守等职,还加官检校太师。孤身独居洛阳近一年的石敬瑭,在心身交困中,暗庆逃脱一劫,犹如漏网之鱼,急返太原。

█ 石敬塘画像,卢延光绘

清泰三年(936),在太原已做好各种准备的石敬瑭,又以身体羸弱为由上书洛阳,乞求解除兵权。末帝李从珂不识此是石氏挑事诡计,遂顺水推舟,诏调石为天平节度。工于心计的石敬瑭见末帝李从珂入彀,便立刻上表,要求李从珂退位,让许王(明宗四子)为帝。“一石激起千重浪”,至此,后唐内乱,大战在即。

一切如石敬瑭所预谋。他一面向契丹求援上表称臣,以父事耶律德光,并承诺事后割幽云十六州之地归契丹;一面密函后唐亲信从中策反。恬不知耻的石敬瑭在契丹的支持下,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以北京太原为都,建后晋,改元天福,骂名昭著于史。

█ 电视纪录片中情景再现了石敬塘与耶律德光会面的场景

后汉创建始末

在石敬瑭成就大业之前,有一个同年、同乡、又是同种族的莫逆之交,他就是后汉的创建者刘知远。刘知远生于太原,长于太原,是汉化的突厥沙陀人后裔。沙陀姓为何?如何得汉姓刘?史无载,不得而知,似出身贫寒所致。为生存知远早年行武为卒,与石敬瑭同在晋王李克用养子李嗣源部效命。某役,石敬瑭在与敌混战中,马甲折断,险象环生。刘知远将自己战马让于石氏,自乘石氏断甲之马,挺险断后,救石敬瑭于存亡之间,两人遂成生死之交。逮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后,刘知远便成为石氏卫队和仪仗贴身卫队长,擢升牙门都校。长兴四年(933),石敬瑭的老丈人、后唐明宗李嗣源卒,其子李从厚、李从珂反目,争帝位。身兼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太原尹三要职的石敬瑭,也暗生代唐而立的野心。逮闵帝李从厚被李从珂所弑,李从珂为末帝时,石敬瑭欺瞒末帝李从珂,以身体“羸疾”,请辞重职,寻求谋反口实。对石敬瑭叛唐自立,刘知远积极支持,但对石氏向契丹称儿臣,割幽云之地,献媚取悦,则坚决反对。他直谏石敬瑭:“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资治通鉴后晋纪一》)岂知,石敬瑭一意孤行,不听刘知远谏劝,两人之间始生芥蒂。

█ 清人绘制的刘知远像

及至石敬瑭灭后唐,移都汴梁,刘知远作为开国勋臣,官累检校司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权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天福三年(938),作了三年皇帝的石敬瑭,再升刘知远和杜重威为“同平章事”(宰相)。但刘知远看不上杜重威之人格,以为自己有佐命之功,耻与凭裙带关系、庸劣无功的杜重威比肩,再三推辞,拒不受命,闹得皇帝石敬瑭下不来台。石氏怒其居功自傲,欲罢其兵权,令其归田。后在众臣劝阻下,刘知远勉强受任,石敬瑭免其抗旨不尊之罪,总算求得君臣和解。但君臣之蜜月,到此结束,心德始离。天福五年(940),石敬瑭以防范成德节度使安重荣为口实,遣刘知远为邺都留守,离开京师。次年,又调任其为北京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免其禁军统帅之职,改以杜重威任之。刘知远两年两调任,离京都愈远,而当时之北京太原,因石敬瑭与契丹和睦,从无战事,北陲重镇的军国地位已失。刘知远深知石敬瑭已不再信任自己,遂萌生异志,利用太原天高皇帝远之隙,积极积蓄力量,一为防止不测,二为伺机而动。石氏敬塘为自己埋下了灭亡之种根。

█ 连环画《残唐演义之六刘知远出世》封面

深谋远虑的刘知远,首先从网络民心做起。当年刘知远一贫如洗,入赘李家为婿,为人牧马,踏践寺庙田庄,僧人毫不留情,将其当众鞭笞。此次高官归里,刘知远仇将恩赐,以德报怨,请来寺僧,好言抚劝,赠送财物。他这种不念旧隙,宽厚待人之行,很快传遍太原,饮誉河东,广揽了人心。太原很多地方为其建盖生祠,名曰“龙天庙”,至今仍有遗存。其次,收编吐谷浑部。吐谷浑是古鲜卑人别支,本居于辽东辽河流域,后逐渐南下进入河东节度防区。后晋时,吐谷浑部为防契丹,与藩镇安重荣,暗通款曲。刘知远为扩大军事实力,遣部属郭威恩威并举与吐谷浑交往,威慑其酋白承福:“朝廷已割尔曹隶契丹,尔曹当自安部落。今乃南来助安重荣为逆,重荣已为天下所弃,朝夕败亡,尔曹宜早从化,勿俟临之以兵,南北无归,悔无及矣。”(《资治通鉴后晋纪三》)白承福情知是实,遂与安重荣断交,率众归属刘知远。刘知远四两拨千斤,数言而得吐谷浑归顺,将其部安置于太原西部山地及岚、石之间,收其精骑健锐以隶麾下,军事实力大增。再次,绝不与契丹交往,以除石敬瑭“割地”“称儿臣”之恶名。刘知远戍镇太原正好一年,后晋高祖石敬瑭病死,新帝石重贵,一改叔父厚交契丹之国策,公开与契丹主耶律德光分庭抗礼。刘知远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抱定坐观其变,以收渔利之目的。

█ 以刘知远为主角的连环画《白免记》封面

█ 戏曲《白兔记》中的刘知远与李三娘

开运元年(944)正月,契丹无视“天时”之失,春寒料峭,兵分两路,大举南侵。东路缘河北平原,西路缘山西中部谷地,意在灭亡后晋。坐镇北京太原的刘知远,陈兵秀容(今忻州、朔州交界处),以逸待劳,大破契丹西路之军,粉碎其钳形攻势。后晋出帝石重贵以军功封知远为“太原王”。开运二年、三年,契丹见刘知远只是自保,收容溃兵散卒,充实自己,河东富强名冠诸镇,便放开胆量,倾全国之力,举兵伐晋。很快孤立无援的后晋在契丹铁骑的打击下,出帝石重贵投降,都破国亡。刘知远则在众将拥戴下,于北京太原即皇帝位,不立国号,续称天福十二年(947)。同年都汴京,建后汉。

█ 连环画《残唐演义之十五刘知远建汉》封面

族源突厥,或曰粟特。久遗并州,部称沙陀。朱邪赐李,臬捩冒石。刘氏无稽,乃因贫赤。昙花五代,太原三出。亚子续唐,石郎晋祚。知远称汉,一瞬而过。史载荦荦,虽促不阙。既具特色,镌之于碣。

——佚名

碑前链接:晚唐晋王李克用

夕阳西下的晚唐,藩政割据,农民起义,波推浪涌,尤其是黄巢农民军,燎原大半个中国,使晚唐成为残唐。久居边塞,掌控军权的李国昌、李克用父子,是当时河东山西最有实力的一支军事力量。李氏父子本突厥沙陀部后裔,姓朱邪。其家族早在初唐太宗时,即追随李世民,为唐王朝拓边守土。到晚唐时,早已汉化的朱邪执宜,任蔚州(今山西灵丘)刺史、代北行营招抚使。他便是李克用的祖父。到朱邪执宜之子朱邪赤心时,迁任朔州刺史,因参与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被唐懿宗赐予李姓,改名国昌,升任振武节度使。从此朱邪氏改姓李氏,朱邪赤心改名李国昌,他的儿子朱邪克用,改名李克用。李克用是李国昌的三儿子,其生于边塞,长于军中,初学说话,便“尤喜军中语”。少时即酷爱骑射,“能仰中双凫”。年方十五,即随父挞伐征战,效命沙场。当是之时,庞勋领导的桂林戍卒起义,横扫今山东、江苏、安徽数省,朝野震骇。李国昌奉诏,率沙陀骑兵讨伐。初生之犊的李克用,仅十五岁便凶猛嗜杀,横行敌阵,军中称其“飞虎子”,因军功而被授云中牙将,不及二十擢至云中守捉使。

█ 戏曲《飞虎山》中的李克用形象,陈俊杰饰演

█ 戏曲《飞虎山》中的李克用

唐王朝风雨飘摇,久居边塞,掌控军权的李国昌、李克用父子,也胸藏窥测之心,寻机扩大实力。唐乾符三年(876),代北水陆发运、云州防御使段文楚,克扣军饷,军心骚动。提守使李克用,借机率部哗变,攻克云州杀段文楚,操纵将士上书唐僖宗“请任李克用为云州防御使”。唐廷明知此是趁火打劫,要挟朝廷,遂断然拒绝,发诏各道兵马,准备讨伐李克用。恰在此时,黄巢义军兵锋北上,涉长江、渡汉水、越秦岭,直指长安。穷于应付战局的唐廷,为集结兵力对付黄巢军,便收回伐李克用之诏,反提升李克用为大同军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给予安抚。但骨子里对李氏父子借口作乱,讨价朝廷,趁机扩充势力之举,深恶痛绝。终于在扼制黄巢军北上后,再于乾符五年(878)冬又派大军讨伐李国昌、李克用。李氏父子为自保,遂北遁鞑靼部避难。年纪尚轻,却敏于政事的李克用,深知鞑靼部决非久留之地,寄人篱下,久必生出猜忌。遂宴请鞑靼酋首,诉说“予父子为贼臣谗间,报国无门。今闻黄巢北犯江淮,必为中原之患。一日天子赦宥,有诏征兵,仆与公等向南而定天下,是予心也”(《旧五代史后唐皇越纪》),以化解鞑靼忐忑之疑。

█ 李克用征战图,陈列于代县文庙

█ 李克用征战图,陈列于代县文庙

确如克用所料,受唐军所阻于秦岭的黄巢军,后转道河南,破潼关而入关中,直下长安。唐僖宗奔逃成都,大赦天下,组织各种势力向黄巢军反扑。李国昌、李克用父子也被朝廷赦免重新启用,委以雁门节度使。李克用立乘此机,卷土重来,亲率能征善战之三万余骑兵,全身执黑称“鸦儿军”,挥戈南下,星夜兼程,直奔勤王之军与黄巢军对峙的主战场河东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时唐朝各路勤王之军,各怀鬼胎,临阵不战,希冀保存实力。李克用则首当其冲,身先士卒,率众杀敌,以少胜多,且连战连捷。先是大败尚让十五万先锋军于黄河之北,继而乘胜追击,越过黄河,在零口歼灭尚让主力,攻占军事咽喉——渭桥。黄巢眼看长安难保,遂弃城急退,败走蓝关。李克用兵不刃血进据京师,夺了勤王之战的头功,身誉和身价大振。唐廷论功行赏,授李克用紫金光禄大夫、检校右仆射、河东节度使,驻节北京太原。这一年是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克用年仅28岁,此后,他便成为大唐北京的主人,势力达整个河东地区,巨镇太原成为他日后角逐天下群雄的根本。

█ 京剧《珠帘寨》中的李克用剧照及Q版绘像,转自的灰微博

在此之前,李克用久在云、朔、忻、代,深知太原是国之通都,乃天下军国重镇,垂涎多年,久欲得之。与朝廷作对时,曾两次兵临太原城下,然而,每次都是铩羽而归,不能遂志。如今,多年夙愿成真,他对僖宗戴德感恩,施展全身解数,倾力治理太原。为安抚民心,消除当年与太原军民作战所留下的积怨,他张榜安民,友善谐言,慰曰:“勿为旧念,各安家业”(《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一》)。很快军稳民安,社会井然。人心安定之后,李克用大治甲兵,发展武装力量。他积极利用太原尚武挚悍,义气轻生的民风民俗,打造了一支善战无畏之军。此前的“鸦儿军”,在充实太原新锐之后,如虎添翼。晚唐五代,多年藩政割据之积习,带来的是武力支撑,实力说话,骄兵傲将,桀骜不驯,动辄反叛,胁挟成风。十多岁便随父行武,成长兵营,深知军中积习的李克用,在充实“鸦儿军”之基础上,又建“义儿军”,培植亲信,整肃军纪,有效地扼制了兵悍将鸷之风。所谓“义儿军”,史有专载,名曰《义儿传》,文中就记述了李克用为治理“将不用命”“暮秦朝楚”之虞,在太原大兴晋阳之甲,精选“军中骁勇者,多为养子,名回鹘张政之子曰存信,振武孙重进曰存进,许州王贤曰存贤,安静思曰存孝,皆冒李姓”(《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一》)。其实,李克用的养子又何止这几个?诸如李嗣源、李嗣昭、李嗣本、李嗣思,以及李存璋、李存审……难以述及,大体可分“存”“嗣”两个系列。甚而至于还超出此外,有如李廷及,既非“嗣”系,也非“存”系,仍是克用养子。在未得太原之前,李克用随父征战沙场,战不惜命,斗不惧死,但始终如游兵散勇,长期奔涉,没有安生立命之所。有太原后,他依靠“鸦儿军”“义儿军”,攻伐征战,南临潞州,北取云州,势力达河之东山之西。很快成为唐末强藩环峙中的枭雄。顺势而发展的李克用,并没有以此为满足,在休养生息,蓄锐储精之后,再兴兵拓展,北攻幽燕,东伐冀镇;南掠关中,平定三辅;最盛之时,兵入齐鲁,古之“三河之域”,尽在掌控之中。晚唐之大局,多靠河东太原之李克用来支撑。乾宁三年(895),唐昭宗李晔为平衡朱温势力,再赐克用“晋王”之爵,其势力盛极一时。

█ 以李克用义子们为主角的香港电影《十三太保》,1970年出品,张澈导演

█ 香港电视连续剧《十三太保》海报

动乱纷争的残唐,各藩镇之间势力消长,变幻无常。逮光化元年(898)后,在宿敌朱温的几番打击下,李克用势力迅速萎缩。史称,此时之克用“有北退之议”(《五代史本纪》),竟欲避朱温之势,退守云朔。李克用之陡起陡落,主要是因其:短期之内四面出击,多方树敌,从唐廷到诸藩镇,均视克用为虎狼之人,视其军为虎狼之师。每当势强力盛,大军压境时,对手便低眉俯首,伪装归顺;一旦有隙可乘,即原形毕露,刀剑相加。当年,汴州危急,朱温求救于克用,克用欣然相助,挽救朱温于灭顶之灾。事后,朱温却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暗下杀手,欲置克用于死地。天复元年(901)更趁李克用势弱之机,朱温派其名将张从晋,突然袭击,连陷晋地晋、绛二州,腰斩太原、河中两府通道,使晋王李克用丢掉大片领地,势力由盛转衰。但是,晋王李克用有一长,便是从来不像朱温那样,明目张胆地凌驾于皇帝之上。而是时时以尊王、勤王面目出现,从道义上胜朱一筹。唐廷与藩镇都认为:克用强时只会割据一方,仍尊皇室,无篡位之心;而朱温强则必会取唐室而代之自立为帝。也正是这一点,成为克用后来收拾人心,衰而复强的拐点。

█ 晋王李克用曾与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会盟于云州,因有怀想仁人之意,此后后来改称怀仁

公元907年,朱温废唐哀帝李柷,自封为帝,建后梁,定都开封。李克用则沿用唐祚,不更年号,不顾敌强我弱之势,在潞州与来犯之朱军决一死战。“潞州之役”,历时年余,两军围而再围,史称“夹寨”。从此役可以看出,朱温后梁之军已无优势可言,克用之军劣势已转,已具还手之力。正在两军胶着之时,李克用头部疽疾复发,只好鸣金;朱温亦无力再战,急撤返卞。第二年,克用病逝晋阳,时年五十三岁。作为晚唐之晋王,一方之藩镇,他与唐廷存在着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但始终没有举起反唐旗号。唐灭于朱温后,李克用高举拥唐复唐大旗,对强大的后梁势力,从未屈服,始终斡旋。应该说他之忽逝,是壮志未酬,仍留余憾。但他为他儿子李存勖灭梁续唐,奠下了深厚之基础。

█ 李克用遗矢托孤图,陈列于代县文庙

█ 代县李克用墓历史图片

█ 李克用墓志铭

█ 李克用墓室模型,陈列于代县文庙

乱世英雄出晋阳系列

太原道三晋文化微论坛开通,直接发帖,深度讨论,永久留存,全网互动,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地理原形竟在这里

前两年有一部热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讲述一对活动于昆仑虚上的仙人的爱情故事。这个昆仑虚,也称昆仑丘,是我国古代文人学者历来向往的仙境圣地。伟大诗人屈原生前念念不忘“昆仑”仙境,一再发出登昆仑的呼喊。他在《涉江》中就高唱道:“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那么,屈原苦苦追寻的“瑶之圃”“昆仑”在哪里呢?屈原之后的古人并没有给出答案,按照今人的研究成果,屈原和其后的历代诗人所向往的昆仑,就是古代名山——析城山。

析城山名,最早见于《禹贡》,位于山西阳城县西南,紧挨王屋山北,为中华历史名山。山名沿用至今,但历代对析城山名的解释说法不尽相同,而且都过于牵强,令人费解。

唐代李吉甫解释说:“峰四面,其形如城,有南门焉,故曰析城。”而宋代晁说之的说法是:“草木分析曰析,山峰四面如城”,元代吴澄则说:“山高峻,上平坦,四面有门如城”。《阳城县志》(同治版)对诸说加以扬弃,进而解释曰:“山峰四面如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分析,故曰析城。”大凡山峦,多有草木,木下有草,草中有木,如何“分析”?再说,天下之城多有四门,如因“四门分析,故曰析城。”那么,天下的城池皆可称为“析城”,为何独有此山称析城呢?山顶有几条可供进出的通道,所以称之为门,实在是因为山被称作城的缘故。现在又说因有门而称城,是因果颠倒。后人不解古来义,知薄识浅妄猜测。何况,析城山可供出入的通道不止四个,所谓“四门”只是大通道,另外还有五个小通道,把大小加在一起共有“九门”,这也是后来帝王都城九门之滥觞。

那么,“析城山”究竟因何以“析城”命名呢?

随着殷墟甲骨文的出土和研究,专家学者对此有了更加令人信服的观点和解释。

《甲骨文合集.14294》说:“东方曰析。”《甲骨文合集.14295》说:“贞,帝于东方曰析。”据此推论,析城应当是东方天帝之城。在全国第三届商汤文化研讨会上,来自河南洛阳的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顾问,洛阳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洛阳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蔡运章先生,来自四川的四川师范大学伏元杰教授,都秉持这个观点,并对此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阐释。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神话及古籍记载中有五方天帝之说,所谓五方天帝,是指东方天帝太皞伏羲,南方天帝炎帝神农,西方天帝少昊金天,北方天帝颛顼高阳,中央天帝黄帝轩辕。那么,析城山既然是东方天帝之城,那就是太皞伏羲之城。

析城山与历山东西相望,历山之巅称舜王坪,是舜王耕种的地方,已经不俗;而析城山巅称圣王坪,是远古帝王生活的地方,那就更加不凡。至于有多少帝王在这里生活,现在还无法说清,但是说太皞伏羲生活于此,应该说是言之有据。

《水经注》云:“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悬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这里的太帝,也是指传说中的太古之帝太皞伏羲。 可见,析城山既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华夏始祖太皞伏羲之城,也是中国古籍中所描绘的神圣的神仙居所“ 昆仑之山” 。如此推断是否有道理?析城山是否具备古籍中所描绘的昆仑山的特点呢?下面让我们仔细对照古籍来看一看。

《海内十洲记》云:“昆仑……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故曰昆仑。”《列子穆天子传》曰:“天子升于昆仑之丘……先王所谓悬圃。”《淮南子地形训》记:“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悬圃。” 《禹本纪》言:“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 上面引文所说“方广万里”,是极言其大,“ 高二千五百余里”,是极言其高,皆非确数。析城山高1889.5米,可谓高矣。山巅较为平坦,广约12700亩,可谓大矣。 俗称圣王坪,其实是一个周围高,中间相对平坦的盆地,正如古籍所说“形似偃盆”。盆中 青草蒙茸,繁花似锦,古碑文形容为“祥花遍地,瑞草无边”,这遍地祥花,每年从四五月一直开放到八九月,花期长达五六个月。其中尤以胭粉花最为著名,五六月花朵怒放之时,赏花游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如果按照华仁葵教授的反演推断,七八千年之前,这里温暖湿润,花期每年要长达八九个月。在将近两千米海拔的山顶高空,有如此广阔的一个大花园,这不就是古籍中所说的“ 悬圃”吗?

更为奇特的是,在这瑞草祥花之中,还有一池波光潋滟千年不涸的湖水,此池面积约七千平方尺,俗称“娘娘池”,亦即王母娘娘的“瑶池”。瑶池东南还有一眼水质醇美甘冽的水井,一个水流汩汩的黑龙洞,这不正是古籍所说的“醴泉”吗?

上文所引《水经注》中关于“昆仑之山三级”的记载,更是析城山真实情景的写照。析城山下有广阔的天然溶洞,即所谓“樊桐”,山巅为百花盛开的盆地,即所谓“悬圃”,悬圃之中有高出平地的土丘,即所谓“层城”。

又有《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这里的弱水,是指不能载舟的小河。析城山麓四周有盘亭河、南门河(又称紫院河)、秋川河、青萝河(又名石圈河)、桑林河(又名涧河)五条小河,是所谓“弱水之渊环之”。紧挨析城山西边的老岭、十八罗汉峰一带,山丘赤如丹霞,烈日下炎炎生光,似火欲燃,是所谓“炎火之山”。

“准其地望,皆与古籍相合”,这些都是出于偶然吗 ?现在仍然终年积雪的新疆昆仑山,具有这些地貌特征吗?七八千年前适合早期人类居住吗?

其实,远古的昆仑山,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在人们的记忆中变得一片迷茫了,以至于大诗人屈原都发出“昆仑悬圃,其尻安在”的浩叹。正因为如此,汉武帝才 依据张骞的描述,把远在万里之外的误以为是黄河源头的于阗南山命名为昆仑山。这样误名的昆仑山,只能是徒有其名并无其实了。

对照古籍中关于西王母的记载,更能坐实析城山就是古籍中描绘的“昆仑之山”(或曰“昆仑丘 之”)。

《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王母穴处昆仑之丘”。《尚书大传》云:“舜以天德祠尧,西王母来献白玉环。”唐杜光庭《天坛王屋山圣迹记》中说:“黄帝于元年正月甲子,列席王屋山,清斋三日,登山至顶于琼林台,祷上帝破蚩尤。帝遂赦西王母降于天坛。母既降,黄帝亲供侍焉。王母乃召九天玄女,授破蚩尤之策,黄帝依命杀蚩尤于冀。”《山海经》曰:“周穆王至昆仑之丘,游轩辕之宫,眺锺山之岭,勒石西王母之山,纪迹玄圃之上。”《列子周穆王》曰:“(王)别日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以诒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这些古籍中零零星星的记载,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从中可以看到当年西王母与其他部族首领在析城山及其周边一带轰轰烈烈的活动情 景。其实,西王母就是羲王母。析城山既为太皞伏羲之所居,当然也是其母西王母之所居。今天,析城山上“西王母穴处”的山洞还在,悬圃中西王母宴请穆王的瑶池还在,析城山前黄帝祭天的接天坛还在,山后穆王登山时沿途留下的地名、故事还在。凡此种种,都进一步说明,析城山就是“昆仑之山”。

析城山就是昆仑山,古称昆仑虚,或曰昆仑丘,这在从伏羲到黄帝的远古时代应该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只是因为颛顼“绝地天通”之后,民间“不能纪远,乃纪于近”,这个事实才随之在浩瀚的古籍中变得模糊了。但是,如果我们把散见于后来许多古籍中的碎片,连缀在一起,这个事实还是可以看得见的。

杜光庭在《天坛王屋山圣迹记》中引《山水之源图经》时说:“(王屋山)上则接于昆丘,下即侵(浸)于蓬岛。”济源邵原镇的《蚩尤观重修记》说:“蚩尤观,原处三里之地……脉从昆仑而来龙,处天坛之阳也。”《王屋山志》说:“析城之山升白气于天,落五斗峰化为湿云,自窦中滴水,降太乙池。旧志云:‘(析城山)上有二泉,亢旱不竭,与济渎通’”。《辞海》(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版)在“王屋”词条下写道:“山名,在山西省阳城县西南,西入垣曲县界,南跨河南省济源县界。山有三重,其形如屋,相传为轩辕访道处。顶有接天坛,东有日精峰,西有月华峰,中有黑龙洞,前有太乙池,即济水发源处。”梳理归纳这些信息,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析城山即济水之源,是王屋山上接之昆仑丘。

古籍描述的昆仑山,除上述种种特征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河之源”。析城山作为昆仑山,是否具备这个“硬条件”呢?上文已经说明“析城山即济水之源”,那么,这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四渎”的“济水”是古籍中所说的“河”吗?

我以为,古籍中所说的“河之源”,应该就是“济水之源”。所以这样说,原因有二:其一, 后人们习惯认为“河”,就是指黄河,但是黄河最早叫浊水。其二,黄河古时常常改道,有多少次与济水合而为一或借济水之道而入海?这“浊水”与“济水”分得清吗?

析城山顶有《管子》所载“ 伏羲造‘ 六峜’以迎阴阳” 之“六峜” 遗迹,析城山麓有《山海经》《太平御览》所载女娲补天造人之五彩石、娃娃崖等遗物。析城山处于“下川文化遗址”索泉岭区,有旧石器晚期至新 石器早期文化层,说明距今一万至一万五千年前有人类在此活动。这些可都是铁证据!

综上所述,析城山既然是东方帝太皞伏羲之城,是西王母穴处的昆仑之丘,即古籍中记载的远古昆仑,那么,析城山就是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就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这就是析城山的真面目!( 王小圣)

END

明月山花海原居128元一日游(三重好礼任你选)

套餐一,炒锅四件套加刀具四件套(价值796元)

套餐二,品牌落地扇一把(价值108元)

50个鸡蛋,1.8L油,大米一包5斤(具体以实为准)

以上3种套餐任选一种

儿童:99元(只含车位费、导游费)不享受礼品赠送

小于30岁或超出75岁年龄范围不享受礼品赠送。

明月山花海原居 简介

花海原居项目位于江西宜春温汤镇明月山核心区域,占地约 3280亩。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以体验原生态生活为核心,四季花海为主题,回归自然的理念而建设。园内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自然风景。植被繁茂,空气清新,是一块集水景、植被、湿地、山地等多种自然景观和资源于一处的风水宝地,同时依托已有建成的国家5A级景区——明月山风景区,温汤镇独特的可饮可浴的千年温泉,及周边完善的配套设施,更为本项目康养提供了天然保障。

明月山花海原居

花海原居园区内现有保存完整的千年古驿道,传说中的“铜鼓滴漏”、“夜合山”、“祈福神社”等一批古文化旧址景观;有历史文化底蕴古庙遗址、尼姑庵遗址各一处;更有100多棵百年红豆杉,百年樟树、楠树、红枫等多种珍贵树种。景点年平均气温12-15度左右,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70000多个,超国家标准35倍,堪称天然氧吧。

景区目前主要以休闲娱乐,观光赏花为主,景区将在未来不断提升接待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打造旅游新文化。

赏万株绣球花,三角梅

体验刺激彩虹滑道

让你在滑行中感受刺激和惊叫

体验旱地飞一般的感觉

真人cs

你可以不参军

但你必须参战

这是cs战场上的宣言

碰碰车

激烈的碰撞,追逐

充分释放心灵的压力

和平鸽广场

张开双手托一只和平鸽

徜徉在蓝天白云下

民族演艺

欣赏民族特色演艺,

感受博大中国文化。

动物表演

与可爱的小动物互动

珍惜大自然的宝藏

儿童拓展

强身健体

激发潜能

射箭

拉一弯长弓

品古时英雄气概

山地车

骑行先锋,驰骋天地

hua

hai

yuan

ju

指定时间地点集合,乘车前往明月山花海原居,当全世界都在逼你负重前行,只有花海原居会给你心灵最后一丝静谧,只要你心向自然,你只要负责快乐就好,其实除了赏花,这里还具备餐饮、娱乐、休闲等主要功能。后参观幸福康展览馆,丝绸馆 结束后返回萍乡温馨的家,结束行程!

门票:明月山花海原居(门票)

购物店:(幸福康展览馆,丝绸馆,自愿消费,无强消)

备注:请在车上与导游交代清楚礼品套餐,若遇供货不足本社有权调整为礼品套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153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